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轨缝计算及调整.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2838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缝计算及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轨缝计算及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轨缝计算及调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轨缝计算及调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轨缝计算及调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轨缝计算及调整线路上的轨缝应设置均匀。对轨缝严重不均匀的地段(指出现连续三处及以上瞎缝或大于构造轨缝) 、线路爬行超过 20的地段和轨缝设置总量不合理(指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25m 钢轨地段不得超过 80,12.5m 钢轨地段不得超过 160。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 )的地段,应进行调整或整正。调整轨缝是指不拆开钢轨接头,串轨量较小的作业;一般在出现连续三处及以上瞎缝或大于构造轨缝以及绝缘接头轨缝小于 6时采用。整正轨缝是指拆开接头,串轨量较大的作业;一般在线路爬行超过 20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25m 钢轨地段超过 80,12.5m 钢轨地段超过 160时采用。作业目的调整轨缝作业是为了

2、防止或消除线路爬行,接头相错超限,轨缝放置不当和线路大轨缝或连续瞎缝。避免接头病害或胀轨跑道故障。使线路上轨缝保持均匀,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1、 适用范围适用于木枕或混凝土枕线路使用液压轨缝调整器,进行调整轨缝作业。2、 作业条件(1)、每公里轨缝总误差:25m 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12.5m 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绝缘接头轨缝超过 6-15范围内。(2)(2) 、12.5m 的钢轨地段,调整轨缝时,轨温不受限制; 25m 钢轨地段调整轨缝时,轨温限制在30范围内。(3)(3)、防护条件:利用天窗,在车站运统-46登记,带班人不低于工长、车间干部监控,成段调整轨缝施工负责人不低

3、于车间副主任,轨道电路区段提前书面通知电务配合。(4) 、轨端肥边应事先打磨。3、 作业分工(1)、轨缝及两股钢轨接缝直角错差量调查计算及作业安排 2 人。(2) 、调整轨缝 15-19 人,其中:施工负责 1 人;使用轨缝调整器 2 人;在前松接头螺栓 2 人;在后紧接头螺栓 2 人;卸防爬器、起道钉、松扣件及轨距杆 4 人;上防爬器、打道钉、松紧扣件及上轨距杆 4 人。4、 量具、工具、材料、备品轨温计 1 支、轨缝尺 2 支、方尺 1 把、直尺(300)1 把、扭力扳手 1 把、轨缝调整器 1 台、接头螺栓扳手 4 把、活动扳手(450)4-6 把、丁字扳手 12 把、起钉撬棍 4 把、

4、道钉锤 4-6 把、记录纸、计算器、笔、石笔、接头螺栓、扣件、道钉若干用于补充、更换缺少或失效的零配件。5、 作业程序(1) 、调查轨缝:现场调查实际轨缝,左右两股钢轨接缝的直角错差量。错差量应以左股钢轨为准,沿测量方向,当右股往始端错动时,直角错差量为正,反之为负。同时要测量轨温并做好记录。(2)、计算轨缝调整量及作业计划a、计划轨缝的计算:根据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规定,轨缝尺寸应按下式计算:a 0aL(t z-t0)+ag/2式中a 0-更换钢轨或高速轨缝时的预留轨缝(mm);a-钢轨的线膨胀系数,为0.0118mm/(m);L-钢轨长度(m);tz-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地区的中间轨温(),t

5、z(t max+Tmin)/2其中T max,T min-当地历史最高、高低轨温(),t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ag-构造轨缝(mm),38、43、50、60、75kg/m钢轨均采用18mm。b、利用调整轨缝计算表,计算出每根钢轨的串动量,串动方向(计算方法如下表) ,根据作业量及天窗情况作出分段作业安排。第 1 栏:轨缝测点编号或轨号。第 2、7 栏:左、右两股钢轨实测轨缝值。第 3、8 栏:按调整轨缝时的轨温计算出计划轨缝,当线路爬行不大,轨缝相对较正常时,可采用实测轨缝的平均值。第 4、9 栏:左、右两股钢轨实测轨缝与计划轨缝差,即 2 栏3 栏或 7 栏8 栏之差调整轨缝计

6、算表左股钢轨 右股钢轨 第一次调整 第二次调整测点编号实测轨缝计划轨缝轨缝差串动量串动方向实测轨缝计划轨缝轨缝差串动量串动方向实测直角错差两股钢轨串动量差调整后直角差错两股钢轨串动量差调整后直角差错1) 2)3)4)5)6)7) 8) 9) 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合计第 5、10 栏:左、右两股钢轨串动量,某测点串动量等于前一测点串动量+该点轨缝差。第 6、11 栏:左、右两股钢轨串动方向。12 栏:实际测量两股钢轨直角错差量。第 13、15 栏:左、右两股钢轨串动量之差,右串左串,即 10 栏5 栏。第 14、16 栏:两股钢轨串动后的直角错差=实测

7、直角错差(12)栏+两股钢轨串动量之差(13.15 栏)= 串动后的直角错差,在直线上不应超过 40;在曲线上不应超过 40=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如果超过这个限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从新设置计划轨缝,倒换左右股钢轨或锯轨等办法解决;当超过量小于 10时,可采用修改计划轨缝的办法解决。(2) 、检查轨缝调整器及作业工具。(3) 、待防护设置好后开始施工。(4) 、打松影响钢轨串动的防爬器,起下个别影响钢轨串动的道钉,冒起道钉或松动扣件螺栓,扭松轨距杆,松开需串动钢轨接头一端的螺栓至弹簧垫圈完全松弛为止。(5) 、使用轨缝调整器按各节钢轨的计算串动量串动钢轨。(6) 、旋开回油阀,将手柄提起,送

8、开斜铁,把轨缝调整器转移至另一地点。(7) 、扭紧接头螺栓,打下道钉,安装好防爬器,上紧轨距杆及扣件螺栓。(8) 、回检:每完成一作业段后,按作业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轨缝进行个别调整。通过列车后复拧螺栓至规定扭矩。6、 质量要求(1) 、轨缝均匀,误差应小于 2;接头应相对,在直线上不应超过 40;在曲线上不应超过 40=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相错式接头相错量不少于 3m(2)、防爬器、轨距杆应安装好,接头螺栓及扣件螺栓扭力矩应符合规定,道钉无缺损、浮离。(3) 、钢轨串动后,如胶垫、轨枕位置偏斜超过规定的误差值时,应进行整正胶垫、方正轨枕等作业。7、 作业结束清理料具、撤除防护、开通线路。

9、例题:已知某段直线线路轨缝调查情况如下表,每根钢轨长 25m,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分别为 60、-10,调整轨缝时轨温为 32,请对该段线路进行轨缝调整。左股钢轨 右股钢轨 第一次调整 第二次调整测点编号实测轨缝计划轨缝轨缝差串动量串动方向实测轨缝计划轨缝轨缝差串动量串动方向实测直角错差两股钢轨串动量差调整后直角差错两股钢轨串动量差调整后直角差错1) 2)3)4)5)6)7) 8) 9) 10)11)12)13)14)15)16)1 8 7 182 7 11 33 15 20 44 1 4 105 2 8 246 8 5 127 8 4 08 6 11 -29 9 0 -510 6 0 3合计70

10、 70解:(1)求计划轨缝根据公式 tz(t max+Tmin)/2 和 a0aL(t z-t0)+ag/2 得tz60+(-10)2=25 a 0250.0118(25-32)+9=7将计划轨缝填入第 3 栏和第 8 栏;将第 2 栏第 3 栏的结果填入第 4 栏,将第 7 栏第 8 栏的结果填入第 9 栏;将第 5 栏前一点第 4 栏的结果填入第 5 栏,将第 10 栏前一点第 9 栏的结果填入第 10 栏;当第 5 栏和第 10 栏结果为正时钢轨将向始端串动,反之则向终端串动;将第 10 栏第 5 栏的结果填入第 13、15 栏;将第 12 栏第 13、15 栏的结果填入第 14、16

11、栏。左股钢轨 右股钢轨 第一次调整第二次调整测点编号实测轨缝计划轨缝轨缝差串动量串动方向实测轨缝计划轨缝轨缝差串动量串动方向实测直角错差两股钢轨串动量差调整后直角差错两股钢轨串动量差调整后直角差错1)2)3)4)5)6)7)8) 9) 10) 11)12)13)14)15)16)1 8 7 1 1 7 7(8)0(-1)0(-1)18 -1 17 -2 162 7 7 0 1 11 7(8)4(3) 4(2) 3 3 6 1 43 15 7 8 9 20 7(8)13(12)17(14)4 8 12 5 94 1 7 -6 3 4 7 -3 14(11)10 11 21 8 185 2 7 -

12、5 -2 8 7 1 15(12)24 17 41 14 386 8 7 1 -1 5 7 -2 13(10)12 14 26 11 237 8 7 1 0 0 4 7 -3 10(7)0 10 10 7 78 6 7 -1 -1 11 7(6)4(5) 14(12)-2 15 13 13 119 9 7 2 1 0 7(6)-7(-6)7(6) -5 6 1 5 010 6 7 -1 0 0 0 7(6)-7(-6)0(0) 0 3 0 3 0 0合计70 70 70 70说明:本例中由于第一次纸上调整时第 5 测点的直角错差为 41大于规定值 1,因此必须进行第二次调整,如果第一次纸上调整

13、结果已经符合要求就不需要进行第二次调整了。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从新设置计划轨缝,倒换左右股钢轨或锯轨等办法解决;当超过量小于 10时,可采用修改计划轨缝的办法解决。因此在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左右股钢轨现场实际轨缝、左右股钢轨长度、测量时和调整轨缝作业时的轨温)并做好记录。在进行第二次调整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超限直角错差测点的前面左股钢轨上减小计划轨缝,大几毫米就减几毫米可以多减不能少减,然后在超限直角错差测点的后面左股钢轨相应的增大计划轨缝,为保证轨缝均匀调整时应在多点调整,调整量一般为 1。第二种方法时和第一种刚好相反,是在右股钢轨进行上加下减计划轨缝的方法,本例就是采用的第二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