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面对痛苦香港理工大学演讲学习笔记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本课要义:一、 人类痛苦的分类:身苦与意苦。详分为三大根本苦和八大支分苦二、 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 人们解除痛苦的不同方法1、 低劣的世间方法:酗酒、抽烟、吸毒、邪淫、自杀、杀人2、 中等的世间方法:游山玩水、心理咨询、聊天、看励志的书3、 最殊胜的佛教方法1) 利益众生,断除自利2) 苦乐皆转为道用3) 修持自他交换4) 以空性观面对5) 修持安忍6) 麦彭仁波切的“心情愉
2、快法”7) 略说密宗不共的认识觉性一、 人类痛苦的分类我们人类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根本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八大支分苦。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还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意思是 说,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 “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则是身体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由此两种痛苦,恒时不断地损恼着芸芸众生。所以,世间上有钱的也痛苦,没钱的也痛苦。二、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中观四百论的前八品,里面就专门讲了世俗谛中的各种痛苦。看完之
3、后你就会明白,人生的苦可谓无处不在,诚如佛陀在法华经中所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美国史学教授达林(Darrin MMcMahon ) ,曾写了一本书叫幸福的历史 。他花了六年的时间,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去研究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最终他得出来什么结论呢?“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神杯一 样,极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 ”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 这种观点,可以说与佛教中讲的“ 三界无安”不谋而合。所以,人生本来就充满痛苦,这 一点大家必须要认识到。真正的快乐,其实来源于内心,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下手,用大乘佛教的良药,彻底拔除痛苦的根本。
4、三、人们解除痛苦的不同方法1、低劣的世间方法首先讲一下世间人除苦的错误方法。有些人在特别痛苦时,拼命地酗酒、抽烟、吸毒。还有些人,心情不好了就去邪淫,或到卡拉 OK 乱吼,或者打麻将、花天酒地,这些无疑都是一种逃避。更有甚者,还会以杀人取乐。2、中等的世间方法稍微好一点的人,在遇到痛苦时,则会游山玩水,或者找有智慧的人聊聊天,或者作一些心理咨询,或者看看心灵鸡汤等励志的书。但这终究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学佛。3、最殊胜的佛教方法1)利益众生,断除自利当你特别痛苦时,首先要认识到痛苦的来源是我执,也就是自私自利的这颗心。相信各位都很清楚,一旦你遇到困境而痛不欲生时,为
5、众生痛苦的应该寥寥无几,为自己痛苦的可谓比比皆是。所以,要想断除一切痛苦,就先要斩断它的来源;而要想斩断它的来源,大家理应学习一些佛教经论,以大乘的无我精神改变自私自利的心态。第一个断除痛苦的方法,就是要利益众生。假如你有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那是再好不过了,但即使没有,至少也应具有仁爱的传统道德,它也是挽救人类的妙药之一。我们现在的教育内容,需要再三地完善,不能只追求一个分数就够了。培养人才一定要将“德” 放在首位。教育一定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到底能否得以重用,不但要看他的学问,更要观察他的德行。假如他人格高尚、众望所归,即使学问不是很高,也会被委以重任
6、;反之,倘若他没有慈悲善良的心,纵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或者精通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也不一定对天下苍生有利。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德”的重要性。如今联合国总部的大厦中,就挂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然而,很多人懂不懂这个道理呢?当你受到生命威胁时,往往会贪生怕死,而你天天吃的动物,它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断除自利、利益众生,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自己能否真正做到,这需要从很多方面观察。当然,假如你真的做到了,则必定会断除各种痛苦。2)苦乐皆转为 道用我们遇到很大的痛苦时,佛教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将它转为道用。也就是说,本身这个事情是一种痛苦,但你可以不把它当作痛苦,而把它利用起
7、来。无著菩萨在快乐之歌中讲过,我们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生病的话,以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业障;不生病的话,用这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多做善事。我们没钱也可以,有钱也可以:没钱的话,可以断除对财物的耽著;有钱的话,可用它来上供下施、积累资粮。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苦也好、乐也好,我们都应该快乐。其实,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与辉煌,经历各种痛苦也是必需的。爱因斯坦说过:“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会畏惧痛苦,反而会将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都转化成通往解脱的基石。纵然许多痛苦如尘土般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也应将它统统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而不要被这些痛苦掩埋。
8、若能这样,到了最后,我们定会像驴子逃离枯井一样,从轮回的苦海中彻底脱身。关于将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藏传佛教的噶当派中讲了很多很多。我有个同学就学得不错,他是一个领导,有次在竞选某个职位时,他无动于衷,好像跟他没关系一样。旁边的人见了都着急,劝他赶紧去做做工作。他回答:“没事。万一没 选上也很好,我正好有空精进修行;万一选上了也很好,可以有更多机会利益众生。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很快乐。”假如你能换个角度看问题,那什么违缘都可以成为顺缘,这就叫把痛苦转为道用。贝多芬也说:“最杰出的人,总能用痛苦来换取欢乐。 ”3)修持自他交换观修自他交换,对消除痛苦也很有帮助。比如,当你重病在床、名声受损、穷困潦倒
9、时,可以发愿:“ 轮回中也有许多感受这样痛苦的众生,愿他 们的一切苦难都成熟于我身上。” 然后当自己向外呼气时,观想自己的所有安乐,犹如脱下衣服给众生穿上般,完全布施给他们;当向内吸气时,再观想把众生的所有痛苦全部吸入体内,由自己来承受,以此他们都离苦得乐。这是大乘佛教中甚深的修心教言。我们在遭受痛苦时,若能经常这样观修,所受的痛苦就有了价值,对自我的爱执也会日益减少。4)以空性观 面对因为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从分别念而来,而分别念则可依靠空性见断除。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也说:“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 ”作为佛教徒,若想真正深入佛教,必须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修学。佛教不像有些人想得那么简单,
10、它既要实修,也要闻思,二者缺一不可。刚才我跟甘会长交流时,彼此都有一种共识:对于佛教,只是理论研究并不行,还要有实际修持;只是盲修瞎炼也不行,还要有理论依据,这两者,任何人都值得下一番功夫。假如你想消除自己的痛苦,就要对空性有所了解,闻思一些中观方面的道理。尤其像中观根本慧论 ,学了以后,百分之百对你有帮助。此论开头的第一句就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短短几个字,便将万法的真相揭示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我们心的本性、痛苦的本性,还是外在万法的本性,确实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尤其是佛教中的空性见,通过剖
11、析“我”不存在,能彻底断除一切痛苦。怎么样断除呢?大家都知道,感受痛苦的“我”与所受的痛苦之间,是一种互相观待的关系,离开了一者,另一者必然不存在。中论也说:“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法? ”现在有些人天天叫苦连天,但痛苦的“我”到底在哪里?所受的痛苦又在哪里?通过中观正理一观察,最后就会知道,痛苦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自己的虚妄分别而已。所以,我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很容易追名逐利,将各种虚妄耽著为实有。一旦你能像很多高僧大德那样,依靠空性断除了我执,那一切痛苦都会烟消云散,开悟的境界会给你带来不可言说的快乐。5)修持安忍我们在感受痛苦时,还可以修一下安忍。安忍,就是世间人所说的坚强,有了它的话,
12、面对痛苦就不会轻易屈服。像美国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 ,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都可以放弃了,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也正因为这种坚强,他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6)麦彭仁波切的“心情愉快法 ”藏传佛教中还有个实修法,可以消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让我们保持心情愉快。方法很简单:首先双目直视虚空,不执著一切而自然放松,心胸尽量放大,在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后念诵“达雅他 嗡 措姆迷勒那德卡踏 m 索哈” ,这个咒语念 7 遍、108 遍都可以。如此观修,有助于我们天天好心情,人际关
13、系趋于改善,许多不顺迎刃而解。内心的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一旦把这种执著看破了,痛苦也就不再束缚自己了。对于痛苦,古往今来很多大成就者,并没有当作一回事。入行论中也讲了,这件事情尚有转机的话,你用不着痛苦;没有转机的话,那痛苦也无济于事。这个道理说得非常好,比如你父母死了,如果有办法让他们活过来,那你没必要痛苦;倘若已经无力回天了,你再哭又有什么用呢?不过,真正能这么想的人,现在可能没有几个。7)略说密宗不共的 认识觉 性最后再介绍一种方法:密宗大圆满的修行方法。当然,它的具体修法,你们要受过灌顶、修过加行才能听。不过,以我个人体会的话,这个方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不需要用中观理论去观 察、分析,只依靠上师的一个窍诀,就可以认识痛苦的本性,当下将烦恼转为菩提。综上所述,我刚才所讲的解除痛苦的方法,是方方面面的,你们不一定要全部都用,毕竟每个人的根基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就像生了病以后,有些人吃中药能好,有些人用按摩也行,有些人还可以打针,但不管选择哪一种,目的都是为了断除痛苦。要知道,痛苦是由心而生,故也要由心而灭。若想靠金钱等外在物质来除苦,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通过佛法“自净其意”,也就是调伏自心,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痛苦。请大家一起回向善根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