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常看到有人在挑选镜头时犯难,有新人,也有老人,包括我自己,之前也发过几篇咨询的帖子,其实大家都希望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无论你是 DX 还是菜鸟。特别说明:1、此次“出席” 的 【26 支镜头】多为热门镜头大致按广角排序,主要分为:广角篇、旅游篇、定焦篇(含微距)、中焦篇、长焦篇。2、以下内容中,参考多方测评、网友评论,部分受我本人的主观影响,仅为大家提供提参考,不对之处还望多交流。 3、价格参考“锐意 ”只取“大头” SO只做概略参考。 4、本文的宗旨是:帮您下决心购买每一支您有意购买的镜头! 5、文章最后附赠每支镜头的“专贴” 全部都是“摩天大楼”。 新人看前辅导:尼康标识的意义 FX:全画
2、副,尼康 35mm 全幅尺寸数码单镜反光相机的图像格式,目前尼康只有 D3 为数码全副机身。 DX:尼康数码单反专用头或称作 APS-C 专用头,对应镜头实际焦距需1.5 的系数。注:尼康没有标 DX 的镜头均支持全画副。(佳能所有 EF-S 头均为数码专用头,转换系数为 1.6,EF 头为全副头) AF-S:超声波对焦技术(SWM),又称静音马达or镜头马达 ,尼康 D40、D40X 、D60 上只有使用 AF-S 的镜头才能实现自动对焦。(目前佳能的头均采用此技术,标识为 USM) VR:防你自己手抖,不放别人乱动的电子减震技术-_-(佳能的标识为 IS,腾龙为 VC、适马为 OS)ED:
3、超低色散镜片,最大限度降低镜头色差。(腾龙为 LD、适马为 SLD) IF:内对焦技术,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 D:3D 矩阵测光技术。 G 头:无光圈调节环,无法使用在传统机身上。(貌似新出头都是 G 头发展趋势呀!) D 头:自带传递距离给机身的功能。 Micro:微距镜头,指具有微距拍摄功能的镜头。出于原厂的信誉,尼克尔的 Micro 头基本都能达到 1:1。(副厂将很多1:21:3.8 的头都大胆的称作微距Macro) :六边形中带个 N,表示带纳米镀膜的新头。(传说可以更好的抵抗眩光) DC:散焦影像控制功能。(传说目前尼康只有 2 支 DC 镜头) 一、广角篇: 尼康 AF-S
4、DX 12-24mm F4G IF-ED 镜头(¥7000)一支 “名不见经传”的头,不菲的价格,恒定但只有 F4的光圈,使之虽然有着“超广” 的焦距,确广遇冷眼。近 7000 的价格就算勉强不算是很贵,但是作为一款“DX”的头,确让人望而却步!虽然做工精良并享受金圈牛头的荣耀,但受到多家副厂同类产品的激励竞争,只能感叹它生不逢时了。泥粉中保有量小,出的好片自然也比较少。这大概是唯一一支我主观上不推荐的头了 当然,这其中的被“排挤”,绝对少不了下面这支大牛头的“功劳” 。 【牛广角】尼康 AF-S 14-24mm f/2.8G ED 镜头(¥13000)虽然价格不菲,但却得到广泛认同并升级为“
5、新三大牛头” 之广角牛头,俗称牛广角。有着传奇般的抗畸变能力,逆光下抗眩光出色,绝对是拍风光的利器,锐不可挡。无论上在D3 还是 D300 上都非常的威猛,更有“大灯泡” 的爱称。不能上 UV 镜,确反而让这支头的真实表现发挥到了极限。新加入的纳米涂层让抗眩光得到提升。最后的决心,作为“烧到” 想出手此头的朋友,大概也无需我多言了吧!(此头前一阵在欧洲被评为 2008 最佳专业级镜头)说完牛广角,就不得不说下面这支经典老牛头。 【金广角】尼康 AF-S 17-35mm f/2.8D IF-ED 镜头(¥10000)金广角的美名是长久的,手感和做工都非常好,胶段在数码时代更是得到了发挥,17-3
6、5 折合 1.5 的系数,相当于 25-52mm,近乎是胶片时代的最佳胶段了,然而胶片时代的金广角却被数码时代稍作“封印” ,虽然抗畸变能力依然强悍,但在抗紫边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争议。不过这些都不会影响老摄友们对这支头的钟爱!它目前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大概就是下面这支头了! 尼康 AF-S DX 17-55mm F2.8G IF-ED 镜头(¥10000)数码时代的王者,做工精湛、焦距基本等同胶片时代的挂机镜皇(28-70),(严格来说,这支头本不该放在广角篇,但是为了和周围几支头做比较,还是把它放在这里吧!)针对数码做的特殊优化处理,使其无论在色彩还是抗紫边能力上都有着良好的表现。F2.8 的
7、恒定大光圈、惊人的解像能力,装在 D80、D300 上都显得威猛无比!价格相对金广角及老镜皇来说也并不算十分昂贵,但是作为“DX 镜头 ”,近 10000 米的价格,算是容易让人们犹豫的一个理由吧!另外参看佳能 EF-S 17-55 F2.8 IS 总会让我们觉得不爽,7000 左右的价格还比尼康这支多了 IS。但总算尼康这支头的配置比较强悍:SMW 技术,内对焦(IF)设计,3 片非球面镜片元件,3 片 ED(超低色散) ,圆形开放(9 瓣)的光圈叶设计这些新技术的应有都是最好的证明,相传成像上也好过佳能那支不少。令人担心的就只有数码全副时代这支 DX头的尴尬了。不过我相信如果尼康这支降到
8、8000 以内或者增加 VR,肯定是热卖无比了。饶是如此,仍有大量的摄友推崇此头,我个人也认为这支头绝对是 DX 时代搞摄影的最佳挂机头。如果上面三只牛头都严重超出您的预算,您还有别的选择吗?下面这支便是最佳答案! 【银广角】尼康 AF 18-35mm F3.5-4.5D IF-ED 镜头 (¥3200)和金广角一样响亮的名字!它是胶片时代,令无数 N 家人为之自傲的一支头!(貌似当年在此胶段此价位,包括 C 家都少有能和银广角相抗衡的)镜片用料扎实、价格平易近人,各胶段各光圈表现出色,当然广角主要的风景类摄影对大光圈的需求也很小,惊人的抗眩光能力、色彩还原准确!外加全副头放在 DX 机器上,
9、近乎没有暗角的情况、抗畸变也比全副时代“显得” 好了很多。而且更有测评说 它与金广角在数码时代的“衰败” 正相反,银广角在数码时代 “异军突起”居然完美的传承了抗紫边等优点。可以说在此焦段+此价位,这支头是完美的!难怪许多泥粉都用银广 50 1.8 来顶替 17-55 有人说凡是 77mm 的口径的头都是好头,这支也不例外,况且从正面看过去,显得格外养眼。但焦距较近,人像时,很难将人物放大突出。不过作为风光旅游,绝对算的上是一件“利器” 了!370 克的重量,在野外拍摄的情况下会让我们很轻松,况且将来升级全副,还可以拿来当真正意义上的广角玩!那么下面就来谈谈最方便实用的旅游头吧! 二、旅游篇:
10、 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 镜头 (¥4800)谈到旅游,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映就是这支头了!这是一支 10 倍变焦的“高效” 旅游头,也算是尼康的一张“主打牌” 从上市时候 7000 多的价格,调到现在的5000 以下,参看副厂 18-200 的价格,应该说原厂这支目前的价格比较合适!当然,世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事。众所周知,镜头的成像质量和变焦倍数是成反比的,也就是变焦倍数越大,成像质量越差(貌似是光学定律?)。这也就是为什么定焦头都是好头的理由之一。此头 优秀的成像 是指针对此类大倍数变焦,能够保持相对较优秀的画质。不过我也相信有很多人玩进
11、去 之后会对此头的广角端及长焦端不满,比如近乎全程的暗角,较软的边缘和稍微明显的畸变等,进而升级自己的镜头。但是作为强大到无与伦比的“方便”,此头仍然是旅游爱好者“一镜走天下” 的最佳选择!那么假如我们希望有较好的“旅游性”、“高效性”,也想稍微兼顾成像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是“新头” 吧! 尼康 AF-S DX 16-85mm F3.5-5.6G ED VR 镜头(¥4400)这支和上面 18-200 一样,都属于“ 高级旅游头” ,此头比 18-200 焦段短了,但是保留和扩充的都是最实用的胶段,(参看 sony T* 系列头,除了24-70 、85 1.4、 135 2.8 就只还有一支
12、 16-80 了,说明此胶段超凡的的实用性)且此头边缘成像较好、抗畸变、抗眩光等能力在同类头中也是非常不错的,16mm 的广角更是此头的主打,大有在 DX 上取代银广角的趋势。镜头仍然采用工程塑料,手感欠佳,但两节伸出的镜筒确是全金属的。变焦环、对焦环阻尼适中,完全不用担心镜头前端会自己滑出,唯一的遗憾就是色彩表现稍显平淡,当然我们还有后期。总的来说,16-85VR 的光学素质已经比 18-系列的镜头上升了一个档次。传说比佳能那支 17-85 IS 那支要好不少,从测评上与 sony 的 16-80 也无太大差别。特别提醒:此头在D80 上容易出现 16mm 在大光圈下跑焦的情况,而 D300
13、 甚至是 D60 上都无此类情况。我和朋友们的分析结论是这只头太新了,D80 太老,对焦精度跟不上了。解决方案:连续两次对焦再照,基本就不跑了,考虑到实际拍风景时小光圈的使用,这点跑焦基本上不影响实际使用。也让我们来期待它在 D80 升级产品上的表现吧。说完这支 16-85VR,就不得不说说和这支胶段相仿的镜头! 尼康 AF-S DX 18-70mm f/3.5-4.5G IF-ED 镜头(¥2200)尼康的老套头,低廉的价格和绝对对得起价格的成像,使用在 D80 上的焦距相当于 35mm 相机的 27-105mm,同时拥有两项第一的桂冠:尼康第一款为数码单反开发的镜头;尼康第一款包含 ED
14、镜片的低端镜头。这支头再加上一支超廉价的 50mm 1.8 就能满足大多数日常的拍摄。当然也有不少人都准备出掉此头来升级的,所以想入此头的朋友,不妨去 2 手市场搞一个。另外也想奉劝准备出掉此头的朋友们,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或者质寻求质的飞跃,还是请继续使用它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支很棒的套头。说完这支套头,我们当然要来说一说 D80 的套头! 尼康 AF-S DX 18-135mm f/3.5-5.6G IF-ED 镜头(¥2300)尼康 D80 的套头,比上面这支有着更长的焦距,整体成像不错,但边缘比较一般,而且镜头的“屁股”是塑料口的,对于准备长期使用的朋友来说,不免令人担心。但是我们都知道
15、,尼康套头的口碑还是比较不错的,我也欣赏过不少此头的佳作。如果真的只是想作为初学者玩玩或者旅游,还是不很好的。当然你也可以先来下面这支更便宜的玩玩。 尼康 AF-S DX 18-55mm F3.5-5.6G (VR) 镜头(¥5001000)尼康入门级单反的套头!不可否认,轻便是这个镜头的最大的特点,小巧的 SWM (声波马达)、ED、非球,(第 3 代产品中还最新加入了 VR)更是令其增色不少。市场有着大量的拆机及二手货,价格超低廉,3 倍的变焦保证了比较不错的画质。绝对是最值得买来学习和“玩” 的一支头。请新手不用吝惜它,我外出见过的尼康相机上至少有 20的人都在用它。也许变焦头始终无法令
16、你满意,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定焦吧!正所谓定焦无狗头! 三、定焦篇: 尼康 AF 35mm F2D 镜头 (¥2300)正所谓定焦无狗头!众所周知,50mm 被称作标头(标准镜头),是因为他的视野基本符合人的眼睛,但是在数码时代(全副普及前),35mm 折合 1.5 的系数才更接近胶片时代的50mm,因此有不少朋友推崇在室内用 35mm 来摄影,以便更好的囊括下更多的内容。但这必定不是这支头的“本职”,35mm 其实一直是纪实摄影师们最钟爱,也是胶片时代,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人像装备, 全副上 62 度的视角可以同吃风光和人像的拍摄。So还是一起来期待数码全副时它的表现吧。考虑到人像,考虑到将来升级
17、全副,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标头吧! 尼康 AF 50mm F1.4D (¥1900)尼康 AF 50mm F1.8D ( ¥ 700)无论是那一家,每一款“标头”必定是精品!热衷摄影的朋友常常提到“标准的力量”,因为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照、人像照、还是获得摄影大奖的优秀作品,都少不了 50mm 定焦的身影。相对低廉的价格,超大的光圈,适中的焦距,无疑是每一位摄影爱好者都必备的一支镜头。在光线较差又不能或者不想开闪光灯的时候,标准的力量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50mm 1.4 的画质更“油润”,当然光圈也可以开的更大,做工也更好,价格也不算贵,大光圈焦外堪称翘楚而小光圈成像则锐利无比。50mm 1.8
18、 更是以其“无敌” 的性价比,打动了大批的摄影爱好者,虽然做功很一般,但仍被称作是千元以下的最优秀的尼克尔镜头。这两支镜头虽然没有使用超声波对焦技术,但是由于轻巧,它们自动对焦同样迅速,而且刚劲有力,即便手动对焦也比较容易操作。超大光圈是大光圈镜头的最大特点!这两支头在 F4 甚至更大光圈时就可以获得优秀的画质,必定是定焦,畸变控制的很好,轻便的体积,在旅行摄影和纪实人像有广泛的用途,几乎是出门必带的一支头,随便配合一支“ 旅游头 ”,便能满足日常的拍摄。或许有时候您想更好、更“专业” 的去拍人像,那么你还可以从下面这两支中挑选一下。尼康 AF 85mm F1.4D IF(¥6700)尼康 A
19、F 85mm F1.8D (¥2600) 85mm 1.4 是一支大光圈的优质人像镜头,锐利无比,绝对是尼康的顶级人像产品,素有“人像王” 的称号。合适的焦距和大光圈的人物背景虚化,85mm 1.4 比 1.8 贵出许多,无论是做工、手动对焦、遮光罩的金属质感,以及 77mm 大口径,无不给我们带来快感和满足感。当然,即便是85mm 1.8,也仍然可以满足您对人像摄影的日常需求,也算是一支高性价比人像头。可惜他们边缘的紫边现象略微明显一点,必定是胶片时代的产物,相信也有很多人在期待经过数码优化的,带超声波马达的“新 85”。不过平心而论,我个人觉得,在现阶段的半画幅上其实完全可以先整个“标头”
20、 来玩人像,必定 85mm 系列原本就是为全画幅而精心设计的。当然,您也可以挑选下面的微距头来兼顾人像。 尼康 AF Micro 60mm F2.8D Micro 镜头(¥2500)尼康老 60 微,口碑一直非常的不错,做工很好,也是尼康最便宜的微距头,最近对焦距离为 22cm,采用近距离补正机构,收差抑制良好,无限远对焦到等倍率摄影均有鲜锐画质表现,在花卉以及植物摄影时都有很好的表现。传说不是很适合人像是因为太锐了,容易把 MM 脸上的“豆豆”表现的太好!真不知道是贬它呢还是在夸它-_-。当然这只头在 08 年初被更新了,见下面这支。 尼康 AF-S 60mm F2.8G ED Micro
21、镜头(¥4100)尼康新 60 微,较之老 60 得到了全面的提升,AF-S、纳米镀膜,当然价格也提升了!正所谓“微距无弱旅” 每一支微距又都是定焦中的极品!而且 60mm 可以完成日常的人像,甚至是扫街!更值得一提的,此头大概是目前带(纳米镀膜)的最便宜的头了!作为 1:1 微距,此头更适合拍摄花草和静物,由于最近对焦距离只有 20cm,不大容易拍摄到微距的昆虫,而且也不是很适宜“布光”。如果这支头还满足不了您对微距的热爱,那就上下面这支头吧! 尼康 AF-S VR 105mm F2.8G IF-ED Micro 镜头(¥5600)尼康 105 微距,关注器材的人都知道,各家的镜头群里一定少
22、不了一支“百微” 。这大概是综合了焦距、对焦距离、大光圈和制造成本的终极产物。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尼康新的 105 微距,通常被称作“105VR” 。此头大概是尼康镜头群里最便宜的“金圈”牛头了,同样拥有 ED 和纳米镀膜,同时还增加了特有的 VR,(第一支带防抖的微距头)以便长焦摄影。粗壮的镜筒再装上遮光罩,远看宛如一个 XZP。微距摄影时能够有近 1 米的空间来拍摄(最近对焦距离 31cm),能够更好完成布光和拍摄昆虫特写。而且作为 105mm 也能勉强充当一下长焦,相信在全副上一定能够更好的拍出人像。这支头在国际知名测评网站 Photozone 上给出的分数大概是尼康目前的镜头中最高的哦!说
23、道这里,让我们退后两步,来谈谈现阶段有些“尴尬”的中焦。 四、中焦篇: 尼康 AF-S 24-70mm f/2.8G ED (新中焦牛头)镜头(¥15000)尼康为配合数码全幅 D3 而推出的新头,采用了一切先进技术,拥有标准的 2.9 倍变焦,使它在中等远摄对焦范围内具有非常实用的宽角,从而使其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是全幅的最佳,也是最牛的挂机头之一。饶是胶段在半画幅有些尴尬,但仍是强手到市场严重缺货,价格也一路攀升。很多计划近期升级到全副的朋友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此头,绝对是贵有贵的价值和意义。实在掏不起的朋友,面对全副,起码也要考虑考虑下面这支头。 尼康 AF-S 28-70mm F2.8D
24、IF-ED 镜头(¥10000)胶片时代的中焦牛头,做工绝对的扎实,用料十足,焦段实用,成像锐利,色彩表现出众。2.8 的大光圈同时带来完美的成像素质,超声波的应用也灵敏准确。这支镜头依然是 D 头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保护了高端镜头产品在尼康老式相机上的应用。除了老点,它几乎没有缺点,并且比新的中焦牛头更“帅气”-_-!如果实在是穷人,那就选择下面这支物美价廉的吧。 尼康 AF 24-85mm F2.8-4D IF 镜头(¥3700)这是一支高性能的标准变焦镜头,外形粗大,显得比较专业,虽然是支老头,但是颜色还原漂亮,锐度也很好,特有的 24 毫米 f/2.8,以及 1:2 的微距拍摄能力,使其
25、变得非常实用。只可惜广角端桶形畸变比较明显。当然,和它一样方便、实用的还有下面这支。 尼康 AF-S VR 24-120mm F3.5-5.6G IF-ED 镜头(¥3700)带有静音马达和实用的减震功能的尼康 24-120mm 镜头,价格适中,5 倍变焦,使用途更加广泛。只是边缘畸变同样比较明显,24mm 稍微缺乏广角,但即便是数码时代,仍有不少人在用它挂机。 五、长焦篇:【小竹炮】尼康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镜头(¥14000)说到长焦,自然要从大名鼎鼎的 XZP说起,口碑出众,传说是陷入“泥坑” 早晚必入的一支头,完全不同的质感,光圈全开 F2.8 的
26、时候各个焦段都很好,更是可以包揽大部分人像工作,绝对优秀的中心及边缘成像无不另 N 家人心动。价格也随之一路飚升,当然涨价和缺货也正说明此头的优秀。二手市场上很难看到此头,即便有,也可以很容易的卖到 1 万以上。二代 VR,更是让手持出片成为现实。如果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只能说它少了一层纳米镀膜,相信后续的升级产品必能更加完美。我们唯一的抱怨,大概就只有价格了吧!没米这么办?自然要来看下面这支了。 【小钢炮】尼康 AF 80-200/2.8D ED 镜头(¥6000)说起 XGP,可谓历史悠久,我们现在所说的 XGP 大多为第三代产品,其实还有第四代产品“大钢炮”(DGP) 可惜由于太过重
27、、缺少 VR 等原因,很快就被第五代产品所替代,而这第五代产品其实就是我们上面那支 XZP。 XGP 传说已经停产,但是各方面做工都是绝对一流的,含 3 片大 ED 镜片,全程 F2.8光圈可实现高解像力和反差,鲜明锐利的图象。仅仅是没有 VR,手持稍逊,比之 XZP 也又重了些。传说很多副厂 70-200 F2.8 始终无法抬高价格,也是因为受到来自这支头的种种压力。当然,如果你既想要长焦,又想要 VR,还囊中羞涩,那就只能考虑下面这支了。 【XLP】尼康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镜头(¥3600)尼康 70-300VR,又称“XLP”,其中文译名漂
28、浮不定,暂且译为小老婆吧。这是一支大变焦实用长焦,配合 18(16)可以构成完美的全胶段。VR 的强大,更是在这支头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无怪有人称它为穷人的牛头。轻便是它最大的特点,携带起来比那些 70-200 类要方便多了,配合D300 类高 ISO 单反,更可以一定程度的弥补它小光圈的劣势。脚架上,此头可以有更好的表现。如果你连这支都搞不定,那我真的无话可说,就请自己掂量着看下面这支吧。 尼康 AF-S VR 55-200mm F4-5.6 G (IF) 镜头(¥1600) 俗称“ 小手雷”是一款轻盈、小巧的 3.6 倍变焦镜头,适合初级用户,搭载了 VR、ED、SWM、IF 等多种实用性技
29、术,但是抗眩光能力有限,光圈也小。它是 18-55 的最佳“搭档”,虽然只是一款低端的 DX 系列长焦镜头,但杰出的性价比,也让不少玩家津津乐道。 笔者小结:结合自己肤浅的一点理论知识与实践,最后还想多说几句: 1、牛头、狗头、旅游头,彼此在中心成像上的区别都不会很大(尤其在小光圈、100mm 焦距以内),主要是边缘的分辨率上容易拉开差距。所以,如果想升级镜头,要不就换大光圈牛头、要不就换增加 VR 的,否则实际画质的改善、用途的提升,也许会让您失望了。 2、尽量避免各支镜头间焦距的重复,安排好自己的镜头组合。作为日常旅游的使用,5 倍左右的变焦头还是绝对需要一支的,因为换头确实比较麻烦,而作
30、为摄影出片,最好还是选择 3 倍内的变焦或者定焦吧。 3、对于最后的“出片”,我想说,优秀的景物(人物)才是最最重要的,是出片的根本。其次是摄影的技巧,比如构图、位置、角度、曝光量等,而类似色彩一类的东西,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信赖“后期” 的。排在最后一位的,我想才是器材。(单反门内) 4、钱乃身外之物,因此请不要留下遗憾,当然更不要后悔,玩摄影真正需要的是我们端正的心态。 PS:其实玩单反就和练武功一样,练到最后,草木皆兵,正所谓牛头既是狗头,狗头既是牛头,随手抓来,其实全都是好头,这才是最终形态的摄友_ -业余发烧友 NIKON 镜头的评价和配置:(1) 变焦 当你真的变成了一个摄影的发烧友或
31、爱好者, 会发现,玩单反的 一个很大的乐趣,在于配镜头, 换镜头:各种各样的镜头,不仅在自己的相机上换来换取,也更多地在脑子里换来换取!经常琢磨 什么样的配置, 是合理的配置,才能拍出亮眼的照片。 网上评论更是无数。道理大家都知道, 狗头到了行家手里, 片子照样亮丽; 可是大多数人, 特别是发烧友, 像我一样, 总觉得片子的质量和镜头的质量关系更大, 谁让那些高手天天拿着好镜头(牛头)啊, 不买几个牛头不过瘾, 不能安心摄影。 话又说回来, 除了公家出钱或是自己有影楼业务, 凡是自己出钱的,都希望能把刀用到刀刃上, 也不能每个牛头都买。 于是到底什么样的镜头应当抱回家,便是一个非常需要仔细考虑
32、的问题。 这样,我们首先明确 问题: 自己花钱(不花冤枉钱), 能有一个 decent (拿的出手)的镜头组合, 能拍照所有的场合(业余者的梦想), 能安心提高摄影水平 (节约时间是一个现实问题)。 转换到镜头语言, 至少从广角到长焦,光圈有至少 1.4 到 2.8, 镜头至少有牛头, 至少要有水旺旺的大眼睛。 网上有很多很好的镜头配置的评论, 例如 123zero, 写的很好,大家参考;那么本文是从另一个角度和网友分享经验, 笔者从1996 年拥有第一台 NIKON, 目前仍有 D200,D50 和一台胶片机。 镜头嘛, 终于也稳定下来。 和 90%摄影网友不一样的地方, 笔者的本职工作和镜
33、头的光学设计,制作有很大关系, 也曾经和 NIKON 的 senior sales (高级销售人员)谈过 N 小时(但是没有谈镜头)。可以从器材设计制作销售的 角度有一点发言权。 从商业角度来讲, 尽管 NIKON 的照相机和镜头,满街都是, 给人感觉一定是挣了很多钱; 但是, NIKON 最挣钱的不是这些, 而是给 INTEL,AMD 制造的芯片用的光学精度要求极高的光学光刻机, 大家一定很吃惊吧。CANON 也一样。 在那个行业里, 蔡司还不行。 (不能随排迷信蔡司镜头)。 换句话, Nikon 投入的人力在镜头上设计的,不会很多很多, 一方面也是因为镜头的光学设计比较经典。 这样的话,
34、镜头的价格极大的依赖于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和新技术。 学过商学院的人或搞商业运作的, 应当明白我说的。 大家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 我们如果知道 NIKON 如何计算镜头的制作成本, 那就买那个费力气的又相对便宜的和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 NIKON 的工程师自然知道,用料讲究制作费力的镜头, 是为了更好的成像。很多网友自己作评测,搞得很复杂, 费时间, 结果还不一样,还吵架。 知道我下面的公式,自然就知道那个镜头的成像好了, 也就不瞎吵了。 镜头里光学的东西很复杂(我学了十几年),我就告诉大家结论好了:除了千锤百炼的设计(50/1.8)以外, (1) ED 镜片越多, 色彩 越锐利鲜艳, 非球面镜
35、越多,广角变形越小 。 ( 如果是学术角度的话, 不一定对,这里只是简化一下)(2) ED 镜片越多越贵,非球面镜越多越贵(3) 光圈叶片越多,越贵(4) 尺寸越大,越贵(5) 金属料,自然比塑料好 首先,以此来作镜头成像的评价 (1) 著名的 XZP ( 70-200/2.8),5 片 ED 镜片(最多的), 公认的颜色艳丽,锐利,长焦,不需要非球面镜校正变形, 77mm 大眼睛,金属用料,真是没缺点(重,大,D3 上的议论),按我的公式,成像色彩锐利无人能比,没意见吧。买不买,有钱当然买,有货当然买。($1700 US) (2) 80-200/2.8, 3 片 ED 镜片, ($900),
36、 好多人拿这个和 XZP 在色彩成像上比,大家明白了吧,还是有差距呀(3) 24-70/28, 3 片 ED 镜片,3 片非球面镜,用料十足 , 仅次于 XZP, 因为加了 nano 镀膜(没什么了不起)和较长焦距(畸变更容易控制), 比 17-55 成像更好, $1700, 但是 同样的材料,比 17-55 贵了 500 美金, 有些过了,要等等。 (4) 28-70/28, 2 片 ED 镜片,1 片非球面镜 , 以前的 best, 但是用料不足, 无法和 17-55 在数码上对抗, 推出舞台。 (5) 17-55/28, 3 片 ED 镜片,3 片非球面镜,用料十足,仅次于 XZP,在这
37、个焦段,公认的颜色艳丽,但是饱受争议,都是DX format 惹得 祸$1200. (6) 17-35/28,2 片 ED 镜片,3 片非球面镜, 因为焦段比 17-55 小,因此同样 3 片非球面镜,对畸变的控制超 17-55, 但是只有 2 片 ED 镜片, 颜色不如 17-55 (7) 18-70mm, 3 片 ED 镜片,1 片非球面镜, 很多人吃惊它优异的色彩和锐利,3 片 ED 镜片, 和 17-55 一样,颜色很好,所以有人觉得和 17-55 差不多 (可怜的 17-55),但是非球面镜在这么大的焦段少了, 所以在广角有明显的畸变。 $300. 没钱一定要买。颜色如同 17-55
38、, 比 17-35 还好,就是畸变不好。 (8) 18-135,1 片 ED 镜片,2 片非球面镜; 只有一片 ED, 色彩不如 17-55,17-35 ,很多人说他干涩,没错吧, 但是相对来说, 畸变的控制要好($300)(9) 18-55,1 片 ED 镜片,1 片非球面镜; 除了 ken Rockwell 说它好, 没人说它好。 (10) 18-35, 1 片 ED 镜片, 1 片非球面镜; 著名的银广角, 和 18-70 相比, 在 DX format 没什么优势, 除了 77mm 以外的大眼睛和相应的畸变控制。(11) 12-24/4, 2 片 ED 镜片, 3 片非球面镜; 才是数
39、码时代的银广角,3 片非球面镜来控制畸变。 ($900) (12) 14-24/28, 2 片 ED 镜片, 3 片非球面镜, 带 nano 镀膜。才是数码时代的金广角。 $(1600), 偏贵。 (13) 18-200mm, 2 片 ED 镜片, 2 片非球面镜; 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 自然最好作旅游头了。 不能出最好的色彩, 也不能出最好的畸变控制。(14) 24-120mm, 2 片 ED 镜片, 2 片非球面镜; 在胶片上和 18-200 一样;目前很冷清 我想现在大家对变焦的镜头的评估,有了理论根据了, 很多争论可以结束了吧。 只要记住镜头的 ED数和非球面镜数,性能价钱就很容易评
40、价了。 对 17-55/28, 目前的处境很不幸, 但是和 24-70 or 17-35 相比, 从用料上而言还是很值得的,相对便宜。 但是 18-70 对其伤害最大, 色彩竟然不分上下, 加上便宜的 50mm 镜头带来的大光圈,和别的定焦广角存在,加上人们对未来全副的期待,得到不幸的待遇。 实际上, 对所有的 DX DSLR 而言, 17-55 无疑是最好的变焦。目前美国的价钱$1200, 我估计很快就会缺货的。 对照一下 70-200 的 XZP 或 24-70, 待遇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下一章我们讨论镜头的配置。 2008-07-22 18:41 补充如下 大家一定奇怪这个方法很实用, 因
41、为对变焦镜头成像的分析,最简单最重要的是这样了,如果有人想亲自设计镜头, 有很多软件, ZEMAX 或 OSLO , 也可以试试。 试试就知道ED 镜片和非球面镜的重要性; 有两个原因, 光学设计上, 能少用镜片就少用, 产品上, 也是能少用就少. 讲的稍微多点, 镜头的设计, 大致都定了, 没什么了不起, 中国人也可以很棒 ( 和一些光学老院士谈过, 国内主要是材料,研磨技术, 镀膜的问题); 镜片多了的坏处是, 镜头间的来回反射,引起所谓的鬼影炫光麻烦, 所以遮光罩能带上, 就带上, 你不知道设计师很下功夫的;看看 70-200 的遮光罩很长, 17-55 的也很长。 所以, 镜片能少最好
42、, 如果少不了, 一定是为了性能。 做过产品的人知道, 多一个零件, 不知到会带来多少麻烦, 不要说贵的了。 试试我们的理论, 我们看一个值得推荐的镜头, 16-85 VR, 2 片 ED 镜片, 3 片非球面镜, 带 VR,构件和 17-35, 14-24,12-24 一样,才 640$, 所以大家不要奇怪它卓越的光学性能, PHOTOZONE 认为和 17-55 一个水准, 一半的 17-55 的价钱, 还有VR。 如果大家还没有镜头的话, 可以买这个。 一个美国摄影者问我为何 16-85 这么贵, 听我这么一讲, 马上就买。 PHOTOZONE 也没讲清楚为什么。 ED,非球面镜理论,
43、是用来作成像的评价, 应当是很准的, 但是和价钱是没直接关系的。 但是好像和镜头的 售价有关, 里面涉及到 NIKON 的定价策略。 先声明一下,本人从来没在Nikon、CANON 工作, 如果无意歪打正着说出 NIKON 的定价策略,那见谅了。本人写此文, 实在是感谢那些论坛上贴好文章, 好照片的摄影爱好者, 和我一样的发烧友分享的。 镜头的材料, 特别是研磨, 很有学问, 基本上是高质量成像的保证。 镜头越大, 越难 ( 哈勃望远镜就是大镜片研磨出了问题) 。 77mm 的镜头,应当比 67、62、52mm, 难多了, 玻璃的比压模的难, 不用说高档玻璃了。 材料均匀性,纯度的问题, 我们
44、中国好像总是方面有差距。 牛头的镜片, 那是狗头不能比的。 蔡司的做工, 也是最好的之一, 可以注意到蔡司不太作大眼睛那, 能把小眼睛做好就不容易。 对镜头的评价,及其复杂, 除了光学设计, 装配的精度, 玻璃研磨,影响很大。 我充一点, 牛头的玻璃中杂质控制很好, 这是很多人感觉牛头色彩亮丽的原因, 但是即使是行家 ( 我见过的), 拿着镜片也要看半天的,所以大多数人看不出来。 另外一个原因, 是镀膜的水平, 例如 28-70, 设计一流, 镀膜一流, 但是 NIKON 显然放弃了那样的, 新的 24-70,也是用 ED, APSH, 来取代。 因此用 ED, APSH , 来评价 NIKO
45、N 目前变焦的成像,是目前NIKON 采用的, 有人回帖也说了, NIKON 镜头参数第一条, 就说几个 ED, APSH, 这位 DX 好聪明。 一位 DX,问了 28-200, 一看是 3 ED, 3 ASPH, 显然成像出色, 但是从推出的时间上, 没有 VR, 没有高 ISO, 在当时是没有太大用的; 如果不是产品定位问题的话, 那倒是说明了 NIKON 那个时候就想开发全副了, 笔者认为那是全副的便宜的旅游头。 如果几个 lens 的 ED, APS , 数量一样, 那就要看别的了, 设计, 材料,。 镜头的价钱, 很多时候还是做工。 10$ 的 TIMAX 和一万美元的 Carti
46、er 一样走时准确, 但做工是不一样的。 牛头的作工,那是狗头没法比的。 如同瑞士手表。 但是就我们这里将成像而言, 很多时候和牛头不分上下。 如果你会用的话。 很多人问定焦,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还需要讲一下另一个评价镜头的参数, 分辨率。如同用几个 ED 镜片说话, 笔者喜欢数字, 对成像的评价最好用数字说话。 这不能不提 MTF(光学传输函数), 笔者从研究生设计某种特殊相机时候, 认识他了。 是公认的最好描述光学成像特性的东西。 但是, 它对设计者极为有用, 很多光学设计软件必需有的。对摄影爱好者, 只给参考意见。 主要是因为 NIKON 厂家给的是最大光圈的特性, 而不是 所有的光圈时
47、候的曲线。 同时, 如果真的有, 行家也会看出设计里的问题或窍门。 因此厂家都不给。 另外一个原因, MTF 的准确测量也比较难。 笔者在网上找了找, 觉得还是 PHOTOZONE 的测试比较可靠, 有主要光圈的数据。 笔者先后和几个德国人相处过, 觉得他们干事可靠, 应当放心, 但是评论结论不一定准, 常常有点酸。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笔者提出的 ED 镜片和非球面镜理论, 是有效帮助大家理解变焦镜头的, 结构决定性能, 可以从中知道某个镜头的长短处,付的价钱是从那里来的, 对变焦有用, 对定焦意义只是参考, 因为变焦的设计难度,相比于定焦,大很多, 没有硬件的支持不行。 回答定焦的问题,
48、很容易惹争议。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 定焦基本上停顿, NIKON/canon 都是全力推变焦。 和变焦相比, 在小于 50mm处, 定焦基本上落下风,这都是非球面镜的功劳,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广角定焦的处境,大于 50mm, 有很多定焦名头。因为定焦的设计实在是很容易集中力量, 现有的设计都是经典, 很难有突破, 质量都在镜片上的制作,突破都在作工镀膜上。 还好, 蔡司,真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优良的作工镀膜硬是将广角定焦的水平提到新地步。 大于 50mm 的定焦, 和变焦百花齐放; 大于 200mm, 都是定焦的天下。 这是 nikon 镜头明显的趋势。 如果想知道物理原因的话, 那是因为 E
49、D 镜片和非球面镜的成本在广角端成本低的优势表现明显。 从理论上说, 变焦无法超越定焦;但是实际上NIKON/CANON 定焦不上进, 搞得一个 17-55(24-70)/70-200 两个变焦镜头 ,基本上通吃。 定焦基本上靠大光圈,相对便宜或者特殊应用取胜。 现在数据说话, 简单其间, 笔者从 PHOTOZONE 提取分辨率最大值(即使在不同的光圈下), 来得出镜头的分辨能力, 表中第一列是镜头名, 第二列是工作焦距, 第三列是分辨率 在 24mm, 如果不是蔡司的话, NIKON 中 24-70 最好 16-85 24 2211 17-35 24 2236 17-55 24 2160 18-70 18 2141 18-70 24 2110 18-135 18 2223 24-70 24 2319 N24/2.8 24 2234 N20/28 20 2161 ZF25/2.8 24 2325 在 40-5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