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氢的测定方法 11 一电量重量法鹤壁冶金仪器公司-朱鸿雁 13603924106 一、方法原理一定量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与五氧化二磷反应生成偏磷酸,电解偏磷酸,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氢含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以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量,计算煤中碳含量。煤样燃烧后生成的硫氧化物和氯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除去,氮氧化物用粒状二氧化锰除去,以清除它们对碳测定的干扰。二、试剂和材料 1 碱石棉:化学纯,粒度 lmm-2mm;或碱石灰:化学纯,粒度 0。5mm-2mm。 2 无水氧化钙:粒度 2mm- 5mm,分析纯 3 无水高氯酸镁:粒度 lmm -3mm。 4 氧化铜(HG3
2、一 1288 ) :线状(长约 5mm)。 5 氧气(HG 3863 ) :氧气钢瓶需配有可调节流量的带减压阀的压力表(可使用医用氧吸入器)。 6 三氧化钨:分析纯 7 粒状二氧化锰:化学纯,市售或用硫酸锰和高锰酸钾制备。制法:称取 25g 硫酸锰,溶于 500ml 水中,另称取 16 . 4g 高锰酸钾,溶于 300ml 水中两溶液分别加热到 50 一60 。在不断搅拌下将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 10ml ( 1 + 1 )硫酸(GB 625 ),将溶液加热到 70 一 80 并继续搅拌 smin ,停止加热,静置 2h 一 3h ,用热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
3、将沉淀移至漏斗过滤,除去水分,然后入干燥箱中,在 150 左右干燥 2h 一 3h ,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 0.5mm-2mm 的备用。 8 高锰酸银热解产物:制法如下:称取 100g 化学纯高锰酸钾,溶于 2L 水中,煮沸点。另取 107.5g 化学纯硝酸银溶于约 50ml 水中,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注入沸腾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逐渐冷却并静置过夜。将生成的紫色晶体用水洗涤数次。在 60 -80 干燥 4h 然后将晶体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放在瓷皿中,在电炉中缓缓加热至骤然分解得到疏松状银灰色产物,装入磨口瓶中备用。注意:未分解的高锰酸银易受热分解,故不宜大量贮存。
4、 9 真空硅脂 10 涂液:磷酸(GB 1282 )与丙桐(GB 686 )以(3 + 7 )比例混和。 11 硫酸:化学纯。 12 无水乙醇(GB 678 ) 13 变色硅胶:化学纯。 l4 硅酸铝棉,工业品。15带磨口的玻璃管或小型干燥器(不放干燥剂).三、仪器设备电量 重量法碳氢测定仪(简称测定仪)由氧气净化系统、燃烧装置、铂 五氧化二磷电解池、电量积分器和吸收系统等构成。测定仪结构如图 1 所示。图 1 电量一重且法碳氢测定仪示童图 1 氧气净化系统a 、净化炉:长约 300mm,炉外径约 l00mm,炉膛直径约 25mm 的管式电炉,可控温在(800 土 10 )。b 、净化管:长约
5、 500mm 外径约 22mm 的石央管或素瓷管。c 、气体干燥管:3 个,容量约 150ml 的玻璃管(或塑料管,不锈钢管均可)。d 、氧气流量计:测量范围(O 一 150 ) ml/min . 2 燃烧装置a 、燃烧炉和催化炉:长约 450mm,炉外径约 100mm,炉膛直径约 25mm 连成一体的二节管式炉,其中催化段长约150mm,可控温在(300 士 10 );燃烧段长 300mm , 可控温(850 士 10C)。b 、燃烧管:总长约 650mm,一端外径 22mm,内径约 19mm,长约 610mm 距管口 100mm 处接有外径约 smm ,内径约 6mm,长约 50mm 的支
6、管;另一端外径约 7mm,内径约 3mm,长约 40mm的异径石英管(见图 2 )。图 2 坦烧管示愈图c 、燃烧舟:长 72mm 一 77mm 瓷舟,新舟使用前应在约 850 下灼烧 2h 。d 、带推棒的翻胶帽。l )镍铬丝推棒:直径约 2mm,长约 700mm,一端卷成直径约 10mm 的圆环。2 )翻胶帽。3 )硅橡胶管:内径约 6mm,外径约 11mm。4 )玻璃管:外径约 7mm,长约 60mm。5 )橡皮塞:4 号(或 2 一 3 号)。在橡皮塞上打一直径约 6mm 的孔,将玻璃管的一端穿过该孔并伸出约 Zmm :玻璃管的另一端通过硅橡胶管与翻胶帽紧密相接,在翻胶帽的正中穿一小孔
7、,使镍铬丝推棒的一端通过玻璃管后由翻胶帽上的小孔穿出3 硅橡胶管:月 橡皮塞;5 玻璃管。e 、镍铬丝钩:直径约 Zmm ,长约 700mm,一端弯成小钩。f 、硅橡胶管:内径约 smm ,外径约 gmm 。g 、聚氛乙烯软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内径约 6mm,外径约 smm 。 3 电解池长约 100mm,外径约 5mm,内径约 5mm 的专用电解池(见图 4 ) ,铂丝间距约 0 . 3mm , 池内表面涂有五氧化二磷电解池外有外径约 50mm,内径 9mm-10mm,长约 80mm 的冷却水套。 4 电量积分器电解电流 50mA 一 7O0mA 范围内积分线性误差小于士 0 . 1 % ,配
8、有四位数字显示器,数字显示精确到 0 . 001mg 氢 5 吸收系统a 、除氮 U 形管:如图 5 所示,直径约 15mm 的 U 形管,内装粒状二氧化锰,装药部分高 100mm 一 120mm,两端堵以硅酸铝棉(高温棉,可耐温 1200 )。b 、吸水 U 形管:如图,5 所示,直径约 15mm 的 U 形管,内装无水高抓酸镁或无水氧化钙,装药部分高 100mm一 120mm。c 、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2 个,如图 5 所示,直径约 15mm 的 U 形管,4 / 5 装碱石棉,1 万装无水高氯酸镁或无水氯化钙,装药部分高 l00mm 一 120mm。d 、气泡计:容量约 10ml ,
9、内盛硫酸少许。六、测定准备 1 净化系统各容器的充填和连接a 、净化管内充填线状氧化铜,装药部分长约 280mm,两端堵以硅酸铝棉。b 、3 个气体干燥管内按氧气流入方向依次充填变色硅胶、碱石棉和无水高氯酸镁。c 、按图 1 所示顺序将净化系统各容器连接好。 2 燃烧管的充填和安装在燃烧管细颈端先充填约 10mm 硅酸铝棉,然后填入约 100mm 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最后再充填约 10mm 硅酸铝棉,如图 6 所示,将带推棒的翻胶帽(和橡皮塞)塞住燃烧管入口端并将燃烧管入口端放入燃烧炉内,使装药部分的位置在催化段。 3 电解池涂液及五氧化二磷膜的生成先用外径约 Slnm 的软毛刷和洗涤剂清洗电解
10、池内壁,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最后用丙酮或无水乙醇清洗并用热风吹干。此时,电解池两铂极间电阻应为无穷大将电解池前端向上竖起,从前端滴入涂液。涂液沿池内壁流下,当涂液流到池体 1 乃处时,立即倒转电解池,使多余的涂液流出,并用滤纸拭净池口,连转动电解池,边用冷风吹至无丙酮气味,以同样方法涂液 3 次,但第 2 次使涂液流到池体的 213 处时,倒出多余涂液,第 3 次使涂液流到距池体尾端的 10mm 处时,倒出多余的涂液。接盏氧气,调节氧气流量给为 80ml/min 时,按照图 1 所示,用硅橡胶管将涂液后的电解池与燃烧管细颈端口对口连接,装好电解池冷却水套,通入冷却水,将电解池两电极与
11、电解电源引线相接。选择 10V 电压,启动电解,每隔 3min 改变电解电源极性 1 次,直至电解终点。选择 24v 电压,启动电解,直至电解终点改变电源极性,启动电解,至电解终点。如此重复 4 次一 5 次,五氧化二磷膜形成完毕:或按涂膜键自动涂膜 4 吸收系统各容器的充填和连接把按 5 . 5 条要求准备的吸收系统各容器按图 l 顺序连接好,氧气净化系统与燃烧管间以聚氯乙烯软管或聚四氟乙烯管连接,电解池与 U 形管及 U 形管与 U 形管间以硅橡胶管连接。当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更换 U 形管中试剂,或清洗电解池。a 、某次试验后,第 2 个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的质量增加 50mg 以上时,
12、应更换第 1 个 U 形管:b 、二氧化锰、无水高氛酸镁或无水氛化钙一般使用约 100 次应更换。c 、电解池使用 100 次左右或发现电解池有拖尾等现象时,应清洗电解池,重新涂膜。 5 测定仪整个系统的气密性检查将仪器按图 1 所示连接好。将所有 U 形管磨口塞旋开,与仪器相连,接通氧气;调节氧气流量约为 80ml / min 。然后关闭靠近气泡计处 U 形管磨口塞,此时若氧气流量降至 20ml/min 以下,表明整个系统气密:否则,应逐个检查 U 形管的各个磨口塞,查出漏气处,予以解决。注意气密性检查周期不易太长,以免 U 形管磨口塞因系统内压过大而弹开。 6测定仪可靠性鲍检验为了检查测定
13、仪是否可靠,可称取 0 . 070g -0. 075g 标准煤样,称准至 0 .002g,进行碳、氢测定,如果实测的碳、氢值与标准值的差值不超过标准煤样规定的不确定度,并且无明显系统偏差,表明测定仪可用,否则需查明原因并纠正后才能进行正式测定。七、测定步骤 l 选定电解电源极性(每天应互换 1 次),通入氧气并将流量调节约为 80ml/min , 接通冷却水,通电升温。 2 升温同时,接上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应先将 U 形管磨口塞开启)和气汇计,使氧气流量保持约 80ml / min ,按下电解键(或预处理键)至终点。然后,每隔 2min 一 3min 按一次电解键(或预处理键)。10mi
14、n 后取下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关闭所有 U 形管磨口塞,在天平旁放置 10min 左右,称量。然后再与系统相连,重复上述试验,直到两个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质量变化不超过 0.005g 为止 3 将燃烧炉、净化炉和催化炉温度控制在指定温度。将煤样以转瓶法温和均匀,在预先灼烧过的燃烧舟中称取粒度小于 0 . 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0 . 070g-0.075g) ,称准至 0 . 0002g,并均匀铺平。在煤样上盖一层三氧化钨。如不立即测定,可把燃烧舟暂存入不带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 4 接上质量恒定的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保持氧气流量约 80ml/min ,启动电解池至电解终点,打开带有
15、镍铬丝推棒的橡皮塞,迅速将燃烧舟放在燃烧管入口端,塞上带推棒的橡皮塞,将氢积分值和时间计数器清零,用推棒推动燃烧舟,使其一半进入燃烧炉口,煤样燃烧后(一般 30s ) ,按电解键(或测定键),当煤样燃烧平稳,将全舟推入炉口,停留 2min 左右,再将燃烧舟推入高温带并立即拉回推棒(不要让推棒红热部分拉到近橡皮塞处,以免使橡皮塞损坏)。 5 约 10min 后(电解达到终点,否则需适当延长时间),取下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关闭其磨口塞,在天平旁放置约 10min 后称量,第 2 个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质量变化小于 0 . 005g,计算时忽略,记录电量积分器显示的氢的质量(mg )。打开带推
16、棒的橡皮塞,用镍铬丝钩取出燃烧舟,塞上带推棒的橡皮塞(翻胶帽)。 6 空白值的测定a 、氢空白值的测定可与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的恒重试验同时进行,也可在碳氢测定之后进行。b 、在燃烧炉、净化炉和催化炉达到指定温度后,保持氧气流量约为 80mIJmin ,启动电解到终点。在一个预先灼烧过的燃烧舟中加入三氧化钨(数量与煤样分析时相当), 打开带推棒的橡皮塞,放入燃烧舟,塞紧橡皮塞。将氢积分值和时间计数清零。用推棒直接将燃烧舟推到高温带,立即拉回推棒。按空白键或 gmin 后按下电解键。到达电解终点后,记录电量积分器显示的氢质量(mg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两次空白差值小于 0 . 050mg ,取两次平均值为当天氢的空白值。 7 对于微计算机控制的测定仪可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方法操作。八、结果计算空气干燥基煤样的碳氢质量分数(% )按公式(l )和公式(2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