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学践行 计划.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22401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践行  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学践行  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学践行  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学践行  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学践行  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品国学经典 育精神品格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校国学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以国学为核心的学术探讨、知识普及、文化建设、教育推广等工作,正在波澜壮阔地广泛开展起来,涌动着一股热烈的思想文化潮流,这就是所谓“国学热”。从民间到学术,从大众生活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日常行为到主流意识形态,这场“国学热”正浸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称之为一种富于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是丝毫不算过分的。在山东曲阜孔子的家乡,每年祭孔的层次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在陕西西安,2007 年举办了声势浩大、人数众多的国际道德经论坛;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季羡林等近代国学大师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

2、在报刊杂志,被奉为道德文章的楷模;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以及“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书籍,销量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国学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其精神影响力也愈加广泛了。为此,我校结合 “十二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道德的人”德育研究课题,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我们之所以把国学确定为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点,就是“文以载道”,其文化精髓中蕴涵着广博的“文雅、优雅、儒雅、典雅”等从文资讯,习其文,即养其性,闻其道,自省顿悟。我们并非只偏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而是提倡“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算数并进的教育方法”。所

3、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名言警言。所选取的首先是一些篇幅较短、容易忘记成诵的文章,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并且采用一种启发式的、活泼的教育方式,比如说载歌载舞、说唱、书写等,通过颂唱古诗词、书写古诗词、绘画古诗词、讲演小故事等提高师生朗读能力、书写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并用儒家经典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6 至 12 岁左右的儿童,其机械忘记处在最好的黄金阶段,这在心理学上叫“关键期”。只有在关键期、敏感期的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最佳发展。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实践说明,儿童在中小学阶段要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创造性地要他们多读、多记、多背

4、一些好东西,为他们日后文化底蕴的形成、文风的养成、精神境界的提升、心胸视野的开阔,都有极大的支撑作用。有人担心孩子不理解怎么办,这种担心虽然不是多余的,但决不是有用的。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根本目的不在于今天有用,而在于明天发酵。二、具体措施1、对教师进行一系列国学讲座。事业兴旺在于人,国学教育的兴旺在于一批有志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除树立“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理念外,我们还应有“品牌教师”的理念。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品牌教师就可以带起一个品牌教育项目,一批优秀的品牌教师就可以促成一个特色学校。基于此认识,教师的国学素养提高和教育理念更新尤为重要,特别是培养品牌的国学教师。在国学经典

5、诵读实验中,首先,开展一系列教师国学讲座,旨在国学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之间有机嫁接。2.精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我们根据精神、文化、技艺等三个层面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选国学经典诵读内容,进一步完善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所选取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篇幅较短、容易牢记成诵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典故、名言警言甚至是儿歌童谣。我们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双向建构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开发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12 年

6、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中华传统美德童谣、儿歌、古诗,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 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古诗文经典、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45 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经典古诗文,习书画、对词吟诗,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 20 分钟(13:0013:20),是全校学生经典诵读的时间。3.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

7、动中比、学、赶、帮,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待人的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如在国学弟子规的学习中,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践行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行转化。(1)弟子规座右铭:学生学习弟子规后,针对自己难以改正的不良习惯选择其中有警策的句子作为座右铭,督促自己“改过归无”,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就可以作为学习精力不集中的学生的座右铭。(2)弟子规劝诫书:弟子规的实践,我们还提倡“推己及人”。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针对身边同学、好友的不良行为习惯,引用弟子规精神写出劝诫书帮其改过。这种做法不但在学

8、生行为习惯教育方面收到了奇效,在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共处方面又是一层妙处。(3)弟子规感恩词:针对当今学生感情冷漠,教师应结合弟子规的相关要义,教导学生学会感恩。提倡学生自己对父母、家人、师长、班级、学校、社会写感恩词,把道德表现提升到道德情感的层次。此外,还可结合实际,坚持“诵读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师生素质,打造教育品牌”的原则,实施“读经典促内化重践行”的有效活动策略。明确目的,有序开展,落实下列活动:(1)写一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周至少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在全校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手抄报展览。(2)说一说:根据学习内容每学

9、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和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两次体现国学主题的班队会,让学生畅所欲言。(3)比一比: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抄写比赛、绘画比赛 、国学知识竞赛和班级黑板报比赛。(4)演一演:举办读书汇报演出。各班级收集本班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典型趣事写成总结,编成各种文艺小节目。汇报演出形式有:国学经典吟诵、童谣快板、文艺表演、故事演讲等。(5)听一听:每天清晨和中午午餐时间播放国学经典朗读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4.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实验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

10、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5、与家长共同进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国学经典的德育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家长诵读和践行国学经典,为子女做好榜样。通过亲子诵读,国学经典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不仅使孩子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中得到熏陶,从小、从细节养成,而且使家长从古人的修身思想中得到启迪,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规范自身行为,“以德治家”,建立起与传统道德文化相承接,与和谐社

11、会核心价值理念相适应的新型家庭关系。6.建设文化校园。我们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践行“以愉快成就学业、以知识博大胸怀、以创新激活生命、以智慧奠基未来”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塑造学校灵魂、凝集学校精神,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让师生成为幸福的成功者。三、考评制度每一学期末,学校对不同年级的经典诵读进行考评,统一颁发考级证书,没拿到证书的孩子,背熟后,可以申请再次测试。考级设定如下:初级 B 等: 弟子规 初级 A 等:加三字经、中级 B 等: 加唐诗40 首(课本外) 中级 A 等: 加千字文高级 A 等:加大学 特级:加论语2011 年 1 月 20 日开展“ 诵

12、读国学经典”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为了贯彻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深入落实“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教育活动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开展了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一、开展宣传活动,营造环境氛围,宣扬国学传统文化 1、将国学思想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楼道内辅以治学名言的宣传牌,在教学楼前面的道路两侧悬挂治学箴言对联,国学思想的精髓为全校师生提供智慧和启迪,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氛围。 2、教室布置除展示优秀学生的事迹、学生书画作品和手工制作外,还突出了张扬传统文化的思想。 3、对校园内的所有教学楼和道路进行命名

13、,命名要求尽量采用国学精华的文化词语,使楼名和路名富有文化韵味,使全校到处洋溢国学精华的芳香。 4、精心规划校园,经过灾后重建中对我市各学校校园文化的重新打造,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雕入自然石上的治学格言、矗立于校园内的传统艺术雕塑启迪昂扬人生,精心布置的具有传统文化格调的橱窗令人流连忘返。 二、各项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如何在活动中渗透国学精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1、大力开展传统经典名句古诗词诵读活动,同时加强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书架上新添了儒家箴言三百句、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经典名著,让学生有书读、有好书读,使学生在诗书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4、2、利用思想品德、语文、社会等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如思想品德课中的经典故事、语文教材的名篇佳作、社会课的“孝”与感恩教育等,知识性、思想性俱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切入点,巧作引导,可以对学生产生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3、国旗下演讲和德育主题教育宣讲传统文化。国旗下演讲和德育主题教育宣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常规工作,各学校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国学箴言经典名句的解读,结合社会新闻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深化教育,解读者为全校的语文老师和经过语文老师精心培训的优秀学生,通过宣讲和跟读诵读,使全体学生加深对国学精华的理解,写了一曲美丽的诗情画卷。

15、4、通过主题班团队会、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了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诗配画比赛、主题征文比赛、书法比赛、主题板报比赛、国学经典背诵比赛、人生格言、座右铭征集活动等活动。如举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如“书香班级”建设活动,评班训、塑班像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评比读书笔记等。另外组织“读书节”签名仪式、开展诗歌朗诵、“我喜欢的故事”讲故事比赛、举办“好书伴我行”作文竞赛、“读书之星”评比、举行手抄报比赛等,使学生懂得继承传统文化应去其糟粕、吸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精神去继承。在每次比赛活动后,各学校都将优秀获奖名单公布,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开展评比小结。 另外语文老师还利用早读、晚读或

16、课前 3 分钟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名句。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始于足下”、“生命就是积累”、“学会关爱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等为主题的讲话,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纯化。对学生不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注重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学生,学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5、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中秋、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效仿古人感恩长辈”、“写给的一封信”、 “给爸妈锤锤背洗洗脚”、制作感恩卡赠送师长表谢意等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思想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取得的成绩: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主题教育、交流探讨、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以读促行,以行促思,以思促化,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绩喜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