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信用.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822256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信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信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信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信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信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信用,2.1 信用概述 2.2 信用的形式,2.1 信用概述,2.1.1信用的产生 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两次社会大分工,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出现了剩余产品和最初的交换,私有制随之产生,造成财富占有不均衡,贫困者缺少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被迫向富裕者借用,并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还本)且支付使用的报酬(付息),双方形成了借贷关系,信用随之产生。,下一页,返回,2.1 信用概述,2.1.2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1.信用的含义 什么是信用呢?在道德范畴中,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是通过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

2、任。 在经济范畴中,信用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双方的信用关系如图2一1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1 信用概述,2.信用的特征 在经济范畴中的信用具有以下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1 信用概述,2.1.3信用的功能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信用关系,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配置资源 (2)缩短流通时间 (3)节约流通费用 (4)提高消费总效用 (5)促进一定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上一

3、页,返回,2.2 信用的形式,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是通过一定的信用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信用形式是指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 按不同的标准,信用形式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短期信用、中期信用、长期信用. (2)以受信者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公共信用、私人信用。 (3)以有无抵押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有担保信用和无担保信用。,下一页,返回,2.2 信用的形式,(4)以受信者的用途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固定投资信用、流动资金信用、消费信用、财政信用和投机信用。 (5)以信用主体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合作信用、股份信用、民间信用等形式

4、 我们重点介绍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2 信用的形式,2.2.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延期支付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1.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企业经营者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 (3)商业信用的规模与生产资本的规模是一致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2 信用的形式,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企业资本量的控制。 (2)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 (3)商业信用在信用保证上具有局限性 2. 2.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上一页,下一页,

5、返回,2.2 信用的形式,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 (2)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银行信用可以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 2. 2.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人,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2 信用的形式,在经济生活中,国家信用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一,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手段。第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较好途径。第三,是国家筹集巨资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2. 2.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形式。消费信用按照偿还方式的

6、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赊销方式。二是分期付款方式。三是消费贷款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2 信用的形式,消费信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信用可以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和调控方式发生重大转折,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2)消费信用有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分散风险,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3)消费信用可以通过消费的市场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问世。 (4)消费信用可以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上一页,返回,图2-1 借贷双方的信用关系,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