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Plate Equations) 1.1 记 号(Notations) 1.2 平衡方程(Equilibrium Equations) 1.3 变形的运动学(Kinematics of Deformations) 1.4 应力应变关系(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s) 1.5 力和力矩积分(Force and Moment Integrals) 1.6 方程的综合(Synthesis of Equations) 1.7 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 1.8 极坐标中的正交各向异性(Polar Orthotropy) 1.9 应变
2、能(Strain Energy),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Plate Equations),本章的目的是提供一些记号、常规约定和基本方程,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大部分板的振动的研究工作。在论述和推导中,将明确包含以下因素: (1)各向异性(Anisotropy)。 (2)面内力(Inplane forces)。 (3)变厚度(Variable thickness)。 其它一些复杂因素(如大挠度等),只是在进入方程时指出,而不作详细论证。为了简单起见,只对直角坐标系推导方程。,1.1 记 号(Notations) 与弹性力学中的规定相同,物体内一点处的应力及其正方向如图1.1所示。可见,正应力为拉力
3、(tensile),位于正面上的剪应力,其正方向分别指向正x-、y-、z-方向。图中已引入剪应力互等的三个方程,它们可由六面体单元的三个矩平衡方程得到。,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Q:为什么图中规定Tyz向上为正? Q:剪应力互等的条件?,厚度为h、具有增量维度dx、dy的板单元如图1.2所示。x-、y-轴未变形的板中面上,称为中性面。关于中性面的位置,后面还有更多的论述。对于厚度方向均质的板,中性面位于板的中间。z-轴取为中性面的垂线,使xyz-轴系为右手系。因此xyz-轴系为空间固定的坐标系。横向剪力强度Qx 和Qy ,面内正向力强度 Nx 、Ny 和面内剪力强度 Nxy以及它们的增量如图所示
4、,它们的正方向与Tx 、Ty 和 Txy 相同。所有这些截面内力的量纲为每单位长度的力,它们是由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偶性分量,即板横截面上的应力表达式中随板的厚度坐标偶函数变化的部分)沿板的截面厚度积分得到的。所有这些面内力在变形后的中面切线方向或法线方向进行度量。,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图中q(x, y) 为外力,其量纲为每单位面积的力。,Q:为什么横向剪力强度Qx 和Qy ,面内正向力强度 是由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偶性分量得到?那奇次分量呢?,图1.3所示为板单元截面上的弯矩强度Mx 和My ,扭矩强度Mxy ,以及它们的增量。所有这些截面内力矩的量纲为每单位长度的力矩,它们是由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奇
5、性分量(odd component,即板横截面上的应力表达式中随板的厚度坐标奇函数变化的部分)沿板的截面厚度积分得到的。所有这些截面内力矩的量纲为每单位长度的力矩,它们是由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奇性分量(odd component,即板横截面上的应力表达式中随板的厚度坐标奇函数变化的部分)沿板的截面厚度积分得到的。,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变形后板的中面示于图1.4中,单元的一角取为空间固定坐标系xyz 的原点,z方向的位移为w,图中示出了单元各个角点处正的斜率(slope)。对于后面将假设的小挠度情况,角的斜率与正弦是等价的。,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Q:推导该点的位移?,1.2 平衡方程 考虑小挠度
6、情况(准确地说,是小斜率情况),将板单元z方向的力平衡,得方程,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1.2 平衡方程 考虑小挠度情况(准确地说,是小斜率情况),将板单元z方向的力平衡,得方程,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整理并略去高阶微量,得,(z1.1),(z1.2),其中r为质量面密度。利用三维弹性体的平衡微分方程,上式可得到简化。平衡微分方程为,面内惯性力很小,可略去;在板弯曲运动中,层间剪应力Tyz 和Txz 相比其它应力很小,也可略去。因此上式的第一、第二方程变为,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上式在板单元的任意厚度dz上都是成立的,因此对z积分后也成立,变成,(z1.4),(z1.5),(1.5)代入(1.2
7、),得,(z1.6),按以上类似的步骤,将板单元x、y方向的所有力相加,得方程,(z1.7),Q:含有面内力Nx的1.6用位移场表示的偏微分方程是几阶?要求需几个边界条件?该问题与壳的方程比较有何不同?,在这两个方程中,面内惯性力、横向剪力Qx 和Qy 相比其它面内力很小,可略去。因此(1.7)式退化为(1.5)式。 列出板单元对y轴和x轴的矩平衡方程,可得,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z1.8),板单元对z轴的矩平衡自动满足。,Q:在板弯曲运动中,忽略层间剪应力,那为何上式Qx没有忽略? Q:为什么板单元对z轴的矩平衡自动满足? Q: 如何得到?,在这两个方程中,面内惯性力、横向剪力Qx 和Qy
8、 相比其它面内力很小,可略去。因此(1.7)式退化为(1.5)式。 列出板单元对y轴和x轴的矩平衡方程,可得,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z1.8),在这两个方程中,面内惯性力、横向剪力Qx 和Qy 相比其它面内力很小,可略去。因此(1.7)式退化为(1.5)式。 列出板单元对y轴和x轴的矩平衡方程,可得,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z1.8),列出板单元对y轴和x轴的矩平衡方程,可得,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z1.8),板单元对z轴的矩平衡自动满足。,1.3 变形的运动学(Kinematics of Deformations),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将梁理论的基本假设平截面假设,推广到板的运动学中,
9、成为直法线假设:变形前板的中面法线,在板变形后仍保持直线并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板某个位置的侧视图示于图1.5,变形前板中面上任一点P(x,y),变形后到达P点,因此过P点的法线上的任一点O的纵向位移为,(z1.9),图1.5 板变形的运动学,(z1.10),线性应变位移关系为,(z1.11),所以,上式右端第一项为中面应变。,Q:梁理论的基本假设适用范围?,1static and dynamics:not thick,2low mode :dynamics ;thin,1.4 应力应变关系,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最一般的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为,(z1.12),Q:最一般各向异性弹性体多
10、少个材料常数?,21-最一般各向异性线性弹性体,1.4 应力应变关系,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最一般的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为,(z1.12),已经将矩阵aij写成对称形式,对称性的证明可参阅文献2。这里没有考虑热应变,因为有资料已经表明,热应变不直接影响板的自由振动。,Q:自由振动的频率及振动形状的特点?,Q:研究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各自的目的?,Q:如何理解热应变不直接影响板的自由振动?,1.4 应力应变关系,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最一般的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为,(z1.12),(z1.13),已经将矩阵aij写成对称形式,对称性的证明可参阅文献2。这里没有考虑热应变,因为有资料
11、已经表明,热应变不直接影响板的自由振动。对于板,应力Tz、Tyz 和Txz 相比其它面内应力很小可略去 如此,应变因此(1.12)退化为,自由振动的频率及振动形状的特点?,研究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各自的目的?,对于薄板低频下?,其逆关系为,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其中,(z1.14),(z1.17),当板沿 x-、y-方向为正交各向异性时,(1.13)、(1.14)中的系数 a14 = a24 = b14 = b24 = 0。于是可得,(z1.16),(z1.15),最一般各向异性弹性板多少个材料常数?,6,Q: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板多少个独立材料常数?,4,其逆关系为,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对于各向
12、同性板,应力应变关系为,(z1.18),(z1.19),Q:各向同性板弹性板多少个独立材料常数?,1.5 力和力矩积分,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板单元截面上的面内力和弯矩由面内应力在板的厚度上积分得到。对于均质板,这些积分为,(z1.20),Q:图中My和Mxy由那些应力产生的?为何是图示方位?,1.5 力和力矩积分,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板单元截面上的面内力和弯矩由面内应力在板的厚度上积分得到。对于均质板,这些积分为,由(1.17)和(1.11),可得应力位移关系为,(z1.21),(z1.20),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板,由(1.17)和(1.11),可得应力位移关系为,(z1.21),正交各向异
13、性弹性板,1.17,1.11,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上式右端第一项为z的偶函数分量,由中面应变引起;第二项为z的奇函数分量,由挠度引起。由(1.20)可见,面内力积分由应力中的偶函数分量产生,弯矩积分由应力中的奇函数分量产生。弯矩积分为,其中,(z1.23),(z1.22),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上式右端第一项为z的偶函数分量,由中面应变引起;第二项为z的奇函数分量,由挠度引起。由(1.20)可见,面内力积分由应力中的偶函数分量产生,弯矩积分由应力中的奇函数分量产生。弯矩积分为,其中,(z1.23),(z1.22),对于各向同性的情况,弯矩为,(z1.24),以上弯矩表达式对于变厚度的板同样适
14、用,只需将h h(x, y)代入即可。关于面内力积分,它们与中面应变有关,情况比较复杂,将在不同的章节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讨论。,对于变厚度的板?,1.6 方程的综合,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先考虑正交各向异性、均质等厚板的情况。在(1.8)式中略去转动惯量的影响,得,(z1.25),(z1.29),将(1.21)代入上式,得,(z1.28),(z1.26),其中,将(1.25)代入(1.6),得板弯曲(正交各向异性、均质等厚板)的平衡方程.,(z1.27),方程的右端含有面内力,它们一般是x、y的函数。对于最简单的各向同性、均质和无面内力的情况,(1.27)变为,Q:含有面内力Nx的1.6用位移场
15、表示的偏微分方程是几阶?要求需几个边界条件?该问题与壳的方程比较有何不同?,Q:何种条件下略去转动惯量的影响?,1.7 边界条件,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因为微分方程(1.28)是4阶的,沿每个板边需要两个边界条件。可以用弹性边界来导出一般性的边界条件。在垂直于x-轴的板边上取出一个微元,如图1.7所示,其中有两个切割面平行于纸面,微元沿x-方向的尺度为dx,微元沿y-方向的尺度为单位长度。弹性边界的模拟,在板边上附加分布刚度为Kw的拉压弹簧和分布刚度为Kf 的扭转弹簧。当板边发生正向挠度时,弹簧对板边作用的力和力矩分别为Kw 和Kf ,方向如图。板提供给微元的反抗力(力矩)(作用在图示的锯齿边
16、上,称为edge reactions)为剪力Vx和弯矩Mx,由微元的平衡,得,(z1.25),(z1.30),(z1.26),1.7 边界条件,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其中忽略了微元平行于纸面的两个切割面上的作用力,因为两个切割面上作用的净剪力的量级为 (Vy /y)1dx,作用的净弯矩的量级为 (My /y)1dx,都是微量。另外,面内力分量Nx不进入以上方程,这样做实际上假设了板边界不受纵向约束,或板边界上的纵向载荷足够小使得对(1.29)式的横向边界条件影响很小。 将弹簧刚度取为0和/或无穷大,可给出一些特殊边界条件: (1)Kw = 0,Kf = 0,对应于自由边界条件; (2)Kw =
17、 Kf =infinite ,对应于固支边界条件; (3)Kw =infinite ,Kf = 0,对应于简支边界条件; 对于任意边界的边界条件,只需在(1.29)式中,将x换成n,n为该边界的外法线方向。,(z1.29),现在来讨论微元的反抗力(力矩)。显然,对垂直于y-方向的自由边界,有边界条件,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z1.30),(z1.17),但是,每个边界只需要两个边界条件,多余一个条件。解决的办法是将Qy、Mxy组合成单个边界条件(剪力边界条件)。如图1.8所示,Mxy及其增量可用沿z-方向作用的两个力偶来代表,四个力叠加后的净作用力为Mxy /x,于是边界上各处总的剪力为,(z
18、1.32),(z1.31),对于任意边界,若其外法向为n,切向为t,则边界条件为,自由边界的进一步讨论,可参阅文献4,Q:为什么是是将Qy、Mxy组合成单个边界条件,而不是与其他量组合?,现在来讨论微元的反抗力(力矩)。显然,对垂直于y-方向的自由边界,有边界条件,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z1.30),(z1.17),但是,每个边界只需要两个边界条件,多余一个条件。解决的办法是将Qy、Mxy组合成单个边界条件(剪力边界条件)。如图1.8所示,Mxy及其增量可用沿z-方向作用的两个力偶来代表,四个力叠加后的净作用力为Mxy /x,于是边界上各处总的剪力为,(z1.31),1.9 应变能(Strain Energy),第1章 板的基本方程,在求近似解时,比如应用Reyleigh-Ritz方法时,知道应变能是重要的。储存在任意弹性体中的应变能表达式为,(z1.40),(z1.43),如前所述,对于板弯曲问题,应力z、yz 和zx 相比其它面内应力很小可略去,因此(1.40)退化为,(z1.42),(z1.41),将应力应变和应变位移关系代入,可得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应变能为,各向同性板的应变能为,Q:1.40成立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