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以复习课本为主。考试题型是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第十章多剂量给药 一、名词解释 1、稳态血药浓度:按一定给药剂量、一定给药间隔时间,多次重复给药,随着给药次数 n的增加,血药浓度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不断减慢,当 n充分大时,血药浓度不再升高,达到稳态水平。此时若继续给药,血药浓度在稳态水平上下波动,随每次给药作周期性变化。此时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从体内消除的速率。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或称坪浓度,记作 Css。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 t = 0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 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稳
2、态血药浓度。3、坪幅:坪浓度的波动幅度。 4、达坪分数:对于血管外重复给药,达坪分数可用第 n次给药的血药浓度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计算。5、蓄积系数:蓄积程度用蓄积系数来表示。蓄积系数又叫蓄积因子或积累系数,系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以 R表示。6、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用DF表示。二、单选题1、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A单室模型 B 双室模型 C 静脉注射给药 D等剂量,等间隔 E 血管内给药2、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稳态最
3、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D增加给药频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三、多选题1、以下关于重复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累计总是发生的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注维持剂量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E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2、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重复给药的前提是A一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D
4、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E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3、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缓控释制剂的质量A血药波动程度B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C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DAUCE给药剂量 四、问答题 1、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2、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中有何意义? 3、什么是达坪分数?静脉注射给药达坪分数与血管外给药达坪分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4、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5、叠加法预测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的原理何特点是什么? 6、多剂量静脉注射
5、给药与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7、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参数有哪些?在评价缓控释制剂研究中有何意义? 8、什么是负荷剂量?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求算有何不同? 9、已知氨苄青霉素胶囊剂 F为 0.5,吸收半衰期为 0.25h,消除半衰期为 1.2h, V为10L,若每隔 6h口服给药 500mg,试求多剂量给药从开始给药治疗 38h的血药浓度?( Cn=10.269g/mL ) 10已知某药物 t1/2为 10h,V 为 0.5L/kg,临床安全有效治疗浓度为 10mg/L 20mg/L,某患者体重为 60kg,先静脉注射给药使血药浓度达到 10
6、 mg/L,再静脉滴注 2h,使血药浓度升至 20 mg/L,求静脉注射给药剂量 X0=?静脉滴注速度 k0=?每次静脉滴注 2h,要想使血药浓度维持在 10mg/L 20mg/L之间,静脉滴注间隔时间 =?( x0=300mg; k0=181.4 mg/h; =12h)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一、问答题 1. 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2. 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 Michaelis-Menten方程,说明非线性消除速度随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 Vm、 Km的意义。 3. 药物吸收、分布及消除中哪些过程应考虑“容量限制 ”、“可饱和”或“剂量依从性”
7、因素? 4. 试分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半衰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总体清除率及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的关系。 习题答案: 一、问答题 1. 有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并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一些药物动力学参数随剂量不同而改变,这种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nonlinear pharmacokinetics)。 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特征是血药浓度与体内药物量成正比。在线性药物动力学中,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消除速度常数及清除率与剂量无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当剂量改变时,其相应的时间点上的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的改变等。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则
8、表现为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药物动力学参数如生物半衰期、清除率等表现为剂量依赖性。 2. Michaelis-Menten方程: ,该式中, 为药物在 t时间的下降速率,表示消除速率的大小; 为药物在体内消除过程中理论上的最大消除速率; 为Michaelis常数,简称米-曼常数,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为 的一半时的血药浓度,即当 时, 。 非线性消除速度随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1)当 CKm时, ,这种情况下,消除过程达到饱和,消除速度接近一恒定值,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3)当血药浓度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时,消除为混合的非线性过程。 3. 一些药物表现为非线性
9、动力学特征主要是由于药物吸收、分布及消除中涉及容量限制的可饱和体内过程,具体有:主动吸收过程;可饱和的肠代谢过程;可饱和的肝首过代谢;可饱和的胃肠道分解;可饱和的血浆蛋白结合;可饱和的组织结合;可饱和的出入组织转运;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和主动重吸收;胆汁分泌;肠肝循环;酶诱导;可饱和的肝代谢过程等。 4.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为 ,半衰期随血药浓度或给药剂量的不同而变化。当 CKm,即血药浓度较高时, ,表明生物半衰期随血药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而延长。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为 ,表明 AUC与剂量不成正比关系。当 X0 /(2V) Km,即剂量较大时,则 ,表明 AUC与剂量的平方成正比,此
10、时,剂量的少量增加,会引起 AUC较大的增加。 总体清除率 ,可以看出总体消除率随血药浓度的增高而变慢。当C Km,即血药浓度较高时, ,总体清除率与血药浓度与反比,血药浓度增大一倍,而总体清除率减少至原来的一半。 稳态血药浓度 ,当增加剂量时,稳态血药浓度的升高幅度高于正比例的增加程度。 第十三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1何谓药物治疗指数?2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3已知某药物 为 40g/mL,F 为 0.375,CL 为 87.5mL/h, 为 6h,求给药剂量 x0=? (56mg)4已知某药物 t1/2为 7h,V 为 1.8L/kg,患者体
11、重为 70kg,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300mg,要使 5.30g/mL, 2.9g/mL,求给药周期 =? (6h)5已知某药物 ka为 1.0h-1,k 为 0.1h-1,V 为 10L, 为 2.2g/mL,F 为 0.8, 为8h。求 x0=? (30.3mg) 6已知某药物 ka为 0.8h-1,k 为 0.07h-1,若每天口服给药 4次,求服药 1天或 2天时,达坪分数是多少? (79.58%;96.19%) 7已知某药物 ka为 0.7h-1,k 为 0.08h-1,若每天口服给药 3次,每次剂量为 0.25g,求蓄积系数与负荷剂量? (2.213;0.53g)8已知杜布霉素 t1
12、/2为 2.15h,V 为 17.6L,临床治疗烧伤病人在 0.5h静脉滴注 80mg,欲使 维持在 8g/mL, 为 1.4g/mL 求最佳给药周期与最佳滴注速度?(6h,260mg/h)9已知某抗生素 t1/2 为 3.7h, 为 3mg/L,V 为 1.8L/kg,若患者体重为 60kg,每 8h静脉注射给药 1次,求维持剂量?负荷剂量? =? =?(162.6mg,209.4mg,13.4mg/L,6.96mg/L)第十三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名词解释1、负荷剂量2、药物治疗指数3、抗菌药后效应4、治疗药物监测单选题1、对于肾功能衰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药物经肾脏的转运B
13、药物在肝脏的代谢C药物在胃肠的吸收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个体差异2、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延长是因为A酶系统发育不完全B蛋白结合率较高C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D药物吸收完全E通常药物以静脉注射给药3、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C药物排泄的速率D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E以上都对4、当可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无效 B 减弱 C 不变 D 增强E相反5、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时合用苯巴比妥,使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A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B患者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C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D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E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多选题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C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血浆蛋白量低者容易发生药物中毒E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生竞争置换现象2、在 TDM对个体化用药方案进行调查时,需要考虑A清楚速率常数 B 血药浓度 C 最小有效浓度D最小中毒浓度 E 肝肾功能3、研究 TDM的临床意义有A监督临床用药B确定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C研究治疗无效的原因D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化E研究合并用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