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9235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27卷 第 1期 苏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l.27 No.12010年 3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Mar., 2010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摘 要 : 现代景观设计已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但无论出现哪种新风格、新形式,设计师对景观中各种尺度及其关系的研究仍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景观尺度不仅在空间方面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更通过各种体量感、距离感给受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受。而通过景观尺度系统将这些感受串联起来,就能够创造出连续式的心理变化,从而形成受众体验时的心境。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尺度;视错觉;尺度系统;心境;动态体验

2、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08-793(00)0-00-0葛逸飞(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上海 200237)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分支,包含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开放性空间设计,甚至在城市设计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景观设计在坚持面向群体观念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把握受众心理来强调精神文化。而人类在与自然千百万年相互斗争与适应的历史进程中,在自然景观尺度与人们心理感受关系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到了现代景观设计中。因此人们在面对整体宏大的景观设计时,会感受到面对名山大川时的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视觉冲击

3、及心灵震撼;而身处平和而精致的日式庭院时又能感受到那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静谧之美。由此可知,人们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心理感受正是源于对自然景观心理感受的经验累积。而这些经年累积下来的经验正构成了现代景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andscape Scale and Receiver MentalityGE Yi-fei(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Abstract: Modern la

4、ndscape design has found itself in an era of diversification, but despite all the new styles and forms, it is still scales in landscape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that weigh most for a designer in his research. Beside constraining receivers behavior spatially, landscape scale also provides differe

5、nt experiences to receivers via giving a sense of distance and architectural mass. A series of continuous psychological changes would be created by combining those experienc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of landscape scale, and thus receiver mentality would emerge.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

6、n; landscape scale; optical illusion; scale system; mentality; dynamic experience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人类的户外活动规律、心理及其需求。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首先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其次是对人类行为的组织策划,最后才是赋予人类行为以一定空间范围的布局。所以说,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在于行为策划,或者说是一种体验设计。而在空间表现方面,如何去策划人类的行为,把握受众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的尺度。一、景观尺度与人类心理的契合关系由于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受众的行为策划和体验心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考虑基本的人

7、体工程学、把握实用性原则的同时,对受众景观体验中的心理变化进行揣摩,从而确定相应的形式、尺度、材质等设计元素,其中尤以景观尺度最为重要。因为在由远及近的观察过程中,首先吸引人们的必收稿日期 : 2009-10-09作者简介: 葛逸飞(1985-),男,江苏苏州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万方数据苏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第 27卷- 6 -然是景观的尺度带给人的感觉。(一)景观总体空间的三大门槛尺度景观体验的过程是将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再结合人体工程学、社交空间等关系,形成一系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尺寸,其中有三个基本尺寸将景观总体空间划分成了三种类型,而受众在其中

8、能体会到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首先是2025米见方的空间,比如小型的广场、商业或办公空间的庭院景观,人们在其中感觉比较亲切,适宜的尺度可以创造出轻松的氛围,方便人们交流,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其次,当尺寸超过110米,肉眼只能辨出大略的人们的体形和大致的动作,人们在这样的尺度空间中自由度更高,并会产生出广阔的感觉,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再者,像北京天安门这样的大型广场,长、宽尺寸均超过390米的景观空间,就算视力再好也看不清东西了,如果要创造一种很深远、宏伟的感觉,就可以运用这一尺寸,这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以上三种尺度确定了一个景观空间带给受众的总体感受,而其中具体的景观构筑物的尺度

9、将影响人们在景观体验时的心理变化。(二)景观中人类的基本活动、体验心理与尺度表现景观规划设计强调的是开放的空间,设计师关注的首先是人在户外开放空间(公园、街道、广场等)中的行为。这些行为活动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人们满足生存需要而必需的活动,基本不受环境品质的影响,在景观尺度上只需满足人体工程学和避免造成危害设计。选择性活动就是诸如公园游玩、饭后散步等游憩类活动,与环境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交性活动也是如此。设计师不仅仅要考虑尺度的适宜性,更多地要考虑尺度与心理反应的关系, E.T.霍尔提出了人性交往的四种距离尺度:1.亲密距离:人和人的距离小于

10、0.5米,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视觉并不重要;2 私人距离:人与人的距离为0.51米,触觉和嗅觉起到一定的作用,视觉起到主导作用;3.社交距离:人与人的距离为12.5米(较小),或 5米(较大),认知主要靠视觉和听觉;4.公共距离:人与人的距离为510米。其中后三个尺度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得比较广泛,比如休息区景观座椅的设置,其长度通常设定在社交距离的范围之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按照人的普通心理,同座的人往往是相互认识的,社交距离保证了人们交流顺畅;而两个景观座椅的间距一般等于或大于510米的公共距离,这就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私密性,过短的间距容易造成人们心理的紧张感,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的谈话

11、被别人有意无意地听到。以上这些尺度数据可能会因为社会文化或个人因素在心理感受上有所不同,但在设计中是必须考虑的,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它将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心理感受。其次,设计师必须清楚受众希望在环境景观中得到什么,然后去把握人们的需求心理。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很多人都希望通过绿地景观去亲近自然,暂时地远离尘嚣,在这类设计中尺度应尽量模拟自然尺度,不使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另外,人们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纪念某件大事或者某个重要人物,这就要求尺度有一定的震撼人心的作用,例如矗立在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面对香榭丽舍大街的凯旋门,高达50米的落差尺度加上12条林荫大道从广场辐射延

12、伸,使凯旋门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而更多的人走进景观是为了游玩消磨时间,适中的尺度(与人体尺度近似或相宜)与层次有利于人们对景观的把握,又不失乐趣。二、景观尺度与视觉心理从视错觉角度修正景观尺度,可以营造受众良好的心理体验与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考虑环境景观中人们的基本活动和心理体验的同时,必须认识到由于我们在感知景观时条件和环境的不同,以及某些光、形、色等因素的干扰,加上眼睛本身的结构不完善和心理作用,人对景观尺度的感知往往会发生错觉。因此,视错觉对于景观规划尺度的设计与确定有很大意义,有时更要借助它来产生某种特殊效果,以此来改变人们对空间的感受。视错觉的存在要求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在客观

13、比例上修正尺度,以此来符合受众视觉与心理的需要。比如,在景观中一些柱体的设计,尤其是较高的柱体,若柱的轮廓线为直线,看起来会有内凹的感觉,这就必须考虑到光渗错觉(黑色背景下的白色物体,由于光渗作用,它在视网膜上成的像要比实物大一些;白色背景下的黑色物体,情况恰恰相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身向外微凸就是考虑到光渗错觉,若碑身为一直线,在天空明亮背景的映衬下会有向内收缩之感,正是在尺度上做了细微的调整使纪念碑显得更庄严稳重。另外在设计中也非常容万方数据2010年 第 1期- 7 -易遇到同一宽度的构筑物横放比直放显得宽的情况,横放构筑物要在尺度上适当缩减,才能取得横竖等宽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人们

14、对远处物体的实际尺寸的判断是按其透视缩小的程度作出的,利用近大远小的视错觉规律可以从视觉上增加景观构筑物的高度和空间的深度。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从下到上每层塔高在逐渐缩小以增加高度感,增强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南京中山陵为了增加深远感,在尺度上将台阶两纵边向内倾斜成梯形,人在看台阶时不会注意两纵边相互接近,会因为透视而觉得台阶更长。而与梯形台阶相反的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为了突出中心建筑物,将广场的两纵边距离逐渐放大成梯形,这样就显得广场比实际更宽,而中心构筑物则显得更高大。尺度上的视错觉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影响人们对景观的感知,从而使受众的景观心理体验发生改变。从纠正到利用尺度上的视错觉,有利于景观

15、设计师把握受众的心理,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心理体验。三、现代景观尺度设计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人们普遍感觉到我们所处的空间正在逐渐缩小,而在景观规划中,设计师往往将尺度扩大,以此来达到平衡。此外,城市人口密度日益增大,也要求景观规划提供比以往更大尺度的空间以及构筑物。在技术上,由于科技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形式的设计都能付诸实行,这也为景观尺度的增大提供了保证。因此近来很多景观设计的尺度无论是水平向还是垂直向都比以往大,给人们留下了更为夸大的视觉效应,从而达到一种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这种尺度上的夸大如能把握好,则会比以往的景观规划作品更具视觉刺激性和

16、冲击力,更能震撼受众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与之产生共鸣,成为不朽之作。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 MillenniumPark)的大型户外雕塑云门( Cloud Gate),主体造型类似于一个椭圆,高33英尺,长66英尺,宽42英尺,采用抛光不锈钢外表制成,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滴水银。当人们面对这个巨型的景观雕塑时,就仿佛是对着一面巨大的凸镜,反射出附近的建筑楼群,对视觉冲击极大,非常地壮观。但是,如果新设计的景观尺度与周围原有的整体环境尺度严重失调,带来的将是破坏性的视觉效果。比如,过高的建筑容易破坏城市的天际线,特别是在一些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例如北京古城,它是古代帝王之都,维护古都固有的风貌和美

17、学特征,是一个原则问题,作为建筑景观的群体性特征与文化性特征,不能游离于它的本质,必须维护皇家建筑的主体地位,保证以它为标志的城市天际线和轮廓线不受干扰,在尺度上既要有节奏变化,又要保持其比例的协调。然而,近年来,一些钢筋混凝土建筑与主体古建筑争高、争大,在尺度上破坏了古都固有的天际线,而影响了古都固有的风貌。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得知:现代景观尺度增大的趋势不可避免,如何让这些越来越大的尺度与周边原有的景观尺度相协调,是在做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尺度巨大的景观构筑物在强化自己的同时需要做到不抢不显、循规蹈矩,必须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或历史景观相适应。这种适应可以是风格、材质或者是相互关系的呼应。就像云门

18、( Cloud Gate)给人们的感觉,其巨大的尺度感和奇特造型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格格不入,但却因其抛光的不锈钢材质对周围环境的反射,又使其巧妙地融入其中。反之,再看看北京诸如国家大剧院这样的现代建筑,诚然,如果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去看,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但是将其放在天安门、故宫等古典皇家建筑构建的环境之中,在风格上已经显得极为不协调,而其巨大的尺度体量感,更是将这种不协调感成倍地放大,因此,视觉的震撼性和破坏性并存。这就要求在景观规划中把握好“尺度”的“度”,或者说将景观尺度作为一个系统去考虑。四、景观尺度系统创造景观体验心境景观体验设计中尺度系统的确定,是对景观与周围环境尺度关系

19、、景观总体空间尺度、内在构筑物尺度以及视错觉利用的综合考虑,它们是不可能被分割后独立存在的。而人对景观的体验是从视觉开始的,首先会通过视觉体验到景观所具有的总体空间尺度,其次是内部具体的构筑物尺度,由于尺度与心理的契合关系,从而引发心理变化的连锁反应。当人完全沉浸于这种连续的心理变化中时,也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景观体验的最高境界。(一)景观尺度与大众心理共性自然景观是客观的,如果要被人认识、欣赏,并产生共鸣,就必须通过人的知觉反映到人的大脑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客观的自然景观会被附上主观的葛逸飞: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万方数据苏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第 27卷- 8 -色彩,从而在人的头脑中形

20、成一套潜在的评价标准,再通过这个标准去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因此,设计师在建立尺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与自身的经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经历包括了学习和传承的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直观感受而形成的经验,因此真正的景观体验不仅具有设计师独有的个人色彩,更多地是尺度造成心理变化的共性,设计师正是通过这种共性来把握受众体验时的心境。(二)景观尺度系统与动态体验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不是只停留于受众一个瞬间的视觉心理变化,不是只需要博得观赏者一声由衷的赞叹,绝妙的景观能给受众创造一种心境,并让其沉湎其中,无法自拔。日本龙安寺是枯山水庭院的代表作,用沙石创造山水的意境,尺度拿捏得相当到位,在小小的庭院内似乎浓缩了

21、世间的一切,象征大海的庭院,波涛汹涌有如纷争的世间。而人的观察点与枯山水作品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由于日式建筑的结构使得人的视点较高,因此当人静看时,有如神俯瞰世界,觉得大千世界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从而产生一种超脱的心境。由此可见,景观尺度在满足基本的人体工程学后,更多地是考虑人的心理,而且在整个景观规划中,构筑物的尺度并不是孤立地确定的,而是将总体空间、所有构筑物的大小形状尺度、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尺度作统筹考虑,并且加入了时间的概念,因为景观体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着的,景观设计师就像一个导演,人们会因为尺度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或喜、或悲、或沉思。当人们沉入其中无

22、法自拔时,一个优秀的景观规划设计也就此诞生了。五、结语景观体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于景观尺度而被确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设计师正是通过对尺度的把握进而合理地考虑人们的户外行为策划。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好受众景观体验心理的复杂性,以此作为指导,不能只是盲目地对形式和材质进行创新,而忽略最为本质的尺度关系。由对景观尺度和人类心理之间关系的研究而“创造”出来的人的心境,才是所有景观规划设计师的最高追求。参考文献: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 宋立民,谢明洋,王锋.视觉尺度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阿恩海姆 鲁道夫.视觉思维:审美直

23、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 王芳,熊和平.景观体验设计J.四川建筑:2001,24():20-23.5 张彧辉,任晓峰.视错觉与建筑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56-586 格列高里 R L.视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责任编辑:时 新)万方数据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作者: 葛逸飞, GE Yi-fei作者单位: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200237刊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 2010,27(1)被引用次

24、数: 4次参考文献(6条)1.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20052.宋立民;谢明洋;王锋 视觉尺度景观设计 20073.阿恩海姆鲁道夫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19984.王芳;熊和平 景观体验设计 2001(04)5.张彧辉;任晓峰 视错觉与建筑设计 2003(02)6.格列高里 R L 视觉心理学 1986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1. 蔡丛 浅谈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4)2. 姚炜.周卫芳 室内效果图制作的光影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经济市场2007(12)3. 盛维华 错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2)4. 刘文忠 摄影角度决定构图成败期刊论文-新闻与写作2007(5)5. 严军 城市广场的物质环境建构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1)6. 李贤应 浅谈计算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效果图制作技巧期刊论文-科学咨询2009(8)引用本文格式:葛逸飞.GE Yi-fei 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