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61933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摘要在美术活动中欣赏是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它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尝试、领略产生喜悦情感的过程。美术欣赏对于提高人 随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精神的深入,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欣赏环节在美术活动中的重要性,它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现代的幼儿美术教育观越来越提倡对幼儿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崇尚让幼儿有个性地自由表现与创造。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在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意识,促

2、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欣赏教学是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欣赏与手工、绘画、泥塑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术活动体系。美术活动中的欣赏环节,最重要的功能是调动幼儿的感官,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在形成自己独特观点的基础上,创造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作品。因此,欣赏是基石,创造是表现,它们互为补充,互为影响。本文以主题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例,对欣赏环节的教学策略提炼整理如下: 一、创设环境,增强主题文化氛围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

3、幼儿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艺术品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性的一种艺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幼儿为活动主体,适当进行指导,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让幼儿接触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让他们有表达的自由;给幼儿提供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例如, 风筝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先做适当的示范,然后单纯地让幼儿为画而画,这样的形式难以充分打开幼儿想象的翅膀,尤其是范画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框住了幼儿的思维,导致幼儿不爱动脑筋独立思考。笔者通过对指南

4、的学习,了解到艺术重在感受与欣赏,感受与欣赏可以促进幼儿的表达。因此,在这次活动开始之前,先在教室中营造风筝的文化氛围,为孩子们准备许多不同种类的风筝,让他们接触风筝、认识风筝。在引导孩子们用心去感受和发现风筝的形状美、颜色美和构造美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风筝萌发了美的感受和体会,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文化氛围中,孩子们对风筝的兴趣油然而生,这也为提高孩子们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课件,提高审美欣赏水平 皮亚杰说过,儿童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通过这种审美情景的体验,能够引起儿童情绪上的兴奋,以及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敏锐

5、的感知,从中发现美的特征,进而激起他们审美欣赏的兴趣和进行艺术创作的动机。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可以让幼儿置身于审美环境之中,不但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他们艺术创造性的发挥。 在第二次的生成活动做风筝中,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风筝,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燕子、老鹰、海绵宝宝、京剧脸谱等风筝的外形。其次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各种风筝的纹样、图案,如荷花、京剧脸谱等一些有中国元素的水墨画的应用,燕子轮廓的风筝里面的纹理以及纹理之间的色彩搭配。孩子们欣赏的视野开阔了,欣赏的兴致提高了,就会很乐于挖掘课件中的风筝信息,如它有几层?是什么轮廓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搭配的?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它

6、们是怎么串连在一起的?飞在天空中像什么?这一系列的课件欣赏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艺术活动积累丰富的经验与素材。 三、共同欣赏,促进能力提高 指南中提到,教师要与孩子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美化环境。当创作完风筝后,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教师可以追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制作一些风筝,与孩子们的风筝作品互动,享乐其中。孩子们不仅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极大的热情,而且对别人的作品也有强烈的欣赏欲望。随后我带领学生到户外一起放风筝,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还将制作好的风筝展示在教室周围,代替原有的风筝模型。当孩子们考到自己的作品时,心里非常愉悦,大家互相

7、探讨,互相欣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欣赏能力的提高。四、经验积累,拓宽艺术视野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乐于参加艺术活动,喜欢上艺术,并且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有了欣赏和感受,幼儿才会主动进行表达和创造。由于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往往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绘画或制作的兴趣。 在我眼中的春天活动开始之前,我让孩子和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一起去寻找春天,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春天常见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一起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大自然的美,如春天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春天的树是什么形

8、状的?春天的动物是什么形态的?还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在展板上,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画法表现观察到的事物。如春天的雨、春姑娘、春天的燕子、春耕、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的动物等,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认知度,帮助孩子们习得美术技能。 在平时生活中,孩子们一起养蝌蚪、养蚕宝宝、养小鱼、养小乌龟,种瓜种豆,一起观察各种动物和植物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在活动中通过掠影的形式能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亲身掠影的出现引发了他们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每个孩子对春天的喜爱都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春天里的活动,如放风筝、春游;有的喜欢春天的植物,如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树;有的喜欢春天的动物,如小蝌蚪、蚕宝

9、宝、蝴蝶等等。有了这些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们的艺术视野会更广阔。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尽可能提供给幼儿各种全方位的欣赏和感受,多给幼儿讲述的自由和宽松的创作空间。要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体会,用爱心多了解幼儿,善于观察和分析每个幼儿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欣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幼儿进一步表现美和创造,描绘出心中最美的图画。 参考文献: 1陈铿.影响 36 岁幼儿绘画中多维空间表现的因素及其对幼儿绘画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 (06). 2孔起英.体验:儿童审美发展之必需J.学前教育研究,2010, (10). 3陈迁.试析艺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J.教育科学,2009, (01). 4张亚玲.儿童绘画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8, (06). 5丁月华.幼儿绘画认知能力发展特征的个案透视J.学前教育研究,2007, (11). 6汪洋.互动式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法探究J.上海艺术家,2006, (04). (责任编辑 赵永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