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二、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请选择,可多选:( )A 读经典 B 观看视频讲座 C 听老师讲解经典 D 上网浏览相关知识 E 其他:( )三、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请选择,可多选:( )第一章 信仰,第二章 仁德,第三章 中庸,第四章 知识,第五章 学而,第六章 择业,第七章 顺逆,第八章 人事,第九章 为政,第十章 理想 (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四、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 123 句中选
2、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三句。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作业 一、 翻译下列经典语句(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 提示: 以下 10 句是从十章内容中选出的,每一章选了一段,需要全面学习。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3、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篇) 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9子夏曰:“君子有三
4、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10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荀子议兵) 二、 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何谓“中庸之道”?请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中庸之道是如何帮助人们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2.何谓学习之道?谈一谈对“有教无类”的理解?3.何谓“内圣外庸”?谈谈你自己的理解。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作业 要求: 任意选择参加如下实时与非实时网上有主题课程论坛(BBS)互动讨论活动, 四次中至少参加一次即可 。我的讨论内容如下:主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于: 2011-11-11 15:22: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中国古
5、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提倡的如何行周礼之道。这句可以理解为人行为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
6、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切勿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这句话成为儒家人士自以为豪,认为可盖世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的两句,仅看论语卫灵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就知子贡提问的是规范行为的话。当今我们知道行为规范的话,就有专属性的,也就是说一定要这么做,而“恕”主要指思想感应上的,可行可不行,是不能混到你规范准则行为中去的,开始孔子答“恕”就有点答非所问,还似乎打了个疑问,最后才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所以我们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指行为上的,指到其它方面就不对了。那孔子到底指奉行什么行为呢?从颜渊篇的“见大宾”“如承大祭”,孔子只是说他倡导的周礼行为。当今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放之四海皆标准的真理”,这是没文化妄言自大言语,文化理论成熟的今天,科学让我们知道,世界之大,人因为环境,信仰,阶层,角度,时间的不同,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论,所谓每条真理是有它的范围的,千篇一律的真理之说必是谎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来自维护封建,远古的孔子说的周礼行为,如果今天有人想借用它,就不必要再犯其后人犯下的这些错误,也应该在特定的规范行为内,切莫再上升思想上,什么“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8、己欲达而达人”“宽恕”啊,这些思想性的东西再混到这里面来,那无疑再轮回着惨痛的几千载经历,沾着血迹班班的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教训应该够了。 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作业二选一 要求:任意选择参加如下专题讨论活动或课程实践活动,以下两个题目选择一个题目完成即可(二选一)。一、从下列十位中选择一位国学经典语录作家,简要说明其主要思想主张,列举其经典语录,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曾子、子思、墨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孙思邈、张载、朱熹、王守仁 二、从下列十部经典中选择一部经典,简要说明其完成背景,重点说明其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对当下的启示意义。 周易、晏子春秋、道德经、鬼谷子、大学、
9、中庸、论语、孟子、史记、列子说明一:完成作业可参考文字教材附录一和附录二,也可利用图书馆书籍或网络搜索提炼相关内容;提倡独立思考问题。教学班可组织专题发言,也可实施课堂讨论。 说明二: 尽量提交 PPT 形式作业,也可提交图片加文本形式作业。提倡图文并茂(可有作者像或经典书籍封皮图);可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教师按百分评分,较好完成 PPT 作业的学员,参加专题发言踊跃或参加课程实践活动积极且表现突出的学员,教师可以酌情给予加分。王守仁王 守 仁 ( 1472-1529) , 汉 族 , 浙 江 余 姚 人 。 字 伯 安 , 号 阳 明 子 ,世 称 阳 明 先 生 , 故 又 称 王 阳
10、 明 。 中 国 明 代 最 著 名 的 思 想 家 、 哲 学 家 、文 学 家 和 军 事 家 。 陆 王 心 学 之 集 大 成 者 , 非 但 精 通 儒 家 、 佛 家 、 道 家 ,而 且 能 够 统 军 征 战 ,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罕 见 的 全 能 大 儒 。 封 “先 儒 ”, 奉祀 孔 庙 东 庑 第 58 位 。简 介王 守 仁 ( 1472-1529) : 字 伯 安 , 号 阳 明 子 , 世 称 阳 明 先 生 , 浙 江 余 姚 人 。 王 阳 明 生 于 明朝 中 叶 , 此 时 政 治 腐 败 、 社 会 动 荡 、 学 术 颓 败 , 阳 明 子 试
11、 图 力 挽 狂 澜 , 拯 救 人 心 , 乃 发 明 “身 心之 学 ”, 倡 良 知 之 教 , 修 万 物 一 体 之 仁 。 阳 明 子 不 仅 是 宋 明 心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 一 生 事 功 也 是 赫 赫 ,故 称 之 为 “真 三 不 朽 ”。 其 学 术 思 想 在 中 国 、 日 本 、 朝 鲜 半 岛 以 及 东 南 亚 国 家 乃 至 全 球 都 有 重 要 而深 远 的 影 响 。生 平 概 述王 守 仁 故 居明 宪 宗 成 化 年 间 , 生 于 浙 江 余 姚 。 父 王 华 , 王 华 在 明 朝 成 化 十 七 年 辛 丑 ( 1481) 中 了
12、 状 元 , 王 守 仁 就 随 父移 居 北 平 ( 北 京 ) 。 明 史 载 , 王 守 仁 出 生 时 取 名 为 王 云 , 但 五 岁 不 能 说 话 。 一 位 高 僧 告 诉 王 华 , 要 他 给 儿 子 改 名 为 王 守 仁 。王 华 照 做 了 , 王 守 仁 这 才 说 话 。 王 华 对 儿 子 家 教 极 严 , 王 守 仁 少 年 时 学 文 习 武 , 十 分 刻 苦 , 但 非 常 喜 欢 下 棋 , 往往 为 此 耽 误 功 课 。 其 父 虽 屡 次 责 备 , 总 不 稍 改 , 一 气 之 下 , 就 把 象 棋 投 落 河 中 。 王 守 仁 心
13、受 震 动 , 顿 时 感 悟 , 当即 写 了 一 首 诗 寄 托 自 己 的 志 向 : 象 棋 终 日 乐 悠 悠 , 苦 被 严 亲 一 旦 丢 。 兵 卒 坠 河 皆 不 救 , 将 军 溺 水 一 齐 休 。 马 行 千 里 随 波 去 , 象 入 三 川 逐 浪 游 。 炮 响 一 声 天 地 震 , 忽 然 惊 起 卧 龙 愁 。 王 守 仁 自 幼 聪 明 , 非 常 好 学 , 但 不 只 限 于 四 书 五 经 , 而 且 也 很 喜 欢 其 他 书 籍 。 思 想 也 比 较 怪 癖 , 一 直 很 多 私塾 先 生 都 不 能 理 解 他 。 有 一 首 他 做 的
14、打 油 诗 很 能 说 明 他 的 这 种 思 想 : 山 近 月 远 觉 月 小 , 便 道 此 山 大 于 月 。 若 人 有 眼 大 如 天 , 当 见 山 高 月 更 阔 。 据 考 证 , 作 者 王 守 仁 , 时 年 十 二 岁 , 这 首 诗 叫 蔽 月 山 房 , 是 王 守 仁 第 一 首 流 传 千 古 的 诗 作 。 他 以 诸 葛 亮 自 喻 , 决 心 要 作 一 番 事 业 。 此 后 刻 苦 学 习 , 学 业 大 进 。 骑 、 射 、 兵 法 , 日 趋 精 通 。 明 弘 治 十 二 年( 1499) 考 取 进 士 , 授 兵 部 主 事 。 当 时 ,
15、 朝 廷 上 下 都 知 道 他 是 博 学 之 士 , 但 提 督 军 务 的 太 监 张 忠 认 为 王 守 仁 以 文士 授 兵 部 主 事 , 便 蔑 视 守 仁 。 一 次 竟 强 令 守 仁 当 众 射 箭 , 想 以 此 出 丑 。 守 仁 再 三 推 辞 , 张 忠 不 允 。 守 仁 只 得 提 起弓 箭 , 拉 弯 弓 , 刷 刷 刷 三 箭 , 三 发 全 中 红 心 , 全 军 欢 呼 , 令 张 忠 十 分 尴 尬 。 王 守 仁 做 了 三 年 兵 部 主 事 , 因 反 对 宦官 刘 瑾 , 于 明 正 德 元 年 ( 1506) 被 廷 杖 四 十 , 谪 贬
16、贵 州 龙 场 ( 修 文 县 治 ) 驿 丞 。 前 往 龙 场 途 中 历 经 波 折 , 成 功逃 脱 锦 衣 卫 追 杀 , 最 后 在 龙 场 悟 道 。 刘 瑾 被 诛 后 , 任 庐 陵 县 知 事 , 累 进 南 太 仆 寺 少 卿 。 其 时 , 王 琼 任 兵 部 尚 书 ,以 为 守 仁 有 不 世 之 才 , 荐 举 朝 廷 。 正 德 十 一 年 ( 1516) 擢 右 佥 都 御 史 , 继 任 南 赣 巡 抚 。 他 上 马 治 军 , 下 马 治 民 ,文 官 掌 兵 符 , 集 文 武 谋 略 于 一 身 , 作 事 智 敏 , 用 兵 神 速 。 以 镇 压
17、 农 民 起 义 和 平 定 “宸 濠 之 乱 ”拜 南 京 兵 部 尚 书 ,封 “新 建 伯 ”。 后 因 功 高 遭 忌 , 辞 官 回 乡 讲 学 , 在 绍 兴 、 余 姚 一 带 创 建 书 院 , 宣 讲 “王 学 ”。 嘉 靖 六 年 ( 1527)复 被 派 总 督 两 广 军 事 , 后 因 肺 病 加 疾 , 上 疏 乞 归 , 1528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九 日 ( 1529 年 1 月 9 日 ) 于 肺 炎 病 逝 于江 西 南 安 舟 中 。童 年 生 活王 守 仁 画 像王 阳 明 于 明 宪 宗 成 化 八 年 ( 1472 年 ) 9 月 30 日 亥
18、 时 出 生 于 一 个 书 香 门 第 、 官 宦 世 家 ,其 远 祖 为 东 晋 大 书 法 家 王 羲 之 。 其 父 王 华 , 成 化 十 七 年 ( 1481 年 ) 状 元 , 后 官 至 南 京 吏 部尚 书 。 据 年 谱 记 载 , 他 出 生 前 夕 祖 母 梦 见 有 人 从 云 中 送 子 来 , 梦 醒 时 王 阳 明 刚 好 出 生 ,祖 父 便 为 他 起 名 叫 王 云 , 乡 中 人 亦 称 其 降 生 处 为 瑞 云 楼 。 然 而 , 他 到 了 五 岁 还 不 会 说 话 , 一天 一 位 高 僧 经 过 , 抚 摸 他 的 头 说 “好 个 孩 儿
19、 , 可 惜 道 破 ”, 意 指 他 的 名 字 “云 ”道 破 了 他 出 生的 秘 密 。 其 祖 父 恍 然 醒 悟 , 遂 更 其 名 为 守 仁 , 此 后 他 便 开 口 说 话 了 。 这 个 故 事 有 点 神 话 色 彩 ,但 从 这 个 故 事 可 以 看 出 他 幼 年 时 并 未 显 示 出 聪 慧 和 才 华 。 他 十 岁 时 , 父 亲 高 中 状 元 , 王 阳 明 随 父 赴 京 , 路 过 金 山 寺 时 , 他 父 亲 与 朋 友 聚 会 , 在 酒 宴 上 有 人 提 议 做 诗 咏金 山 寺 , 大 家 还 在 苦 思 冥 想 , 王 阳 明 已 先
20、 一 步 完 成 : “金 山 一 点 大 如 拳 , 打 破 维 扬 水 底 天 。 醉 倚 妙 高 台 上 月 , 玉萧 吹 彻 洞 龙 眠 。 ”四 座 无 不 惊 叹 , 又 让 他 做 一 首 赋 蔽 月 山 房 诗 , 王 阳 明 随 口 诵 出 : “山 近 月 远 觉 月 小 , 便 道 此 山大 于 月 。 若 人 有 眼 大 如 天 , 还 见 山 小 月 更 阔 。 ”表 现 出 非 凡 的 想 象 能 力 和 深 厚 的 文 化 素 养 。 十 一 、 二 岁 在 京 师 念 书 时 , 他 问 塾 师 “何 谓 第 一 等 事 ? ”老 师 说 “只 有 读 书 获
21、取 科 举 名 第 ”, 他 当 时 说 : “第一 等 事 恐 怕 不 是 读 书 登 第 , 应 该 是 读 书 学 做 圣 贤 ”。 尽 管 如 此 , 他 从 年 少 时 代 起 就 从 不 循 规 蹈 矩 , 所 有 记 载 都 说他 自 少 “豪 迈 不 羁 ”。 如 13 岁 丧 母 后 , 继 母 待 他 不 好 , 他 竟 买 通 巫 婆 捉 弄 其 继 母 , 使 得 她 从 此 善 待 他 。 他 学 习 并非 十 分 用 功 , 常 常 率 同 伴 做 军 事 游 戏 。 年 轻 时 他 出 游 边 关 , 练 习 骑 马 射 箭 , 博 览 各 种 兵 法 秘 笈 ,
22、 遇 到 宾 客 常 用 果核 摆 列 阵 法 作 为 游 戏 。贵 州 龙 场 悟 道王 阳 明 于 明 武 宗 正 德 元 年 ( 1506 年 ) , 因 反 对 宦 官 刘 瑾 , 被 廷 杖 四 十 , 谪 贬 至 贵 州 龙 场 ( 贵 阳 西 北 七 十 里 ,修 文 县 治 ) 当 驿 丞 。 他 来 到 中 国 西 南 山 区 , 龙 场 万 山 丛 薄 , 苗 、 僚 杂 居 , 使 他 对 大 学 的 中 心 思 想 有 了 新 的领 悟 , 王 守 仁 认 为 心 是 万 事 万 物 的 根 本 , 世 界 上 的 一 切 都 是 心 的 产 物 ( 心 即 理 ) 。
23、 认 识 到 “圣 人 之 道 , 吾 性 自足 , 向 之 求 理 于 事 物 者 误 也 。 ”史 称 龙 场 悟 道 。 在 龙 场 这 既 安 静 又 困 难 的 环 境 里 , 王 阳 明 结 合 历 年 来 的 遭 遇 , 日夜 反 省 。 一 天 半 夜 里 , 他 忽 然 有 了 顿 悟 , 这 就 是 著 名 的 “龙 场 悟 道 ”。 他 在 这 段 时 期 写 了 “训 龙 场 诸 生 ”。 其 众 多 弟 子 对 于 他 的 “心 外 无 理 , 心 外 无 物 ”理 论 迷 惑 不 解 , 向 他 请 教 说 :南 山 里 的 花 树 自 开 自 落 , 与 我 心
24、有 何 关 系 ? 他 回 答 说 : “尔 未 看 此 花 时 , 此 花 与 尔 心 同 归 于 寂 。 尔 来 看 此 花 时 ,则 此 花 颜 色 , 一 时 明 白 起 来 。 便 知 此 花 , 不 在 尔 的 心 外 。 ” 他 自 己 于 7 年 后 对 这 次 略 带 传 奇 色 彩 的 悟 道 叙 述 说 : 守 仁 早 岁 业 举 , 溺 志 词 章 之 习 , 既 乃 稍 知 从 事 正 学 , 而苦 于 众 说 之 纷 扰 疲 苶 , 茫 无 可 入 , 因 求 诸 老 、 释 , 欣 然 有 会 于 心 , 以 为 圣 人 之 学 在 此 矣 ! 然 于 孔 子 之
25、 教 , 间 相 出入 , 而 措 之 日 用 , 往 往 缺 漏 无 归 ; 依 违 往 返 , 且 信 且 疑 。 其 后 谪 官 龙 场 , 居 夷 处 困 , 动 心 忍 性 之 余 , 恍 若 有 悟 ,体 验 探 求 , 再 更 寒 暑 , 证 诸 五 经 、 四 子 , 沛 然 若 决 江 河 而 放 诸 海 也 。 然 后 叹 圣 人 之 道 坦 如 大 路 。平 定 江 西正 德 十 二 年 ( 1517 年 ) , 江 西 南 部 以 及 江 西 、 福 建 、 广 东 交 界 的 山 区 爆 发 民 变 。山 民 依 靠 山 地 据 洞 筑 寨 , 自 建 军 队 , 方
26、 圆 近 千 里 。 地 方 官 员 无 可 奈 何 , 遂 上 奏 明 廷 。兵 部 举 荐 时 任 右 佥 都 御 史 的 王 守 仁 巡 抚 江 西 , 镇 压 民 变 。 正 德 十 三 年 ( 1518 年 ) 正 月 , 王 守 仁 平 定 池 仲 容 ( 池 大 鬓 ) 部 , 奏 请 设 立 和 平县 , 并 兴 修 县 学 。 三 月 , 守 仁 抵 达 江 西 莅 任 。 他 迅 速 调 集 三 省 兵 力 , 镇 压 了 信 丰 等地 的 起 义 。 七 月 , 王 守 仁 念 战 争 破 坏 巨 大 , 上 奏 请 求 朝 廷 允 准 招 安 。 明 廷 遂 委 以 地
27、 方军 政 大 权 , 准 其 便 宜 行 事 。 十 月 , 王 守 仁 率 兵 攻 破 实 力 最 强 的 江 西 崇 义 县 左 溪 蓝 天凤 、 谢 志 山 军 寨 , 并 会 师 于 左 溪 。 王 守 仁 并 亲 自 前 往 劝 降 。 十 一 月 , 王 守 仁 遣 使 招 安 ,并 攻 破 蓝 天 凤 部 。 就 是 在 这 烽 火 连 天 的 两 年 里 , 他 掌 握 了 一 样 神 秘 的 工 具 知 行合 一 。擒 获 宁 王王 守 仁 一 生 最 大 的 军 事 功 绩 , 是 平 定 南 昌 的 宁 王 朱 宸 濠 之 乱 。 王 守 仁 将 去福 建 剿 匪 时
28、( 无 大 量 军 队 ) , 所 率 部 队 行 军 刚 到 丰 城 , 宁 王 朱 宸 濠 突 然 举 兵 叛乱 。 因 此 王 守 仁 积 极 备 战 , 调 配 军 粮 , 修 治 器 械 , 然 后 发 出 讨 贼 檄 文 , 公 布宁 王 的 罪 状 , 要 求 各 地 起 兵 勤 王 。 当 时 , 王 守 仁 最 为 担 心 者 , 就 是 宁 王 朱 宸 濠 挥 师 东 下 , 占 领 故 都 南 京 。 如果 南 京 失 守 , 宁 王 就 有 了 称 帝 的 资 本 , 同 时 也 占 了 地 利 , 那 就 不 容 易 消 灭 了 。王 守 仁 虚 张 声 势 , 利
29、用 假 宣 传 假 情 报 , 城 中 扰 乱 宁 王 的 视 线 , 逼 他 做 出 错 误 的判 断 , 以 为 各 路 大 军 已 经 组 成 合 围 态 势 。 同 时 使 用 反 间 计 , 命 人 携 蜡 丸 潜 入 南昌 , 使 宁 王 猜 疑 自 己 部 下 的 进 攻 南 京 策 略 。 宁 王 果 然 上 当 , 有 半 个 月 时 间 犹 豫观 望 、 不 知 所 措 , 没 敢 发 兵 攻 打 南 京 。 王 守 仁 利 用 这 一 时 机 , 做 好 了 防 守 南 京 的 准 备 , 使 宁 王 欲 攻 南 京 , 已 无可 能 。 七 月 , 宁 王 率 六 万
30、人 , 攻 下 九 江 、 南 康 , 渡 长 江 攻 安 庆 。 王 守 仁 这 时 已 经 调 集 了 八 万 大 军 ( 主 要 为 各 地 民 兵与 农 民 ) , 对 外 号 称 三 十 万 。 王 守 仁 召 集 部 下 问 应 如 何 退 敌 。 有 人 指 出 应 该 急 救 安 庆 , 王 守 仁 说 : “现 在 九 江 、南 康 已 经 被 敌 军 占 领 , 如 果 我 们 越 过 南 昌 跨 江 救 援 安 庆 , 就 会 腹 背 受 敌 。 现 在 南 昌 空 虚 , 我 军 锐 气 正 盛 , 可 以 一举 攻 破 。 敌 军 听 说 南 昌 失 守 , 定 会
31、回 师 来 救 , 这 时 我 们 在 鄱 阳 湖 迎 击 他 , 肯 定 能 取 得 胜 利 。 ” 由 于 先 前 进 行 大 量 宣 传 工 作 , 谎 称 有 大 量 军 队 攻 城 , 南 昌 竟 然 不 攻 自 破 , 停 了 两 日 , 王 守 仁 便 派 诸 将 分 五 路 迎 击回 援 南 昌 的 宁 王 大 军 。 四 路 分 兵 迎 进 , 一 路 设 伏 。 交 战 以 后 , 宁 王 大 军 很 快 腹 背 受 敌 , 被 分 割 成 几 部 分 , 后 又 中了 埋 伏 , 惨 遭 大 败 , 溃 逃 退 守 八 字 脑 地 区 。 宁 王 眼 观 局 势 不 妙
32、, 急 忙 调 九 江 、 南 康 的 精 锐 部 队 出 击 , 王 守 仁 派 几路 大 军 迎 战 并 取 南 康 。 这 一 仗 打 得 相 当 激 烈 , 是 关 键 的 一 战 。 官 军 一 度 退 却 , 王 守 仁 部 将 伍 文 定 立 即 斩 杀 了 后 退 之 人 , 命 令 诸 军 一决 死 战 。 最 后 终 于 打 败 了 敌 人 , 敌 军 退 保 樵 舍 地 区 , 将 大 船 结 成 方 阵 , 宁 王 拿 出 金 银 珠 宝 犒 赏 将 士 , 冲 锋 赏 百 金 ,负 伤 千 金 , 要 求 他 们 死 力 一 搏 。 但 宁 王 军 队 的 方 阵 被
33、 王 守 仁 看 出 破 绽 , 他 决 定 仿 效 赤 壁 之 战 , 放 火 烧 船 。 第 二 天 , 宁 王 群 臣 聚 集 在 一 起 ,正 在 船 上 召 开 “早 朝 ”会 议 , 王 守 仁 大 军 杀 到 , 用 小 船 装 草 , 迎 风 纵 火 , 烧 毁 了 宁 王 的 副 船 , 王 妃 娄 氏 以 下 的 宫 人以 及 文 武 官 员 们 纷 纷 跳 水 。 宁 王 的 旗 舰 搁 浅 , 不 能 行 动 , 仓 促 间 换 乘 小 船 逃 命 , 被 王 阳 明 的 部 下 王 冕 部 追 上擒 获 , 宁 王 的 其 它 文 武 大 臣 也 成 了 阶 下 囚
34、。 不 久 , 南 康 、 九 江 也 被 官 军 攻 陷 , 宁 王 之 乱 全 面 平 息 , 前 后 只 有 三十 五 天 时 间 。 王 守 仁 因 此 而 获 “大 明 军 神 ”之 称 。 后 来 , 明 武 宗 以 “总 督 军 务 威 武 大 将 军 总 兵 官 朱 寿 ”之 化 名 出 征 , 江 彬 意 欲 不 轨 , 挑 唆 武 宗 与 宁 王 打 一 仗 并亲 自 俘 获 。 王 阳 明 对 宦 官 张 永 动 之 以 情 、 晓 之 以 理 , 说 明 这 样 做 会 死 更 多 人 。 最 后 协 调 结 果 是 : 让 明 武 宗 到 了南 京 , 再 放 出 宁
35、 王 让 皇 帝 俘 虏 , 高 兴 一 下 。 总 督 两 广1527 年 ( 明 世 宗 嘉 靖 六 年 ) , 王 守 仁 总 督 两 广 军 务 , 击 溃 瑶 族 和 僮 族 等 少 数 民 族 的 地 方 武 装 。 因 功 被 封 为 光禄 大 夫 、 柱 国 、 新 建 伯 , 世 袭 , 岁 禄 一 千 石 , 但 铁 券 和 岁 禄 都 没 有 发 下 。 病 逝 归 途两 广 役 后 , 阳 明 肺 病 加 疾 , 上 疏 乞 归 , 于 1529 年 元 月 9 日 ( 嘉 靖 七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九 日 ) , 王 守 仁 在 归 途中 病 逝 于 江 西 省
36、 南 安 舟 中 。 在 临 终 之 际 , 他 身 边 学 生 问 他 有 何 遗 言 , 他 说 : “此 心 光 明 , 亦 复 何 言 ! ”。 去 世 后 被 谥 文 成 , 后 又 追 封 为 新 建 侯 , 万 历 十 二 年 从 祀 于 孔 庙 。 明 史 对 王 守 仁 评 价赞 曰 : 王 守 仁 始 以 直 节 著 。 比 任 疆 事 , 提 弱 卒 , 从 诸 书 生 扫 积 年 逋 寇 , 平 定 孽 籓 。 终 明 之 世 , 文 臣 用 兵制 胜 , 未 有 如 守 仁 者 也 。 当 危 疑 之 际 , 神 明 愈 定 , 智 虑 无 遗 , 虽 由 天 资 高
37、 , 其 亦 有 得 于 中 者 欤 。 矜 其 创 获 , 标 异儒 先 , 卒 为 学 者 讥 。 守 仁 尝 谓 胡 世 宁 少 讲 学 , 世 宁 曰 : “某 恨 公 多 讲 学 耳 。 ”桂 萼 之 议 虽 出 于 媢 忌 之 私 , 抑 流 弊实 然 , 固 不 能 以 功 多 为 讳 矣 。政 治 主 张明 赏 罚主 张 明 “赏 罚 ”以 提 高 统 治 效 力 , 行 德 治 礼 教 以 预 防 “犯 罪 ”他 认 为 : 赏 罚 乃 “国 之 大 典 ”, 应 当 受 到 充 分 重 视和 正 确 地 加 以 使 用 。 而 当 时 “盗 贼 ”日 益 增 多 , 是 由
38、 于 “招 抚 ”太 滥 , “招 抚 ”太 滥 是 由 于 兵 力 不 足 , 而 兵 力 不 足 是 由于 没 有 很 好 地 实 行 赏 罚 , 以 至 于 “进 而 效 死 , 无 爵 赏 之 劝 ; 退 而 奔 逃 , 无 诛 戮 之 及 ”。 象 这 样 法 令 不 明 , 赏 罚 不信 , 即 使 有 百 万 的 兵 力 , 也 是 没 有 用 处 的 。 他 还 主 张 “赏 不 逾 时 , 罚 不 后 事 ”, 认 为 过 时 的 奖 赏 , 等 于 没 有 奖 赏 ,过 时 的 惩 罚 , 等 于 没 有 惩 罚 , 都 起 不 到 劝 善 惩 恶 的 作 用 。 这 些
39、主 张 的 目 的 , 集 中 到 一 点 , 就 是 要 提 高 统 治 效 率 ,以 “破 山 中 贼 ”。 他 还 主 张 行 德 治 教 化 以 缓 和 阶 级 矛 盾 , 减 少 犯 上 作 乱 。 他 说 : “民 穷 必 有 盗 贼 ”, 认 为 老 百 姓 已 经 贫 困 不 堪 ,还 要 没 有 休 止 地 征 敛 , 就 等 于 驱 使 他 们 去 作 盗 贼 。 因 而 有 必 要 “罢 冗 员 之 俸 , 损 不 急 之 赏 , 止 无 名 之 征 , 节 用省 费 ”, 对 灾 民 实 行 “赈 济 ”、 “免 租 ”, 使 他 们 “不 致 转 徙 自 弃 而 为
40、盗 ”。 所 以 , 他 反 对 “蔑 道 德 而 专 法 令 ”, 主 张 在镇 压 人 民 起 义 之 后 , 立 即 “建 立 学 校 , 以 移 易 风 俗 ”, 以 求 得 久 安 长 治 。 他 教 导 下 级 官 吏 说 , 作 县 官 的 如 果 能 竭尽 自 己 的 心 力 和 聪 明 才 智 , 诚 心 “爱 民 ”, 贯 彻 “抚 缉 教 养 ”的 方 针 , 即 使 是 蛮 夷 的 人 , 也 是 可 以 被 感 化 的 ; 即 使是 产 生 “盗 贼 强 梁 ”的 地 方 , 也 是 可 以 变 为 “礼 义 冠 裳 ”的 所 在 。 他 强 调 这 一 方 面 的
41、目 的 , 集 中 到 一 点 , 即 在 于 使用 软 的 一 手 , 以 “破 心 中 贼 ”。 但 这 软 的 一 手 是 有 限 度 的 。 他 强 调 刑 罚 是 “德 治 教 化 ”的 保 障 , “果 有 顽 梗 强 横 , 不服 政 化 者 ”, 就 一 定 要 “即 行 擒 拿 , 治 以 军 法 , 毋 容 纵 盗 , 益 长 刁 顽 ”。 量 情 法强 调 执 法 要 “情 法 交 申 ”, 区 别 对 待 他 反 对 “贪 功 妄 杀 , 玉 石 不 分 ”。 例 如 处 理 “宸 濠 之 乱 ”的 反 叛 人 员 时 , 主张 只 对 主 犯 处 以 极 刑 , 至
42、于 各 “从 逆 ”的 人 犯 , 则 认 为 “原 情 亦 非 得 已 , 宥 之 则 失 于 轻 , 处 斩 似 伤 于 重 ”, 不 如“俯 顺 舆 情 ”, 判 处 永 远 充 军 , 使 “情 法 得 以 两 尽 ”, “以 存 罪 疑 惟 轻 之 仁 ”。 在 另 外 一 个 “告 示 ”中 , 他 甚 至 宣 布 对于 胁 从 “作 乱 ”的 人 , 免 于 追 究 , “俱 准 投 首 免 死 , 给 照 复 业 生 理 ”。 这 样 作 既 使 得 “谗 谀 知 警 , 国 宪 可 明 ”, 也 显示 了 朝 廷 的 “仁 慈 ”。 这 正 是 他 的 “绥 柔 流 贼 ”策
43、 略 在 法 律 上 的 具 体 运 用 。 此 外 , 他 还 主 张 适 用 法 律 要 结 合 当 时 当地 的 具 体 情 况 , 特 别 是 在 “地 里 遥 远 , 政 教 不 及 ”的 边 远 地 区 和 “小 民 罔 知 法 度 ”的 情 况 下 , 一 切 “词 讼 差 徭 钱 粮学 校 ”等 事 务 , 都 可 以 从 当 时 当 地 的 实 际 出 发 , 作 权 宜 的 处 置 : “应 申 请 者 申 请 , 应 兴 革 者 兴 革 , 务 在 畜 众 安 民 ,不 必 牵 制 文 法 ”。 在 “行 法 以 振 威 ”的 原 则 下 , 他 已 注 意 到 运 用
44、法 律 的 灵 活 性 问 题 。 重 纲 纪求 重 视 “纲 纪 ”, 整 肃 执 法 之 吏 , 杜 绝 “法 外 之 诛 ”他 认 为 “法 之 不 行 , 自 上 犯 之 ”。 对 那 些 寅 缘 窃 踞 官 职 的 豪门 势 家 子 弟 的 不 法 行 为 , 如 居 心 刻 薄 , “骚 扰 道 路 , 仗 势 而 夺 功 , 无 劳 而 冒 赏 , 懈 战 士 之 心 , 兴 边 戍 之 怨 ”的 情况 , 要 大 力 加 以 整 肃 , 特 别 是 对 “戾 于 法 ”的 执 法 之 吏 , 应 当 严 格 要 求 。 但 是 他 指 出 , 在 司 法 审 判 中 , “刑
45、曹 典司 狱 讼 ”, 事 情 “繁 剧 难 为 ”。 他 们 往 往 受 到 权 贵 的 拂 抑 和 牵 制 , 以 至 使 得 依 法 断 狱 之 词 , “未 出 于 口 , 而 辱 已 加于 身 ; 事 未 解 于 倒 悬 , 而 机 已 发 于 陷 阱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要 使 他 们 “不 挠 于 理 法 , 不 罹 于 祸 败 ”是 很 难 的 。 这就 尤 其 要 从 整 肃 吏 治 、 严 明 赏 罚 入 手 , 消 除 执 行 法 律 的 阻 碍 。 他 还 力 主 加 强 监 狱 管 理 , 杜 绝 “法 外 之 诛 ”, 指出 京 师 的 “提 牢 厅
46、”, 是 “天 下 之 狱 皆 在 焉 ”的 重 地 , 负 责 提 牢 的 官 吏 , 不 能 不 慎 重 对 待 , 特 别 对 于 “桎 梏 之 缓 急 ,扃 钥 之 启 闭 , 寒 暑 早 夜 之 异 防 , 饥 渴 疾 病 之 殊 养 ”, 甚 至 于 微 贱 到 “箕 帚 刀 锥 ”、 “涤 垢 除 下 ”的 事 , 无 不 应 当 认 真注 意 , 以 “身 亲 之 ”。 这 样 才 能 既 防 止 “变 故 不 测 之 虞 ”, 又 可 免 使 囚 者 被 “轻 弃 之 于 死 地 ”。 他 还 强 调 , 狱 中 囚 犯的 再 行 “犯 罪 ”, 并 非 全 是 “禁 防 之
47、 不 密 ”, 还 有 促 使 他 们 再 犯 的 监 管 不 当 的 原 因 。 所 以 只 有 监 狱 里 做 到 “令 不 苛而 密 ”, 使 囚 犯 免 受 “法 外 之 诛 ”, 才 能 避 免 “弊 兴 害 作 ”。 思 想 成 就王 守 仁 是 我 国 宋 明 时 期 心 学 集 大 成 者 。 他 发 展 了 陆 九 渊 的 学 说 , 用 以 对 抗 程 朱学 派 。 他 说 : “无 善 无 恶 心 之 体 , 有 善 有 恶 意 之 动 , 知 善 知 恶 是 良 知 , 为 善 去 恶 是格 物 。 ”并 以 此 作 为 讲 学 的 宗 旨 。 他 断 言 : “夫 万
48、 事 万 物 之 理 不 外 于 吾 心 ”, “天 理 即 是 人 欲 ”;否 认 心 外 有 理 、 有 事 , 有 物 。 认 为 为 学 “惟 学 得 其 心 ”, “譬 之 植 焉 , 心 其 根 也 。 学也 者 , 其 培 壅 之 者 也 , 灌 溉 之 者 也 , 扶 植 而 删 锄 之 者 也 , 无 非 有 事 于 根 焉 而 已 。”要 求 用 这 种 反 求 内 心 的 修 养 方 法 , 以 达 到 所 谓 “万 物 一 体 ”的 境 界 。 他 的 “知 行 合一 ”和 “知 行 并 进 ”说 , 旨 在 反 对 宋 儒 如 程 颐 等 “知 先 后 行 ”以 及
49、各 种 割 裂 知 行 关 系 的说 法 。 他 论 儿 童 教 育 , 反 对 “鞭 挞 绳 缚 , 若 待 拘 囚 ”, 主 张 “必 使 其 趋 向 鼓 舞 , 中 心 喜 悦 ”以 达 到 “自 然 日 长 日 化 ”。 他 的 学 说 以 “反 传 统 ”的 姿 态 出 现 , 在 明 代 中 期 以 后 , 形 成 了 阳 明 学 派 , 影 响 很 大 。 他 广 收 门 徒 , 遍 及 各 地 。死 后 , “王 学 ”虽 分 成 几 个 流 派 , 但 同 出 一 宗 , 各 见 其 长 。 他 的 哲 学 思 想 , 远 播 海 外 , 特 别 对 日 本 学 术 界 以 很 大的 影 响 。 日 本 大 将 东 乡 平 八 郎 就 有 一 块 “一 生 伏 首 拜 阳 明 ”的 腰 牌 。 他 的 弟 子 与 心 学 影 响 了 很 多 人 : 徐 阶 , 张居 正 , 海 瑞 , 陶 行 知 等 , 名 扬 海 外 ! 王 守 仁 不 只 是 哲 学 家 、 教 育 家 , 也 是 一 位 著 名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