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房工艺交流,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一、工艺相关的基本要求的介绍 二、新机房功能区划的注意事项 三、走线架设计的要点 四、设备机架的抗震措施 五、机房隔堵的方法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信息产业部从去年开始正在组织有关各方进行 修编,送审稿都已出来,经审查修改后将陆续颁布执行。我将通过下面的内容,有机地介绍有关规范和标准,1)、低层次、大开间,主机房部分不采用圆形平面,以最大限度提高机房有效利用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通信建设的发展,大型通信建筑向着节约用地、 节约能源以及尽量利用空间的高层建筑发展。 2)、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便于通信设备的安装、扩容、更新 3)、楼层安排贯彻“以人为本”、“人
2、机分离”、“各种线路短捷”、“分散供电”、“布局紧凑”等,基本要求的介绍,1、电信机房基本要求,4)、机房不做墙纸、不装木墙裙、不设吊顶、严禁易燃材料装修,窗要小,必要时设假窗(一般按墙面的2做通风换气用) 5)、一般不设活动地板,走线采用上走线,空调采用上送风 6)、机房按集中维护、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考虑,1)、通信楼的选址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及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 2)、楼址的占地面积要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楼址选择时应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基本要求的介绍,2、通信楼建设的选址,3)、楼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
3、及储备易燃、易爆材料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楼址宜选择在地形平坦、地质良好的地段。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坡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方。楼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 4)、楼址应有较安静的环境和有较好的卫生环境。,5)、楼址选择时应考虑邻近的高压电站、电气化铁道、广播电视、雷达、无线电发射台等干扰源的影响。 6)、所选楼址要交通便利、传输线缆出入方便、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7)、楼址选择时应满足通信安全保密、人防、消防等要求。,基本要求的介绍,1)、工艺希望的平面 A、长方形、大开间(7.2/7.5/8.4/9.6m进深);2至3跨。 (这样,在相同的标准层面
4、积下,机房内的柱子减少了,更便于通信设备的安装布置,机房的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B、机房两侧柱子外设挑走廊和空调机室外机平台。 (这往往与建筑立面的美观和造价相矛盾。因此一定要相互兼顾。电信建筑设计首先必须满足电信工艺要求,当然这不能理解成机械的按工艺要求办,而是运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手段创造满足电信工艺要求的完美空间与环境。建筑设计者通过设计技巧,设计出既满足工艺要求又满足建筑要求;既适用又经济、美观的电信机房。),基本要求的介绍,3、机房平面布置,某通信公司通信综合枢纽楼机房平面图,基本要求的介绍,某通信公司机房方案平面,基本要求的介绍,2)、不理想的机房平面 平面设计规定:不得采用圆形、三
5、角形等不利于设备布置的机房平面,基本要求的介绍,3)、标准层面积 标准层面积太小,利用率太低,特别是高层建筑。 标准层面积大,利用率高,但受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层次和投资限制。 标准层面积:有效使用面积,最小500800m,1000m以上最好,最大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基本要求的介绍,4)、防火分区 a 、一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1000m b、二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1500m c、地下室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500m d、对电信给予特别关照,防火分区可以增加 50 一类建筑的电信楼高层1500m,多层2500m。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再可以
6、扩大一倍。,基本要求的介绍,e、高层电信建筑中的国际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10000路以上地区中心长途电信局、20000线以上市 话汇接局和60000门以上的程控市话端局,以及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电信建筑属于一类建筑,其余的高层电信建筑属于二类建筑。 一类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建筑以及多层电信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5)、气体灭火防护区 电信设备机房不能使用水灭火,应采用气体灭火。,基本要求的介绍,下列机房应设置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国际电信局、大区 中心、省中心的长途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10000路及以上的地区中心长途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2
7、0000线及以上的市话汇接局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60000门及以上的市话端局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 电信设备机房在选择灭火剂时,应采用清洁、环保、灭火迅速以及对人体和设备安全的卤代烷替代物,例如IG-541混合气体。但防护区面积一般不大于500m,体积不大于2000m。适当的楼层应设气体灭火瓶组间。,基本要求的介绍,1)、空调的类型及适用场合 中央空调、专用空调、小型集中空调(局部中央空调)、柜机等。交换机房采用专用空调、其他机房采用专用空调或柜机。专用空调根据需要,逐步购置,逐步安装,初期投资省,使用灵活,效果好;中央空调需一步到位,初期投资大,使用不
8、够灵活。小型集中空调如日本大金的VRV系统,适用于面积较大、不需要24小时连续运转的网管机房、会议室等柜机属舒适型空调,制冷量小,无新风、加湿等功能,适用于电力电池室、基站和较小的传输机房等。,基本要求的介绍,4、空调设备的布置,中央空调与小型集中空调系统,基本要求的介绍,2)、空调室内外机允许最大距离和落差,注:Liebert机房专用空调高低差每7.5m设置回油槽 (Trap) 一次,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最大不超过5m。,基本要求的介绍,3)、空调机的布置 (1)室外机不能设在沿马路侧,以免影响景观;楼层不高可以放在屋面;四周都是玻璃幕墙,不能有室外机;如南宁电信第二长途枢纽楼(热泵中央空调)
9、、成都电信第二长途枢纽楼(水冷锅炉)中央空调(主机房专用空调,利用中央空调的冷源)。,基本要求的介绍,(2)室内机a、室内机与室外的距离尽可能近b、室内机与室外机最好不要成L型布置c、空调机与机架列垂直,不要平行d、空调风管机房进深不深(912米),不设风管,加风帽或设靠一侧的风管。机房进深较深(2至3垮,12米以上),必须设风管,以提高空调效果。,基本要求的介绍,1、进线室 (1)首选地下进线室,次选地槽进线室 (2)便于进线,进线室应靠主要马路侧 (3)出局方向12个 (4)一侧靠实墙,便于上线 (5)要区分光(电)缆进线室(电信、网通、铁通)和光缆进线室(移动、联通),前者相应要大一些,
10、后者可小一些,新机房功能划分,楼层布置必须符合电信生产工艺流程,2、测量室(1)有固定电话时才考虑(电信、网通、铁通)(2)一般都处于进线室的上面;由于种种原因,底层不能设测量室,要将测量室设置在二层或三层,则一层或一、二层必须隔出宽约2.2米的上线间(3)上线一般采用120mm宽的上线槽;也有采用上线孔洞的,这就要求与测量的配线架相对应(4)由于光缆、光接入设备的大量采用,测量室用不着太大3、交换机房 在测量室的上面,或与测量室同一层面,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4、通信电力电池室(1)尽量处于通信用电负荷中心,又要考虑直流电压压降损耗(全程压降不得超过3.2V)(2)供电方式有集中供电、分
11、散供电和集中与分散供电相结合的三种方式,发展趋势是分散供电方式。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分散供电方式,在多个楼层设置多个电力电池室;多层建筑,三种供电方式都有,建筑面积比较小,以集中供电方式为主,考虑到电池比较重,一般放在底层或中间层(3)电力电池室又要安排在电力电缆进线这一侧,避免与光缆交叉(4)电力电池室也要安装空调,以提高电池放电率,延长使用寿命,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5、传输机房 (1)本地传输:尽量接近市话汇接局、终端局和网关局(2)长途传输:尽量接近长途局(TS)、高、低级信令转接点(HSTP/LSTP)(3)如果机房不大(容量不大),电力电池室和传输机房可设在同一层 ,传输机房要正
12、对下面的进线室。6、网管 设在大楼任何地方,甚至大楼外的其他机房都可以,但机房面积要求较大,层高较高,便于设置大平面显示屏,人员较多空调采用中央空调或局部中央空调(VRV),消防采用水喷淋或推车式和手提式灭火器,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7、其它机房主要是数据机房,一般放在其它机房上面,与发展机房相邻。同一幢楼,一般不应安排营业厅、行政办公室、多功能厅、电视电话会议室及其他非生产性用房。特殊情况分不开的,应分层设置。8、油机房(1)由于油机的震动、噪声、排烟、进风、排风、搬移、维护等原因,最好远离主机房、居民住宅,一般都建独立的带有防噪声处理的油机房。(2)条件不允许的话可考虑设置在裙房楼,最
13、后考虑置于地下室。,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3)柴油机房在采取专门的降噪声措施后,油机房外噪声应达到II类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4)油机房为了节省占地面积,一般考虑两层,底层安装1至2台油机,转换屏、日用贮油罐等;二层安装高、低配,值班室;1和2层之间设夹层,便于走线。(5)油机必须设于地下室时,一楼楼顶要预埋吊装油机的吊钩,油机上方要预留楼板洞,待油机安装后,再浇封。,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9、层高 (1)生产用房的层高,应由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结构层,建筑层和风管等高度构成。(2)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应由电信设备的高度、电缆槽道的高度,施工维护所需的高度等因素确定。
14、(3)各专业机房的层高要求见下表,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通信机房层高要求情况表,10、荷载,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电信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值,注意1:长市话程控机房板的荷载10.0 KN/m;传输机房:单面排列10.0KN/ m ,双面排列13.0 KN/m。而YD507698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地面荷载6 KN/m;YD/T5095-2000“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分别为6、8 KN/m。注意2:同一楼层,除电力电池室外,荷载要一样,以最大的为准。注意3:新建机房,为了增加机房的灵活性,将网管机房、计算机机房、荷重由4.5
15、 KN/m提高为6 KN/m。(现在也有按综合机房10 KN/m的要求提的)注意4:对于利用旧机房进行改造的工程,荷重应根据采用的电信设备重量,底面尺寸,排列方式及原有机房建筑结构的梁板布置和配筋情况,请原土建设计单位核算,达到要求可以装机,达不到要求要加固。,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11、洞孔(1)楼板洞在空调侧少开,在另一侧及两头可多开,宁多勿少,特别是两头,可以开多个1200x400的楼板洞(2)楼板洞的类型:一类是光缆上线洞2000400、1200400;另一类是电源上线洞800400,含接地引上线2000400;中继线洞800 400。(3)楼板洞上下要对齐,一般都要求贴梁靠柱,墙
16、要实心墙,便于走线架和壁槽固定安装。(4)由于设备机架高度不知道,走线槽道尺寸不知道,过墙洞位置不确定,可暂时不开,待知道后再开也不难。(5)现在也有一种新工艺,即在机房各层距室内墙面400mm500mm处设一圈次梁。这样机房的楼板洞孔可根据需要任意开设而不影响建筑结构。,新机房功能划分的注意事项,1、走线槽道结构 (1)结构形式: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三种(2)走线槽道宽度:有400mm、600mm、800mm、1000mm等。400mm至600mm宽的一般用于列槽道,600mm至1000mm宽的一般用于主槽道和过桥槽道。(3)走线槽道高度:有200mm300mm,具体高度根据机房条件确
17、定。,走线架设计的要点,(4)走线槽道承受负荷:视机房实际情况,主要由通信容量确定,为满足机房布线要求,选用不同宽度的走线槽道,每米最大承受负荷为350至400kg(扁钢400 kg/m、铝型材200kg/m、热钢板300kg/m、角钢400kg/m。(5)走线槽道接地保护:走线槽道各连接处有接地线(6至10mm)相连,主走线槽道与接地保护相连,接地线为16至25mm)2、走线槽道固定方式 (1)走线槽道安装加固主要采用吊挂加固、地面支撑、机架顶支撑及墙面支撑等方式。,走线架设计的要点,(2)加固件有吊杆套件,支撑套件。吊杆套件有简易吊杆套件和全螺纹吊杆套件等。支撑套件有目字支撑、墙头支撑等
18、。每隔1500至2000m安装一副吊杆或支撑套件,确保整体走线槽道在线缆重量作用下不弯曲、不变形,坚固结实,安全可靠。(3)原则上吊挂只能作辅助支撑,最大支撑跨距不大于2500mm。(4)用吊挂做辅助支撑,连接吊挂的天花板应该是整体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每个吊挂与天花板的连接至少使用2颗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规格大于或等于M880。M8钢膨胀螺栓允许静荷抗拉4310N,抗剪力3240N。,走线架设计的要点,(5)固定:主走线槽道宜采用吊挂式加固为主,每隔1200mm至2000mm吊挂一次,在与列槽道交叉处应与列槽道进行加固;过桥走线槽道超过2000mm时,中部应增加吊挂加固;列走线架采用目字加
19、固,用机架上支撑,若为空列,应间隔2000mm左右设一根临时目字支撑。 (6)主走线槽道的安装位置应对准电缆进线洞。若是穿过墙洞应与墙洞边缘加固,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将墙洞封堵。,走线架设计的要点,3 、走线槽道布线方式 (1)常有形式有单层、双层和三层。双层走线槽道多采用上层为电源线缆槽道,下层为信号线缆槽道。三层走线槽道多采用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分三层布放,主要便于设备接线安装、线缆布置、扩容改造和日常维护使用。 (2)一般情况下,走线槽道应使电源线、光缆和尾纤、信号线三种线缆在槽道布放和上下时分离。 (3)一般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分走走线架或槽道两侧,光缆尾纤放中间。光纤连接线在
20、槽道(走线架)内布放时应加线槽保护。,走线架设计的要点,(4)有些情况下,交流电源线与通信线必须在走线槽道同层布放,两者间距应大于50mm;电源线穿金属管或采用铠装线,且保持一定间距。 根据通信机房的大小,走线槽道采用不同的安装设计类型。大机房走线槽道应该考虑双层或三层,中小机房以单层适宜。 4、走线槽道高度 传输设备的机架高度有三种规格:2000mm、2200mm、2600mm。以2000mm机架为例,从地面往上依次为:100mm高的槽钢(或其他支撑物),2000mm高的机架,100mm空隙,走线架或走线槽高300mm,100mm操作维护空间,机房净高就达2600mm。,走线架设计的要点,若
21、采用2200mm和2600mm高的机架,在单层走线槽道的情况下,要求机房净高达到2800mm和3200mm。若采双层和三层走线槽道,则机房净高再加300mm和600mm,机房净高要求3100mm和3400mm(2200mm高机架),3500mm和3800mm(2600mm高机架)。所以机房净高3200mm至3300mm,传输机房最好3500mm。上海新建移动机房净高3600mm。5、光纤槽道从目前各电信运营商的大多数机房来看,因机房布线无规范、不规则并在不断地扩容中,使得机房非常凌乱,已造成维护困难、不易及时处理故障,存在消防隐患等问题,而且随着光尾纤、跳纤数量的日益增多,已趋于无序、不可管理
22、的状态。,走线架设计的要点,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光纤槽道。采用光纤槽道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个传输机房内,使用光纤槽道 可构成一个封闭的环,机房内任何一个机架的上方均能灵活的上下跳纤以进入设备和ODF架。具体设计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应对机房进行合理的布局,明确ODF架的位置,区分主光纤槽道和列光纤槽道。一般要求ODF架列和连接不同通信设备列的槽道为主槽道,其每列安装设备上的槽道为列槽道。光纤槽道的材料应选用阻燃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或阻燃PVC(聚氯乙烯)树脂材料。光纤柄道应与走线架一起设计布局,主光纤槽道一般放在走线架上方;列光纤槽道一般安装在列走线架的
23、侧面。,走线架设计的要点,光纤槽道能提供大容量光跳纤的路径,光跳纤可以从ODF架跳到任何一列用光纤连接的设备,并可把设备上少量的余纤存储在光纤槽道内,且根据需要也可以在槽内改变光纤走向。光纤槽道的下口一般安装在DDF架的下方,光纤槽道的宽度与主槽道的宽度一致。列光纤槽道可根据需要将光跳纤引出到设备,因为跳线是从光跳纤是从光纤槽道的上方出纤,故称为上纤口。机房内的设备不可能一次全部安装完成,因此要求在列槽道的任何位置及设备的上方都能方便地安装光纤槽道的上纤口。在实际使用中,光纤槽道内的跳线不宜放满,按经验一般放至槽道高度的2/3为宜。目前光纤槽道的成本较高,进口的光纤槽道每米4000元左右,国产
24、的光纤槽道每米1600 元左右。,走线架设计的要点,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正在修编,征求意见稿已经看到,主要变动有两处,一是将“通信设备安装的抗震计算”一章删除了,二是将与邮政有关的内容取消了。新增的内容主要在第四章,共同点是将螺栓规格根据设防烈度量化了。举例:列架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抗震措施,(1)列架式电信设备顶部安装应采取由上梁、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旁侧撑铁和斜撑组成加固连接网。构件之间应按有关规定连接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2)电信设备顶部应与列架上梁加固。对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必须用抗震夹板或螺栓加固。(3)电信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对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
25、加固所用的膨胀螺栓或螺栓应加固在垫层下的楼板上。螺栓的规格每架设备应不小于4M12。,抗震措施,列架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4)列架应通过连固铁及旁侧撑铁与柱进行加固,其加固件应加固在柱上所用螺栓规格每个加固点不小于2M16。(5)列间撑铁的数量应视抗震设防烈度及列长而定。一般对于650mm宽的标准机架,机列长度为6-10个机架时,中间设置一处;11-15个机架的机列,中间设置两处。当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下时,可取消斜撑。(6)在8度及8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安装650mm宽主槽道时,列槽道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6m。超出以上距离时应增加吊挂装置。,抗震措施,(7)单面柜式机列的过桥槽道应设在
26、机列背与背间的槽道上。槽道间的距离要求同(6)条。(8)列架应终端在柱或承重墙上。走线架应终端在承重墙或终端在与柱拉接的支架上。(9)无法用螺栓与地面加固的电信设备,应在设备前后各用L型抗震防滑角铁进行加固。,抗震措施,1、机房隔堵电信机房开始使用时,机房很空,在同一层也有很多空闲的面积,为了机房的整洁、美观和提高空调效果,机房必须进行临时分隔,隔墙装、拆方便,不起灰,不掉灰。一般采用轻质隔墙和铝合金玻璃隔断。常用的有乳胶漆饰面石膏板隔墙、高强度石膏轻质墙板;玻璃推荐采用发纹饰面玻璃隔墙,为了使用安全起见,应该使用不锈钢包边的钢化玻璃。楼板洞和上、下线井道用与不用都要用防火泥和其他防火材料封堵。,机房隔堵,2、新型管道封堵材料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新型管道封堵材料POLYWATER管道密封/阻水泡沫材料。该材料采用美国保利沃特的专利技术,无需称量或搅拌,注射后迅速膨胀并硬化,可有效防止水、酸类、油脂、昆虫和啮齿动物进入管道。泡沫密封材料可良好的附着于金属、塑料及水泥等各种管道,且不受管道形状限制。密封泡沫固化后坚固、富有弹性且耐化学品腐蚀,可在不利的环境下和电缆发生位移时提供超级保护。同时密封 后的材料具有低密度特性,使维护人员在系统扩容增加线缆时可方便地清除。解决通信机房及通信线缆渗水、进水的问题,机房隔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