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曲胡笳救孤城课后反思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能在读文中理解“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凄厉、四面楚歌、千古佳话”等词语的意思。这些词语的理解并不只是单纯的理解,可以说这些词语贯穿整篇课文的教学。从引出课题对“闻鸡起舞”一词的理解;到整体感知各种方式对“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千古佳话”的理解;然后运用这些词语进行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在研读课文时,还将“凄厉、凄婉”进行比较;通过观看录像知道“四面楚歌”的意思。真正发挥词语的作用,而不是只为理解而理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把课题补充具体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朗读方面有
2、整体感知的读;有理解后的感悟读;有融入自己感受的情感读。多层次的朗读训练旨在让学生披文入情、以情悟文。能在研读课文中感悟孤城凄凉的意境和胡笳曲的魅力。这是整篇文章的难点。因为故事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处理这两方面时,都设计了对关键词句的品读。如“孤城”的“孤”到底是什么意思?“冷月”的“冷”这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凄厉、凄婉”的比较等。另外这些词句的品读都穿插一定的能力训练:概括能力:说说孤城的原因;想象表达能力:说说刘琨当时的想法;说说匈奴士兵听到悦耳动听、哀伤凄婉胡笳曲时想到了什么?使得整个文本的把握更显深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曲胡笳为什么救孤城?我出示四面楚歌的故事,通过一段
3、文字的阅读,出示句子:项羽的部下听到楚歌,想起了家乡和亲人,军心动摇,战斗失败。学生能根据这个道理总结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原因。最后在让学生那个通过文本中描写刘琨句子的反复诵读,以及出示诗人陆游对刘琨的评价: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使学生真正感受刘琨的勇敢和智慧。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在处理“啸”字中,有些走过场,这句句子是人与景的交融,景与情的交汇。在一片寂静的夜晚,只有这一轮明月陪着大将军刘琨。星月无光,让人倍感凄凉与寂寥,不是吗?孤城将失,面对明月,刘琨品味的是忧愁、伤心和痛苦,因而,在刘将军的眼中,月亮是“冷”的,沙漠是“荒”的。俗话说:“明月寄相思”,此情此景,刘琨一定会思念远在
4、他乡的家人,亲人不在身边,战又不能胜,他才会“禁不住发生一声声长啸”。而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中,只感悟到着急,“啸”同时也是他孤寂的独白,是他痛苦的宣泄。而这一层学生没有悟道。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啸”的意思是:拉长声音叫。大敌当前,他为什么大叫呢?学生通过仔细阅读 13 节,找到原因后,不能就此打住。而是深挖刘琨复杂的的内心世界:作为并州刺史,无法保住城池的自责;对于城中老百姓,出生入死的士兵的愧疚。正是内心世界的五味陈杂,才让他面对着山丘、荒漠发出了一声声凄厉长啸。我想此时,学生能走进了刘琨的世界,感受会更深。一曲胡笳救孤城说课稿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
5、时间:2010-3-19 8:04:11 发布人:admin88 一曲胡笳救孤城一课主要写了西晋末年,匈奴经常南下搔扰,北部边疆很不安宁,名将刘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驻守晋阳诚。可是,匈奴五万骑兵把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使得晋阳城成为了一座孤城。刘琨一声声长啸引起了敌兵兵营的骚动,启发他想到了四面楚歌,以一曲胡笳曲勾起匈奴思乡之情,退了敌兵。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文章情节发展线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所以,设计教案时,我紧扣课题,围绕“救”这个重点讲解,把文章的情节层层剥开。鉴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因此,这节课让学生带着一个总领的问题“为什么一曲胡笳曲能救了一座孤城?”,静思
6、默读,结合关键词语感悟人物形象,再通过感情朗读加深印象,并从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情节 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活动。课堂上,抓住了“孤城、搔扰、水泄不通、骚动、凄厉、长啸”这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孤城”的意思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当时刘琨被围的状况,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后来刘琨发出长啸的原因了。 二、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整理出课文的情节发展线索 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可以指引学生的阅读探究方向。理解 “为什么晋阳城被称为孤城?”,“怎么会想到用胡笳曲去救孤城的?”, “为什么胡笳曲能救了孤城?”这些问题不但契合了事件发展线索,也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三、朗读和感悟,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内涵 在教学中,朗读设计,尽力让学生直接与课文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如 “刘琨为什么会想到吹奏胡笳的计谋?” “为什么胡笳曲能救了孤城?”,随后的悟应该是读的结果,明白了是刘琨在情急之中一声声长啸引发了敌营的骚动,从而启发了他,想到了四面楚歌的故事,吹奏起匈奴最喜欢的胡笳曲,不费一兵一卒退了匈奴,从这件事可见刘琨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