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冷原理,王亮 2015制冷班,第1章 制冷剂及载冷剂,本章主要内容 2.1制冷剂 2.2CFCs的使用与替代 2.3载冷剂,2.1 制冷剂,2.1.1定义: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工作介质。,2.1.2 对制冷剂的要求:,1、热力学的性质 (1)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A)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 (希望制冷剂是在大气压力下沸点较低的物质)B)常温下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也不应过高,一般不要超过1215barC)冷凝和蒸发压力之比不要过大(增压比较小),4,(2)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要大: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越大,就可以减小压缩机的尺寸 (3)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 (4)绝热指数
2、要低一些:绝热指数越小,压缩机排气温度越低,增压比小,5,(3)密度、粘度要小 (4)不燃烧、不爆炸、无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其它: 无害、无毒、无刺激性、温室效应小、不破坏大气臭氧层、材料易得、价格便宜,2、物理化学的性质 (1)在润滑油中的可溶性 (2)导热系数、放热系数要高,6,1)破坏臭氧潜能值(臭氧衰减指数ODP): 表示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以的值作为基准值 应越小越好,ODP=0则对大气臭氧 层无害。 2)温室效应潜能值(温室效应指数GWP): 表示物质造成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以二氧化碳的值作为基准值 应越小越好,GWP=0则不会造成大气变暖,8,2.1.3 安全标准与分
3、类命名: (一)安全性分类:分为六级,每级分为A、B两级。 表2.3,9,(二)制冷剂的种类 1、卤代烃(氟利昂族):是饱和碳氢化合物( ) 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 ),则:2m+2=n+x+y+zR(m-1)(n+1)xBz Eg:CHF2Cl,10,2、多元混合液 非共沸溶液在固定压力 下蒸发或冷凝时,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以及各组分的浓度不能保持恒定。R4( )( ) 获得命名的先后顺序号,共沸溶液在固定压力下蒸发或冷凝时,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恒定不变,而且它的气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组分。R5( )( ) 获得命名的先后顺序号,11,3、有机化合物: R6 如丁烷为R600 4、无机化合物:氨
4、(R717)、水(R718)、二氧化碳(R744) 5. 烷烃类:R(m-1)(n+1)。正丁烷和异丁烷例外。,2.1.4 常用制冷剂,1、氨: 氨除了毒性大些以外,是一种很好的制冷剂。,(1)最大的优点是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较大,蒸发压力 和冷凝压力适中; 粘性小,密度小,流动阻力小,传热性能好; (2)吸水性强,吸水后对铜和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但不会产生冰塞; (3)几乎不溶于润滑油(需定期放油) (4)价廉,极易购得,是我国生产企业最广泛采用的中温制冷剂 (5)最大的缺点是有毒,且具可燃性,有爆炸危险。绝热指数高,排气温度高,需降温。 适用:大中型工业制冷装置(-65以上)和大中型冷库,13,
5、2、氟利昂大多数氟利昂本身无毒、无臭、不燃、与空气混合遇火也不爆炸,适用于公共建筑或实验室的空调制冷装置。氟利昂中不含水分时,对金属无腐蚀作用。绝热指数小、排气温度低。氟利昂的放热系数低,价格较高。密度大、粘性大、流动阻力大;极易渗漏又不易被发现,而且它的吸水性较差,为了避免发生“冰塞”现象,系统中应装干燥器。有水分存在时,对金属有腐蚀。含氟原子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能分解出剧毒的光气COCl2。,14,适用:范围广,常用的制冷剂R12、R22、R11、R502等在通常的制冷温度下,会和润滑油互溶,会降低润滑油的粘度,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蒸发温度将升高,使制冷量减少。在换热器表面不会形成油膜,且润
6、滑良好。,CFCs、HCFCs、HFCs,(1) R12(二氟二氯甲烷 CF2Cl2),(2) R134a(四氟乙烷 CH2FCF3),(3) R11(一氟三氯甲烷 CFCl3),(4) R22(二氟一氯甲烷 CHF2Cl),3. 混合制冷工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制冷工质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共沸混合制冷工质(与单一制冷剂比,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化学稳定性好,对电动机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无共沸点,定压相变时,温度变化,用于变温热源的温差匹配场合,实现近似的洛伦兹循环),2.2CFCs的使用与替代,一、臭氧层的破坏 1、问题的提出: 1974年,美加州大学科学家在Natur
7、e杂志发表论文,提出卤代烃中的cl原子会破坏大气O3层。(获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后果:O3层的破坏,增加太阳对地面紫外线辐射强度 人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抵抗力下降 皮肤癌、白内障等 农作物、鱼类减产 树木坏死、塑料制品老化加速 城市光化学烟雾发生几率提高,2.2CFCs的使用与替代,2、保护措施及发展过程 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 1985年:维也纳公约,二十多国家签署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主要发达国家成员 1990年:伦敦修正案 1993年:哥本哈根修正案,第一次对HCFC类提出限制 CFC类:发达国家1996年;发展中国家2010年。我国已于2007年7月1日停止使用 HCF
8、C类:发达国家2030年;发展中国家2040年,2.2CFCs的使用与替代,1997年:蒙特利尔修正案,将HCFC类的禁用时间提前10年; 1999年:北京修正案 这些修正案对议定书所列的种类、消耗量基准和禁用时间做了进一步调整和限制。,2.2CFCs的使用与替代,二、温室效应及京都议定书 CFCs、HCFCs及HFCs的排放会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 带来的危害: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加速、 厄尔尼诺现象 1997年10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三次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将CO2、HFCS等6种气体定为受管制的温室气体,并限制其排放总量,但无禁用期。 我国2002
9、年9月加入,并承担相应国际义务。,2.2CFCs的使用与替代,替代方案,2.2CFCs的使用与替代,替代选择时考虑的主要问题: 热力性质(相近)、兼容性、ODP、GWP值(小) 替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压缩机尺寸、密封性能、干燥剂、制冷剂量,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12.6,7,32,36.8,54.4kPa,100% RLA,冷凝器,蒸发器,冷却塔,室内空调末端,冷凝器,冷水机组蒸发器,水,7.22,12.78,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室内空调末端(间接制冷系统),末端,蒸发器,冷凝器,制冷设备内部循环系统 (直接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蒸发器,水冷式,冷凝器,35,29.44,冷却塔,中央空
10、调系统原理图,冷却水循环系统 (间接制冷系统),水,1.4载冷剂,载冷剂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1.4载冷剂,制冷剂选用要求的几个方面 1 物理化学 2 热力学 3 环境影响环保性 4 安全性 5 经济性,1.4载冷剂,一、载冷剂选用的基本要求,5.来源广泛,价低易得。,工作温度范围内始终呈液态,不凝固、不汽化;,2. 无毒、无刺激性、化学稳定性好,环保、安全,腐蚀性小;,3. 比热大,同样质量则载冷量大,传热性好;,4.流动性好,密度小,粘度小,流动阻力小;,1.4载冷剂,二、常用载冷剂:,3.有机化合物及其水溶液:乙醇(酒精)、丙三醇(甘油),1. 水:,2.盐水溶液: NaCl、CaCl2,1.4载冷剂,二 盐水溶液的特性 1 工作温度范围内始终呈液态,不凝固、不汽化; 2 无毒、无刺激性、化学稳定性好,环保、安全,腐蚀性大; 3 比热,传热性随溶液浓度和温度变化而变化; 4 流动性,密度,粘度,流动阻力随溶液浓度变化而变化; 5 来源广泛,价格较高。 6 有析冰和析盐现象,必须严格控制盐水溶液的浓度和工作温度。,2.3载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