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第一,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第二,在诗歌内容方面,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第三,在诗歌的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变得更加充实,或在诗歌中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写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第四,初唐四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也有贡献。王、杨擅长五律,五言律诗由他们初步定型。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歌行体诗在他们手中获得改善与发展。 杜审言与沈宋对
2、诗歌发展的贡献为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1、五律:沈、宋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2、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峤) 、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主张: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 ,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 ,有“兴寄” 。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兴
3、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 意义1、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2、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3)层次美:善于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4)线条美。2、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
4、 (1)善于捕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2)声响与画面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3)以有声衬无声3、以禅入诗,富于禅意与禅趣。 表现恬淡的心境和超然出尘的情志。 描写幽静的环境,追求寂静的境界。 - 2 -王孟山水田园诗比较1 题材上,孟浩然行旅游览的作品较多;王维则田园隐逸的较多。2 感情上,孟浩然的诗中往往融入孤独寂寞不平之情;王维则大多是安恬闲静愉悦的。3 感情表达方式上,孟浩然写景抒情交织;王维另有许多纯为写景但情在其中的作品。4 风格上,王孟都有清淡自然及雄浑壮丽的一面,但王诗于清淡中表现出精工秀丽,孟则更疏淡朴素。王昌龄七绝诗歌艺术特色1、多样化的格调。或高昂开朗
5、,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2、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3、出色的心理描写。如闺怨 4、连章组诗方法的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的多方面连续的表现生活抒发感情,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 。高岑边塞诗比较高岑边塞诗都能体现盛唐诗歌的风骨美,但同中有异1 风格上,高偏于沉雄悲壮;岑偏于奇异明丽王士祯:“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2 抒情方式上,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在叙事中抒发主观情绪和感受;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借助奇异的形象来表达感情3 感情基调上,高诗富于现实关怀,沉郁浑厚;岑诗积极浪漫,蓬勃昂扬。李白乐
6、府诗的创新意识与个性特色(一)创新意识。1、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2、用古题写己怀。 将进酒(二)个性特色1、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模拟的个性特色。 行路难2、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李白乐府诗的成就1 恢复汉魏乐府的古朴风貌,而又表现出极强的创造精神。妾薄命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
7、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2 用南朝乐府诗题,融合汉魏齐梁风味并加以提高 。长干行 、 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3 结合个人的主观感情,将乐府古题的本意发挥到极致。- 3 -将进酒 、 蜀道难 、4 以乐府古题写现实生活。丁都护歌 、 上之回总结:李白乐府从内容到艺术都是对汉魏六朝及初盛唐乐府的全面总结和提高,他将古乐府推向最高峰,使后人难以为继。新乐府代之而起成为必然。李白歌行的价值指不用乐府古题,但又用“
8、歌” “吟” “谣”等近似乐府的标题,感情抒发强烈的七言古诗。李白此类诗抒情性更强,更能表现他的精神世界和个性风姿。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梁园吟李白绝句的特色李白的绝句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了民歌风味。1 自然爽朗而富于韵味。2 将自然拟人化3 比兴与眼前景口头语浑然一体李白的绝句自然天成,爽朗明快,最能代表盛唐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和绝句深入浅出的特色。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诗歌的艺术
9、个性一 强烈的主观色彩1 李白的多数诗篇热衷于形成和突出自我形象。在唐代诗人中, “我”频率最高,398 次, “吾”94 次, “余”76次。2 李白的诗歌构思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他常常根据理想描写幻境。二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传神的夸张三 明朗壮大的感情基调和爆发式的抒情方式四 开阔的意象 与明朗壮大的感情相适应,李白诗歌的意象有偏于壮美的一类,也有偏于优美的一类,却都是开阔的,没有纤弱与小巧。987 篇诗作中,宏伟意象出现 1100 多次,天象类以天、日、月、云、雷最多。地貌类以江、河、海、山、峰最多。杜甫的叙事艺术1、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
10、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北征2、叙事中融入强烈的抒情。 羌村三首其一- 4 -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据浦起龙读杜心解统计,杜甫五律 626 首,七律 151 首,五言排律 117 首,七言排律 8 首,五言绝句 31 首,七言绝句 107 首,共计今体诗 1040 首。是初唐以来创作律诗数量最多、形式最齐全的一个。各体诗歌都有极为出色的作品。最独到的成就在于七言律诗。1 突破了律诗传统的酬赠写景的表现范围。杜甫以七律写个人生平遭遇引起的喜怒哀乐,将七律改造成纯粹的个人抒情诗。 曲江二首 、 九日蓝田崔氏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又呈吴郎2 以律诗写组诗,增强了律诗
11、的表现力。 诸将五首 、 咏怀古迹五首 、 秋兴八首3 创作拗体律诗 拗体律诗:在平仄组合上打破固定的匀整的格式而自创音节的一种律诗。杜甫在律诗的声律方面作了创造性的探索,为表现抑郁不平的心胸,他有意突破和谐流转的平仄格律,写了十几首拗体七律。 白帝城最高楼4 句法和用字的成功 倒装: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戏为双松图歌散文句法:用字锤炼精工:“晚节渐于诗律细” “语不惊人死不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自有村。 咏怀古迹曲江对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在于将律诗写得流转自如,不被格律所拘
12、,使人忘其为律诗。韩孟诗歌理论主张(一) “不平则鸣”说。韩愈送孟东野序1、 “不平”主要指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2、注重诗歌的抒情功能。(二) “笔补造化” 。李贺高轩过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三)崇尚雄奇怪异之美。总的来说,韩孟诗派的诗歌创作理论突破了过于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孟郊诗歌的艺术特色1、注重造语炼字。 游终南山2、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寒者愿为蛾” 游终南山3、诗境仄狭,风格峭硬。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13、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秋怀其一)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 (秋怀其三)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秋怀其五)- 5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诗风凄艳诡激。凄,指哀感凄恻的感情基调。艳,指斑驳瑰丽的色彩和意境。李贺诗歌总是浓墨重彩,他所运用的色彩是经过奇异感觉折射过的,表现着诗人浓郁的情感。 他诗歌中写神仙幻境极为瑰丽浪漫。诡激,指奇诡密集的意象和跳跃性的意象组合。刘柳诗风及形成原因比较诗风:1、情感:刘诗昂扬,柳诗沉重;2、思想:刘诗外扩,柳诗内敛;3、表达方式:刘诗气雄,柳诗骨峭;4、风格: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形成原因:1、性格:刘禹
14、锡刚毅豪猛,柳宗元激切褊狭2、美学追求:刘禹锡追求明快俊爽,柳宗元追求清冷峭拔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一 诗与政治:诗者,根于情而系于政。白居易诗论的基本点和核心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性,要求诗歌为现实政治服务。二 诗与现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为时而著” ,是要求诗歌反映时事, “为事而作” ,是要求诗歌关注和反映有关国事民生的现实。三 诗与人民:唯歌生民病。作诗的目的是为了歌生民病。他把诗歌用以讽谏的内容,规定在写民生疾苦上,而不再提颂美之词。四 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不为文而作。白居易新乐府的成就与缺憾1、 新乐府的成就(1)一篇专咏一事,篇题即所咏之事,篇下小序即该篇主旨。(2)不
15、少篇幅形式灵活,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以七字句,富有民歌咏叹情调。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口语俗语。(3)一些优秀诗篇善于生动地描绘人物,感情浓烈。代表作卖炭翁2、 新乐府的缺憾 (1)给诗篇添加一个议论的尾巴,有时候则画蛇添足。 (2)有些诗篇写得枯燥乏味,不耐咀嚼,真情实感相对不足。 (3)语言不够精炼含蓄。 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一 文以明道 二 重视“文”的作用 三 提倡创新 - 6 -四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韩柳散文的开拓性贡献(一)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1、辞采:在自己的文章中尽量吸收骈文的优长,用不少整齐有力的四字句夹杂于散体文句之间,造成长短错落、音调铿锵
16、的声情效果。2、语言:既力倡“去陈言” ,又强调“文从字顺”和“体备” “词足” 。3、技巧:善于运用变化多端的构思方法组织文章,善于通过比喻、排比、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二)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将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柳宗元寓言文及代表作寓言: 篇幅短小而富于哲理,含蓄生动,讽刺犀利。三戒:临江之麋 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所喻指与讽刺的本体并未出现。 蝜蝂传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山水游记:借山水写心言志,抒情寓意,具有“凄神寒骨”的特色。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 钴姆潭记、 钴姆潭西小丘记 、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袁家渴记 、
17、 石渠记 、 石涧记 、 小石城山记 。以游踪为线索,一文记一地,都具有个性色彩,绝不雷同。描写细腻,生动传神。在精心描摹山水的幽深和多姿多彩的同时,将贬谪生活的抑郁不平巧妙寄寓在自然景色的凄清之中,形成了“凄神寒骨”的特色。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作(一)发轫期:初、盛唐。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上也不够成熟。主要作品:王度的古镜记(二)兴盛期:中唐。这一时期的兴盛一方面是小说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个体文学在表现手法上所提供的丰富借鉴。许多作者都是诗人兼传奇家的身份。1、爱情题材。(1)带有志怪特色 陈玄祐离魂记(2)社会人情小
18、说 蒋防霍小玉传2、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李公佐南柯太守传3、历史故事题材。陈鸿长恨歌传(三)衰落期:晚唐。出现了不少传奇专集。作品中较具特色的是写豪侠之士及其侠义行为的题材。杜光庭虬髯客传唐传奇的表现艺术- 7 -一、愉悦性情的作意与有闻加工,无闻虚构的作法二、奇异新颖、富于变化的艺术构思三、多方法多角度的人物描写(一)以精湛的细节描写来提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二)用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三)工于白描式的肖像摹写。四、突出的语言、辞采成就: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杜牧的主要题材及代表作(一)品评时事,借古讽今。1、直接评论历史人物事件,对历史上兴亡
19、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赤壁2、意味深长地借古讽今。诗人针对晚唐朝廷的黑暗政治和腐朽没落的社会现实,借历史上盛衰兴亡的历史教训加以讽刺。 过华清宫三绝句其一(二)关心世事,爱国忧民。 早雁(三)写景抒怀,纪行咏物。写景诗代表作有山行 、 泊秦淮 、 清明 ;咏物诗如叹花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1 政治诗:约 100 首。描绘了唐王朝的衰落过程,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抨击了藩镇割据,如寿安公主出降 ;揭露了宦官乱政,如有感二首 ;对国君进行讽谏,如瑶池 、 马嵬 、 龙池 ;2 咏怀诗:约 200 首。自伤生平,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抒发身世遭逢、年华易逝、离愁别恨、怀才不遇的感触等。如安
20、定城楼 。3 咏物诗:将身世之感和悲酸之情赋予所咏之物,使咏物诗具有咏怀的性质。 流莺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 4 爱情诗:约 100 首。李诗最具特色的部分。一般把无题诗归入爱情一类中。 无题诗从抒情对象来说,可分为三类:1 年轻时的恋爱对象:柳枝、宋华阳姊妹。 柳枝五首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其一)2 妻子王氏。 夜雨寄北 正月崇让宅3 对象不详。主要是无题诗,诗中的精华部分。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推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任何诗歌都这样那样地表现着心灵世界,李商隐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对心灵世界的丰富层次,它的变化的复杂奥
21、妙,它的清晰的和不清晰的难以言说的领域,做了前所未有的细腻、传神的展示。围绕表现心灵世界,他在对于诗歌语言潜在能力的发掘,比兴象征手法和典故运用等方面,亦有许多独到的探索。(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三)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上做出重要贡献。他所创写的无题诗,在诗歌中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新体式。他的咏史诗,情韵深长,善于突破“史”的拘限,真正进入“诗”的领域,将咏史诗的创
22、作,往更具典型性、抒情性的境界推进。他的咏物诗,托物寄怀,表现诗人独特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在物与我、形与神、情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做出了新贡献。(4)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 8 -温庭筠、韦庄、冯延巳在词方面的独特之处温庭筠花间集收其词 66 首,因而他被称为“花间鼻祖” 。内容:妇女情思。风格:密丽深隐。韦庄 花间集收词 48 首。词风清丽疏淡,直接抒情,情真意深。冯延巳 冯词较少刻画妇女容颜服饰,也不拘于具体情事,而是着力表现曲折幽深的情感境界。 1 思致深刻:冯词第一次在词中写出了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悲哀。
23、2 哀美冷感:多写优美旖旎却又带有凉感的景物,使词笼罩哀美氛围,与忧患意识融为一体。李煜词的艺术特点真率、白描李煜词率性任情,直写观感,缺少理性节制。 李煜词以自然素朴取胜,写景言情都能用简约之笔勾勒,生动鲜活。欧阳修对词作的革新体现在哪些方面(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张先对词的发展方向的改变体现在哪些方面1、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2、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刘永词的新变(一)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
24、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创作了慢词调首。(二)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三)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 ,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柳永词的艺术特色1 内容题材的开拓 :(1) 世俗女性生活情态和愿望。 (2) 羁旅行役。 (3)都市风光。 (4)仕途失意的牢骚和不满。2 形式上,大力创作慢词,创用词调。 3 艺术手法上,铺叙。 4 语言上,用口语俚语。欧阳修的诗文革新主张及其意义(一)主张1、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2、文道
25、并重3、文具有独立的性质4、自然平淡- 9 -5、重视感情因素(二)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苏梅诗风比较 奔放 vs 平淡 苏轼的文学思想1 强调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2 道的内涵:苏轼的“道”泛指事物的规律。3 重视创新求变。苏轼诗歌的题材取向和艺术风貌题材取向(一)向外:积极干预社会现实“一肚皮不合时宜”批判现实1、通过描写民生疾苦(天灾人祸)表达对现实的批判。2、通过反思历史以批判现实。(二)向内:进行深入的人生思考哲理的思索苦闷与超脱乐观旷达的精神(“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
26、州、儋州。 ”)1、哲理的思索。2、冷静旷达的态度。艺术风貌(一)翻新出奇的艺术技巧1、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2、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3、对仗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二)无与伦比的表现能力。(3)刚柔兼济的“清雄”风格苏轼对词境的开拓1 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 江城子密州出猎2 生活感受 定风波 、 浣溪纱3 亲人间的深厚情谊 江城子4 咏物 水龙吟5 农村词 浣溪纱 苏轼词的表现手法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具体表现:(一)题序的大量使用;(2)典故的运用黄庭坚诗歌的题材与艺术特色题材:
27、有体察民情的作品,但更多的是书写自我情怀,表现文人情趣。文人气较浓。特点: 1 章法修辞新奇。章法上力求曲折变化,制造 出其不意的效果。造句用字刻意求新出奇,道人所未道。- 10 -2 声律奇峭。黄庭坚大量运用拗律进行诗歌创作。3 用典丰富新颖。黄庭坚强调从书本中吸取作诗的灵感和材料,吸取古人用语加以点化产生新意。李清照的词论 别是一家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1 善于选取环境、行动、细节展现内心世界2 语言独具特色。清新自然,既明白如话又凝练优美。陆游诗歌的主要题材内容 1 贯穿始终的爱国主题。(1)抒发报国壮志和悲愤心情;(2)谴责投降派揭露南宋政权腐朽无能;(3)描写沦陷区人民渴望恢复的热切心情
28、;(4) 歌颂抗金斗争;2 农村题材。 游山西村3 写景诗。4 爱情。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1 沉郁悲壮又踔厉风发的一家之风。 2 各体皆工,尤工七言,对偶工整。3 语言明白晓畅,自然妥帖。辛弃疾的创作主张(一)内容方面: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 ,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2)艺术方面:崇尚、追求雄豪壮大之美 辛词队词境的开拓1 抒情主人公的独特性:英雄形象。 2 情感世界的独特性3 题材内容的独特性:农村生活辛词艺术成就1 意象的转换:战争与军事意象2 表现方法: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善于运用具有特色的语言和各种不同手法,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在继承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精神基础上,采用以文为词的手法,使词的艺术形式更加解放。在手法上,用古文辞赋的章法、对话议论写词。语言上,用典。以经史子集、前人语言入词。大量吸收散文句法3 辛词内容广泛,风格极为多样,慷慨雄奇、豪放悲壮、沉郁苍凉之作是其主流,而委婉缠绵、清雅平淡也常常出现。姜夔词的主要特色1 幽冷境界 2 音节谐婉 3 小序富于韵味 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 11 -1 梦幻境界。2 意识流结构方式 3 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4 感性密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