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医儿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儿科临床基本技能考试题主 编 汪受传 韩新民副主编 郁晓维 赵智强王明明 任现志李江全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2002 年 6 月2目 录1 如何测试肛温?2 如何测试腋温?3 如何测量血压?4 如何称体重?5 如何测量身长(高)?6 如何测量头围?7 如何测量前囟?8 如何测量胸围?9 如何测量腹围?10 如何测量腹壁脂肪?11 如何观察指纹?12 如何进行心脏听诊?13 如何进行肺部听诊?14 如何进行腹部触诊?15 如何进行扁桃体检查?16 如何进行腹腔移动性浊音(腹水)的检查?17 如何进行腹壁反射检查?18 如何进行巴
2、彬斯基征检查?19 如何进行克匿格征检查?20 如何进行布鲁津斯基征检查?321 如何进行墨菲征检查?22 如何用电动吸引器吸痰?23 如何用鼻导管吸氧?24 如何进行鼻饲?25 如何导尿?26 如何进行灌肠?27 如何给病人静脉注射?28 如何进行胸腔穿刺?29 如何进行腹腔穿刺?30 如何进行腰椎穿刺?31 如何进行骨髓穿刺?32 如何进行硬脑膜下穿刺?33 如何刺四缝?34 如何进行口腔护理?35 如何进行雾化吸入?36 如何应用物理降温法?37 如何应用推拿疗法治疗发热患儿?38 如何用敷贴法防治哮喘?39 如何给泄泻患儿推拿?40 如何应用针灸治疗惊风?41 如何应用针灸疗法治疗遗尿
3、?42 如何应用敷贴法治疗痄腮?4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1 如何测试肛温?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体温表(口表、肛表) ,清水瓶,消毒液瓶,石蜡油,擦拭纸等。一、测试前准备:取出肛表,拭净;将汞柱甩至 35以下;涂石蜡油。提问:1.肛表与口表怎样区别?答:肛表汞柱端粗短,口表汞柱端细长。2.测试前要将汞柱甩至何处?答:测试前要捏紧顶端,将肛表汞柱甩至 35以下。二、测试操作:让家长抱持小儿,或让小儿侧卧位睡床上;暴露小儿肛门;将肛表徐徐插入肛门内,深度达肛表长度二分之一;让家长一手捏持肛表;留置 5 分钟。提问:3.肛表插入肛门内应有多深?答:深度应达肛表长度二分之一。4肛表
4、留置时间应有多长?答:5 分钟。三、测试后操作:取出肛表;用擦拭纸擦净肛表;举起肛表,转动肛表,察看所示温度;将用过的肛表放入清水瓶中。提问:5.这个孩子的肛温是多少度?答:是. 。 (读数误差应不大于 0.1)10101025101010155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2 如何测试腋温?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体温表(口表、肛表) ,清水瓶,消毒液瓶,酒精棉球,干纱布,擦拭纸等。一、测试前准备:取出口表,拭净;将汞柱甩至 35以下;酒精棉球擦拭。提问:1.口表与肛表怎样区别?答:口表汞柱端细长,肛表汞柱端粗短。 2.测试前要将汞柱甩至何处?答:测试前要捏紧顶端,将体温表汞柱甩至
5、 35以下。二、测试操作:让家长抱持小儿,拉开右侧手臂;大年龄儿童取自动体位,让其自行张开右臂。纱布擦干腋部;将口表汞柱端放入腋窝的顶部,夹紧手臂;口表留置腋窝内 10 分钟。 提问:3.为什么测试前要用纱布擦干腋部?答:若不擦干,腋部潮湿,会使测出的温度低于实际温度。4为什么要强调将体温表汞柱端放入腋窝的顶部,并夹紧手臂?答:若不如此,会使测出的温度低于实际温度,而且也会使体温表滑落。5体温表留置时间应有多长?答:10 分钟。三、测试后操作:取出口表;用擦拭纸擦净口表;举起口表,转动口表,察看所示温度;将用过的口表放入清水瓶中。提问:6.这个孩子的腋温是多少度?答:是. 。 (读数误差应不大
6、于 0.1)1010102010101010106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3 如何测量血压?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水银柱台式血压计,不同宽度的袖带。一、测量前准备:待测小儿取卧位,大年龄儿童也可取坐位;让小儿安静放松;将小儿上臂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脱下待测上肢的衣袖。血压计放直,使示压管直立,水银柱恰在示压管上“0”的标记处。给小儿围上袖带;听诊器胸件按在肘窝有动脉搏动处。提问:1. 若是新生儿、婴儿,用什么方法测定血压?答:新生儿及婴儿可用多普勒超声法测定血压,新生儿还可用潮红法测血压。2给儿童测血压,怎样选择袖带?答:袖带的宽度以相当于上臂长的 2/3 为宜,过窄测得血
7、压偏高,过宽测得血压偏低。3为什么要调整血压计,使水银柱恰在示压管上“0”的标记处。答:水银柱若不在“0”的标记处,则测出的血压不准确。二、测量操作:挤压橡皮球,使袖带迅速充气,至动脉音消失;缓慢放气;记录出现第一个动脉音时的 mmHg 数;继续放气,动脉音变为响亮,再记录突然变弱时的读数;继续放气,直至动脉音消失,水银柱降至“0”标记处。提问:1.怎样记录小儿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答:自放气后,刚开始听到动脉音时的血压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动脉音变为响亮,然后突然变弱,此时的血压便是舒张压。2这个小儿的血压是多少?答:这个小儿的血压是 / mmHg(读数误差应不大于 1mmHg) 。三、测量后操
8、作:测压完毕后,应将袖带中气体放尽,使水银柱回复“0”10105555201515107标记处,关闭水银柱,盖上血压计。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4 如何称休重?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盘式杠杆秤,坐式杠杆秤,站式杠杆秤。一、测量前准备:待测儿童空腹,排尿,脱去鞋帽及外衣,仅穿短裤,婴儿可赤身。若衣服不能脱去,应准备减去衣服重量。称重前校正秤,使之位于“0” 的标记处。提问:1怎样按小儿年龄选择不同的体重秤?答:1 岁内婴儿选用盘式杠杆秤,13 岁幼儿选用坐式杠杆秤,3岁以上儿童选用站式杠杆秤。2测量前要给小儿做什么准备?答:测量时间最好在晨起、空腹、排尿后,脱去鞋帽及外衣,仅穿
9、短裤,婴儿可赤身。若不能在晨起时测量,则应在进食后 2 小时测量,其它要求同上。衣服不能脱去时应准备减去衣服重量。二、测量操作:称重时,婴儿卧于盘式杠杆秤秤盘中央;幼儿坐于坐式杠杆秤坐椅上;儿童两手自然下垂,站立于站式杠杆秤站板中央。秤量时小儿不可接触任何物体,或者摇摆活动。准确读出秤杆体重数。提问:3这个小儿的体重是多少?答:这个小儿的体重是 kg(读数误差应不大于 0.1 kg ) 。151015151510208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5 如何测量身长(高)?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量板,身高计。一、测量前准备:待测小儿脱去帽子、鞋子、袜子及外衣。提问:1怎样按小儿年龄选
10、择不同的测试工具?答:3 岁以内小儿卧位测身长选用量板;3 岁以上小儿测身高选用身高计。2测量小儿身长(身高)前要做什么准备?答:测量前要给待测小儿脱去帽子、鞋子、袜子及外衣。 二、测量操作:3 岁以内小儿测身长时,将小儿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将小儿头扶正,使其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肢伸直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两侧足底并与底板相互垂直,量板两侧数字相等时读数。3 岁以上小儿用身高计测量身高时,要求小儿背靠身高计的立柱,两眼正视前方,挺胸抬头,腹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 60,使两足后跟、臀部及肩胛间同时接触立柱。测量者移动身高计头顶板
11、,与小儿头顶接触,板呈水平位时读立柱上数字。测量时小儿不可接触任何物体,或者摇摆活动。提问:3这个小儿的身长(身高)是多少?答:这个小儿的身长(身高)是 cm (读数误差应不大于01cm ) 。1015103510209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6 如何测量头围?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软尺。一、测量前准备:待测小儿取立位或坐位,位置固定勿动。二、测量操作: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 0 点固定于小儿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左手中、示指固定软尺与枕骨粗隆,手掌稳定小儿头部,右手使软尺紧贴头皮(头发过多或有小辫子者应将其拨开)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 0 点。准确读出软尺上数字。提
12、问:1测量小儿头围时,软尺在前方应置于何位置?答:测量小儿头围时,软尺在前方应置于两侧眉弓上缘。2测量小儿头围时,软尺在后方应置于何位置?答:测量小儿头围时,软尺在后方应置于枕骨结节最高点处。 3这个小儿的头围是多少?答:这个小儿的头围是 cm (读数误差应不大于 01cm ) 。10401515201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7 如何测量前囟?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软尺。一、测量前准备:待测小儿取卧位或坐位,位置固定勿动。二、测量操作:测量者摸清小儿囟门,持软尺,量取前囟两条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准确读出软尺上数字。提问:1测量小儿囟门时,怎样取对边中点连线?答:测量小儿囟门
13、时,先要取准对边的中点,然后测其连线的距离。不能取成对角顶端的连线。2测量小儿囟门时,测量结果应怎样表示?答:测量小儿囟门,测量结果应当以 cm 乘 cm 表示。 3这个小儿的囟门是多少?答:这个小儿的囟门是 cm 乘 cm(误差应不大于01cm ) 。103020202011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8 如何测量胸围?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软尺。一、测量前准备选好位置(卧位或坐位) ,解开上衣,暴露全胸部。提问:1. 你应该站在何位置?答:站在小儿右侧。2暴露小儿全胸部时应注意什么?答:应注意避免当风直吹,防止受凉。二、测量操作测量者一手将软尺 0 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另一
14、只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背部两肩胛下角下缘回至 0 点,观察其呼气时和吸气时的胸围,取其平均值。提问:3. 量胸围时肩胛下角应怎样确定?答:小儿两上肢应自然平放在躯干两侧,在此位置确定肩胛下角,量出的胸围才准确。4为什么量胸围要取吸气时和呼气时的平均值?答:因吸气时与呼气时的胸围不一样,吸气时胸围较小,呼气时胸围较大,故应取两者的平均值。三、测量后操作测量后,卷好软尺,扣好衣服,算出该小儿吸气时和呼气时的平均值。提问:5. 这个小儿的胸围是多少?答:是cm。101010201515101012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9 如何测量腹围?内 容 分值 得分13准备:软尺。一、测量前准
15、备选好位置(卧位) ,解开衣服,暴露全腹部。提问:1. 你应该站在何位置?答:站在小儿右侧。2暴露小儿全腹部时应注意什么?答:应注意避免当风直吹,防止受凉。二、测量操作测量者将软尺 0 点固定于脐经同一水平绕腹一周回至 0 点,即为该小儿的腹围。提问:3. 测量腹围时怎样才能量准?答:测量前应叫小儿排空小便,测量时要尽量让小儿安静,并且要注意软尺平贴于皮肤,平脐绕腹一周的软尺要处在同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量准确。三、测量后操作测量后,卷好软尺,扣好衣服,记录该小儿的腹围。提问:4. 这个小儿的腹围是多少?答:是cm。1010101040101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10 如何测
16、量腹壁脂肪?内 容 分值 得分14准备:皮褶量具。一、测量前准备选好位置(卧位) ,解开衣服,暴露全腹部。提问:1. 你应该站在何位置?答:站在小儿右侧。2暴露小儿全腹部时应注意什么?答:应注意避免当风直吹,防止受凉。二、测量操作在小儿腹部锁骨中线平脐处,医者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相距 3 厘米,与皮肤表面垂直成 90o 角,将皮脂层捏起,右手拿量具,将钳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钳住,测量其厚度。提问:3. 测量腹壁脂肪时怎样才能量准?答:测量时要尽量让小儿安静;要注意取准测量位置,即在腹部锁骨中线平脐处;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相距 3 厘米,与皮肤表面垂直成 90o 角,将皮脂层捏起,特别要注意皮褶方
17、向与躯干长轴平行;钳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钳住,既不能太松,亦不能太紧,太松钳不住,太紧小儿疼痛要哭闹;只有这样才能量准确。三、测量后操作测量后,收好皮褶量具,扣好衣服,记录该小儿的腹壁脂肪厚度。提问:4. 这个小儿的腹壁脂肪厚度是多少?答:是cm。1010103020101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11 如何观察指纹?内 容 分值 得分15一、观察前准备在自然光线下,家长抱着小儿,向家长了解小儿平时指纹情况。提问:1. 什么叫指纹?答: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2指纹分哪三关?答:指纹分为风、气、命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3看指纹适用于
18、多大小儿?答:适用于 3 岁以内小儿。二、观察操作医者用右手扶握住小儿一只手及该手食指,用左手拇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显露。提问:4看指纹有什么意义?答:看指纹是对 3 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用来辨别婴幼儿疾病的病因、性质、轻重、以及估计预后等。看指纹时,应根据指纹的浮沉、色泽、部位,来辨别其临床意义,简略地说其意义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5看指纹要注意什么?答:要注意:要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扶握小儿手指不能太用力,以免妨碍手指血运情况,影响观察结果;必须了解小儿平时指纹情况,防止有些小儿由于个体的特异情况,而影响辨证结果。6正常小儿指纹如
19、何?答: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是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之上。7该小儿的指纹如何?有何意义?答:10105520201551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12 如何进行心脏听诊?内 容 分值 得分16准备:提供一位有心脏杂音的患儿。一、听诊前准备提问:1心脏听诊前应做好哪些准备?答:了解病史,特别是有无心脏病史;准备好听诊器。二、听诊操作心脏听诊通常按瓣膜病变好发部位的次序进行,即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无论何种顺序均不应遗漏听诊区,对疑有心脏病者,还应听诊心前区其它部位,必要时也应腋下、颈部或背部。提问:2进行心脏听诊的目的是什么?答:主要是通过听诊判断心率、心律、心音
20、正常与否,以及有无杂音等,借以了解心脏情况。3心脏有哪几个听诊区?其部位在何处?答:心脏有 5 个听诊区,即四个瓣膜区,其中主动脉瓣区有 2 个听诊区,其部位如下:二尖瓣区,正常在心尖部,即大多数人在左锁骨中线内侧第5 肋间处。主动脉瓣区,有 2 个听诊区,即胸骨右缘第 2 肋间及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处,后者称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 2 肋间处。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稍偏左处。 4该小儿的心率是多少?答:是。5该小儿的心率、心音、心律是否正常?有无杂音?答:1020202552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13 如何进行肺部听诊?内 容 分值
21、得分17准备:提供一肺炎患儿。一、听诊前提问:1肺部听诊前应做好哪些准备?答:了解病史,特别是有无呼吸道感染史;准备好听诊器。二、听诊操作肺部听诊一般自肺尖部开始,由上而下,先前胸、后背部,重点在下背部和两腋下。听诊时要上下对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嘱小儿微张口均匀呼吸,必要时嘱其较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立即听诊。提问:2肺部听诊的顺序如何?答:肺部听诊一般自肺尖部开始,由上而下,先前胸、后背部,重点在下背部和两腋下。3该小儿的肺部听诊如何?答: 4干啰音在什么时期听得最清楚?答:干啰音虽在吸气和呼气时都可以听到,但常在呼气时更加清楚,因为呼气时管腔更加狭窄。5湿啰音在什么时期听得最清楚?答:湿啰音
22、虽在吸气和呼气时都可以听到,但以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因为吸气时气流速度较快且较强。10302020101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14 如何进行腹部触诊?内 容 分值 得分18一、触诊前准备:病人仰卧位,医者位于被检查病人右侧。提问:1腹部检查,病人应取什么位置?为什么?答:腹部检查,病人应取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平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曲并稍分开,较大儿童和成人应嘱其张口缓慢作腹式呼吸运动。检查肝、脾时,还可以分别采取左、右侧卧位;检查肾脏时可用坐位或立位;检查腹部肿瘤时可用肘膝位。其目的是为了使腹肌松弛,保持舒适,便于检查。2你应站在何位置?冬天腹部触诊前应注意什么?答:应站
23、在被检查者的右侧。冬天触诊前,两手先摩擦几下,务必使手温暖。否则,冷手刺激腹部皮肤,导致腹肌紧张,影响检查。二、触诊操作医者用右手轻轻放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起始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地按顺序进行滑动触摸,进一步以并拢的二、三、四指末端,由浅入深、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或病变部位,以便更精确地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提问:3腹部触诊的顺序如何?答:腹部触诊一般从左下腹或未诉疼痛的部位开始,循逆时针方向进行。4触诊时应注意什么?答:应注意争取患儿配合,分散患儿注意力,边检查边注意患儿表情:同时要手脑并用,边触摸边思考病变的解剖部位和毗邻关系,以明确病变性质以及何种脏器病变。5腹部触诊的目
24、的是什么?答:腹部触诊的目的是了解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脏器的大小等。6如何检查反跳痛?请操作。答:医者以一两只手指在腹壁上逐渐用力按压,深入触摸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以明确压痛的局限部位,即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检查反跳痛时,可在深压的基础上迅速将手松开,并察看其面部是否出现痛苦表情或询问其是否感觉疼痛加重。7脾脏肿大如何测量?请模拟操作测量。答:脾脏肿大的测量法:在左锁骨中线上测量左肋弓缘至脾脏下缘间的距离(以cm 表示,下同) ,为甲乙线(又名“1”线) 。当脾脏轻度肿大时可仅用此线,但如肿大明显,则应加测甲丙线(“2”线)和丁戊线(“3”线) 。甲丙线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肋弓交点到最
25、远脾尖之间的距离。丁戊线表示脾右缘到正中线的距离,如脾向右肿大,超过正中线,测量脾右缘到正中线间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未达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中线间的最短距离,以“”表示。临床上,常将肿大的脾脏分为三度:深吸气时脾脏在肋下不超过 3cm 者为轻度肿大;自 3cm 至脐水平线,称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则为高度肿大,又称巨脾。肿大的脾脏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中度肿大以上其右缘常可触到切迹。1010201010101020姓名_ 专业_ 年级_总分_ 权重_ 得分_题 15 如何进行扁桃体检查?19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一般需在家长的配合下,将患儿移至光线充足处;儿童专用压舌板,电筒
26、等。提问:1怎样将压舌板送入口腔?答:令家长固定头部,医师左手轻压上下齿间颊部,使患儿口微张,对较大儿童,可嘱其头稍向后仰,口张大并拉长发“啊”声,医师右手持压舌板从上下齿间送入口腔。二、检查操作:对较大儿童,可嘱其头稍向后仰,口张大并拉长发“啊”声,医师用压舌板在舌的前 2/3 与后 1/3 交界处迅速下压舌体,此时软腭上抬,在照明下可见口咽组织与肿大的扁桃体。对较小婴幼儿不能主动配合者,由家长协助固定头部,用压舌板撬开嘴巴强制进行,但动作应轻柔、迅速。提问:2将压舌板送入口腔后,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答:在舌的前 2/3 与后 1/3 交界处迅速下压舌体,动作应轻柔、迅速、准确,避免碰到咽腭
27、壁。3肿大的扁桃体怎样分度?答:度肿大: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度肿大: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介于度与度之间;度肿大: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4出现呕吐反射的原因?答:压舌板位置过深,停置时间过长,碰到咽腭壁。5出现呕吐反射的对策?答:应迅速抽出压舌板,使患儿上半身取直立位,并轻拍背部。2020202020姓名_ 专业_ 年级_总分_ 权重_ 得分_20题 16 如何进行腹腔移动性浊音(腹水)的检查?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在家长的配合下,让患儿采取相应的体位,暴露检查部位,并注意保暖。提问:1、腹腔移动性浊音阳性的临床意义?答:提示腹腔(腹膜的脏层与壁层间)内出现
28、游离液体,即腹水。2、检查腹腔移动性浊音时,患儿采取的体位?答:根据检查要求不同,可分别采取仰卧位、侧卧位和肘膝位。3、用什么方法进行腹腔移动性浊音的检查?答:腹部叩诊与听诊。二、检查操作:主要用叩诊的检查方法。由于液体因重力作用多积聚于腹腔低处,故当患儿仰卧位时,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患儿侧卧位时,叩诊上侧腹部转为鼓音,下侧腹部呈浊音。如果腹水量少,用上述方法不能查出时,可在家长的配合下,让患儿取肘膝位,使脐部处于最低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如由鼓音转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可能。提问:4、在患儿仰卧位与侧卧位时,怎样叩诊?答:故当患儿仰卧位时,叩诊方向由腹中依次向腹侧,腹中部呈鼓音
29、,腹部两侧呈浊音;患儿侧卧位时,叩诊上侧腹部转为鼓音,下侧腹部呈浊音。5、肘膝位时的叩诊怎样进行?答: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患儿取肘膝位,脐部处于最低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如由鼓音转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可能。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6、这个孩子有无移动性浊音?如有,在什么体位被检出?答:无。或有,在体位被检出。10101020201515姓名_ 专业_ 年级_总分_ 权重_ 得分_21题 17 如何进行腹壁反射检查?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在家长的配合下,让患儿采取相应的体位,暴露检查部位,并注意保暖;末端为尖钝的叩诊锤或棉签杆、细木棒等;医师站患儿右侧。提问:1、患儿采取什么体位被检查
30、?答:仰卧位,两下肢稍屈曲,使腹部皮肤稍放松。2、检查需用什么器械?答:末端为尖钝的叩诊锤或棉签杆、细木棒等。二、检查操作:令患儿仰卧,两下肢稍屈曲,使皮肤放松,然后用叩诊锤柄部末端钝尖部或细木棒迅速从外向内分别轻划两侧上、中、下腹部皮肤。正常儿在受刺激部位出现腹肌收缩。提问:3、检查时擦划的位置与方向如何?答:轻而迅速地分别由腹外侧缘沿肋缘朝剑突划去、从腹外侧缘中部划向脐部、从左右下腹部外侧缘向耻骨联合划去。4、正常儿童在受刺激部位出现什么样反应?答:正常儿在受刺激部位出现腹肌收缩。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5、未观察到收缩反应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原因一:肥胖患儿可因腹壁过松而出现腹壁反射减
31、弱、消失,或操作时难以察觉腹肌收缩;原因二:检查时操作不当;原因三:当昏迷、急性腹膜炎、锥体束损害等病理情况时。6、该患儿腹壁反射如何?答:无。或有上(或中、或下)腹壁反射。15151515151510姓名_ 专业_ 年级_22总分_ 权重_ 得分_题 18 如何进行巴彬斯基征检查?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让患儿采取相应的体位,暴露检查部位,并注意保暖;末端为尖钝的叩诊锤或棉签杆、细木棒等;医师站患儿右侧。 提问:1、适用对象是什么?答:昏迷、大脑损伤、锥体束病变等患儿。2、怎样检查操作?答:让患儿仰卧,髋、膝关节伸直,医师手持患儿踝部,用叩诊锤柄部末端的钝尖部在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
32、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二、检查操作:让患儿仰卧,髋、膝关节伸直,医师手持患儿踝部,用叩诊锤柄部末端的钝尖部在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用同一方法检查另一侧。提问:3、如何判定阳性与阴性?答: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彬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分开,称巴彬斯基征阳性。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4、阳性的临床意义如何?答:巴彬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病变。5、1 岁半以内的婴儿若出现该反射阳性,其意义如何?答:1 岁半以内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有时可引出该反射,但非病理性。6、该患儿巴彬斯基征检查结果如何?答:阳性, (或阴
33、性) 。10202015151010姓名_ 专业_ 年级_23总分_ 权重_ 得分_题 19 如何进行克匿格征检查?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让患儿去枕仰卧;医师站患者右侧。提问:1、适用对象是什么?答:脑膜病变或病变波及脑膜的疑似患儿。2、患儿采取的体位是什么?答:让患儿去枕仰卧。3、正常儿童小腿与大腿夹角可伸至多少度以上?答:正常时膝关节可伸达 135 度以上。二、检查操作:让患儿去枕仰卧,使其一腿伸直,另一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正常时膝关节可伸达 135 度以上。如小于 135 度时就出现抵抗,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有时还可引起对侧下肢屈曲者为阳性。以同样
34、方法再检查另一侧。提问: 4、操作要点是什么?答:使其一腿伸直,另一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尽量抬小腿伸直其膝部。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5、阳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答:如小于 135 度时就出现抵抗,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有时还可引起对侧下肢屈曲者为阳性。6、该患儿检查结果如何?答:阳性(或阴性) 。1510153010101024姓名_ 专业_ 年级_总分_ 权重_ 得分_题 20 如何进行布鲁津斯征检查?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患儿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并注意保暖;医师站患儿右侧。提问:1、患儿采取的体位是什么?答: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2、如何具体操作?答:使患儿去
35、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患儿枕部,右手置于患儿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二、检查操作:使患儿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患儿枕部,右手置于患儿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提问:3、判定阳性的依据是什么?答: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如出现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者为阳性。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4、阳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病变时,该检查显示阳性。5、该患儿检查结果如何?答:阳性(或阴性) 。10103020201025姓名_ 专业_ 年级_总分_ 权重_ 得分_题 21 如何
36、进行墨菲征检查?内 容 分值 得分一、检查前准备:患儿取仰卧位,暴露检查部位,并注意保暖,医师站患儿右侧。提问:1胆囊的体表定位?答:右肋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下缘的交界处。2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答:医师将左手掌平放于患儿右肋下部,先以左手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勾压右肋下部胆囊体表定位点处,然后嘱患儿缓缓深吸气,由于深吸气时,发炎的胆囊随膈肌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会感到疼痛。二、检查操作:医师将左手掌平放于患儿右肋下部,先以左手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勾压右肋下部胆囊体表定位点处,然后嘱患儿缓缓深吸气,由于深吸气时,发炎的胆囊随膈肌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患儿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即为墨菲征阳性,又
37、称胆囊触痛征。提问:3、阳性的判定依据?答:吸气时,患儿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即为墨菲征阳性。三、检查操作结束。提问:4、阳性的临床意义如何?答:本检查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对于胆囊肿大不显而未至肋缘以下的胆囊炎,更有诊断意义。5、肥胖儿童如何进行胆囊的体表定位?答:对肥胖儿童,通过视、触仍难以定位腹直肌外缘时,可参照右锁骨中线与肋弓下缘交界处的胆囊体表定位方法。6、该患儿检查结果如何?答:阳性(或阴性) 。1010201520151026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22 如何用电动吸引器吸痰?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 电动吸引器 1 台,无菌治疗盘,内放有盖罐 2 只,各盛有无菌生理盐水
38、及1214 号消毒吸痰管数根,气管插管备 6 号吸痰管,纱布,止血钳,无菌持物钳置于盛有消毒液瓶内,多头电插板,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床栏上系一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瓶。地面置一水桶,以盛污吸痰管。一、测试前准备1 检查吸引器各部连接是否完善,有无漏气。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提问:()吸引器负压过小,没有足够的吸力加何处理?答:检查吸引器各部连接是否完善,有无漏气。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3将病人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二、测试操作插入吸痰管。提问:()如何插入吸痰管?答:插入吸痰管,其顺序是由口腔前庭颊部咽部,将各部吸尽。自下而上边退边左
39、右旋转导管,消除气道分泌物。提问:()储液瓶内的吸出液最多应不多于多少?答:不应超过瓶的 23。()吸引时痰液粘稠,堵塞导管不易吸出如何处理?答:可叩拍胸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被吸出,或用雾化吸入,使痰液稀化后吸出。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三、测试后操作105510551510102027关闭吸引器开关。将病人口腔周围擦净。观察吸出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必要时做好记录。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23 如何用鼻导管吸氧?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氧气装置 1 套,弯盘内盛纱布 1 块,鼻导管 12 根,胶布,棉签,小药杯内装少许冷开水,氧气记录本,笔。一、 测试前准备1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
40、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2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3用湿棉签清洁选择鼻腔。二、测试操作4取鼻导管适量长度,将鼻导管沾水。提问:(1)鼻导管适量长度是多长?答:鼻尖至耳垂的 235将鼻导管沾水,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6胶布固定于鼻翼或鼻背及面颊部。7打开小开关,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8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9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10关流量表小开关,取下鼻导管置于弯盘内。11清洁面部并去除胶布痕迹。12关闭总开关。13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14记录停氧时间。提问:(2)如何计算吸氧浓度?答: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3)氧中毒有何临床表现?10155
41、55555555555528答:可出现恶心、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胸痛。三、测试后操作:清理用物。5529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24 如何进行鼻饲?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治疗盘内备鼻饲包(内有弯盘 1 个,20ml 注射器 1 副,胃管 1618 号 1 条,治疗巾 1 块,镊子 1 把,压舌板 1 块,纱布 2 块,止血钳 1 把,润滑油) ,弯盘 1 个,棉签,胶布,夹子,听诊器,温开水,流质饮食(3840)200ml。一、测试前准备: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对清醒者说明治疗目的,以取得配合。病人取坐位或卧位,颌下铺治疗巾,酌情取假牙,选择通气侧鼻腔。清洁鼻腔,润滑胃
42、管。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导管前端测量长度。提问:()插入胃管长度是多少?答:发际至剑突的长度。二、测试操作: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导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插入胃管。提问:()食管的三个狭窄处在何处?答: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提问:()如何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答:将胃管插入一定浓度后,可用无菌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看是否可抽出胃液。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溢出。用无菌注射器注入 1020ml 空气于胃管内,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听有无 气过水声。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注入少量温开水后,
43、再缓慢注入流质或药物。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夹紧,固定于病人枕旁。.将弯盘置于病人颌下,胃管末端用夹子夹紧,放入弯盘内,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边拔边将胃管盘绕在纱布中。全部拔出后,将胃管放入弯盘内。三、测试后操作:11. 清洁病人口鼻面部,整理用物。1020510551555551030姓名 专业 年级 总分 权重 得分 题 25 如何导尿?内 容 分值 得分准备:消毒包内有小弯盘 1 个,持物钳 2 把,大棉球 10 个,纱布 2 块,左手手套 1 只。导尿包内有方盘 1 个,治疗碗 2 只,导尿管 8 号和 10 号各 1 条,止血钳 2 把,小药杯2 个,大棉球 2 个,洞巾 1 块,纱布 2 块,手套 1 副。另备 0.1%新洁尔灭溶液,无菌石蜡油,胶布,治疗巾、大毛巾、弯盘。一、测试前准备:备好用物进病房,向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遮挡病人。嘱病人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协助其清洗外阴。开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无菌手套。消毒二、测试操作:导尿管前端涂消毒石腊油。经尿道口插入导尿管,见尿液后再向内插入 12cm。(男性:先将阴茎抬起与腹壁垂直,然后插入尿管约 10cm 后将阴茎放下与腹壁平行,再继续插入,一般插入深度约 20cm;女性:分开大小阴唇,显露尿道口,插入导尿管,插入深度为 8cm左右。 )胶布固定尿管(气囊导尿管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