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生态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2: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3: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4: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5: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取食和被食而形成的链锁关系。6: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合成复杂的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7: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指的是那些以其他生物
2、或有机物为食的动物8:还原着:属于异养生物,把复杂的动植物把杂交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再次利用9:贮存库:在生态系统机能运转过程中,除了运转的物质和能量之外,还有一部分属于贮存的物质和能量10:交换库:指的是生物体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1:初级生产: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12: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素1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14:城市化:通常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15:城市人口:在中国特定为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并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16: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种群不同年
3、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17:城市人口性比:城市中人口总数火某个龄级的个体重男人对女人的比例18:城市人口密度:指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19:城市气候: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21:城市人口承载力:也称城市人口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22:城市流动人口:城市中未持有城市户口的非常住户人口23:城市人口迁居: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移动24: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受到温室效应、建筑物的热效应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种热量排放的影响,导致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且越中心温度越高
4、的现象。:逆温效应:在近地面的低层大气中,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小于零2526:城市水资源:可供城市用水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每年得到补给恢复的淡水量。27: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及溶解物的总称。28:城市噪声: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29:城市土壤:出现在城市或城郊地区,受到各种各样的人为活动影响,且保持原有土壤特性和遭受强烈改变的土壤总称。30 城市动物: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31:城市植物: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32 城市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崩滑流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
5、水土流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二:简答1: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区别正向演替 :结构的复杂化;以低级小型植物为主朝着高级大型植物发展;物种多样性有增加趋势;生活型多样化;窄生态幅种在增加;种群趋向中生化;群落生物趋向增加;土地生产力利用趋于增加;土壤剖面的发育成熟;种群生境的优化。逆向演替: 结构的简单位;从大型植物为主趋向于小型植物占优势;物种多样性有减少趋势;生活型的简化;生态幅宽的种增加;群落趋向于旱生化或湿生化;群落生物量趋向减少;土地生产力利用趋于减少;土壤剖面弱化;种落生境的恶化。2:生态因子作用特征与方式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3、直接作用或间
6、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方式:1、拮抗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 3、净化作用3:生态系统组成、功能与特点组成:城市居民;城市环境系统功能:生产功能;能源结构与能量流动特点:1、人工系统,人是核心 2、环境变为人工的环境。3、分解功能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受经济社会各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 5、自我控制能力弱。: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发展关系 4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成为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最强烈的区域,从而出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5:人口迁居与城市发展关系城市人口迁居:指的是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
7、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的移动。城市发展与人口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人口的变迁主要是人口从非城市化地区进入城市地区。然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亲戚城市内部人口的变动,这一变动过程也称城市人口迁居过程。城市人口迁居会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城市出现人口空间、社会空间、功能空间的地域性分化。因此,可以说,城市内住宅位置的变化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6:人工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1)大气污染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减弱太阳入射辐射和日照时数;增加城市烟雾频率,减小能见度;改变城市大气的热力性质。(2)特殊下垫面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下垫面是影响气
8、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它与空气存在着复杂的物质交换、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对空气湿度、温度、风向、风速都有很大影响。(3)人为热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大,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等排放的热量远比郊区要大,这是城市气候中一项额外的热量。7:酸雨特征与危害特征 :1、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南方比北方严重,尤以烧高硫煤的西南城市为重。2、在时间分布上有季节性,冬天和春天比较严重。3、酸雨逐年严重的趋势 4、中国酸雨以硫酸型为主。危害 :酸雨的毒害比二氧化硫毒害要大,当空气中硫酸雾达到 0.8 毫升/升时,会使人患病,酸雨还影响动植物生长,使水体酸化,还会腐蚀金属、油漆、含碳酸钙的建筑材料。8
9、:大气污染几种类型环境空气污染;家庭来源的空气污染9:城市水环境特点(1)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特点(2)城市水资源的系统性特点(城市水资源的系统性是指组成城市水资源的各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结合成立有机的整体。)(3)城市水资源系统自净能力的有限性特点。10:城市噪音几种类型1、交通噪声 2、工业噪声 3、建筑施工噪声 4、社会生活及其它噪声11:城市土壤受污染的特点城市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12:城市植被类型、特点、分类、功能1:类型:(1)自然植被 森林 灌丛 草地(2)半自然植被 森林 灌丛 草地(3)人工植被 农田作物 人工林 人工灌丛 人工草地
10、2:特点:植物生境的特化;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化;植物格局的园林化;结构单一化;演替偏途化 3:功能: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城市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13:城市灾害及其防治类型:城市地质灾害;城市火灾;城市洪涝灾害;其他灾害(传染病灾害、城市交通事故)防治:1:加大科学研究 2:加强法制建设 3:加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 4:采取多种手段宣传 5:总结经验教训14:城市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危害1:影响交通(飞机)2:是疾病的携带者 3:对建筑物、观赏植物及景观的破坏15:多核理论哈里斯和厄曼认为许多北美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围绕一个中心
11、,而围绕离散的几个中心发展,虽然市区有的核心不明显,有的核心是在迁移等原因下形成的,这最可能是由于汽车增多,成为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致。16:环境承载力内容(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的条件而变化。(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会引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3)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种更新过程,它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的演化称为正向演替,反之称为逆向演替。(4)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是与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强度是否与城市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密切相关的,当城市活动强度小于环境承
12、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反之为逆向演替。17 黑箱白箱理论黑箱:完全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性和反应特征的系统研究思路。白箱: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包括系统输入与输出在内的整体特征。三:论述一:简述人为作用产生地面沉降的危害、形成原因及其主要对策和措施。危害:1、破坏市政设施,使城市管道坡度的改变、排水失效、路桥损坏、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2、引起洪水泛滥、海水淹进 3、损坏港口设备,使装卸能力降低或失效 4、深井管上升,水泵设备抬高,造成工程损失。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1、由于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影响 2、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的天然固结。 人为原因 :过度开发地下水,开采天然气,采矿、地下取土。对策和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限量开采,对用水紧张的地区进行分质供水,一水多用,循环用水和治理水污染。二: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功能:环境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作用:城市绿地在冬季和夜晚起保温作用,在夏季和白天起减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