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0960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1 页 共 8 页江苏苏州拙政园环设 1101 牛倩云 06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2 页 共 8 页简介: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

2、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一、 历史背景建造年代原因园址一带,是三国时吴郁林太守陆绩宅第,后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1509 年) ,拙政园由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时买下,耗费 16 年建成。王献臣因受当朝特务机构“东厂”所陷害,被降职而归隐苏州。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

3、为政也” 。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500 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建成情况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 年建成。存有文氏之拙政园图 、 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面积约 13.4 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拙政园,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

4、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 31 个景点。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二、发展状况改建情况崇祯四年(1631 年) ,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将其重新修复,并将“拙政”改名为“归园田居” ,取意陶渊明的诗。乾隆三年(1738 年) ,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咸丰十年(1860 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当做苏州的重要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3 页 共 8 页基地,改之

5、为忠王府。光绪三年(公元 1877 年) ,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 。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 1.2 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冬,日本侵略军飞机几度轰炸苏州,远香堂受震破损,南轩被焚毁,园内亭阁倾圮,枯苇败荷,荒秽不堪。1951 年 11 月,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文管部门立即修缮,延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按原样修复,1952 年 11 月6 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和西部正式开放,成为普通百姓休闲游玩的去处。拙政园历时四百余年,屡经易主,多次改建,现存建筑,大多为忠王府时建造,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

6、部分。中部是“拙政园”主体,建筑多系清代后期风貌,与明代清初风格殊异,而池中丘壑仍具原有规模,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自然,总的格局仍沿袭明代园林朴素大方的风格。西部“补园” ,已被改建,带有晚清海派风格,疏朗闲适,叠山理水与中部接近,尤以水廊、塔影亭之溪涧,皆为嘉构,有“绝处逢生”之趣。东部“归田园居” ,久已荒芜,后新建,布局以平岗草地为主,凿池叠山,增植树木,配以亭阁,既沿袭传统,又有创新,具新鲜畅朗之感。现今状况1961 年拙政园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 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0

7、年被国家旅游局、建设部授予全国首批 AAAA 级旅游景点称号。2007 年成为首批国家 5A级旅游景区。从 1996 年始,拙政园每年春夏之季分别举办杜鹃花旅游节与荷花旅游节。2009 年 7 月 8 日,拙政园迎来 500 周年华诞。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 18.5 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池广树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

8、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 ,东为“待霜亭” ,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 ,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西部原为“补园” ,面积约 12.5 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9、。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东部原称“归田园居” ,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 1631 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 31 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三、基本特征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4 页 共

10、8 页艺术风格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

11、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造园手法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从入口的处理上不难发现,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从而在极

12、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极佳果。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对景,又能隐约见到北山上的另外一亭待霜亭的一角,一藏一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趣味十足。说到园林,使我们不由想起的是园中的曲折的廊道抑或曲径通幽的小道。廊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就是曲折的廊道,不但可以形成流线上的曲折,而且可以形成空间上的曲折,从而是空间富有变化。第二个作用就在于廊作为一种狭长的带状的空间,具有极强的空间引导性,既起引导人流的作用,同时又起分割空间的作用。西部的波形长廊就是典例。波形长廊依水而建,最初的目的是用来分隔西园

13、和中园。波形长廊的一个特点就是随池水而高低变化,这时廊的空间性就体现出来了。首先在立面上空间就更丰富,形成高低起伏,虽然这里的高差并不大,但是毕竟是打破了长廊过于平坦给人带来的单调感。而这种高差的产生是巧妙地使用在湖北面叠石,使廊顺势爬石而上。又在石上挖洞,既联通两边湖水,有使产生泉水流动之声,从各个角度表现了空间的趣味性。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拙政园苏州拙政园分析孙旭细说江南园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邵忠 李瑾苏州游游苏州: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肖遥 田静中国古代建筑全集:西苑出版社,2010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陈世珍园林的印迹: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5 页 共 8 页拙政园总平面图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6 页 共 8 页雪香云蔚亭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7 页 共 8 页天下园林之典范冠绝江南第 8 页 共 8 页香洲底层和顶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