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暨南大学为中国解放后最早设立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有良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传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展临床医学研究生(博士、硕 士)的培养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本校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已经拥有内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学(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4 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及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目前本校临床医学学科拥有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妇产科学和眼科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依托的学术团队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 25 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151 名,是一支年龄、知识结构
2、合理、研究水平高的队伍,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博士研究生 92 名,硕士研究生 767 名。在科学研究方面,积极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以应用型为主要特色的研究方向。自 2001 年设站以来,该流动站共招收了 21 位博士人员进站从事临床医学的研究工作,现已经顺利出站 16 人。在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 大多数人成为医学领域的科研骨干和相关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其中两人被暨南大学选聘为博士生导师。该流动站在 2005 年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在全国同行 38 个站点中排第 8 位,荣获广东省通报表彰。自 2001 年以来,该流动站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共出版学术专著 139 部,出版教材 1
3、5 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00 篇,其中被 SCI、EI、ISTP 收录 100 多篇。在已完成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中,获省部级学术奖 20 个,获得发明专利 15项。参与和主持科研项目共有 389项,总经费达到 5560 万元。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目录学 科 专 业 研究方向 主要合作导师内科学 1、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2、造血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3、白血病细胞基因分析与反义基因治疗4、肝癌的分子靶向性诊治研究5、慢 性 肝 病 与 肝 癌 的 关 系6、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7、肾脏内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8、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9、呼吸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
4、究李扬秋朱康儿张洹杨冬华舒建昌王立生、朱惠明戴勇、张欣洲、尹良红董少红、李自成邱晨、刘升明妇产科学 1、妇产科病理2、围产医学3、生殖生理学王自能肖小敏朱伟杰眼科学 1、角膜病与角膜移植2、眼视光学与小儿眼科3、青光眼4、眼鼻相关外科学5、眼 生 物 工 程 与 再 生 医 学陈剑、陈建苏陈剑黄丽娜王继群陈建苏临床医学影 像 医 学与 核 医 学1、医学影像及其病理基础2、神经影像学3、分子核医学罗良平、刘斯润、李恒国、徐坚民黄力徐浩外科学 1、肝肾外科2、普外临床研究及腹腔镜技术3、神经外科4、骨外科苏泽轩、周汉新潘运龙、王存川、姜海平、余小舫刘灵慧査振刚、陈鸿辉皮肤病与性病学1、皮肤性病组织病理与免疫病理学研究邓列华、张宏神经病学 1、脑血管病2、神经免疫徐安定、褚晓凡郭毅儿科学 1、新生儿学2、小儿血液病柳国胜文飞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 生物精神医学与临床精神药理 潘集阳临床医学肿瘤学 1、肿瘤病理学 钟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