1、盐城农村全面小康进程分析何素成 朱 杰 孙建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苏发展的总定位,是江苏本世纪前二十年奋斗的总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第一目标和基础,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苏北,难点在农村。为此,我们依据 2006 年盐城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对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厘清难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供领导参考。一、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介绍为了科学监测和评价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国家出台了农村全面小康标准。该标准由 6 个方面 18 个评价指标构成。这套小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发展、
2、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自然资源六大方面。既有反映经济方面的指标,也有反映社会方面的指标,更有反映精神方面的指标,可以说是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国家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可以总结为: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六千;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家家彩电放,户户电话连;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寿命七十五,山青水蓝天。二、我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现状分析根据我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结合国家农村全面小康标准涉及的主要方面,我们对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一)人口基本状况年龄结构。2006 年,我市常住农村人口中,015 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14.8%,而 18-45
3、 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39.6%,46-55 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17.9%。平均而言,年龄段越小,其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此年龄结构表明:当前我市人口抚养比是低的,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社会负担还处于比较轻的阶段,是难得的人口红利期。性别结构。2006 年,我市农村常住人口中 0-15 岁、16-17 岁两个阶段,男性性别比明显偏高,远超出 108:100 的上限,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18-45 岁、70 岁以上两个阶段,男性性别比明显较低。我市是劳动力输出大市,18-45 岁正处于青壮年劳动力阶段,男性性别比低,一方面说明我市劳动力输出在性别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另一方面
4、也说明了转移所到的行业缺乏长期稳定性,因而,劳动力流动是以青壮男性劳动力为主,而不是家庭的整体流动。134.12 125.2989.9898.1397.85106.1797.69 78.80204060801001201401600-15 16-17 18-45 46-55 56-60 61-65 66-70 70+男 性 相 对 比 重 女 性 为 100文化程度。2006 年,我市农村常住人口总体上文化程度不高,说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村持续发展贡献有限,即使外出务工,基本上也只能以体力为主,缺乏创新能力。农村常住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 14.1%,小学文化的占 35.3%,两项之和占了常住人
5、口的近一半。初中文化的占 39.1%,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 11.4%。按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的不同分布,我们将各县(市、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响水、滨海、阜宁,三县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最高,均超过 5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低,均低于 9.6%;第二类为亭湖,其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最低,为 44.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高,为 15.5%;第三类为其余县(市、区) 。(二)收入构成基本状况从经营行业情况看。农民收入多少,与其从事生产经营行业密不可分。我市农村常住户中,农业生产经营户占总户数 92.15%,其中纯农业生产经营户比重过高,占总户数 74.22%;非农业生产经营户占总户数
6、 21.05%,其中纯非农业生产经营户比重过低,只占总户数的 3.12%。上述分析显示,我市农村中大多数农民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地少人多,农民从土地中可以获得的收入很有限。分县(市、区)看,响水、滨海、阜宁和大丰四县市纯农业户比重均超 80%,并且四县市的兼营农业和非农业户比重在全市低于其他各县(市、区) 。兼营比重最高的为亭湖、盐都两个区。这说明,大市区对两区农村的辐射影响要高于各县(市)城关镇对本县农村的影响。从两大收入来源看。2006 年,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是我市农村常住户的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总户数的 61.8%和 35.3%。以经营收入作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中从事农业的占总户
7、数的 52%,以从事非农业取得经营收入的的农户只占总户数的 9.9%。以工资收入作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中从事农业的只占总户数的 0.3%,以从事非农业取得工资收入的的农户占总户数的 35.3%。从两大收入来源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业户基本上还是分散经营。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通过打工取得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 78%,而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通过经营取得收入的比重为 22%。(三)住房现状从住房面积看。2006 年,全市户均拥有住宅面积 114 平方米,人均拥有住宅面积 35 平方米。仅就面积而言,农村居住还算宽敞。从人均住房面积分布看:超过 25 平方米的户数占 2/3,其中 25-50平方
8、米的占 45.6%;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25 平方米的户数占 1/3。从房屋结构看。各种房屋结构中,钢混结构只占 3.9%,砖混结构也只不到 40%。而砖木结构比重较大,达 56.2%。这说明当前农村住房的品质还比较低。从住房类型看。各种住房类型中,平房户占 3/4,楼房户占1/4,这说明农村住房仍以平房为主,这种状况下,农村居民居住显然比较分散。剔除镇区部分楼房,偏远农村的楼房户比重还要低。综合上述住房现状的三方面信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仍是工作重点。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楼房比重才能提升,农户居住才能集中,土地资源才能集约。(四)外出劳动力现状年龄构成。2006 年,我市
9、外出劳动力以 21-40 岁年龄段为主,21-30 岁年龄段占 32.9%,31-40 岁年龄段占 31.7%,各县(市、区)这两个年龄段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也最大。20 岁以下年龄段外出务工占 11.4%,考虑到 16-17 岁,才具备打工能力,因此从密度上讲,该年龄段具备打工能力的人出去打工的比重与 21-40 年龄区间之间没有差异。年龄超出 40 岁而外出务工人员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其中 41-50 岁外出务工人员占 17.3%,51 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占6.7%。文化程度构成。2006 年,外出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重占 7/8,其中初中文化程度接近 3/4,小学文化程度占 1/
10、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外出务工的比重仅 1/8 强,其中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分县(市、区)看,响水、滨海、阜宁三县外出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仅为 1/1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各县(市、区)中,排在后位。从事产业构成。2006 年,外出劳动力中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比重为 96%,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外出劳动力比重为 60.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 35.5%。从外出从事二三产业人员的性别构成看,二产从业人员性别比为 7:3,三产从业人员性别比为 6:4。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二产仍然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存在性别不平衡现象,男性转移比重达2/3,应关注
11、外出劳动力和留守人员之间的性别双失衡现象。从事行业构成。2006 年,外出劳动力按从事行业比重排名前三位的是制造业、建筑业和居民服务业,占比分别为36.9%、22.5%、11.5%,三个行业比重合计为 70.9%。我市是建筑大市,近 1/4 外出劳动力从事建筑业,考虑到建筑业主要是适合男性工作的行业,可以计算得出近 3/8 的男性外出选择从业建筑业。三产中,可以看出从事居民服务业人员比重占第一位,这与该行业所需成本相对较低有密切关系。外出地构成。2006 年,按外出地点分,外出劳动力到省内外市务工经营的比重最大,达 47.1%,其次是到外省务工经营的比重达23.7%,在乡外本县务工经营的比重达
12、 18.3%,在县外本市务工经营的比重达 10.4%。我们可以看出,除劳动力少量转移到港澳台和外国,苏南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消化了我市近一半的劳动力;1/4劳动力转移到了外省,1/5 劳动力在县内得到了消化,比较而言,我市市内跨县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很弱的,要提高跨县劳动力吸纳能力,关键是要各县(市、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五)能源使用现状。炊事能源使用现状。2006 年,在农村炊事使用的能源中,柴草和煤气、天然气分别排前两位,其比重分别达 82.3%和 14.6%。这表明,农村炊事耗能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部分农民已告别柴草生火做饭的传统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农村沼气推广效果不明显,
13、全市只有 1240 户农村居民将沼气作为主要炊事能源,其比重仅为 0.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住集聚模式在近期内将有较大的改变,可以预期柴草使用比重将大幅下降,煤气、天然气和电力使用比重将逐步上升。取暖能源使用现状。2006 年,盐城地区农村居民取暖条件较差。过冬无任何取暖方式的占 92.6%,用空调取暖的只占 6.9%。其他方式取暖的不足 5%。空调的价位与彩电相差不大,但两者拥有率差距有天壤之别,这说明使用空调取暖不仅要受空调价格影响,更受现有住房结构、空调耗电等因素制约。分县(市、区)看,东台、大丰和亭湖三家农户空调拥有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市、区) ,说明这三家农户总体经济状况要
14、好一些。(六)医疗卫生现状。2006 年,全市农村中,95.2%的村设有卫生室,96.7%的村医有行医资格证书;13.7%的村接生员有行医资格证书。0-5 岁儿童死亡人数达 389 人,孕产妇死亡人数 24 人。各村到最近医院、卫生院距离在 1-2 公里之间的为 29.6%,在 3-5 公里之间的为 42.8%,在 5 公里以上的为 22.6%。(七)社会保障现状。2006 年,我市农村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户数比重为 13%,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户数为 89.7%,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户数为 3.7%,得到集体养老金的户数为 2.3%,得到其他救济救助的户数为 2.3%,得到扶贫资金
15、或物资的户数为 0.9%。(八)水电厕现状。2006 年,我市农村中,95.1%的农户饮用上了经净化处理的自来水,4%的农户饮用深井水。0.6%的农户饮用浅井水,0.3%的农户饮用河水。2006 年,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可接收电视信号,基本实现了电话村村通,95%的村通了有线电视。2006 年,农户使用旱厕的比重为 87.4%,改用水冲式厕所的比重为 8.5%。(九)耐用消费品拥有现状。2006 年,我市农村中,彩电、固定电话和手机拥有率较高,分别达 89%、71%和 75%,可以说电视、电话在农村已经成为必需品。户均摩托车拥有率达到 39%,说明农村居民日常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汽车作为交
16、通工具也已进入农户,拥有率为 2.14%。目前,农村电脑普及率较低,拥有率只有 2.36%,上网率只有 1.72%。要提高农村电脑普及率,既需要通过培训提高使用电脑的技能,又要靠经济进一步大发展来创造对电脑的需求(十)农村环境现状。森林覆盖率。2006 年底,全市成片林总面积 290 万亩,其中经济林 66 万亩(桑园 28 万亩、果园 38 万亩) 。四旁保存树木达 1.5亿株,活立木蓄积量达 800 万立方米。经测算,我市森林覆盖率为11.5%,与农村全面小康标准 16.5%及省全面小康 20%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镇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06 年,我市镇区平均绿化面积 41.2公顷,绿
17、化覆盖率 8.3%。分县(市、区)看,亭湖、东台、大丰、阜宁绿化覆盖率均超过 10%,其他县(市、区)低于 10%。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情况。2006 年,我市 80 个乡镇,及近 2/3的乡镇在镇区设立了垃圾处理站。我市有 50 个乡镇实施了生活污水处理。总之,通过分析农业普查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06 年,农业经营和工资收入是我市农民的两大收入来源。农村楼房比重已经达1/4。水电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彩电拥有率近 90%。电话、手机拥有率达 70%以上。教育平均水平在 8 年左右。农民就医比较方便。社会保障基本架构已有雏形。环境建设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三、我市农村面小康建设面临的八大难点对照农村
18、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从盐城农村现状及潜力来看,有八个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农村人口问题。我市 17 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失调现象严重。年龄段越低,性别比值越高。如不及时纠偏,由此造成的女性短缺现象会越来越突出,部分男性不得不一辈子打光棍。这个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难以实现。2006 年,我市农村常住人口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 11.03%,即使考虑外出人口,我市农村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水平的升高增加了老年抚养比。由于大量年轻人口流出,常住人口的实际抚养比急剧上升。人口倒金字塔结构已经显现。(二)农村能源问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柴草做饭的传统模式,必
19、将逐步被其他方式代替。如果完全由石油液化气、天然气和电力替代柴草做饭,将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太大。经测算,原来烧柴草的农户如有一半转为完全用电烧水做饭,一年将至少耗电20 亿度,是 2006 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的一倍。另一方面,替换下来的柴草、秸秆一烧了之,必将造成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我们必须慎重处理。(三)农村困难户问题当前农村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比突出,非农户、兼业户和纯农业户的收入、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等差别很大,特别是纯农业户中的困难户、贫困户差距更大。截至 2006 年,全市约有近 10 万农户收入低于 1500 元,这些农户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全面小康的建设进
20、程。(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市外,占全部转移劳动力的3/4。市内消化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足。这与我市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关。从城镇化水平看。2006 年,我市城镇化水平只有 42.5%,城镇化水平落后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如果要使农业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意味着农村城镇化率要提高到 55%以上,也意味着到我市将有 100 万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难度很大。从工业企业看,2006 年,我市农村工业企业规模太小,平均每户只有 18.9 个从业人员,容纳人员有限。(五)农村教育问题有关部门测算,2006 年我市农村劳
21、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8.12年,也就是初中二年级水平,这与农普资料吻合。由于农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少之又少,要提高现有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难度大,潜力小。20 岁以上的农村人口学历越低,接受再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越小,因此重点只能放在提高农村小学、初中、高中的入学率和升学率上,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大的提高。(六)居住质量问题居住质量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我市的居住条件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民住户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34 平方米,1/4 的农户修建了楼房。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居民住户设施配套
22、不完善,室内卫生条件差。从生活质量看,80%以上的农户仍使用煤炭和柴草等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有 12.6%,废物垃圾仍以暴露于室外为主,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七)农村环境问题。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盐城与国家规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的资源环境指标(常用耕地增长率大于等于0、森林覆盖率大于 23%)比较,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差距。目前盐城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方面,实现程度在六大类指标中是最低的,2006 年森林覆盖率为 11.5%,还未达到总体小康标准,是影响我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最主要指标,根据盐城的现有状况,在短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
23、目标值难度非常大。近几年来,我市年末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平衡,这是在国家连续数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大背景下实现的。与 2000 年末相比,盐城耕地面积下降了 1.1%左右。根据目前情况,盐城经济大发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与严格控制耕地的矛盾相当突出,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一大难题。(八)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近几年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农村养老保险虽然起步较早,但投保人数较少、基础较差、资金来源不足,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严重滞后于城市,与全面小康标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养老保险由于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解决的难度非常大
24、,也是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将在一定时期内我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地方财力有限也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农村已经参保的农户的保障水平低,与城镇参保的差距大。四、加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对策(一)改善农村人口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今后一段时期,人口政策要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采取多种手段改善人口结构。一是要平衡性别结构。当前,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状况。长远看,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多种措施确保提高妇女和女童的社会、经济地位。二是要优化年龄结构。针对倒金字塔结构越来越
25、明显的状况,必须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医疗救助制度等,通过社会化的养老机制来解决个人赡养能力不足的问题。(二)突破农业产业化和劳务输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向农业发展的深度要收入,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自主创业意识,从单纯打工向打工与当老板并举转变;三是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当地经济;四是继续深化南北合作,在区域联动发展上求突破,先富带后富,以达到苏南苏北共同富裕的目标。(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26、事业,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切实保障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对失学学生的家长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给予严惩,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孩子失学辍学问题;二是对没能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且大部分费用由政府“埋单”,有条件的地方可全部由政府支付,并实行订单式培训;三是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四是多种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现有农民无技术找工作难的问题。(四)城镇建设和产业培育并进,推动农村城镇化一是制定积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7、。二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三是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把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作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就业保障,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五)大力发展秸秆沼气,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将解决能源问题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秸秆气化工作。一方面可以兴建秸秆电厂,消化部分秸秆;另一方面,建设切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切实可用的秸秆气化站、户用沼气池、沼气发电工程。通过强力介入农村能源问题,大力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六)要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农村电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农村卫生条件差,面貌落后的状况,建议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改厕、改水等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将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