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育是一种刚需”作文指导与范文(猛虎嗅梅).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9096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育是一种刚需”作文指导与范文(猛虎嗅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美育是一种刚需”作文指导与范文(猛虎嗅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美育是一种刚需”作文指导与范文(猛虎嗅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美育是一种刚需”作文指导与范文(猛虎嗅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美育是一种刚需”作文指导与范文(猛虎嗅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育是一种刚需(指导与范文)【原体呈现】(2019 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2019 深圳市二模作文试题)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审题参考】一. 作文题型:这是一道暗含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特点: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

2、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命题指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二. 材料梳理。论辩话题:保存火种的意义。1.内容:(1)取暖御寒 (2)烧出鲜美的肉食 (3)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彩,是最美最美的;2.含意:(1)生存、生活与审美、 (2)实用与审美(3)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 (4)“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双方看法:第一类人“古人类生存学家”:取暖御寒、烧出鲜美的肉食(实用角度);第二类人“数学家”: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审美角度)三、多角度立意参考:(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二)从数学家角度:生活留心皆是美;不懂审美,世界

3、与你无关;做一个“美”的发现者;要面包,更要水仙;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 “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 巴金)“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 罗丹)(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原体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济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美育是一种刚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

4、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不少于 800 字。【审题】:什么是刚需?刚学,即“刚性需求”的简称,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从字面可以理解“刚需”就是硬性的, 必须的需要的东西。弹性需求可以是变动很大的需求。比如旅游、度假、娱乐等,这些需求可有可无可大可小。但是刚性需求是必须的,而且可变动和伸缩的空间不大。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全面理解,体现考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有机关联,“美育是一种刚需”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可从材料之间的辩证关系、主次关系、相互依存关系等角度进行审题立意。本题要求考生在“美育”这一关键词的统摄下,在有不同侧重的

5、材料间找到彼此的有机关联,来确定最佳立意。【原体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材料一 恶搞、低俗炒作等内容对于创作者而言更易吸引粉丝,与此同时,消费丑行成为不少平台娱乐大众的一种手段。在消费降级概念盛传的今天,大众的传统审美观念开始颠覆,网络“审丑”的风潮愈演愈烈,扮丑也成为草根出名的一种捷径。材料二 人民日报发文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材料三做好美育立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有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材料一提出现象:“审丑”盛行,“扮丑”成风。材料二厘清概念: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材料三指明出路: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综合材料的内容,也就是要求考生对当下“审丑”盛行、“扮丑”成风这一现象做出思考。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浮于现象本身,而应进一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从文化层面、物质层面、心理层面、监管层面等角度阐述,并且能大胆阐述美育的意义和方法。【立意】 美时代之人,育中华之魂; 差评丑行,点赞美育; 人生在路上,灵魂在高处。 【原体呈现】(2019 哈三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

7、求作文。美育,又称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60 百科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新时代领路人“全国教育大会”讲话2018 年、2019 年春季,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和第二季,以全新的形式带领观众感受古典诗词之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

8、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审题】限制性1.思维限制。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多则材料本身就带来了写作上的思维限制。考生需要在不同的材料中找到相同点,或者在具有主次关系的材料中分清主次,以此进行下一步思考。从上述材料可以发现,材料的核心关键词是“美育” ,但每则材料又有自己的侧重点,因此“美育”应是思考立意的基点,由此展开,关联材料,建立不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联。脱离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片面去谈美的呈现形式、发现美等则为偏跑。2.立意限制。材料关键词“美育 ”是立意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在行文中只要提及“ 美育 ”,或者由

9、 “美育”向外生发、延展去谈就符合题旨。要权衡四则材料的“同”与“不同 ”,有机关联,精准立意。尤其材料 2 和材料 3 明显在提醒考生,“ 美育”应与学校的教育联系起来,思考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而引导语“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更是立意的重中之重,与材料 2、3 中强调的重点形成呼应,考生应在“新时期的发展” 这一背景下去谈“ 多元化的人才” 与美育的关系,即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育、德育,也同样要重视美育。3.行文限制。“针对以上材料 ”“请联系你的体验”这些表述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谈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的起点应是“以上材料”,不得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并要联系自己的体验去谈,这就

10、体现了命题者有意让考生从自身出发,说真话、抒真情,进行真我写作,围绕任务展开写作,而不能套作。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考生可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核心立意,“美育” 这一关键词可以辐射出多个立意。考生可谈美育、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突出美育的重要性,以满足新时代多元化人才发展的需要;可谈学校美育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也可由美的呈现形式入手,谈如何落实美育教育当然,最好是综合立意,行文中应体现美育、人才、多元这些关键词,体现思考的周密性、立意的深远性。2.联想思考开放。题目明确要求“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请联系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语句都会触发我

11、们思考,由相关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充分展开行文。此外,每个人的体验都具有个体的独特性,体验不同,思考的方向、行文自然会不同,“联系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就体现了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进行个性化写作。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议论文,直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侧重记叙自己的个人体验,来谈“美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解题】四则材料分别谈到“美育” 定义,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学校美育,美之呈现形式。四则材料为同质材料,无需同中找异。只需在相同材料下找到彼此的侧重点,将其建立联系。如材料 2、材料 3 就可以合并为学校开展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为

12、了实现“德育”,而这正是在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再结合材料 4,学校或社会如何开展美育?如何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由经典咏流传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落实美育。综合四则材料之后,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引导语“ 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这就要求考生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管如何去论美育,都要将其与只重知识、智力层面培养人才的传统方式区别开来。如今的世界俨然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创造美,“使我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 ”,应是新时期对美育的呼唤,也应是本篇作文的最终旨归。【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智育、

13、德育结合美育,方为完美教育。2.新时代人才培养呼唤美育。3.创新美育形式,培养多元人才。4.以美育助推“立德树人” 。5.美育归来兮。偏题立意:一、将美育理解为“美” ,缺少“ 育”的应有之义:1.生活中并不缺少美。2.善于发现美。3.文化之美。二、孤立材料,只谈形式创新: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如何让经典咏流传。三、罔顾材料下的具体要求,如行文中不体现“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人才 ”这一层面,也不契合最佳立意。【有关美与美育的名言警句】1. 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古希腊.普洛丁 )2. 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

14、面,就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德国哲学家)康德 3. 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德国诗人)歌德4. 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5.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6. “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 ”(中国. 巴金)7.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 . 罗丹)8.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古希腊 .柏拉图)9. 一个具有纯洁的美感的人能充分地欣赏自然,决不会在自然的美中找出什么缺陷。(俄国 .车尔尼雪夫斯基)10.康德说:美是一种没

15、有目的的快乐。11.庄子: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12.钱钟书:“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是实用,窗是审美。13.吴冠中:文盲不多,美盲很多。贫穷而听着风声,姿态固然优雅, 但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接受的,道路于是在此分岔。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如果人作为筑居者仅耕耘建屋,由此而羁旅在天穹下大地上,那未人并非栖居着。14.木心:没有审美力是绝

16、症,知识也救不了。15.季羡林: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美育与名人】“导弹之父”钱学森(19112009)曾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他本人具有很好的艺术造诣和文学修养。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女高音歌唱家)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搞科学技术的和搞艺术的,中间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在钱学森的家里,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不仅感情甚笃,而且在艺术上、事业上也有共同语言。他们爱弹钢琴、拉小提琴,热爱欧洲古典音乐,有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钱曾感谢妻子说:“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

17、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2.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18891971)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 1920 年,在近 80 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3.著名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顾毓琇(1902 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充满传奇。他自 1915 年到 1923 年在清华学校学习 8

18、年。后到美国留学,仅用四年半时间,就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学士、硕士、博士 3 个学位,创造麻省理工学院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校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作为诗人,顾毓琇一生创作词曲歌赋 7000 余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 34 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高产大诗人。作为佛学家,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研究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重视。顾毓琇早在清华学校上学时,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文艺才华。他广泛地参加了校内的各项文艺活动。4. 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巴赫有何见解,爱因斯坦则回答说,关于巴

19、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敬他、爱他,而不要发什么议论! 最意味深长的动人的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者是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和声。5. 在哈佛,学生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艺术活动,比如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种艺术展览等,此外,哈佛每年还会举办艺术节,以活跃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些充满着浓厚艺术氛围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接受了艺术教育和熏陶,而且提高了学生

20、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范文展示】 以美育人 时代所需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面对新时期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一定要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时代所需。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华为在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见,不只是今天,美育早已为人重视,古已有之。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赏美?而我们的社会需要

21、的就是能够创造美的人才。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学校将智育教育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看惯了社会、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一切以分数为定论;看腻了还未成年的孩子被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匆匆赶路,走向一个又一个补课班当一个社会太过急功近利,当人们内心被功利所缚,人们只能行色匆匆,眼光向前,急忙之中早已失去感受美的能力,何谈创造美?所以,不妨慢下脚步,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育氛围,以美育人,不止看重孩子的成绩,还应重视成绩之外更高层次的发展。“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如此才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才能引导青年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22、。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显然,只有全社会重视美育培养,创新美育形式,重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学科的涵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价值,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美育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奔波行走之中,驻足留恋,这生活本来就很美!这样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人才更有温度,而不是冰冷之躯,对生活冷眼旁观,处处是敌意;这样的人,也

23、是时代所需。恩格斯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既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期 ”,遥古畅今,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的新时代下,同样会产生巨人!美育是一种刚需人民日报时评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根据教育部日前与 13 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

24、,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

25、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

26、的全部魅力”。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

27、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关于美育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流教育,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客观世

28、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而人的各种感知觉中视觉占主导地位。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进行美术教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练思维、培养灵感、提高少儿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同时美术又是儿童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所以,在幼儿到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这世上会画画的人很多,懂得美的人却很少。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来

29、源:人民日报【范文二】“美育“话题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人民时评)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要点摘录“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 8 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

30、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

31、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

32、醒一个灵魂。”(德国 雅斯贝尔斯)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人民日报 ( 2018 年 09 月 05 日 09 版)【范文三】人民日报:射墨丑书,看不懂的才叫艺术吗?今天我们来聊聊最近出现的一种“射墨书法”。前两周,一段视频“火”了。视频中,七位礼仪小姐共同展开一幅宣纸,一位创作者手持装有墨水的注射器向宣纸上随意喷洒。围观者大声叫好,网友则纷纷表示“看不懂”。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表

33、声明,表示这位自称清华教授的“书法家”与学校并无关系。“射墨”是不是书法,艺术造诣如何,自有人评说。不过,近年来让人“看不懂”的艺术倒是很多。从倒立书法,到“灵魂画作”,从粗制滥造的城市雕塑,到不知所云的实验戏剧各式各样的前卫艺术、先锋艺术、叛逆艺术层出不穷,让普通观赏者不禁开始怀疑,观众看不懂的才叫“艺术”吗?答案并非如此。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系统的文人书法,是千余年习字者绕不开的神话;毕加索的抽象绘画,看似怪异却功力深厚、表现传神。但历史上那些不走寻常路的人,并不都能另辟蹊径,误入歧途的不在少数。一些创作者以打破传统为务,实则走上了乱弹琴的“死胡同”。作品无法引发审美共鸣,“一挥而就”的

34、作品更丢掉了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在博人眼球的呈现方式、凭空捏造的“创作理论”“解放无意识”“走向创新”等旗号背后,是创作者无法突破传统巅峰的逃避和无法正视自身平庸反而投机取巧的悲哀。而艺术资本的躁动与逐利性,更进一步助推了这类“艺术”的泛滥。炒作、宣传甚至作假,成了心照不宣的艺术推广手段。而一些评论者对积弊陈疴避而不谈,一些创作者相互吹捧合作,观众审美素养有待提高,又为这类故弄玄虚的畸形创作野蛮生长提供了温床。但糟粕即便暂时成为名利收割机,也逃不过行家的慧眼,也终将淹没在艺术史的长河中。现代艺术兴起以来,“看不懂”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多。在西方艺术史上,杜尚创作的泉被讨论了一百年。这件签了名的小便

35、器,颠覆了当时的传统艺术。人们质疑,丑也能成为艺术?流水线工业品的艺术价值何在?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艺术家?的确,泉没有凝聚杜尚的汗水,没有过人的技巧,但不可否认,它洋溢着天马行空的自由追求,是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彻底反叛,其创意不可估价,其理念超越时空。杜尚开风气之先,而今天的很多“现代艺术”,要么拾人牙慧、有样学样,要么徒具形式、缺乏深意。所以,先锋艺术与欺世盗名仅一墙之隔;同类的作品,一件可能是珍宝,一件则是垃圾。那么,看得懂的作品才算艺术吗?也不然。艺术之美,在于其能够以独特的形式传递出作者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正所谓,有以造不言之妙也。当观众面对一件作品时,将根据自己的体验、知识、思维对其“

36、再创作”,此时,作品已不再“属于”原作者。正如在清明上河图中,有人看到北宋城市的发展,有人看到严谨工细的笔法,也有人觉得这仅是一幅古代巨尺长卷罢了。这并不妨碍清明上河图成为经典,因为它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因此,一幅作品是否能被“看懂”并不是决定其艺术高度的关键。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超越作者自身创作水平,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给艺术界以启迪,进而推动艺术进步。“艺术是灵魂之事,而不是文字之事。”卖弄无意义的概念、曲解自我表达的权利,并非创新。创新,应如杜尚那样超越范式,而不是摒弃传统、让美学超越沦为狂欢游戏。尤其对于书画金石等传统根脉深厚的艺术门类而言,没有汲取传统养分的创新,就如没有根系的浮萍,不会孕育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所以,当代艺术家需要的不仅是描摹勾染的技术训练,更是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精神滋养,以及勤恳踏实的创作态度。不然,缺失了气韵的中国艺术,“看得懂”又有何用?又何谈传达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派呢?这正是:一点一染一皴一擦,以形写神方得趣味。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与古为新才是正道。(文章来源于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