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于(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3、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A、共产党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 D、新民主主义专政5、我国的政体是(
2、)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共产党领导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是( )A、下级服从上级 B、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集中制 D、委员长负责制 8、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9、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 A、多党长期合作 B、具有宪法保护 C、坚持共产党领导 D、
3、有一定的组织形式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性质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政权组织 C、立法机关 D、执行机关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212、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平等 B、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C、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14、第一次把依法
4、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15、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纳入宪法是在( )A、1988 年宪法修正案 B、1993 年宪法修正案 C、1999 年宪法修正案 D、2004 年宪法修正案16、提出“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是 ( )A、十六届四中全会 B、十七届五中全会 C、十八届二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17、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 )为根本A、维护社会稳定 B、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C、调动人民积极性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尊重各民族
5、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1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20、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A、先决条件 B、基本动力 C、根本基础 D、客观需要2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将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二、多项选择题1、人民民主专政(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是我国的国体 C、是我国的政体 D、提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E、是中国共产党的一
6、个创造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性质相同 B、历史使命相同 C、作用相同 D、名称相同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A、捍卫党的领导地位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4、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3A、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 B、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C、我国的国体 D、我国的政体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E、政治协商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它
7、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协调关系 D、服务大局 E、参政议政7、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 D、民族自决 E、各民族共同繁荣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 )A、间接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人民民主专政制度9、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E、民主协商10、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A、政治协商会议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企
8、业职工代表大会1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E、依法治国1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E、国际关系13、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合理化 B、制度化 C、规范化 D、现代化 E、程序化1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法律制度 B、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C、健全政府职能体系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5、政治体制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 )A、组成体系 B、功能结构 C、工作机制 D、程序安排 E
9、、经济基础1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E、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三、辨析题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4统一起来。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 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发展民主,淡化专政。 5、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四、简
10、答题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3、当前推行“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4、简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五、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1、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3、材料题:材料 1: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 2:1999 年 1月
11、 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999年 3月 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材料 3: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 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
12、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请回答:(1)结合材料 1,说明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2)比较材料 3和材料 1、2,说明我们党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进步。(3)结合三个材料,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5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2、B ;3、B ; 4、B ;5、D;6、 B ;7、C;8、D;9
13、、C;10、A ;11、C ; 12、 D ;13、D;14、B;15、C ;16、D ;17、D ;18、C;19 、C ;20、D ;21 、A ; 二、多项选择题1、 A B D E ;2、A B C ;3、 B C D;4 、ABD ;5 、A B C D ;6、A B E ;7、A B C;8、B C D E;9、 A B C D ; 10、B C D ;11、 A B C D ;12、A B C D ;13 、B C E ;14、A B C D E;15、A B C D;16 ABCD ; 三、辨析题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4、起来。答:这种观点正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党制是指一党单独执政而不允许
15、其他政党存在,多党制是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势。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6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
16、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发展民主,淡化专政。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
17、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国 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这是因为:第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
18、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第二,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第三,在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有时还会很尖锐;第四,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也不可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 5、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1)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 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19、(2)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3)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答:观点正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7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是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答: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
21、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答:1.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当前推行“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答: 一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三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四是优化施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4、简述党的十
22、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答: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第三,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五、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1、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
23、的历史、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8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现实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 ,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
24、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2、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
25、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3、材料题一:材料 1: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 2:1999 年 1月 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999年 3
26、月 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材料 3: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 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
27、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9请回答:(1)结合材料 1,说明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2)比较材料 3和材料 1、2,说明我们党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进步。(3)结合三个材料,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答:(1)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高度重视民主的思想,肯定了民主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又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思想,提出了把民主同法制结合起来的观点。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上升为法律,并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获得切实保障。(2)与以前相比,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依法治国的措施更具体和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要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遵守法律,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