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届海南省高三高考压轴冲刺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个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古代星宿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
2、,还有房屋、马车,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还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
3、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三垣”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二十八星宿。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星
4、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 1097 年周公时代称北极星“微帝”等。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论语为政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空。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斗七星被称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根据这个原理
5、,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主管星。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
6、,对政治、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四象”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星宿体系。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非比寻常。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D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来越高。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有唐赠太子少保崔
7、公墓志铭唐元稹公讳倰,字德长。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 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人与之坐。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又一里亦如之。凡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8、。累迁转运判官。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 岁 七 月
9、抗 疏 云 臣 七 十 当 致仕 词 意 不 可 遏 朝 廷 嘉 之 近 世 未 有 心 胆 既 强 声 势 方 稳 而 能 自 引 去 者明年春,暴疾薨于家。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 ,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此其所多也。(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注醯(x):醋。 支梧:抗拒。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 粗:大略B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 听:听从C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 市:
10、购买D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 毁:指责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B.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C.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D.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崔公任南陵县令,广泛调查民情,制定了合理的赋
11、税标准并公之于众,解决了贫富悬殊而赋税轻重很不相称的弊端,使无人敢隐瞒资产。B崔公为政有方,宣州观察使重用其能,让他留任多年;歙州刺史空缺,让他代理。皇上嘉许他监察税务之功;凤翔节度空缺,皇上亲自选用他出任。C崔公任河南尹深受百姓爱戴,却上疏直言自己年已七十,应当退休。他态度坚定,无法劝阻。近代以来,退休的官员在胆略、声望上无人能与他相比。D崔公仁孝友爱,内外亲戚无力操办婚丧嫁娶,都由他承担。他治理崇尚严明,勤于考核官员,属吏虽起初深感在他治下为官不易,但最终无大过错。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译文: (2)公乃
12、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题。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8第二联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 分)答: 9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6 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13、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2)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锖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洋学者陈洁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白发老头那你就错了。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黑发小伙子那也错了。李宝德是个金发大胡子男人,一双温柔的蓝眼睛兴
14、高采烈地望着你,似乎随时准备和你拥抱似的。李宝德是美国人,不知道是因为穷,还是因为潇洒,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哪怕是件西装吧,也非弄得皱皱巴巴不可,西装里面套着件中国式的老头汗衫。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李宝德离过三四次婚,每个妻子都带走了一两个孩子,所以李宝德的新一任妻子是个20 岁的金发美人,是他到中国来前一个月结的婚。因为合同上写着可以带一位夫人,不带就浪费了。而那位美人也乐意到中国来走一圈。所以,你常常可以看见李宝德破破烂烂地在学里走来走去,而与此同时,他美丽的妻子正花枝招展地与一位黑人在宾馆里跳舞。“我们是合同制夫妻”,李宝德瞪着一双蓝眼睛对你认真地解释道,“
15、所以我们各有各的自由”。作为教授,李宝德的英语真是没说的。但是他喜欢把课堂弄得乱七八糟,因为他一看见“整齐”就来气。他号召同学们把课桌堆到后面去,把椅子搭成一个圈坐下来。班长嘀咕道这哪儿是大学教室,倒像是幼儿园。李宝德大吼一声不!这是圆桌会议,人人平等,都具有发言权!李宝德自己带头,也培养学生们放声大笑、起哄、尖叫、唱歌、发表奇谈怪论和做鬼脸。弄得教室整个儿地像个疯人院。李宝德的班级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漂亮姑娘的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不漂亮的次之,难看的更次之。小伙子的排列也同样如此。后来发现李宝德所任课的其他班级的情况也与此相仿。到最后,人们发现并不是漂亮姑娘一到李宝德的课堂就变得聪明起来,难看的
16、姑娘就变得愚蠢起来,而是李宝德一看见漂亮姑娘就满心欢喜,眉飞色舞。改起作业来就情不自禁地把勾一遛儿地打下去。要是在课堂上,某位漂亮姑娘回答问题时犯了致命的语法错误(众所周知,学院里漂亮姑娘本来就不多,仅有的那么几个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绰约丰姿而使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李宝德先生就会无限惊喜地瞪大眼睛,脸儿激动得红红的,像瓶味道甜美的红葡萄酒。“多么可爱!多么惊人!”他一个劲地嚷嚷着,声音由于兴奋和激动而在喉咙口哽住了。“您修改了英语语法!多么了不起!您把虚拟语气这一章整个儿地给修改了!”他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这时候那位姑娘就满怀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
17、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很少几个学生到他住的房间去过。他的屋子乱七八糟。地板上沙发上到处是书,到处是东一只西一只的脏袜子脏汗衫脏衬衣。他打开一打灰色的袜子,一打蓝色的汗衫和一打白色的衬衣。他常常是把这一打衣物统统都穿脏了,再一起塞到洗衣机里洗。至于牛仔裤和那件破破烂烂的灯心绒上衣,似乎是从来就没有冼过。离开中国的时候,李宝德先生难过得哭了起来,大鼻子被手绢捏得通红通红的。他哽咽着说,他是多么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这些同事和学生。“还有那些可口的中国菜肴,”他流着眼泪补充道。“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难忘。”他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抽抽搭搭地像个单纯的大孩子。临别的时候他噙着热泪和所有的人拥
18、抱了,先是和漂亮的姑娘们,然后再是其他的人。他当时那么激动,那么难受,但是次序一点儿也没弄颠倒。他给班里所有的学生留下了一份礼物(礼物是以摸彩的方式)。有的得到了一听可口可乐,有的得到了一打口香糖。最后几个人得到一只青蛙、一只老鼠和一条蛇。得到蛇的那个姑娘当场就吓得晕了过去。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品赏析)(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洋学者围绕着主人公的“主观随意性”来选择了 5 处独特、新颖而又典型的材料来刻画人物,这些材料有的是插入叙述,同样突出了人物形象。B班长嘀咕道:“这哪里是大学教室啊!倒像是幼儿园!”直接表现了以班长
19、为代表的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不理解,侧面表现了李宝德的不负责任。C“这位漂亮的姑娘满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作者用幽默的叙述语言表明了对那位姑娘的肯定态度。D李宝德先生“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这里的“风度”暗含着对他不懂得衣着搭配的讽刺意味。E作者采用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单元来勾勒人物的独特外貌,小说选择了一些和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相吻合的特征性细节来凸现人物的外貌。(2)小说主人公“李宝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3)小说结尾说“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6 分
20、)(4)洋学者这篇小说无论在在组织材料、描写方式上都别具匠心。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刘仰东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 年,他 23 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
21、他的。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字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 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 我只是好发生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生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此时,梁漱溟不足 40 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
22、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1924 年夏天,他在当
23、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他 31 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 1931 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
24、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 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 年 1 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 年 2 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 年
25、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30 岁到 50 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 31 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梁漱溟在北京大学哲学门(系)任教四年后,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这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B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
26、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C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6 分)(4)
27、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8 分)第 II 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自然灾害不是上帝所为,而是大自然所使。上帝关心好人的福祉;但是大自然是人力不能控制的,是 的破坏者。如果失败后,勇士和懦夫的可悲程度被 ,那么足球就没有希望了。众所周知,在影响力方面,恐怕没有哪一门语言能够与英语 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A. 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相提并论 B. 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C一视同仁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D. 相提并论 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28、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B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一种润物无声、点滴在心的方式,在小小方格之中,在一撇一捺之间,向全社会传递汉字书写观念,展示汉字书写真谛。C随着“利剑”的首飞,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试飞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国家,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无人机向无人作战飞机的跨越,其重大意义不亚于歼-20 等新型第四代战机的试飞。D虽然每天来省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实现了“十个艺术节”文明观展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