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餐作业(十八) 遗传规律综合训练1(2018贵阳监测)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因子彼此独立、相互不融合,也不会消失B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C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DF 1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不影响 F2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解析 A 选项内容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之一,A 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验证其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 正确;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为了防止自交及外来花粉的干扰,需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C 正确;F 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 F2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之一,D
2、 错误。答案 D2(2018贵阳监测)下列叙述的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A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B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C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与性别决定相关联解析 表现型受基因型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因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A 错误;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的 Y 染色体来自其父亲,因此男性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B 正确;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二者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与性别决定无
3、关,D 错误。答案 B3(2017江西四校联考一)遗传性秃顶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A、a),显性纯合时,男女均正常;杂合时,男性秃顶,女性正常;隐性纯合时,男女均秃顶。若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女孩一定正常B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女孩C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男孩一定秃顶D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男孩解析 若一对夫妇均正常,则男方的基因型为 AA,女方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若后代为女孩,则一定正常,因此他们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女孩,A、B 正确;若一
4、对夫妇均秃顶,则男方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女方的基因型为 aa,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则所生男孩一定秃顶,C 正确、D 错误。答案 D4(2018郑州质检一)等位基因 A、a 和 B、b 独立遗传。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 F1,再让 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13。如果让 F1自交,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是( )A961 B943C1231 D97解析 AABB 与 aabb 杂交,F 1基因型为 AaBb,F 1与 aabb 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比例为 13,说明其中 3
5、种基因型的个体表现相同,F 1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9331,有 2 种表现型,比例可能为 97 或 151 等,D 正确。答案 D5(2018湖南六校联考)已知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 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如果让 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和随机交配,F 2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之比分别是( )A53 和 31 B51 和 81C31 和 151 D51 和 151解析 红果番茄自交,后代出现了黄果,说明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 A 和 a,红果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黄果为 aa。根据题
6、意,F 1中红果和黄果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1/4)、Aa(2/4)、aa(1/4),则红果中不同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12,红果番茄自交,其中 AA(1/3)自交,F 2中 AA 占 1/34/12,Aa(2/3)自交,F 2中 AA 占1/42/32/12、Aa 占 2/42/34/12、aa 占 1/42/32/12,因此,自交后代 F2中 AA占 6/12、Aa 占 4/12、aa 占 2/12,则红果黄果51。F 1红果的基因型为 AA(1/3)、Aa(2/3),随机交配,A 的基因频率为 1/32/31/22/3,a 的基因频率为 1/3,由于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改变,因此
7、,F 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2/32/3)(22/31/3)(1/31/3)441,则红果黄果81。答案 B6(2018湖南六校联考)某观赏植物的白花对紫花为显性,花瓣一直为单瓣,但经人工诱变后培育出一株重瓣白花植株,研究发现重瓣对单瓣为显性,且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将此株重瓣白花为母本与单瓣紫花杂交,F 1中出现 1/2 重瓣白花,1/2 单瓣白花,让F1的重瓣白花自交,得 F2,F 2中表现型之比为( )A9331 B3311C6321 D4211解析 假设控制花瓣的基因为 A 和 a,控制花色的基因为 B 和 b。由题干信息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紫花是隐性性状,重瓣对单瓣为显性
8、,因此亲本中单瓣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因 F1都为白花且重瓣单瓣11,因此亲本中重瓣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B,则 F1中重瓣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b,根据选项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 自交,产生的花粉只有aB、ab 两种类型(AB、Ab 致死),产生的卵细胞有 AB、Ab、aB、ab 四种类型,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1AaBB(重瓣白花)、2AaBb(重瓣白花)、1aaBB(单瓣白花)、2aaBb(单瓣白花)、1Aabb(重瓣紫花)、1aabb(单瓣紫花),因此重瓣白花单瓣白花重瓣紫花单瓣紫花3311。答案 B7(2018郑州质测一)如图为遗传系谱图,2 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
9、正确的是( )A甲病在群体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乙病在群体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1 号个体可能携带甲病基因D1 号和 2 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解析 甲病和乙病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A、B 错误;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 号双亲为显性杂合子,因此 1 号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2/3,C 正确;针对甲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 2 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为显性纯合子,因此 1 号和 2 号的后代不可能患甲病,D 错误。答案 C8(2018江西四校联考)黑尿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下图为某黑尿病家族的系谱图。据图分析,若 4与 5婚配,后代
10、不患黑尿病的概率为( )A1/3 B1/2C2/3 D3/4解析 3、 4正常,他们的女儿 6患病,说明黑尿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 3、 4的基因型均为 Aa,进而可知 5的基因型为 AA(1/3)或 Aa(2/3),由于 4为患者,则 4的基因型为 aa。 4与 5(2/3Aa)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1/22/31/3,则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 11/32/3。答案 C9(2018江西四校联考)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2 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乙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C就乙病而言,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概率相同D1 号
11、和 2 号所生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3解析 根据“无中生有”且子代有患病女性,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关于乙病,父母均患病,后代中有一个男孩为患者、女孩正常,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B 错误;乙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概率相同,C 正确;若与甲病和乙病有关的基因分别用 A、a 和 B、b 表示,只分析甲病,1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1/3)或 Aa(2/3),2 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因此他们的后代不会患甲病;只分析乙病,1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bb,2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BB(1/3)或 Bb(2/3),他们所生孩子
12、不患乙病的概率为 1/22/31/3。则患乙病的概率为 11/32/3,因此 1 号和 2 号所生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2/3,D 错误。答案 C10(2018洛阳统考一)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揭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实质B男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7%,某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患该病子女的概率是7214C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且比例一定为 1111D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与性别有关,而性别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解析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未揭示两大定律的细胞学实质,A 错误;男性色盲的发病率为 7%,即
13、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7%,群体中女性携带者的概率为 27/10093/100,女性患者的概率为 49/10 000,色觉正常的妻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793)/(10 00049)14/107 ,该夫妇生育患病子女的概率为14/1071/47/214,B 正确;只有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时,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基因型,且比例是 1111,C 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与性别有关,生物的性别决定有多种方式,如性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如蜜蜂)等,D 错误。答案 B11(2017全国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
14、(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BF 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 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bXr的极体解析 本题结合减数分裂考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F 1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bbXrY),1/81/41/2,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 BbXRXr、BbX rY,A 正确;F 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4(长翅)1/2(雄性)3/8,B 错误;亲本雄蝇产生 XR和 Xr两种配子,亲本雄蝇产生 Xr和
15、Y 两种配子,在雌、雄亲本产生的配子中 Xr均占 1/2,C 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 ,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可为 bXr,D 正确。答案 B12(2017保定一模)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受 3 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 A、B、C 表示)。科学家利用 5 个基因型不同的纯种品系做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品系 1(红花)品系 2(白花)F 1(红花)F 2(红花白花2737)实验 2:品系 1(红花)品系 3(白花)F 1(红花)F 3(红花白花31)实验 3:品系 1(红花)品系 4(白花)F 1(红花)F 4(红花白花31)实验 4:品系 1(红花
16、)品系 5(白花)F 1(红花)F 5(红花白花97)回答下列问题:(1)品系 2 和品系 5 的基因型分别为_,_(答出其中一种)。(2)若已知品系 2 含有 a 基因,品系 3 含有 b 基因,品系 4 含有 c 基因,若要通过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来确定品系 5 的基因型,则该实验的思路是_,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解析 (1)实验 1 F2中红花白花2737,红花所占比例为 27/64(3/4) 3,据此可推知 A_B_C_为红花,F 1(红花)基因型为 AaBbCc,品系 1 和品系 2 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实验 4 F2中红花白花97,说明 F1(红花)含有两对杂
17、合基因,品系5 的基因型是 aabbCC、AAbbcc 或 aaBBcc。(2)若品系 3 含有 b 基因,品系 4 含有 c 基因,则根据实验 2、实验 3 的结果可知品系 3、品系 4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可通过与品系 3、品系 4 的杂交判断品系 5 所含的隐性基因。若品系 5 的基因型为 aabbCC,则与品系 3 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与品系 4 杂交的后代全为红花;若品系 5 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与品系 3、4 杂交的后代均全为白花;若品系 5 的基因型为 aaBBcc,则与品系3 杂交的后代全为红花,与品系 4 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答案 (1)aabb
18、cc aabbCC(或 AAbbcc、aaBBcc)(2)取品系 5 分别与品系 3、4 杂交,观察后代花色若与品系 3 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与品系 4 杂交的后代全为红花,则品系 5 的基因型为 aabbCC;若与品系 3、4 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则品系 5 的基因型为 AAbbcc;若与品系 3 杂交的后代全为红花,与品系 4 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则品系 5 的基因型为 aaBBcc。13(2018山东重点中学调研一)图 1 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A/a 及 X 染色体上的基因 B/b 控制),图 2 为 5 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
19、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病遗传方式的理由是_。(2)若 2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XBXB,其一条 X 染色体上有一个结节(但不影响其性状),则带结节的 X 染色体传递给 13 号个体的可能性是_;14 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3)图 2 中细胞 b2的基因型是_,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 e1的基因型为 AX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精子 e4的基因型为_。(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 2 的_(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在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与 DNA 数目之比为_。解析 (1)根据 5 号、6 号正常,9 号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位于
20、X 染色体上,则 5 号应患病,不符合题意,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可判断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遗传病,由于正常的 5 号和 6 号生了患乙病的 11 号,因此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2 号个体将带结节的 X 染色体传给 7 号的概率为 1/2,7 号将该染色体传给 13 号的概率也为 1/2,因此 2 号将带结节的 X 染色体传给 13 号的概率为1/21/21/4。结合 7、8 号的表现型正常,13 号患甲病,1 号患乙病,可知 7、8 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Xb、AaX BY,14 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A_XBX ,其中为纯合子 AAXBXB的概率是 1/
21、31/21/6,则 14 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5/6。(3)图 2 中过程为有丝分裂,则b2细胞基因型与 a 细胞相同,5 号个体不患病,而后代 9 号患甲病,说明 5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Y,则 b2细胞基因型为 AaXBY。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基因型两两相同,若e1基因型为 AXB,则 e2、e 3、e 4的基因型分别为 AXB、aY、aY。(4)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 2 中的过程。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 DNA 分子,此时染色体与 DNA 数目之比为 12,后期着丝点断裂,则染色体与 DNA 数目之
22、比为 11。答案 (1)5、6 号正常,生育出 9 号患甲病或 7、8 号正常,生育出 13 号患甲病(2)1/4 5/6(3)AaXBY aY(4) 11 或 1214(2017唐山二模)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请回答:(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2)利用非裂翅()裂翅()杂交,可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还可利用上图中_()_(),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作出判断。(3)该等位基因若位于 X 和 Y 染色体上_(填“能”或“不能”)出现图中的杂交实验结果。(4)研究发现果蝇体内 e 和 f 是
23、两个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即XeXe、X fXf、X eY、X fY 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为了只得到雌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 X 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_的雌蝇,将该雌蝇与基因型为_的雄蝇交配,即可达到目的。解析 (1)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F 1出现了非裂翅雌果蝇,说明亲本中的裂翅果蝇是杂合子。(2)用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需要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结果与伴 X 遗传的杂交结果不一致。可利用非裂翅()裂翅()杂交,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裂翅中雌、雄均有,若是伴 X 遗传,后代裂翅中只有雌性;也可以利用题图中的裂翅()裂翅()杂交,若是
24、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非裂翅果蝇中雌、雄均有,若是伴 X 遗传,后代非裂翅全为雄性。(3)该等位基因若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 P:裂翅(X AXa)非裂翅(X aYa)F 1:裂翅(:X AXa)、裂翅(:X AYa)、非裂翅(:X aXa)、非裂翅(:X aYa),比值为 11l1,因此能出现题图中的杂交实验结果。(4)果蝇由于 XeXe、X fXf、X eY、X fY 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因此在该果蝇的群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XEFXef、X EfXeF,雄蝇的基因型为 XEFY。X EFXef与 XEFY 交配,后代雌果蝇(X EFXef或XEFXEF)和雄果蝇(X EFY)
25、均有;X EfXeF与 XEFY 交配,后代只有雌果蝇(X EFXeF或 XEFXEf)。综上分析:为了只得到雌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 X 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 XEfXeF的雌蝇,将该雌蝇与基因型为 XEFY 的雄蝇交配,即可达到目的。答案 (1)杂合子(2)裂翅 裂翅(3)能(4)XEfXeF X EFY15(2018合肥质检一)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果蝇做了下列实验:(1)该小组做染色体组型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 的雄果蝇,你认为这种雄果蝇形成的原因是_。(2)在实验中,该小组偶然发现了一只棒眼雄果蝇,于是他们用野生型圆眼雌果蝇(纯合子)与该棒眼
26、雄果蝇杂交,再将 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 F2,F 1、F 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1所示,设圆眼、棒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由 B、b 表示,根据图中信息,显性性状是_,推测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原因是_。(3)为探究该基因在 X、Y 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步骤:让 F2中棒眼雄果蝇与 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让步骤得到的个体与_(填“棒眼”或“野生型圆眼”)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棒眼个体出现。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解析 (1)该果蝇只有一条 X 染色
27、体,则 X 染色体由亲本雌果蝇提供,两条 Y 染色体来自亲本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产生这种类型精子的原因是含 Y 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 Y 染色体没有分离。(2)分析图 1,F 1都是圆眼,而 F2既有圆眼又有棒眼,则圆眼是显性性状。F 2中棒眼都是雄果蝇,说明眼形和性别相关联,因此推断控制眼形的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3)假设该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的区段,即区段,则 F2中棒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bY,F 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两果蝇交配,得到的棒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让其与野生型圆眼雄果蝇 XBY 交配,则后代为 XBXb(圆眼雌)、X bY(棒眼雄)。假设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区段,则 F2中棒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F 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则得到的棒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让其与野生型圆眼雄果蝇 XBYB交配,则后代为 XBXb(圆眼雌)、X bYB(圆眼雄)。答案 (1)精子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 Y 染色体没有分到两个精细胞中(2)圆眼 F 2中棒眼果蝇全部是雄性,性状与性别相关联(3)野生型圆眼 X 染色体的区段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