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用符号把每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分划出来.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
2、上剥豆。答案:1、他 征求 意见。2、秋天 富有 景象。3、张思德 是 榜样。4、汽车 奔驰。5、我 过着 生活。6、峰峦 显露出 轮廓。7、朝阳 照亮 树梢。8、汗珠 下落。9、他 赶回 家乡。10、农民 铺 麦秸。11、勇士 冲了 上去。12、学校显得 幽静而又神秘。13、心里 感到 沉重。14、他 推 门 走 进去 站 在桌子前。15、连长 命令 我们。16、祥林嫂 叫 阿毛。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8科学技术是人
3、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7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28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29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30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31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32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34因为鲁班的技
4、艺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称他为“祖师”。35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38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40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41鲁班想,如果用铁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会更好。 4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4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4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4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4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48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49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50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5、51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52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53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54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55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75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76. 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充裕范明了造纸机。77.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1我(主语)从此就(状语)看见(谓语)许多(定语)陌生的先生(宾语)。2藤野先生(主语)总是(状语)挟着(谓语)一叠大大小小的(状语)书(宾语)。3干事(主语)在黑板上(状语)写(谓语)广告(宾语)。4这位(定语)客人(主语)直
6、勾勾地(状语)打量着(谓语)主人的(状语)脸(宾语)。5托尔斯泰(主语)透出(谓语)一股(定语)才气(宾语)。6一个(定语)陌生人(主语)把(谓语)我(宾语)紧紧地(状语)抱(谓语)在怀中(状语)。7我(主语)默默地(状语)站(谓语)在走廊上(状语)。8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状语)成就(宾语)。9这(主语)是(谓语)一种别开生面的(定语)场面(宾语)。10在场的(定语)老年人(主语)格外(状语)兴奋、活跃(谓语)。11白色的(定语)丝线(主语)拧成(谓语)细细的(定语)绳子(宾语)。12这些(定语)节日(主语)包含着(谓语)丰富的(定语)民俗习惯(宾语)。13我们(主语
7、)喜欢(状语)倾听(谓语)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定语)鸟叫(宾语)。14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寸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口周围(补语)。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定语)记者(主语)一声不响地(状语)解了(谓语)系在自己腰带里的(定语)那条结实的粗(定语)绳子(宾语)。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19张思德同志(主语)永远(状语)是(谓语)我们学习的(状语)榜样(宾语)。27已经上了岸的(定语)勇士(主语)乘机俯身(状语)冲了(谓语)上去(状语)。 28小学校(主语)显得(谓语)那样幽静而又神秘(补语)。29心里(主语)突然(状语)感到(谓语)万分沉重(补
8、语)。30他(主语)推开(谓语)门(宾语)走进去(谓语)站在桌子前(补语)。31连长(主语)命令(谓语)我们(宾语)马上休息(补语)。 32祥林嫂(主语)叫(谓语)阿毛(宾语)坐在门槛上(状语)剥豆(补语)。34因为鲁班的技艺高超(状语),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主语)尊称(谓语)他(宾语)为“祖师” (补语)。35鲁班所处的(定语)时代(主语)距现在(谓语)已经好几千年了(补语)。38鲁班(主语)发现(谓语)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定语)刺(宾语)。40鲁班(主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状语)来回拉了(谓语)起来(状语)。 41鲁班(主语)想(谓语),如果用铁片代替竹片(状语)
9、,效果(宾语)可能会更好(补语)。 42直到今天(状语),锯子(主语)仍然(状语)是(谓语)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定语)工具(宾语)。 43后来(状语),鲁班(主语)又陆续(状语)发明了(谓语)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定语)木匠工具(宾语)。4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状语),鲁班(主语)在其他方面(状语)还有(谓语)不少创新(补语)。45当时(状语),还有人(主语)把(谓语)字(宾语)写(谓语)在丝织的帛上(状语)。 47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48蔡伦(主语)苦苦地(状语)思考着(谓语)改进的方法(宾语)。49地球上几乎(状语)每时每
10、刻(主语)都在(状语)发生着(谓语)地震(宾语)。50 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力(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51当时(状语)我国的(定语)地震灾害(主语)十分频繁(谓语)。52一天(状语),地动仪(主语)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定语)铜球(宾语)忽然(状语)落下(谓语)。53这个神话(主语)是(谓语)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定语)一种猜测(宾语)。54我国桥梁事业的(定语)飞跃发展(主语),表明了(谓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定语)无比优越(宾语)。55地中海沿岸(主语)被称为(谓语)西方文明的(定语)摇篮(宾语)。75近几年来(状语),父亲和我(主语)都东奔西走地(状语)忙碌(谓语)。 76. 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77. 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力(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