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缓 汉代工艺家。长安(今陕西西安 )人。曾作常满灯、七龙五风,杂以芙蓉莲藕之奇;作被中香炉 (一名 “卧褥香炉 “) ,机环转动,而炉体常平。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以奇禽异兽,皆自然能动。另作七轮扇,七轮大皆径尺。 递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马钧 三国魏工艺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人。曾任博士、给事中。善纺织机械制造,当时织绫机效率低,五十综者五十蹑(踏具) ,六十综者六十蹑,经其改良,皆为十二蹑,提高工效四、五倍。 窦师纶 唐代丝织工艺家、画家。字希言,京兆(今陕西西安) 人。抗子。初为秦王李世民府咨议、相国录事参军。后官至大府卿,封陵阳公。善绘图,尤工鸟兽。政乱始平,舆服
2、制度尚缺,敕窦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管凌,图案设计多采用成对的动物,章彩奇丽;蜀人称 “陵阳公样 “ 。内库画本有 :、 、等品名,皆出自窦手,著录于。 卢眉娘 唐代女工艺家。南海 (今属广东 )人。 擅刺绣,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 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毫发。更善作飞仙盖, 以丝一绚分为三段,染成五色,结为金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玉女台殿、龋凤之像,而执幢孝节童子,亦不止千数。顺宗李诵嘉其工谓之 “神姑“ ,令止于宫中。元和 (806 一 820) 间,宪宗李纯赐以金凤环。因不愿在禁中, 遂度为道士,得放归,赐号“造遥。 朱克柔 宋代女工艺家。名强,以字行,云间(
3、今上海市松江) 人。徽宗、高宗时以缂丝著名。所缂人物、树石、花鸟,“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 “(朱启铃) 亦善画。主要作品缂丝 、及等。 詹成 南宋工艺家、雕刻家。高宗时人。擅长竹刻,是最早见于记载的竹刻艺人。事见于元代陶宗仪著 。尝造鸟笼,雕刻精妙; 四面花版,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细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 张成 元代工艺家。嘉兴(今属浙江 )西塘杨汇人。擅剔红(雕漆) ,其作品雕刻深峻,圆浑而无锋芒。又工戗金戗银法。传世作品有观瀑图圆盒,在黑漆底部有针刻“张成造“ 三字款。现藏故宫博物院。子张德刚亦明代著名漆工,曾主持果园厂(明代为宫廷制漆器的作坊) 。 杨茂
4、元代工艺家。嘉兴(今属浙江 )西塘杨汇人。与张成同为当时剔红 (雕漆)名手。又工戗金戗银法。传世作品有剔红茶花纹渣斗,在黑漆底部有针刻“杨茂造“ 三字款。现藏故宫博物院。黄大成 明代工艺家。字平沙,又名成,新安 (今安微歙县) 人。精于古今之髹法,造剔红 (雕漆)可比果园厂(明代为宫廷制漆器的作坊 ),其花果人物刀法,以圆活清朗著称。著有 。周翥 明代工艺家。扬州(今属江苏 )人。擅剔红(雕漆), 并创百宝嵌漆器。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 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后人称这种漆器镶嵌作法为周制。 濮仲谦 明代工艺家。名澄,以字行,金陵(今江苏南京) 人。为金陵派刻竹开山。有
5、巧思,善选材,相度体形,刻画数刀,便成名作。刻法用刀很浅,制成器皿,俱被人视为至宝。亦工刻犀、玉、髹器。与张鸣歧铜炉、姜千里螺钿、时大彬沙壶齐名。 姜千里 明代工艺家。擅长螺钿、以制造漆器而著称海内。与张鸣岐铜炉、濮仲谦竹刻、与时大彬沙壶齐名。 张鸣岐 明代工艺家,嘉兴(今属浙江 ) 人。善制铜手炉, 铜质匀净,花纹工细,炉下四足,皆用锤敲成,并非镶嵌焊铸。盖极严紧,虽用久,亦不松,盖上花纹极细,以足踹之,不瘪。炉中炭虽炽甚,而炉体不过热。称“张炉“ 。炉下有“张鸣岐造“或“ 鸣岐“字样。与濮仲谦竹刻、姜千里螺钿、时大彬沙壶齐名。 陆子冈 明代工艺家、雕刻家。一作子刚,苏州(今属江苏) 人,居
6、横山下。善琢玉,曾琢玉水仙簪,玲拢奇巧,花托下茎枝,细如毫毛而不断。 中有“ 题水仙簪“诗五首。其中一首有“昆吾锋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 子冈“ 之句。尚有梅花纹茶晶花插,现存故宫博物院;1962 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清皇室墓得玉杯一件,杯 柄上有“子冈“ 款,器身及盖雕满花纹,盖面上三个圆雕的狮子,造型精美。 韩希孟 明代女工艺家。武林(今浙江杭州 )人。嘉靖进士顾名世孙媳,顾寿潜妻。居上海。善画花卉,工刺绣, 所绘绣宋元画家真迹,最为传神,多用朱绣名款,传世作品较多,为世所珍,称为“韩媛绣“。(参见“顾绣) 嘉定三朱 明代嘉定著名竹刻工艺家“朱鹤、 “朱缨、“朱稚征的总称。 朱鹤 明代工艺
7、家。字子鸣,号松邻,一作松龄,嘉定 (今属上海市) 人;先祖为新安(今安微歙县)人,南宋建炎(1127 一 1130)时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 。工书法、篆刻,精雕搂图绘之技。所制簪匜,世人珍之,得其器者不 以器名,直名之曰“朱松邻“ 。亦擅竹刻,自明代至清代流传不废。与子缨、孙稚征合称“嘉定三“ 朱。(朱松邻即“朱鹤 “) 朱缨 明代工艺家。字清父,号小松,嘉定(今属上诲市) 人。工小篆、行草,擅画长卷小幅,各有异趣,间仿王维 诸家,云树行曲盘折,气韵生动。所刻竹木古仙佛像,鉴者谓“胜于吴道子所画“。又能雕琢犀、象、香料、紫檀之图匣、香盒、扇坠、簪钮一类,奇巧夺人。与父鹤、仲子稚征合称“嘉定
8、三朱 “。(朱小松 即“朱绥“) 朱稚征 明代工艺家。号三松,嘉定(今属上海市) 人。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长画驴。竹刻传家法,技艺臻妙;平时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所刻笔简、人物及蟹、 赡蜍之类,皆名重于世,时人谓其竹刻花鸟规摹徐熙,写意人物山水则在马(远) 夏(圭)之间。与其祖鹤、父缨合称“嘉定三朱 “。 (朱三松 即“朱稚征“)张希黄 明末清初工艺家、雕刻家。传为江阴(今属江苏) 人。工刻竹。曾经创造留青阳文的竹刻技法,为留青第一高手。留青又名“皮雕“ ,即以竹皮作花,以竹肤作底之雕刻,在竹刻中为别开生面者。传世作品多工细精致,曲尽画理,成为留青一法的典范。山水楼阁似李昭道,偶作小景
9、,又似赵令穰,点缀人物生动有致。题句书 法则类赵孟頫。曾有笔斗一件,款署希黄;下有张宗略印,抑或是其名或宇。尚有一件楼阁山水笔筒,今流入美国。 陈曼生 (即“陈鸿寿 “)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制陶家。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寿、曼公,别号种榆道人、夹谷亭长,渐江钱塘(今杭州)人。陈士璠孙。仁宗嘉庆六年(1801)拨贡,官淮安同知。篆刻继抗郡四名家丁敬、奚冈、黄易、蒋仁,取法秦汉,擅切刀,纵肆爽利,淅中人多宗之,并对后来取法浙派者影响颇深。为西泠八家之一。官漂阳县时,曾设计有紫砂壶样十八式,由制陶家杨彭年为之制茶具,经其刻诗词书画,壶身刻“阿曼陀室“ 铭文,风行一时,有“曼生壶“ 之称。亦擅竹刻,
10、曾谓 “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 诗文书画皆以资胜,以学古受知于阮元,尤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度,八分书简古超逸。画山水多不着笔,翛然意远,在姚云东(公绶)、程孟阳(嘉燧) 间。兼工花卉、兰竹,与陈豫锺齐名,世称“ 二陈“。著有、等。1935 年中华书局出版 影印本。 卢栋 清代工艺家、雕刻家。字葵生,江苏扬州人。祖映之,父慎之,均为制漆名手。传家法,擅漆器镶嵌和雕漆,尤工仿宋宣和漆沙砚,形质类澄泥而绝轻,入水不沉。凡文玩诸器无不以漆沙为之,制造优良,所雕山水、花卉、鸟兽、鱼虫,皆非寻常画工所及。用朱漆者尤为精品。所制果盒更精工,冠擎若裘锺,刻花于里,深可至底。存世作品有 ,像木胎
11、紫漆,极为精美。像背腰际有 “葵生“篆文长方印,系用笔蘸朱漆写成。亦善画山水、花卉,有嘉庆十三年 (1808) 作 轴,现藏南京博物院。(卢葵生即“卢栋“) 王春林 清代雕塑家。江苏无锡人。以捏塑泥人驰名。 二十八载:高宗南巡至无锡惠泉山,闻山下有王春林,善作精美之泥孩儿,技巧万端,便命作泥孩五盘,饰以锦绣、金叶。迨进御,称旨,赐金帛甚厚。 丁佩 清末女工艺家。字步珊,华亭(今上海市松江) 人,一件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适颖川陈氏。善刺绣,著有 。 张长林 (1826 一 1906) 清末工艺家、雕塑家。字明山,河北深州(今深县) 人,后定居天津。继承祖、父业捏塑,技更精,能状民间风俗故事,
12、曲尽其妙,时人称为“泥人张“ (第一代)。子孙能继其业。 卷三载:“ 予尝见其锺馗嫁妹一事,人马凡廿余,旌旗凯仗之属称是,锺之威猛、妹之娟秀、群鬼之狰狞奇谲,虽两峰无以过询奇技也,亦善捏人小像。“ 也称其向所捏作戏曲人物、各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驰名。而为人作小照尤其长技,只须与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孔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观者叹绝。 胡莲仙 (1832 一 1899) 清末女工艺家。原籍安傲,随父官于江苏,久居苏州,遂称苏州人。幼即刃苏绣,兼工绘画。二十岁与湘阴吴健生结婚,即回湖南,居长沙,以刺绣为生。对刺绣针法、取材作研究改进,并向贫苦妇女 传
13、授技法,为湘绣的建立与发展作出贡献。子汉臣、勋臣在长沙开设吴彩霞绣坊,继承其业。江加走 (1871 一 1954) 现代工艺家。加走,一作家走,福建泉州人。父金榜,为雕刻粉彩木偶神像艺人。十余岁即继承父业,从事木偶雕刻。一生创造二百八十余种富有性格特征的木偶头像,刻工精致,脸部描绘富有装饰意趣,保存了宋画风格;一些头像结构能够活动,张口眨眼,生动传神。解放前的创作以历史人物为主,建国后所作的现代人物或动物的木偶形象也很成功。 汤子博(1881 一 1972) 现代工艺家。河北通县(今属北京市 )人。自幼习国画、彩塑。早年在华北一带城乡挑担捏卖面塑,生活贫苦。后专事民间面塑艺术的改革研究,是我国
14、面塑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有“面人汤“之称。曾任教于怀幼工艺学校及陶瓷实验所,并从事陶塑创作,为黎元洪、梅兰芳创作大型塑像。建国后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并从事创作。曾参加莫斯科造型艺术展览,并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主席团制作礼品。能制成细如发丝、薄如纸片的面塑形象,形神兼备,色彩明快,风格通俗而不媚俗,富丽而不失典雅,有“面人汤“之称。代表作有 、等。绘画曾受任伯年、吴友如、钱吉生 (慧安)影响。还 善修复出土的陶器、文物。著有 。( 面人汤 即“汤子博“) 张景祜(1891 一 1967) 现代工艺家、雕塑家。字培承,天津人。九岁入私垫读书,并随同祖父张长林(泥人张第一代)
15、,父亲张继荣、伯父张玉亭( 第二代)学做彩塑。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广泛吸收民间泥塑传统的特点。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泥塑工作室。对泥塑进行新的探索。创作多以神话故事、古典名著、风俗人情等为题材,作品万余件,造型完整、严谨,色彩鲜明淳朴,形成肯定确切、生动传神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 等。 ( 泥人张,泛指天津张姓一家祖孙相传的泥塑名手) 龚玉璋 现代工艺家。四川自贡人。以编织竹丝扇而著名于世,人称“龚扇子“ 。所编竹扇蔑丝细匀,光泽似绢,薄如蝉翼,扇面并能织出精细的字画图案,是竹编中的精品。 张光宇(1900 一 1964) 现代工艺家。
16、江苏无锡人。早年曾从事工商美术,担任过广告、装演设计师。后主要从事插图、装饰画及漫画的创作。既有中国绘画及民间美术的艺术修养,又吸收外国画家的表现方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建国后,曾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夸张的变形,构图别致,线条流畅,富于浓厚的装饰味。著有。 柴扉(1905-rl972) 现代工艺家。浙江宁海人。1924 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早年曾在印染厂担任过设计师,有丰富的染织工艺实践经验。又具有文学、国画、京剧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曾在云南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四川重庆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先后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1956
17、 年中央工艺关术学院成立,任染织工艺系主任。作品意境清新,纹样秀美,色调典雅,富有浓厚的传统艺术特色。晚年曾创造矾染工艺,利用矾水防染,使染织图案彩色斑烂,具有独特的晕染效果。 徐振鹏(1910 一 1982) 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家。北京市人。1929 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五十多年,历任北平市师范学校、华北大学艺术系绘画教员,北平师范大学工艺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副教授、中央工艺美木学院建筑装饰系主任。 潘秉衡(1912 一 1970) 现代工艺家。河北固安人。十二岁起学艺,精琢玉。善雕琢器皿、花卉、鸟兽、人物等题材,对圆琢、精琢、
18、楼空琢、活练等多种工艺造诣甚深:并对压金银丝嵌宝石、薄胎工艺等都有所发展。作品风格文雅隽永,厚重深遂。曾任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等。 袁迈(1915 一 1980) 现代工芝家。浙江桐庐人。三十年代就读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实用美术。对陶瓷、染织、装潢及民间美术有研究,创作不少装饰画、装潢设计和各地写生画稿。先后在四川国立劳作师范学校、四川中央工业实验所、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著有 、等。 程尚仁(1918 一 1980) 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家。浙江建德人。1940 年毕业于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擅花卉写生与图案画,造形严谨,精确细致,画风朴实。先后在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任教。曾任杂志、编委等。绘著有 、 ,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