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电工技术,万用表的相关理论 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吉尔霍夫定理与叠加原理的相关理论 实验二 吉尔霍夫定律的相关理论戴维南定理的相关理论 实验三 验证戴维南定理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下一页,第一篇 电工技术,实验四 单向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 实验五 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与电路的过渡过程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 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1 实验八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2,上一页,万用表的相关理论,500型万用表的电路总图见图1-1-1所示。 1.直流电流测量原理当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组成的电路如图1-1-2所示, 图中采用闭路式分流器来改变电流的量程。这种分流
2、器的特点 是整个闭合电路的电阻不变,分流器电阻减少的同时,表头支 路的电阻增大。这种形式的分流器与开路式相比较,更适合于 万用表。 2.电压测量原理 (1)直流电压测量原理 当转化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组成的电,下一页 返回,万用表的相关理论,路如图1-1-3所示,图中采用所谓“共用式”的附加电阻。所谓等效表头是指表头与分流器所组成的电路,可以用一 个等效电路表示。 (2)交流电压测量原理 当转化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档,组成的电 路如图1-1-4所示。 3.电阻测量原理当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阻挡,组成的线路如图1-1-5所示。改变电阻档的量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保持电池电压不变,改变分流电阻值。
3、改变分流电阻的同时,提高电池电压。,上一页 返回,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学会用万用表测量交、直流电 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的方法。2.掌握学生电源和电阻箱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要求1.阅读万用表的相关理论及附录一万用表(MF500),根据万用 表A档和档电路图,计算说明为什么不能用这两档测电压。2.阅读本实验内容,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的步骤,列出测量,下一页 返回,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表格。 三、实验原理(略)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名称 型号 数量万用表 MF500 一块双输出直流稳压电源 J1202-1 一台标准电阻箱 J2362 一只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
4、了解实验桌左上角(或右上角)的电源板,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如图1-1-6所示。2.交流电压的测量3.直流电压的测量(如图1-1-7)4.直流电流的测量(如图1-1-8)5.电阻的测量 六、实验报告要求1.完成预习要求1、2种的内容,填写实验表格中必须测量的 数据。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判断其准确性,并分析原因。,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3.总结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1.有一磁电系表头,其满偏电流为100A,内阻为1900, 与改装成0.5mA、0.5mA、50mA和5V、25V、250V的直流电流、直 流电压两用表,试画出测量线路,并求出各档的
5、分流电阻及附 加电阻。2.在用万用表测量较大电阻时,有人用两手将表笔和被测电 阻握在一起,发现测量值很不准确,这是为什么?3.是么是万用表的欧姆中心值?它有什么特殊意义?,上一页 返回,吉尔霍夫定理与叠加原理的相关理论,一、电路的几个名词1.支路 一般来说,可以把电路中每个二端元件当作一条支 路。2.节点 一般来说,元件的连接点称为节点。3.回路 电路从一个节点不重复地经过若干支路和节点再回到 原来的节点所经过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4.网孔 网孔是回路的一种。 二、吉尔霍夫定理1.吉尔霍夫电流定律任意时刻,对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吉尔霍,下一页 返回,吉尔霍夫定理与叠加原理的相关理论,
6、夫电流定律用来确定连接在同一节点上各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的,其简称为KCL。2.吉尔霍夫电压定律任意时刻,沿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 于零。吉尔霍夫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连接在同一回路中各段电压 间的关系的,其简称KVL,由图1-2-1可知。 三、叠加原理1.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电压源或,上一页 下一页,吉尔霍夫定理与叠加原理的相关理论,电流源)作用时,则任意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可以认为是电路 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其他电源不起作用时,在该支路中产生的 各个电流分量或电压分量的代数和。2.使用叠加定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只能用来计算线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对非
7、线性电路, 叠加原理不适用。(2)叠加时要注意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求其代数和。(3)将多电源电路化为单电源电路来进行计算时,注意电压 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4)叠加原理(如图1-2-3)不能用来计算功率。,上一页 返回,实验二 吉尔霍夫定律的相关理论,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电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理 解。2.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不但适于电压叠加,也适于电流叠 加。3.掌握双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要求阅读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的相关理论及实验步骤。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见相关理论。,下一页 返回,实验二 吉尔霍夫定律的相关理论,四、实验设备与器材名
8、称 型号 数量万用表 MF500 一块双输出直流稳压电源 WYJ-S 一台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板 自制 一块戴维南定律实验板 自制 一块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基尔霍夫定律 1.从电源上调好+10V、+12V电压,并按图1-2-4所示接入电路 中。 2.分别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测量I1、I2、I3、的数据(注意电,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二 吉尔霍夫定律的相关理论,流的方向),将数据填入表1-2-1中。 3.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电压UAB、UBD、UCB、E1、E2的数据, 将数据填入表1-2-2中。 (二)叠加原理 1.调解稳压电源分别为E1=6V,E2=3V。 2.E1、E2两个电源同时作用
9、时:按图1-2-5(a)接线,将电流表串 入R3支路,测量E1、E2同时作用时的电流I3和UAB。 3.E1单独作用时:按图1-2-5(b)接线,将E2的电源断开,并将E2 在底板上的接线处用导线短接,测量E1单独作用时的I3和UAB(注 意不能短接稳压电源)。 4.E2单独作用是:按图1-2-5(c)接线,此时断开E1电源,而将E1,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二 吉尔霍夫定律的相关理论,在底板上接线处用导线短线,测量E2单独作用时的I3和UAB(注 意不能短接稳压电源)。将上述三步测量数据填入表1-2-3中,验证叠加原理I3=I3+I3; UAB=UAB+UAB 六、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内
10、容、步骤,画出电路图,列出数据表格。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思考题1.叠加原理为什么不适用于功率的叠加?2.若将E1增加一倍,试问I3、I3、I3及UAB、UAB、UAB如何 变化?,上一页 返回,戴维南定理的相关理论,一、二端网络 (1)二端网络:当我们在电路分析中,可以把互联的一组元件作 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当这个整体只有两个端钮用以与外部电路 相连接时,则可以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如何,称它为二端网络。 (2)按照二端网络内部是否含有电源的原则,可将其分为有缘二 端网络和无缘二端网络,见图1-3-1(a)、(b)。 (3)开路电压:一个有缘二端网络两端之间开路时的电压称为有 缘二端网络的开
11、路电压。 (4)输入电阻(等效电阻):一个由若干个电阻组成的无缘二端网,下一页 返回,戴维南定理的相关理论,络,可以等效成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称为该二端网络的输入电 阻(等效电阻),即从两个端点看进去的总电阻,如图1-3-2所 示。 二、戴维南定理含义:任何一个线性有缘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 用一个电压源串联电阻支路来等效,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来 有缘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ABO,而串连的那个电阻等于原来有缘 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为零时的输入电阻。 三、求输入电阻的方法,上一页 下一页,戴维南定理的相关理论,(1)设网络内所有电源为零(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 路代替),用电阻传并联
12、或三角形与星形网络变换加以化简,计 算端口的输入电阻。 (2)设网络内所有电源为零,在端口a、b处施加一电压U,计算 或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电阻R0=U/I,见图1-3-3(a)。 (3)用实验方法测量(此实验方法不能扩大应用于正弦电流电路) 或用计算法求得该有缘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ABO和短路电流IS, 根据图1-3-3(b)可以得出,输入电阻RO=UABO/IS。,上一页 返回,实验三 验证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 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2.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预习要求1.阅读教材有关戴维南定理的章节及本书的相关理论部
13、分。2.写出主要的实验内容与步骤,画出电路图,标出电流表和 电压表的极性,选择好仪表合适的量限,并列出测量表格。 三、实验原理,下一页 返回,实验三 验证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图如图1-3-4所示。开路电压UABO可用电压表测量图1-3-4(a)电路A、B两端的开 路电压获得。内阻R0可通过图1-3-4(a),把电源E1、E2先去掉,再用导线 短接电源E1、E2处,将有缘二端网络化为无缘二端网络后,测量 A、B两端的等效电阻求得;或通过测量图1-3-4(a)中A、B两端 的短路电流IS,即用毫安表直接测A、B两点电流,再利用 R0=E/IS=UABO/IS求得。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名称 型号 数
14、量,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三 验证戴维南定理,万用表 MF500 一块直流毫安表 C31 一块标准电阻箱 J2362 一块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WYJ-S 一台实验板 戴维南定律实验板 一块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测量有缘二端网络的外特性2.测量有缘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3.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三 验证戴维南定理,4.验证戴维南定理5.验证有缘二端网络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 六、实验报告要求1.如何用实验方法求取戴维南定理等效电压源E及等效电阻 R0?2.有缘二端网络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是什么?其输出最大功 率如何计算? 七、思考题1.用实验数据说明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简要说明
15、验证过程 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上一页 返回,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把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电流或电压叫 做正弦电流或正弦电压,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表现在 变化的快慢、取值的范围和起始值三个方面,而它们依次由频 率(或周期)、振幅(或有效值)和初相来确定。1.周期和频率(1)周期 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叫做 周期,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s(秒)。(2)频率 正弦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 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HZ(赫)。,下一页 返回,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根据定义,赫兹和周期互为倒数,既f=1/T,我国的电力系
16、统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它的周期为0.02s。(3)角频率 正弦交流电每秒变化的弧度(或角度)数称为角频 率,用符号表示,单位是rad/s(弧度/秒)。2.最大值和有效值(1)瞬时值 正弦交流电在某一瞬间的大小叫做瞬时值,电 压、电流、电动势的瞬时值分别用u、i、e来表示。(2)最大值 正弦交流电变化时所能达到的最大瞬时值叫做最 大值或振幅,用附有下标m的大写字母表示。(3)有效值 通常用大写字母U、I、E分别表示正弦交流的电,上一页 下一页,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压、电流和电动势的有效值,计算表明,正弦量的有效值为最 大值的0.707倍。3.相位、初相和相位差(1)相位 在式u=Um
17、sin(t+)中,交流电瞬时值何时为零, 何时最大,不是简单由时间t来确定,而是有t+来确定。把 t+称为正弦交流电的相位角,简称相位。(2)初相位 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简称初相。(3)相位差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4)正弦三要素 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初相位 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上一页 下一页,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二、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三角函数表示法 也称解析式表示法(2)波形图表示法 如图1-4-1所示。(3)向量(负数)表示法(4)向量图表示法 三、电阻、电感及电容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关系(见 表1-4-1) 四、RLC串联电路
18、1.电路(图1-4-3(a) )2.电压与电流关系,上一页 下一页,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3.电路的三种情况在RLC串联电路中,有三种情况:(1)XLXC 电抗X=XL-XC为正值,0,电路呈感性,总电压相 位超前电流相位,向量图如图1-4-5(a)所示。(2)XLXC 电抗X=XL-XC为负值,0,电路呈容性,总电压相 位落后于电流相位,向量图如图1-4-5(b)所示。(3)XL=XC 电抗X=0,=0,总电压U和电流I同相,电路呈电阻性 电路,而发生串联谐振,向量图如图1-4-5(c)所示。 五、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1.瞬时功率,上一页 下一页,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2.有功功率3.无
19、功功率4.视在功率 六、功率因素1.定义 电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为功率因素。2.功率因数的意义(1)电路的功率因素越大,表示电源的利用率越高。(2)在同一电压下,要输送同一功率,功率因素越高,则线路 中电流越小,线路中的损耗也就越小。3.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上一页 下一页,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七、RLC串联谐振1.定义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路电压和电流同相,电路呈 阻性,称为串联谐振。2.谐振条件 XL=XC3.谐振的频率4.串联谐振电路特点:(1)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并与电压同相。(3)电阻两端电压等于总电压,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相等, 其大小为总电压
20、的Q倍。,上一页 下一页,单向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4)谐振时,电能仅供给电路中电阻消耗、电感和电容的无功 功率相互补偿,电路的无功功率为零。 八、并联谐振1.电路组成并联谐振(图1-4-7)2.谐振条件3.谐振频率4.谐振特点(1)在0LR的条件下,电路的阻抗最大。(2)RL支路电流近似等于电容支路电流可能大大超过总电流, 并为总电流的Q倍。,上一页 返回,实验四 单向交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交流电路的主要特点,交流串流电路中总电压与分电 压的关系,交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2.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 表、功率表。3.加深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提高功
21、率因数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1.阅读有关交流串、并联电路的理论以及功率因数提高有关 理论问题,阅读附录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2.阅读本次试验相关理论。写出主要实验内容与步骤,画出,下一页 返回,实验四 单向交流电路,电路图,列出测量表格及计算公式。 三、实验原理1.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组成 日光灯又称荧光灯,由灯管、镇流器和起辉器三部 分组成,电路如图1-4-8所示。(2)日光灯的工作过程a.起辉器辉光放电b.日光灯点亮而正常发光(3)日光灯工作正常时,镇流器与灯管串联运行,它有较大的 感抗起分流和限流作用。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四 单向交流电路,四、实验设备
22、与器材名称 型号 数量功率表 D34-W 一块交流电流表 T19-A 一块单相交流实验板 MF500 一块万用表 一块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底板如图1-4-12。 六、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表1-4-1中的实验数据,计算日光灯的电阻值、镇流器 的感抗值和电阻值,要列出计算公式,计算功率因数cos=1时,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四 单向交流电路,电容值。2.根据实验数据,在同一坐标平面内按比例画出未并联时和 并连电容C=2F时的相量图,并根据此相量图以及表1-4-2所测 得功率因数值,说明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3.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交流电流电路总电压与各分压电 压的关系,并联电路总电流与各
23、个支路电流的关系。4.总结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事 项。 七、思考题1.并联电容C越大,是否cos就越高?2.在电力工业上,cos是否能够提高到1?为什么?,上一页 返回,三相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一、三相交流电的概念三个大小相等,相位差120。的正弦电动势组成的电源。 二、三相电源的联接1.三相电源丫形接法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如图1-5-1所示。2.形接法,如图1-5-2所示。 三、三相电路负载的联接1.三相负载的丫形联接,下一页 返回,三相交流电路的相关理论,三相负载丫形联接电路如图1-5-3所示。2.三相负载形联接(1)把每项负载分别接在三相电源的每两根相线之间的接法称
24、 为三项负载形联接。如图1-5-4所示。(2)在形联接中,不论负载是否对称,各项负载所承受的相 电压均为电流的线电压。3.三相电流的功率及功率因数(1)三相电流的功率(2)三相电路的功率因数,上一页 返回,实验五 三相交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2.熟悉并掌握三相对称负载在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时的特 点,即负载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3.负载不对称时,星形联接时中线的作用;三角形联接时的 工作情况。 二、预习要求1.详细阅读安全用电常识。2.阅读本次实验内容,写出主要实验内容与步骤,画出电路 图,列出测量表格。,下一页 返回,实验五 三相
25、交流电路,3.当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为什么不能接中线? 三、实验原理1.本次实验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星形联接的三相对称电源, 可为负载提供两种电源电压。2.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丫形和形。3.在三相对称负载的星形(丫形)连接中,有以下关系式UL= UP IL=IP4.在三相对称负载的三角形(形)连接中,有以下关系式UL=UP IL= IP5.在负载作星形联接时,若三相负载对称,则中线电流FN=0,,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五 三相交流电路,可以不要中线。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名称 型号 数量三相实验灯箱 一只交流电流表 T19-A 一块交流电压表 D26-V 一块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底板图
26、2.熟悉实验灯箱结构,了解灯箱上各插座、开关等的作用。3.负载作星形联接,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五 三相交流电路,4.负载作三角形联接 六、实验报告要求1.当负载作星形联接时,有一相断路,有中线会出现什么现 象,无中线又会出现什么现象?2.当负载作星形联接的三相三线制时,有一相短路,会出现 什么现象?3.回答预习要求。 七、思考题1.为什么照明供电均采用三相四线制?在三相四线中,中线 是否能接入保险丝?为什么?,上一页 返回,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与电路的过渡过程,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示波测量法”观测周期性变化的电压信号波形, 以及测量幅值、频率等电参量。2.掌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
27、毫伏表等电子仪器 的使用方法和简单误差计算。3.学习电容充、放电过程的基本规律,了解电路参数对过渡 过程的影响。4.熟悉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参数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1.阅读实验原理和实验任务,写出主要实验内容、步骤,画,下一页 返回,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与电路的过渡过程,出电路接线图,列出测量表格和计算公式。2.阅读三种仪器的使用说明(见书后附录四、五、六),重点 放在三种仪器主要旋转的调节和参数的测量上。3.阅读本次实验内容、步骤,写出主要实验内容,画出电路 图,列出测量表格。4.按理论值计算出三种参数情况下的时间常数。 三、相关理论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将电信号转换
28、成能直接观察的波形,显示在示波管屏幕上,以便对信号进行 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电压信号(特别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与电路的过渡过程,号)的方法,简称“示波测量法”。 四、实验设备与步骤名称 型号 数量示波器 CA8020 一台晶体管毫伏表 JY-16 一台函数信号发生器 EM1642 一台直流稳压电源 DC-1710-4 一台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直流电压的测量2.交流电压的测量*3.相位差测量,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与电路的过渡过程,4.过渡过程的测量实验底板如图1-6-9所示。 六、实验报告要求1.完成预习要求1,并填好表
29、1-6-1和表1-6-2。2.总结三种仪器在测量参数是主要旋钮的使用方法。3.正确绘出各响应波形,注明主要旋钮档位及波形所占格 数。4.总结R-C串联电路充、放电过程的基本规律及电路参数对过 渡过程的影响。 七、思考题1.怎样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峰值?,上一页 返回,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后,在气隙中 产生旋转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的电流,该电流与旋转磁场作用产生电磁转炬,从而驱动转子 旋转。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主要包括启动、制动、调速和正、 反转等。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整。所谓调速是
30、在负载不变的情况 下,人为的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生产机械的 要求。,返回,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1,一、实验目的1.了解有关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及 使用方法。2.学习异步电动机电动控制电路、单相起-停控制电路、有联 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顺序控制和时间继电控制电路的接线及 查线方法。3.理解并掌握点动、自锁、联锁典型控制环节的接法与工作 原理,以及失(或零)压保护、过载保护、电气联锁保护的工作 原理。,下一页 返回,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1,4.学习应用电气原理图和万用表分析、检查控制电路的方 法。 二、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内容与步骤,熟悉接线图及
31、接线、查 线方法。2.熟悉各种电器的结构及接线方法。3.仔细检查线路,线路无误方允许通电运行。4.换线时一定要断开电源,应注意人身安全。 三、实验原理1.继电器接触控制电路主要有按钮、接触器及各种用途的继,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1,电器。2.电气原理图由主电路和控制回路组成。3.阅读控制电路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有点动、单向起停和正反转控 制电路。5.行程控制、时间控制、顺序控制和速度控制是最常用到的 控制原则。6.异步电动机点动和单向启动控制电路如图1-7-3所示。7.异步电动机有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如图1-7-4所示。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名称 型号
32、 数量,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1,异步电动机控制板 自制 一块异步三相电动机 AD2 一台万用表 MF500 一块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熟悉按钮、接触器实物结构及其动作原理。2.电动与单向起、停控制电路。3.有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六、实验报告要求1.总结电路接线、查线的方法。,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1,2.自锁和连锁触头的作用?若接错自锁或联锁触头,将产生 什么故障现象?3.正反转接触器主触头如何连接才能实现换相?4.检查控制回路时,按下启动按钮后发现回路电阻为零,能 通电运行吗?为什么? 七、思考题1.电动机主电路中已装有熔断器,为什么还要再装热继
33、电 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能不能互相替代?为什么?2.总结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和顺序起电路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 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上一页 返回,实验八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2,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有关按钮、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的基本结 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2.熟悉两台电动机按要求(时间间隔)顺序启动、停止的典型 控制电路。 二、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继电接触电路的相关理论。2.熟悉掌握相关电器的结构及接线方法。3.认真阅读实验步骤中的运作过程流线图,理解各电器的动,下一页 返回,实验八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2,作要领。 三、实验原理在生产机械中有时会遇到两台或多台电动机必须按一定的 时间顺序来启动
34、或制动的情况。其电路 图1-8-1所示。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名称 型号 数量异步电动机控制板 一块异步三相电动机 AD2 二台万用表 MF500 一块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上一页 下一页,实验八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2,1.先单独给的线圈接入380V电压,观察其延时功能,用螺丝 刀将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定为1min获2min. 2.工作原理 六、实验报告要求1.认真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图。2.写出两台异步电动机按时间顺序运行程序。 七、思考题1.在如图1-8-1所示控制电路中,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起什么 作用?如没有此常开触点,该控制电路又将如何动作?,上一页 返回,图1-
35、1-1 500型万用表总电路图,返回,图1-1-2 500型万用表直流电流测量电路,返回,图1-1-3 500型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返回,图1-1-4 500型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电路,返回,图1-1-5 500型万用表直流电阻测量电路,返回,图1-1-6 实验电源板,返回,图1-1-7,返回,图1-1-8,返回,图1-2-1,返回,图1-2-3,返回,图1-2-4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板,返回,表1-2-1,返回,表1-2-2,返回,图1-2-5 叠加原理,返回,图1-3-1,返回,图1-3-2,返回,图1-3-3,返回,图1-3-4,返回,图1-4-1 正弦波图形表示法,返回,表1-4-1,
36、返回,图1-4-3 RLC串联电路及机量图,返回,图1-4-5 RLC串联电路的三种情况,返回,图1-4-7 并联谐振电路,返回,图1-4-8,返回,图1-4-12,返回,表1-4-1,返回,表1-4-2 不同电容值时,返回,图1-5-1 三相电源Y形接法,返回,图1-5-2 三相电流形接法,返回,图1-5-3,返回,图1-5-4,返回,图1-6-9,返回,表1-6-1 信号参数及测量结果,返回,表1-6-2 过渡过程测量结果,返回,图1-7-3 异步电动机点动和单向启动控制线路,返回,图1-7-4 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返回,图1-8-1 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顺序启动控制电路,返回,图1-8-1 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顺序启动控制电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