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湾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简介(新修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2842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湾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简介(新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湾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简介(新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湾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简介(新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静宁县城川镇高湾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简介静宁,位于甘肃东部,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属国扶贫困县。近年来,全县大力弘扬“科学加五苦,创新争一流”的静宁教育精神,改善办学条件,着眼均衡发展,始终把教育当作最根本、最长远的扶贫举措,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解放劳动力,最大程度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 286 所,其中完全小学 184 所、教学点 68 个;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 48435 人,其中小学生 31489 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15269 人,其中小学阶段 9672 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毕业率 100%。静宁县高湾小学位于城川镇

2、高湾村,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创建于 1958 年,1980 年搬迁现址,2015 年毗邻村部和村文化广场重建,并在校园内新建高湾幼儿园。学校服务半径 2.5 公里,服务人口 2200 多人。小学现有教学班 6 个,教师 8 人,学生102 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19 名;幼儿园现有两个教学班,教师 5 人,在园幼儿 47 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 7 名。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一是幼小协同,助推脱贫。幼儿园与小学联建,彻底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促进了幼小学段的衔接,涵养了村小学生源,出现了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近两年有 20 多名在城区上学的学生回流

3、本村就读,直接解放青壮年劳动力 40 多人。学生上下学时,以大带小,消除家长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使家长腾出了更多时间生产,稳定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家庭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有力地助推了精准扶贫。二是精准帮扶,全员资助。建立教师与贫困家庭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了解贫困学生家庭状况和心理特征,采取班主任盯人联系、科任教师弱科帮扶、心理健康教师心理疏导等措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让贫困家庭孩子热爱学习、充满自信。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所有在校小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从 2016 年春季学期开始,认真落实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教育幼儿减免保教费这一惠民

4、政策,为所有在园幼儿减免了保教费,确保了每一名贫困家庭孩子不因学习困难和家庭贫困而失学。三是改善条件,共享资源。目前,高湾小学和高湾幼儿园各类教学设施齐全,教学多媒体和宽带网络班班通,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人人通,学校基 础 条 件 和 设 施 配 套 实 现了 “城 市 化 ”,实现了与县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同步共享,确 保 了 农 村 每 一 名 适 龄 儿 童 少 年 在 家 门 口 上 好 学 , 方便了家长就近务工务农,降低了贫困家庭教育成本,增加了家庭收入。四是发挥效益,赢得支持。高湾小学、幼儿园和村部、村文化广场有机结合,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乡村教育、文化、娱乐中心,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凝聚了乡村人气,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当地村民自发为学校捐献花草树木1000 余株,进一步美化了校园;自愿捐款十多万元,为学校购买社团活动乐器 50 多套,使农村孩子也能玩转高雅艺术,特别是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部参加了器乐社团活动,收获了自信,真正使农村贫困学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