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KV 阳垛 2#线 T 接至英武变线路工程 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110KV 阳垛 2#线 T 接至英武变线路架线 作 业 指 导 书批准:审核:编制: 110KV阳垛 2#线 T接至英武变线路工程启东市电力安装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 二 O一 O年十二月110KV 阳垛 2#线 T 接至英武变线路工程 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目 录第一章 概况第二章 施工前的准备第一节 施工流程图第二节 技术准备第三节 人员准备及施工工期第四节 材料运输第五节 工器机具准备第六节 交叉跨越第三章 紧线和挂线 第一节 导地线展放第二节 紧线和挂线施工安装程序第三节 导地线液压施工第四节 驰度观测第五节 附件安装第六节
2、 光缆施工方案第七节 安全注意事项第一章 概 况本工程全线位于兴化市,由 110KV阳垛 2#线 T接至英武变线路,从 110KV阳垛2#线 20#塔(该塔拆除)西侧 6米处的新建 T接起至本工程电缆终端钢管杆 T20后,双回电缆引下接入 110KV英武变。线路长度 3.915km。共计杆塔 20基,其中铁塔 6基,钢管杆 14基。T1T2 导线采用 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T2T20 导线采用 2*LGJ-300/25型钢芯铝绞线;单地线段 T1T2的地线为 LGJ-50,双地线段 T2T20一根地线JLB40-120,另一根地线为 24芯 OPGW-125。电缆采用 YJLW03
3、-64/110KV-1*1200mm2本工程悬垂绝缘子串及跳线绝缘子串采用 100KN级 FXBW-110/100(LGJ-300/25)型合成绝缘子;导线耐张绝缘子串采用 U110BP/146D悬式瓷绝缘子串(LGJ-300/25)、U70BP/146D悬式瓷绝缘子串(LGJ-240/30);进线档采用 YJLW03-64/110KV-1*1200mm2电缆。第二章 施工前的准备第一节 施工流程图技术人员阅读施工图,根据工程图纸、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3-2005)、合同要求等绘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的施工流程图。技 术人 员施工准备 材 料 工 具选定活
4、呆尽头清除障碍物做好交跨措施材料运输放线 压接紧线 观察弛度割线压接挂线复测弛度附件安装第二节 技术准备1.施工前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核对金具型号,查看金具与杆塔连接点是否配套吻合,编制材料计划。2.技术人员应认真查看施工现场,结合实际编制作业指导书。3.架线前必须对杆塔分部工程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第三节 人员准备及计划进度1.工期安排: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由二个线路班组成一个综合班施工,施工工期计划为 30个工作日,与杆塔施工队伍组成流水作业,杆塔工程组立应满足架线分部工程施工进度。2.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技术交底,且所有接受交底人员必须在记录上签字。未经交底的人员
5、不得参加施工。3.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施工图、规程、规范、有关文件合同上的规定的技术质量要求。4.对计划外用工,也应进行有关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并有记录。第四节 材料运输1.勘察现场,确定呆尽头和活尽头杆塔。2.根据线盘布置表及活尽头所在杆塔号的要求确定线盘号和摆放位置。3.装运线盘时应放置平稳和绑扎牢固不得碰撞损伤导线。4.金具、绝缘子等器材在运往现场前应再次核对检查。第五节 工器具准备1.渡线钢丝绳规格不小于 9.3mm 其长度按工程量和耐张段大小而推算。2.截面在 300mm2及以上的导线和避雷线的放线滑车轮径 D与线径之比不得小于:导线 D:d 1825注:本次采用三门滑车。3.放线滑车的轮
6、槽材料应于导线或避线相适应保证导线、避雷线通过时不受损伤。4.紧线和挂线系统的工具和施工方式通过验算选择和配置。第六节 交叉跨越本工程跨越电力线路、通讯线、公路、房屋应搭设可靠的跨越架,确保安全施工。第三章 紧线和挂线第一节 导地线的展放架线施工中,采用先在展放的耐张段内接通渡导地线的钢丝绳,经过每基杆塔的放线滑车后,上机动卷扬机,在档端牵引。导线展放前应核对相序,相序排列见相序图。1.导线线盘布置表(LGJ-300/25):详见杆塔明细第二节 紧线和挂线施工安装程序1. 导地线展放后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第五章第四节规定进行全线检查和安全注意事项执行。2做好紧线现场的布置和观察
7、弧度的准备工作。3.紧线时作为锚端或牵引端的承力塔,其导、地线悬挂点在紧线前必须打沿受力反方向布置的临时拉线,以平衡 30%的紧线张力,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 40度,并装有调节装置。临时拉线必须在相邻耐张段紧线完毕后再拆除。牵引导、地线时,牵引绳对地夹角不大于 25度。4.锚端临时拉线牵引端的紧线滑车应分别固定在横担靠近挂线点部位主材节点上,以保证横担受力良好。5.紧线和挂线:本工程导线为双分裂(垂直排列),每相导线在紧线和挂线时利用两套牵引设备,施工时应保证同步进行,互相配合。5.1紧线用拉头与紧线滑车组连接,在弧度观察后采用杆上划印记,然后放到 地面扣除耐张绝缘子金具串的长度割线压接,将
8、导线与耐张线夹连接压接施工。(按第三节执行)5.2紧线操作与弛度观测的密切配合:5.3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紧线,导线与紧线器连接,起动牵引系统,使导线徐徐上升。5.4紧线时,一边收紧导线一边观测弧垂。待弧垂将要接近规定值时,指挥员通知牵引设备的操作人员,慢速牵引收紧导线,以便于弧垂观测和调整。5.5在一个紧线段内,如采用一个观测档来观测弧垂时,为了使前后各档导线的弧垂符合规定值,紧线时可使观测档的弧垂略小于规定值。然后再放松导线使弧垂略大于规定值,这样如此反复一二次后,再收紧导线使弧垂值稳定在规定值。5.6多档观测弧垂时,首先使距离紧线杆塔最远的一个观测档的弧垂达到规定值;然后放松导线。再依
9、次使其它观测档的弧垂达到规定值。这样反复观测,最后收紧导线使弧垂稳定在规定值。5.7观测弧垂时应待导线处于稳定后再观测。因为导线受拉时产生跳动。5.8弧垂实测值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电压等级 允许偏差 相间允许不平衡最 大值110kv +5%,-2.5% 200 mm6. 挂线操作与紧线雷同。7.紧线顺序是:先紧避雷线(OPGW 光缆),后紧导线;8.挂线后随即在观测档中复测检查弧垂,并及时填写施工记录。9.紧挂线注意事项:9.1对于耐张段较短和孤立档,紧线时导线拉力较大,因此应严密监视各杆塔是否有倾斜变形现象。如发现倾斜时应及时调整,以免影响弧垂的准确性。9.2导线和牵引钢丝绳连接用的紧线器或
10、握手工具,在与导线连接时,应防止损伤导线或滑车。9.3跨越电力线时,应事先派人联系将该线路停电。施工时必须对停电线路验明无电后并在停电线路两侧作好接地。不能停电时,应搭好可靠的跨越架方可展放导地线。9.4禁止用树木或电杆作紧线地锚。9.5紧线时,线下不得有人员停留或穿行;当线离地面后更不得跨线穿行。9.6护线人员未取得指挥同意,不得离开岗位。9.7在紧线过程中,紧线段的通信联系必须始终保持畅通。9.8当导线离开地面时,如线上挂有杂草等应清除。9.9紧线杆塔的横担强度较弱时,可加装临时吊杆或绳补强,以防止收紧导线时的垂直下压力压坏横担。9.10紧挂线的过牵引长度不得大于导线 100mm,地线 5
11、0mm。第三节 导地线液压施工导地线连接采用液压连接施工,应严格按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执行,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 可 证 方能 操 作 , 操 作 时 应 有 指 定 的 质 检 人 员 在 场 进 行 监 督 ; 所 使 用 的 液 压 机 必 须有足够的与所用的钢模相匹配的出力。3.液压前的准备工作:3.1施工前应对所使用的导线、耐张线夹规格及其外形尺寸认真检查,必须与工程设计符合,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3.2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以保证正常操作。油压表必须定期校核,做到准确可靠。3.3对使用的导线及各种规格的耐张线夹
12、应用汽油清洗导线及各种液压管内外壁的油垢;对于镀锌钢绞线其清洗长度应不短于穿管长度的 1.5倍;对于钢芯铝绞线其清洗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度的 1.5倍。3.4清除钢芯铝绞线铝股表面氧化膜,清洗干净后,再将 801电力脂薄薄地均匀涂上一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并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 801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4. 液压操作:4.1一般规定:4.1.1.液压时所使用的钢模应与被压管相配套。凡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则钢模上应有明显标记,不得错放。所用钢模如发现有变形现象,应停止或修复后使用。液压机的缸
13、体应垂直地平面,并放置平稳。4.1.2.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定位印记时否处于指定位置,双手把握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两侧导线与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致,以减少管子受压后可能产生弯曲。4.1.3.耐张线夹钢锚型环与铝管引流板的相对位置:a.当导线跳线为直跳时:双联耐张线夹钢锚型环与铝管引流板平行,进线档单联耐张线夹钢锚型环与铝管引流板垂直。上子导线耐张线夹引流板向塔身外侧偏 30b.当导线跳线为绕跳时:上下子导线耐张线夹钢锚环平面与引流板平面成 60夹角,且引流板均偏向铁塔外侧。4.1.4.对导线、压接管、钢模的规格及相对位置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动液压机进行压接,液
14、压机的操作必须使每模都达到规定的压力(80MP),而不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4.1.5.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 5mm。4.1.6.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标准后再继续进行液压操作。4.1.7.当管子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应锉成圆弧状。管子压完后因飞边过大而使对边距尺寸超过规定值时,应将飞边锉掉后重新施压。4.1.8钢管压后,凡锌皮脱落者,不论是否裸露于外,均应涂以富锌漆以防生锈。5.3.1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第一模压模中心与钢管中心 O重合,然后分别向管口端部依次施压。5.3.2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首先检查铝管两端管口与定位印记 A是否重合
15、。内有钢管部分的铝管不压。自铝管上有 N1印记处开始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后在压另一侧。如铝管上无起压印记 N1时,在钢管压后测量其铝线两端头的距离,在铝管上先画好起压印记 N1。6.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连接的引流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其液压方向为自管底向管口连续施压。7.分流地线(铝包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及接续管液压施工与钢芯铝绞线雷同。8.质量检查: 8.1.施工前应按上述操作顺序,将耐张线夹、接续管、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通过液压连结成师件,送至试验室进行液压拉力试验,试件的握着力不应小于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 95%;如发现有一根试件握着力未达到要求,应查明原因,改进后做加倍的试件再试
16、,直至全部合格。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方能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液压施工。8.2.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尺寸应为 0.866*0.993*D+0.2mm,但同一模三个对边距中只允许有一个尺寸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D 为管外径 mm)。8.3.液压后管子不应有肉眼即可看出的扭曲及弯曲现象,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应出现裂缝。8.4.各液压管施工后,应认真填写记录,液压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在管子指定部位打上自己的钢印。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表上签名。 8.5.液压操作完成后,液压人员应打上钢印代码。第四节 弛度观测1. 弛度贯彻应遵守110KV5OOKV 架空线路施工
17、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中第 7.5.3条至 7.5.10条的规定执行。2. 根据设计的弛度曲线表查出该紧线段代表挡的弛度后再换算到观测挡的弛度。3. 弛度观测采用等长法观测弛度。如图:即分别自挂线滑车轮上的导地线下部边缘垂直向下量取与所需弛度 F等长的值 AA, 、BB , ,分别置弛度板于 A, 、B , ,时调整导地线的高度使其最低点与视线相切。即为 F。4. 跳线应自然下垂,工艺美观,施工后应力求自然悬链线形状,其对杆塔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规定,搭跳线前应核定相序。FAB AB5.弧垂表5.1.1#2 #(LGJ-240/30, GJ-50,观测档 1#2 #,观测档距 1
18、54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1.22 0.88 20 1.50 0.9710 1.31 0.91 25 1.61 1.0115 1.40 0.94 30 1.73 1.045.2耐张段 2#-6#(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4#5 #,观测档距 380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7.05 20 8.52 7.6010 7.23 25 8.76 7.7815 8.28 7.41 30 8.99 7.975.3耐张段 6#-7#(LGJ-300/25, JLB
19、40-120,OPGW,观测档 6#7 #,观测档距 111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1.24 20 1.52 1.4910 1.32 25 1.62 1.5715 1.41 1.40 30 1.72 1.655.4耐张段 7#-11#(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8#9 #,观测档距 180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4.04 20 4.26 4.3310 4.14 25 4.38 4.4315 4.13 4.24 30 4.51 4.525.5耐张段 11
20、#-13#(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1#12 #,观测档距 159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3.02 20 3.28 33110 3.12 25 3.40 3.4115 3.16 3.22 30 3.52 3.505.6耐张段 13#-14#(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3#14 #,观测档距 73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2010 2515 305.7耐张段 14#-15#(LGJ-300/25, JLB40-12
21、0,OPGW,观测档 14#15 #,观测档距 182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4.15 20 4.36 4.4410 4.25 25 4.49 4.5415 4.14 4.35 30 4.61 4.635.8耐张段 15#-16#(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5#16 #,观测档距 180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4.04 20 4.26 4.3310 4.14 25 4.38 4.4315 4.13 4.24 30 4.51 4.525.9耐张段 16
22、#-17#(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6#17 #,观测档距 191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4.64 20 4.83 4.9410 4.74 25 4.96 5.0315 4.70 4.84 30 5.08 5.135.10耐张段 17#-18#(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7#18 #,观测档距 209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5.68 20 5.82 5.9810 5.78 25 5.95 6.0715 5.69
23、 5.88 30 6.08 6.175.11耐张段 18#-19#(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8#19 #,观测档距 180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4.04 20 4.26 4.3310 4.14 25 4.38 4.4315 4.13 4.24 30 4.51 4.525.12耐张段 19#-20#(LGJ-300/25, JLB40-120,OPGW,观测档 19#20 #,观测档距 161米)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 温度 导线弧垂 地线弧垂 OPGW5 3.11 20 3.37 3.4
24、110 3.21 25 3.49 3.5015 3.25 3.31 30 3.61 3.59第五节 附件安装1.绝缘子安装前应逐个表面清洗干净,并应逐个(串)进行外观检查。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子碗头中脱出。验收前应清除瓷表面的污垢。有机复合绝缘子伞套的表面不允许有开裂、脱落、破损等现象,绝缘子的芯棒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2.紧线完毕后,为了防止导地线(OPGW)因风振动而受损伤,弧垂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附件安装时间不允许超过 5d。3.附件安装市应采取防止工器具碰撞有机复合绝缘子伞套的措施,在安装中严禁踩踏有机复合绝缘子上下导
25、线。4.附件安装前应对塔身有否倾斜、横担是否有扭转等进行检查和作必要的调整。5.悬垂绝缘子串应与垂直地面,其倾斜角不得超过 5;且偏斜最大值应不大于200mm。6.穿钉、开口销、弹簧销必须齐全,方向正确。闭口销、弹簧销必须存有弹性,若用开口销时,则必须开口 60度以上。7.预绞式护线条安装时护线条中心重合,并与导线紧密吻合,各端头应整齐。8.绝缘子串、导线及避雷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双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均按线路方向穿入。使用 W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均朝线路后方。使用 R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均超线路前方。螺栓及穿
26、钉凡能顺线路方向穿入者均按线路放线穿入,特殊情况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穿入。(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均由上向下穿;当使用 W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均应想上。当使用 R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均向下。特殊情况由内向外,由左向右穿入。9安装于导线或架空地线上的防振锤及阻尼线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30mm。本工程每相导线每侧均安装一只防振锤,导线防振锤型号 FDN-24;地线防震锤除 4#塔大号侧、5#塔、6#塔小号侧安装 2只防震锤外,其余均安装 1只防震锤,JLB40-120地线防震锤型号为 FDN-16T,GJ-50 地线防震锤型号为 FDN-10
27、,安装尺寸如下:LGJ-300/25导线防震锤安装距离 S1=1380mm,JLB40-120 地线安装距离S1=926mm,LGJ-240/30 导线防震锤安装距离 S1=1336mm,GJ-50 地线安装距离S1=692mm,防震锤安装距离自线夹出口处量起。第二只防震锤安装距离 S2=2S1。10柔性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其对杆塔及拉线等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使用压接引流线时其中间不得有接头。11.铝制引流连板及并沟线夹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板的光洁面必须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接触。(2)应用汽油洗擦连接面及
28、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有电力复合脂的表面氧化膜。(3)保留电力复合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的要求12.附件安装如跨越电力线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物时,应采取双重保护措施,确保导线不下落,并设专人监护。第六节 光缆施工方案一、OPGW 成品的运输和储存、装运OPGW途中运输或仓库储存时应注意:1.不得使缆盘处于平放方位,不得堆放。2.电缆盘应按缆盘标明的旋转箭头方向滚动,但不得作长距离的滚动。3.不得遭受冲撞、挤压和任何机械损伤。4.防止受潮和长时间暴晒。5.储运温度应控制在-40 度+60 度范围内。6.在缆盘出厂装运和仓库二次
29、搬运时均必须使用吊车或铲车,而且必须遵照缆盘上的标志操作。二、OPGW 施工放线1.本工程 OPGW施工放线采用张力放线法。放线前必须对 OPGW进行现场验收测试,合格后方可放线,并由 OPGW供应商派出的施工督导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施工机具:张力机、牵引机、大直径尼龙或内圈带橡胶铝合金放线滑轮、网套连接器、旋转连接器和防扭牵引钢丝绳。施工安装机具使用方法:牵引机防扭钢丝绳 旋转连接器 网套式连接器OPGW张力机线盘。2为了保证 OPGW光缆不致于在首尾杆塔处受到过度的侧压力,牵引机和张力机分别到末端和始端杆塔的距离 34 倍的杆塔高度,底座必需分别与首尾两基杆塔摆放成一条直线。杆塔之间的光缆为
30、水平方向前进牵引。3.放线张力与速度3.1张力:最大牵引张力因不超过 OPGW极限张力强度的 1020%,一般控制在 1吨以下。3.2速度:放线(牵引)速度为 2030m/min。4.OPGW的弯曲直径和悬链角安装架设 OPGW时,所允许的4.1最小弯曲直径:500mm4.2最大悬链角(只针对安装时)提升角 与水平方向成 30度,最大弯曲角 60度。5放线滑轮和张力机直径大于 500mm(大于 OPGW外径的 30倍)的放线滑轮用来牵引 OPGW,放线滑轮用通常的方式预以固定,用于 OPGW的滑轮应用橡胶衬垫或使用尼龙滑轮,一般比普通地线用的滑轮大。位于线路引入和引出点的滑轮直径不应小于 80
31、0mm或固定多重滑轮组来增加弯曲半径。张力机上的张紧轮直径大于 1000mm,并且不产生滑动或扭转。6放线与紧线6.1复合光缆 OPGW连接金具组合按直线塔、耐张塔配制直线和耐张金具。6.2放线与紧线方法与导地线放紧线方法基本相同,利用牵引机牵引钢丝绳展放 OPGW速度控制在 2030m/min,最大不超过 30m/min。6.3复合光缆 OPGW应在最小机械冲击力下放线和紧线,否则会对位于 OPGW中心位置的光单元中的光纤引起潜在损伤。6.4放线完毕后,调整牵、张两端引下线尾的长度以满足接线盒位置及接头要求长度后,应立即进行紧线工作。6.5复合光缆 OPGW端头从塔上到地面再加 10米。光缆
32、端头应用防水胶带包好。光缆结头由厂家负责,施工单位配合。接线盒安装在塔身上,距地面应不小于 6米,余缆盘绕半径应符合复合光缆弯曲半径要求。6.6紧线器用预绞丝耐张线夹。 7.附件安装7.1耐张线夹采用预绞丝耐张线夹。7.2悬垂线夹采用带橡胶垫瓦的预绞丝悬垂线夹。7.3耐张塔光缆结头引下线通常每隔 1.52 米安装一只固定线夹固定在塔身内侧。7.4每基杆塔安装一组接地引线。7.5防振采用音叉式防振锤,第一只防振锤装在内绞丝上,且防振锤中心距离内绞丝末端为 5080mm,第二只防振锤距第一只中心距离为 600mm;防振锤安装数量: 安装一只防振锤,其余每侧安装 2只防振锤。防振锤锤头大的面向塔身安装。第七节 安全注意事项1. 临时拉线须在相邻耐张段架线完毕后方可拆除。2. 临时拉线及紧线滑车应固定在横担主材节点处,以保证横担受力良好。3. 停送电联系须严格按照各项规定执行。4. 牵引导地线时导地线若被树木或跨越架的竹梢挂住,应停止牵引,可用木棒或用绳索拉开,操作人员应站在线的外侧;若需登高处理则应执行登高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其中安全带一定要系在坚固可靠的物件上,并和带电线路保持足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