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第十四章 人员配备,人事就是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通过招聘、选择、安置岗位以实现人员配置,通过提升、工资奖酬、培训、激励以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和鼓励工作的目的。 “得人才者得 天下。” 配备合适的人选,是发挥组织结构功能,实现组织目标的内在保证。,人员配备的含义 人员配备的任务 人员配备的程序 人员配备的原则,基本知识,选聘考评培训,内容 方法,内容 程序和方法,需要量的确定 来源渠道 标准 程序和方法,管理人员的配备,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
2、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人员配备不仅包括选择、使用人员,还包括考核、培训人员;,从范围说,不仅包括管理人员的配备,还包括技术人员、生产、销售等全体职工的配备。,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一、人员配备的含义,物色合适的人选; 促进组织结构功能有效发挥; 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二、人员配备的任务,制定用人计划,确定人员的来源,考察应聘人员,确 定 人 选,分 配 岗 位,考 评,不仅根据需要确定用人的数量,还要考虑人员层次、人员结构,外部来源:高级管理人员 内部来源:中基层人员,根据岗位标准考察,确定备选人员。,包括对新
3、人试用期满进行的考评和对现有人员的考评,在备选人员中确定,三、人员配备的程序,1、经济效益原则 2、任人唯贤原则 3、因事择人原则 4、量才使用原则 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不要因一时一事的需要 而盲目扩大职工队伍,切忌任人唯亲, 不能以此拉关系,根据岗位的需要选人 切忌因人设岗,根据每个人的能力 分岗,既不能大材小用 也不可小材大用,只有标准化、程序化 才可避免出现用人方面 容易出现的偏差,四、 人员配备的原则,两条定律,【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皮尔卡
4、丹定理】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启示】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一)影响管理人员需要量确定的因素?,组织规模 业务的复杂程度 管理部门的数目 管理人员的储备需要,需要多少人呢?,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众里寻她千百度,(二)管理人员的来源渠道有哪些?,内部来源 优点、缺陷 外部来源 优点、缺点,选聘中、基层主管或组织处于稳定期,选聘高层主管或组织处于成长期,较高的政治素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 良好的决策能力 教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富于创新精神 健康的身体素质,选聘标准,(三)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选聘管理人员不仅要
5、看贡献,更要看能力;不仅看现实能力,还要看潜在能力。,(四)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和方法,第一步、 制定管理人员选聘计划,选聘计划 选聘人员数量 选聘人员岗位分布 选聘的程序 选聘的组织保证,计划内容,第二步、 进行职务分析,制定选聘标准,What Why When Where How Who for Whom,职务分析内容,第三步、发布招聘信息,招聘如下管理人员 岗:3人 岗:2人 ,广告媒体 人才交流中心 外部: 校园 互联网 员工推荐,途径,内部:,内定 直接通知当事人 公开招聘 公告,第四步、搜集应聘人员信息,内聘:通过与备聘人员有接触的人员了解情况 外聘:通过求职表、推荐材料、调查材料,
6、渠道,第五步、对应聘者进行测试与筛选,面试 模拟情景训练(文件柜、与人谈话) 无领导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即席发言,测试方法,第六步、聘任,内部选拔:主要途径是升迁、调动 外部招聘:将入选名单排序,根据所需人数发聘书,签订聘任合同,若有未应聘者, 再从备选人中顺序选取,发聘书。,第七步、管理人员的使用,【帕金森定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他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
7、,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一)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德:包括思想政治、工作作风、社会道德、 职业道德水平。 能:指工作能力。包括体能、学识、智能、 技能。 勤:指工作的积极性。包括纪律性、干劲、 责任心、主动性。 绩:指工作效率和效果。,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考评程序: 制定考评计划 考评前的技术准备:实施考评 分析考评结
8、果 反馈考评结果,(二)管理人员的考评程序及方法,1)制定考评标准 2)选择设计考核方法与工具 3)选择考评人员,管理人员考评方法: 目标考评法适用于干部目标任期制 民意测验法专家评估法适用于对领导效能进行考评 排队法,1)投票法 2)对话法 3)问卷法,【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启示】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大荣原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日本大荣公司)【启示】企业的发达,乃人才的发达;人才的繁荣,即事业的繁荣。,(一) 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业务培训; 管理理论培训;管理能力培训;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管理学
9、,投资学,财务会计,国际金融,计算机,你也来充电?,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二) 管理人员培训方法,1. 脱 产 学 习:,短期培训班 知识讲座 脱产轮训 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规教育,职务轮换。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这样可以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按管理者所长确定其愿意管理的职务或岗位。 委以助手职务。,2. 在 职 培 训:,临时职务。让管理人员临时代理空缺职务, 通过其在代理期间的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提升,以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时间,职务,能力,3. 在 职 培 训:,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
10、,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 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蘑菇管理,香港员工十大心愿,1.和有效率的主管一起工作 2.工作有自主性 3.事先知道工作的最终目标 4.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5.被告知有关工作的种种情况 6.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7.被尊重 8.努力受到肯定 9.工作具挑战性 10.有机会增加新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