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三级第三级年级教学任务一、能较好地完成第一、第二级年级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二、熟悉围绕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前、后、旁、平、斜位)。三、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四、培养幼儿在跳舞时有自娱感,热爱考级课程。第三级教学大纲手型 嘴式手型手腕动作小波浪、抖手、对腕、折腕手臂位置后斜下位上肢 手臂动作前大波浪、旁大波浪、平开手、扶胸礼、双盖手肩的动作松肩上体 腰的动作前弯腰、伏卧后弯腰、后双吸腿弯腰吸腿 后单吸腿舞姿前抬腿、前吸伸腿 下肢 舞步 吸跳步、横追步、鸭走步、旁踵步、踮脚走第三级教材内容索引1 吸跳步和敬礼伴奏曲 有礼貌2音乐反应伴奏曲之一叮铃铃伴奏曲之二春天
2、3 波浪伴奏曲春雨4弯腰伴奏曲找小铃5 勾绷脚伴奏曲划船6吸伸腿伴奏曲小炮手7后吸腿伴奏曲新年的灯8 手位伴奏曲 泥瓦匠9松肩伴奏曲小指挥10半蹲伴奏曲骑木马11踮脚走伴奏曲12鸭走步伴奏曲 鸭子游水13 蹦跳步伴奏曲小狗乖乖1 4踏点步伴奏曲 小马车15模仿与想像伴奏曲 一只鸟仔1、吸跳步和敬礼音乐伴奏曲 2/4前奏 准备动作:两组成纵队身相对,分别于 3 点和 7 点场外两侧准备, “正步位”站立,双臂自然下垂(见场记一)。1一4 右起“吸跳步”(见图 1)八次,双臂自然前后摆动,两组分别向 3、7 点行进,至中间成两横排。5一8 原地“吸跳步”八次,同时向左“转体”1/4 两排身相对(见
3、场记二)。9一10“平开手” 。11一12右手“扶胸礼” ,左手下垂(见图 2)。13一14同9一10动作。15一16做1l一12的对称动作。第二遍音乐1一4 两排身相对原地“吸跳步”八次。5一8 原地“吸跳步”八次,同时前排向右“转体”专身向 l 点,两排前后对齐(见场记三)。9一11“正步位半蹲” ,双手向右敬礼(见图 3)。12 直膝成“正步位” ,双手下垂。13一16做9一12的对称动作。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吸跳步”要求做到“吸腿”准确,挺胸,拔背,上下肢协调配合。第二,两次行礼动作要注意姿态准确。第三,培养幼儿对老师和小朋友们讲礼貌的习惯。2、音乐反应对孩子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应
4、重视节拍感的训练。一级课和二级课的音乐反应初步使孩子养成听音乐找拍子并使动作合上节拍的习惯。三级课老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指导和鼓励孩子们用动作准确地去体现节拍,并充分发挥他们用各种动作反应节拍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音乐反应(一)音乐伴奏曲之一 2/4 拍前奏 准备动作:两人一组, “正步位”站立。一人执铃(下称铃),一人执鼓(下称鼓),身向 1 点。1-4 “鼓”在原地,每拍一次用鼓敲肩、肘各二次,在上位拍击四次。 “铃”小跑十六步,先经“鼓, ,身前绕一周,同时敲铃十六次(见场记四)。5-8 “铃”每拍击一次,原地在胸前右、左各击两次;“半蹲”同时前下位击两次,再直立“上位”击两次。 “鼓”绕“铃
5、”小跑十六步,同时击鼓十六次(见图 4)。9一16同1-8动作。可反复若干遍。音乐反应(二)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前奏 准备动作:执鼓和执铃的小朋友相间站立成圆圈队形,身向圆心。 l -2 全体每拍一次,敲击四次。3一4 全体每拍两次,敲击八次。5 -6 “铃”击八次,小跑八步,经“鼓”身后至下一个“铃”的位置。 “鼓”原地击四次 (见场记五)。7 -8 “铃”与“鼓”的动作对换,做法同5-6。9 -16同1-8动作。可反复若干遍。要领及注意点:录像中的音乐中的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换不同的动作。3、波 浪音乐伴奏曲 3/4 拍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
6、坐背手”(见场记六)。l- 2 右手旁“大波浪”带“双跪立”一次(见图 5)。3一4 同1-2动作,左手做。5-6 右手向前“大波浪”带“双跪立”一次。右手落下时手心向前“抖手”(见图 6)。7-8 同5一6动作,左手做。9 双手胸前“小波浪”一次。 10 “对腕”胸前,向右“倾头”(见图 7)。11一12 同9一10动作,向左“倾头” 。13-16 同9-12动作。第二遍音乐l-12 同第一遍1-12动作。13-14 双手胸前“小波浪”一次成“对腕” 。15-16 双手举至“旁斜上位” ,手心向上(见图 8)。要领及注意点:第一,做“小波浪”时,要求手经抓握状,指尖摸手心再手掌展开,手指上翘
7、,双手与腿部的距离拉开。第二,做“大波浪”时,眼要随手。第三, “抖手”时手心向身体前方。4、弯 腰音乐 伴奏曲 3/4 拍前奏 准备动作:“跪坐旁按手” ,身向 1 点(见场记六)。1 左手“折腕” ,指尖扶头顶,右手“旁按手”(见图 9)。2 右“旁弯腰” ,右手扶地(见图 lO)。3 手不动,身体直立。4 还原“准备动作” 。5-8 做l-4对称动作。9 左手至左耳旁,右手“旁按手”(见图 11)。10 向右“转腰”(见图 12)。11 手不变,身体转回正前。12 还原“准备动作” 。13-16 做9-12对称动作。第二遍音乐1-2 “双跪立” 。3-4 用膝盖移动转向 2 点成身向 2
8、 点(见场记七)。5-6 “跪坐前弯腰” ,双手前伸扶地(见图 13)。7-8 手不动成“伏卧正步位绷脚” ,右耳贴地(见图 14)。9_12 双手撑地“后弯腰”(见图 15)。13-15 还原成“伏卧” 。16 双手伸于头上地面。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旁弯腰”时骨盆固定不动,上体对正前方。第二, “转腰”时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最大限度地向左或向右转动。第三, “前弯腰”时胸腹与腿部贴靠,脊柱尽量拉长。第四, “后弯腰”时,双腿并拢,要求头、颈、肩、胸依次向后弯曲,呼吸要均匀,双手扶地保持与肩同宽, “扩指”手型。5、勾绷脚音乐伴奏曲 2/4 拍前奏 准备动作:“伸坐正步位绷脚” ,臂“前平
9、位”微屈,手握空拳,身向 8 点(见场记八)。1 “双勾脚” ,同时“压腕”(见图 16)。2 “双绷脚” ,同时“提腕”(见图 17)。3 同1动作。4 “双绷脚”的同时“前压腿” ,臂前伸,手触脚背(见图 18)。5 “双勾脚”屈膝同时双手扶地上体“后倾” 。6 “双绷脚”直膝同时“前压腿” ,双手触脚背。7-8 同5-6动作。9-12 重复l-2动作二次。13 绷脚“前双吸腿” ,双手扶地(见图 19)。14 保持姿态,脚尖碎点地,同时向右“转体”寺,身向 2 点。15 “伸坐绷脚” 。16 还原成“准备动作” 。第二遍音乐l-13 同第一遍1-13动作。14 同第一遍14动作,向左“转
10、体”1/4,身向 8 点。15-16 同第一遍的15-16动作。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勾脚”和“绷脚”要求踝关节最大限度地屈和伸。第二, “勾脚”屈膝时,脚跟固定不动。第三,双手扶地后倾时,后背拉长,压肩。6、吸 伸 腿音乐伴奏曲 4/4 拍前奏 准备动作:二人一组:甲“跪坐” ,臂“前平位”微屈、握空拳,如握方向盘状,身向 8 点;乙“仰卧正步位绷脚” ,两臂“旁斜下位”头枕甲双膝上(见场记九)。1-2 甲右、左“倾头”各一次;乙右、左前“吸腿”各一次(见图 20)。3 甲第一至第二拍右手经“前平位”至“上位” ,第三至第四拍右臂屈臂握拳至肩前;乙第一至第二拍右“前抬腿”(见图 21),第
11、三至第四拍屈膝成右“前吸腿” 。4 甲右臂上举“扩指”同时喊“咚” ;乙右腿向上“伸腿” 。5 甲双手互向外绕,头看天空,做搜索目标状;乙腿落下,还原成“准备动作” 。第二遍音乐1-4 甲、乙均做第一遍l-4对称动作。5 同第一遍5动作。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前吸腿”时脚尖点地。第二, “抬腿”和“伸腿”要腿直、脚绷。7、后 吸 腿音乐伴奏曲 4/4 拍前奏 准备动作:“伏卧正步绷脚” , “抱肘” ,身向 2 点(见场记十)。1-4 后“双吸腿”四次(见图 22)。5-8 右、左交替后“单吸腿”四次(见图 23)。9-10 双手前平伸,右耳贴地。11-12双手收至肩前扶地。13-15双手撑
12、地成“后双吸腿弯腰”(见图 24)。16 “伏卧正步绷脚”双手伸于头上地面。要领及注意点:第一,右、左交替“后单吸腿”时,要求双膝保持并拢,脚绷并以脚主动踢起。第二, “后双吸腿弯腰”时,头顶与脚尖相触,呼吸自然。第三,双手至肩前扶地时,保持与肩同宽,要夹肘“扩指” 。8、手 位音乐伴奏曲 2/4 拍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 “叉腰” ,身向 1 点。1 右手“提压腕”至“前平位上翘指” ,掌心向前(见图 25)。2 左手做1对称动作。3 右手“提压腕”至“旁平位上翘指” ,掌心向旁。4 左手做3对称动作,双手成“旁平位上翘指”(见图 26)。5-8 “双盖手”至“旁平位上翘指” 。9
13、 右手“提压腕” ,掌心向前,指尖向上至“上位”(见图 27)。10 左手做9对称动作。11 右手内“转腕”指尖向里由“上位”至“下位” ,同时“半蹲”一次(见图 28)。12 左手做11对称动作。13-16“双盖手”至“旁按手” ,同时右“旁踵步” ,左腿“半蹲” ,头“右倾”(见图 29)。要领及注意点:第一,做“手位”时,一定要经过“提压腕” 。第二,几个“手位”要做准确。第三,注意手动眼随。9、松 肩音乐伴奏曲 2/4 拍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分两组成八字队形。第一组站在场左侧先做;第二组站在场右侧,身向 l点(见场记十一),原位不动视第一组,第一组做。1-2 不动。3 右手扶胸,
14、左手“旁按手”(见图 30)。4 右手向“右旁斜上位”指(见图 31)。5-6 双手“叉腰”向 2 点、8 点“转腰”各一次,同时“踮脚”二次(见图 32)。7-8 双手做指挥状(见图 33)。9-10 第一至第三拍“转腰”向 2 点指挥三次(见图 34)。第四拍双手“叉腰” ,身体转回对 1 点(见图 35)。1l-12“松肩”三次(见图 36)。13_14 同9一10动作,向 8 点指挥。15一16 同11-12动作。17-18“转腰”向 2 点并“踮脚”一次,“转腰”回 1 点并“踮脚”一次。19-20“松肩”三次。21 “转腰”向 8 点并“踮脚”一次。22- 24同18-20动作。2
15、5-26右手扶胸向第二组做邀请状(见图 30),同时说:“我请冬冬当指挥。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由第二组做。1一2小节原地右脚始踏 4 步,前后“摆臂”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 “松肩”动作的重拍向下。第二, “踮脚”时脚碗内侧要靠拢,双腿尽量伸直夹紧,落地时后背须挺拔10、半 蹲音乐伴奏曲 4/4 拍前奏 准备动作:二人身相对,双手相握, “正步位”站立(见场记十二)。l 右侧人左脚始,左“横追步”四次、向 5 点“横移” 。左侧人同时做对称动作。2 “蹦跳步”一次,落地后腿直起。3 右侧人“半蹲”一次(见图 37)。4 左侧人“半蹲”一次。5-6 同3-4动作。7 右侧人右脚始,
16、右“横追步”四次。左侧人同时做对称动作,向 1 点“横移” 。8 第一、第二拍“蹦跳步”一次。第三、第四拍膝直,相握里手,外手扬鞭状,同时 喊“驾!”(见图 38)。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半蹲”时,双膝对脚尖,上体要垂直,后背立直。第二,做“横追步”时要保持“正步位” 。11、踮 脚 走音乐伴奏曲 3/4 拍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右手“前斜上位嘴式手型”成孔雀头状,左手“后斜下位” ,手型同右手(见图 39)。1-3 右脚始“踮脚”走八步,第九步并脚成“正步位踮脚”(见场记十三)。4 脚跟落下。5 旁“大波浪”至头上“对腕” ,同时“半蹲”向左“转腰” ,手型不变(见图 40)。6
17、 直腿同时双手下落至“旁按手”腰转回原位,手型不变。7-8 同5一6动作。最后一拍成“准备动作” 。可反复若干遍,队形可任意变化。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踮脚走”脚跟尽量上提,腿直但不能僵,行走要平稳, “舞姿”挺拔,如神采奕奕的小孔雀。第二,双手头上“对腕半蹲”时,沉肩立腰。第三, “后斜下位”要准确,手背向外。12、鸭 走 步音乐伴奏曲 2/4 拍前奏 准备动作:圆圈队形, “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 ,身向圈线(见场记十四)。1-2 “鸭走步”四次(顺时针行进,见图 41)。3-4 右、左“旁踵步”带“半蹲”各一次,同时双手在肩旁做“折腕”(扇翅状)四次(见图 42)。5-8 同1-4动
18、作。9 “小八字位半蹲”上体前俯,双臂伸向身后“抖手”做喝水状(见图 43)。10 直膝同时上体直起, “旁按手” 。1l “仰头”同时“摇头”做咽水状。12 同10动作。13-16同9-12动作。17-18 同1-2动作,同时向左“转体” ,身向圆心。19-20同3-4动作。21-22右脚始成“双跪立旁按手” 。23-24“双跪坐”上体前俯,双臂伸向身后“抖手” ,做喝水状。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鸭走步”要求全脚踏地行走。第二,喝水状后背要平直。第三,身后“抖手”时,双手心相对。第四,肩旁做“折腕”时,要夹肘。第五,教师要启发孩子想像小鸭子的可爱形象,努力表演鸭子们嬉戏、喝水的情趣。13、
19、蹦 跳 步音乐伴奏曲 2/4 拍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臂“前平位”微屈, “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身向 1 点。l一4 保持“准备动作”姿态,双手向后向下始在身体前划小“立圆”八次,同时右、左交替“倾头”各四次,并屈伸膝八次(见图 44)。5 右“旁踵步”左腿“半蹲” ,同时“双背手”(见图 45)。6 脚还原“正步位” 。7-8 做5-6对称动作。9-12 “蹦跳步”八次向 1 点行进。手臂动作同1-4。13 下蹲上体前俯双手撑地。14 “双跪坐”抬头,视前方(见图 46)。15-16右、左、右摆胯三次。17 “双跪坐” ,屈臂“提腕”眼视 1 点,似小狗立坐状,同时模仿小狗叫“
20、汪汪”(见图 47)。要领及注意点:第一,做“蹦跳步”时保持“正步位” 。第二,双手在身体前划“立圆”时保持“扩指”手型。14、踏 点 步音乐伴奏曲 2/4 拍前奏 准备动作:三人一组均“正步位” ,甲双手“叉腰” 。乙右手“叉腰” ,左手搭甲右肩。丙左手“叉腰” ,右手搭甲左肩(见图 48)。1-4 原地右脚“踏点步”四次,同时右倾头四次(见图 49)。5-8 右脚始“小跑步”十六次向前行进(见场记十四)。9一16 同1一8动作。第二遍和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要领及注意点:第一, “正步位”上的“踏点步” ,重拍向下在踏脚上。第二, “小跑步”要求绷脚做。第三, “小跑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15、模仿与想像音乐伴奏曲 4/4 拍1让小朋友们先听音乐,教师启发小朋友们捕捉(想像)音乐形象及节奏。2教师启发小朋友根据音乐设计所表演的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动作。3小朋友自己根据音乐组织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