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课时间第 12 周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 项目二十八骨折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识目标掌握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及一般护理措施、常见骨折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熟悉常见骨折病人的治疗原则,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上、下肢骨折病人的特点,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特征性表现了解常见骨折病人的病因及辅助检查,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护理。能力目标能对骨折病人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预防、发现、及时处理骨折病人的并发症素质目标能对骨折病人的休息、饮食、排尿、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及一般护理措施2.常见骨折病人手术前后的护
2、理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教学难点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2. 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特征性表现3.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护理教具多媒体 粉笔 图片教学方法 讲授 提问 启发 练习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分配工作任务一 概述新课导入骨折病因、分类、愈合过程、标准、影响因素护理评估骨折并发症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工作任务二 常见骨折病人的护理肱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肱骨髁上骨折病人的护理、桡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工作任务三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任务四 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小结10mln10mln10mln5m
3、ln10mln5mln5mln5mln5mln5mln10mln5mln5mln教 学 内 容 批 注工作任务一 概述【病因】 (一)直接暴力 (二)间接暴力 (三)牵拉暴力 (四)骨骼病变 (五)积累劳损 【分类】(一)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与外界不相通。2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或粘膜破损,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如合并膀胱或尿道破裂的骨盆耻骨骨折。(二)根据骨折断裂的程度分类1不完全骨折 2完全性骨折 (三)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 裂缝骨折 青枝骨折 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骨折 粉碎骨折 嵌插骨折 凹陷骨折 (四)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稳定骨
4、折 不稳定骨折 (五)根据骨折的时间分类新鲜骨折 3 周内的骨骼骨折。陈旧骨折 3 周以外的骨骼骨折。【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血肿炎症机化期 这一过程约需 23 周。(二)原始骨痂形成期 这一过程约从伤后 3 周开始,约需 3 个月。(三)骨板形成塑形期 此期约从伤后 68 周开始,然后逐渐骨髓腔沟通,骨的原形和结构恢复,但完成塑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一)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二)局部无反常活动。(三)X 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四)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 1kg 重量达 1 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 3 分钟,且不
5、少于 30 步。(五)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二)局部因素(三)医源性因素【护理评估】(一)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和体征(1)一般表现疼痛与压痛:骨折处均感疼痛,移动伤肢时疼痛更为剧烈,骨折复位固定后疼痛会有所减轻。局部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肢体支架断裂和疼痛,使肢体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功能。(2)骨折的特殊体征畸形:骨折端移位后,使受伤局部外观出现短缩、成角、弯曲等特殊形状改变。反常活动:在肢体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的类似关节样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所产生的声音或感觉。2全身表现(1)体温升高:(2)休克: 案例导入略讲图片略讲详细
6、讲解教 学 内 容 批 注(二)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2CT 扫描 (三)心理社会反应 易有悲观失望、孤独厌世,甚至轻生的心理变化。【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1休克 2血管损伤 3周围神经损伤 4脊髓损伤 5内脏损伤 6脂肪栓塞 7感染 开放性骨折有发生化脓性感染和厌氧性感染的可能。8坠积性肺炎 骨折病人若长期卧床不起,可以发生坠积性肺炎,因而丧命。(二)晚期并发症1压疮 2缺血性肌挛缩 3骨化性肌炎 4关节僵硬 5创伤性关节炎 6缺血性骨坏死 7泌尿系感染、结石【急救处理】(一)一般处理 骨折发生后,应迅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注意有无昏迷、呼吸困难、窒息、大出血及休克等。(二)伤
7、口包扎 除去病人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必要时可剪开衣袖或裤管,发现有伤口者,用无菌敷料或现场清洁的布类进行包扎以免加重污染。(三)妥善固定 对于有骨折或可疑有骨折的病人,应尽快给予妥 善固定,以减轻病人疼痛,防止骨折局部再损伤及便于搬运。 (四)迅速转运 病人经以上初步处理后,迅速转送医院进行正规治疗。病情严重者,应有专人护送。【治疗原则】(一)复位 (二)固定 (三)功能锻炼【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预期目标】(一)入厕、卫生、进食自理障碍 与骨折、卧床有关。(二)焦虑 与担心预后有关。(三)疼痛 与骨折有关。(四)便秘 与卧床、不能活动有关。(五)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 与石膏、夹板、固定
8、带固定或长期卧床有关。(六)潜在并发症 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七)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患肢制动有关。【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 (二)疼痛的观察和护理(三)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四)观察末梢循环 (五)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六)满足营养需要 (七)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要点】(一)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骨折的知识。(二)教育病人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以利于骨折的愈合。(三)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坚持按计划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骨折后期并发症,使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图片启发分析互动讲述详细讲解教 学 内 容 批 注工作任务二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一、肱骨干骨折【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二)
9、身体状况1临床表现 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可伴有血管损伤,如桡动脉无搏动;伴有桡神经损伤,手背部桡侧、前臂后部、上臂下半桡侧后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或丧失,腕指运动能力丧失,表现为腕下垂,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2辅助检查 X 线检查:照肱骨正、侧位片 ,明确骨折的类型。(三)处理原则 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1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前需详细检查。2复位后,垫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运动情况,3严密观察患肢是否有桡神经损伤症状。4外固定后
10、即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保持正确姿势。5注意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二、肱骨髁上骨折病人的护理【病因】【护理评估】(一)症状与体征 (二)X 线检查 (三)心理社会反应 【治疗原则】(一)手法复位 全麻下复位后石膏固定(二)牵引疗法 尺骨鹰嘴牵引(三)手术治疗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预期目标】(一)疼痛 与骨折或手术切口有关(二)有感染的危险 与开放性骨折或尺骨鹰嘴牵引有关(三)潜在并发症 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护理措施】(一)要关心爱护患儿,(二)患儿哭闹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处理。(三)防发生感染。(四)密切观察患肢感觉、运动、皮温、血运、桡动脉搏动情况。三、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护理【病因】间接暴力所致
11、【护理评估】(一)症状与体征 腕关节侧面观似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呈枪刺样畸形重点讲解互动分析图片示范详细讲解教 学 内 容 批 注(二)X 线检查 (三)心理社会反应【治疗原则】 局麻下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必要时置腕关节掌屈尺偏位。固定为 45 周。【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预期目标】(一)焦虑 与担心预后有关(二)潜在并发症 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三)知识缺乏 缺乏功能锻炼的知识【护理措施】(一)护士应安慰病人,接受治疗取得最佳疗效。(二)嘱病人不可自行拆移外固定,注意患肢手部血液循环(三)复位固定后即开始功能锻炼 四、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病因】【分类】按骨折线部位、按骨折线角度大小、按骨
12、折移位程度【护理评估】(一)症状与体征 受伤后立即无法站立(嵌插骨折除外) ,患肢出现短缩、内收、外旋畸形。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股三角处压痛,足跟纵向叩击时,髋内有痛感。(二)X 线检查 (三)心理社会反应【治疗原则】(一)无移位的裂隙骨折,卧床休息,患肢穿“T”字鞋或作皮肤牵引,(二)有移位者应先作皮肤牵引或骨牵引复位,再作内固定手术(三)对于 65 岁以上患者,有移位的头下型或头颈型骨折,全身情况许可下,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预期目标】【护理措施】(一)护士应安慰病人,接受治疗取得最佳疗效。(二)病人疼痛时可根据情况予以处理(三)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
13、并发症(四)术后穿丁字鞋,防止关节脱位(五)加强功能训练指导五、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病因】【护理评估】(一)症状与体征 (二)X 线检查 (三)心理社会反应【治疗原则】 (一)垂直悬吊皮牵引(二)皮牵引(三)骨牵引(四)手术复位内固定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预期目标】【护理措施】1.预防并发症。2.保持病人心理和生理舒适。3.保持患肢功能4.伤后急救,根据治疗措施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5.功能锻炼。图片略讲详细讲解图片详细讲解略讲图片详细讲解略讲教 学 内 容 批 注六、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病因】【护理评估】(一)症状与体征 (二)X 线检查 (三)心理社会反应【治疗原则】 (一)保守治
14、疗(二)牵引治疗(三)手术治疗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预期目标】【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 2.保持病人心理和生理舒适3.保持患肢功能 4.根据治疗措施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5.功能锻炼工作任务三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一、脊柱骨折【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和相关因素 1间接暴力 2直接暴力 (二)身体状况1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胸腰椎损伤后,可有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损伤部位可有肿胀、血肿、畸形、棘突间隙加宽及局部触痛、压痛和纵向叩击痛。如形成腹膜后血肿,可刺激腹腔神经节,使肠蠕动减慢,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2)当合并脊髓损伤时,有脊髓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应检查四肢
15、的感觉、运动、肌张力和腱反射有无异常,询问病人大小便能否自行控制等。(3)多发伤病人,往往伴颅脑、胸腹腔脏器及四肢损伤,可出现神志及生命体征改变。2辅助检查(三)处理原则【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急救搬运。2.术前准备 3.后护理【健康教育】1继续功能锻炼。第一个月主要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和腰背肌锻炼,23 月后逐渐下床进行步行及适度的活动。2定期复查,了解内固定有无移位及骨折愈合情况。二、脊髓损伤【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和相关因素询问脊柱损伤的情况,包括受伤原因、时间、部位、受伤时体位、急救情况、搬运方式等。询问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是伤后立即出现还是随后逐渐出现。(二)身
16、体状况1临床表现略讲重点讲解略讲详细讲解图片略讲详细讲解教 学 内 容 批 注(1)脊髓损伤(2)脊髓圆锥损伤 (3)马尾神经损伤 (4)呼吸衰竭 是颈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颈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完全麻痹,可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2辅助检查 CT 和 MRI 检查可清楚地显示骨折情况、椎管的变化及脊髓、神经受损的情况。(三)处理原则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是合适的固定(一般采用颌枕带牵引或持续颅骨牵引固定) ;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对骨折严重移位、复位不满意、关节突交锁、碎骨片压迫脊髓或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手术解除脊髓的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
17、观察病情变化 2维持呼吸平稳 3用药护理 4训练规律排便 5促进规律排尿(二)术后护理 参见“脊柱骨折病的人护理”相关内容。还需注意:1动态评估瘫痪程度,判断疗效 2教会独立完成某些日常生活活动3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4功能锻炼【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家属及亲友注意病人的安全。2鼓励病人利用辅助器械移动身体及行走,如使用拐杖、轮椅等。3指导病人增强自行或利用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如何移动、进食、沐浴、更衣、入厕等。4教会病人及家属皮肤护理及预防压疮的方法。5告知所服用药物的名称、服药的剂量、方法、时间及药物的副作用。工作任务四 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二)
18、身体状况(三)处理原则【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1积极预防休克 2严密观察病情 3心理护理 4牵引外固定的护理 5尿道损伤病人的护理 6皮肤护理 7保持大便通畅 【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应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略讲略讲详细讲解图片略讲详细讲解小 结通过学习我们对骨折的概念、分类、愈合过程、愈合标准、及影响愈合的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2 学时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骨折病人的临床表现,重点掌握骨折的特殊体征即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常见骨折病人的一般护理措施,特
19、别要能够观察并及时发现、处理骨折病人的并发症如休克、神经损伤、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症,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熟悉常见骨折的处理原则及辅助检查,对几种常见骨折病人能够完成手术前后的护理,能够针对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对病人适时进行饮食、休息、活动进行指导,特别是要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向其说明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减少骨折后不良后果的发生。学生课后根据要求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参考资料参考书:外科学第七版 吴在德 吴肇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曹维新 李乐之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实用骨科护理学第一版 何晓真 张金川 河南医科大学技出版社 1999实用小儿骨科学第一版 潘少川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现代护理报网址:中华护理学会网:abx.org/中国知网: 8cm 长伤口,出血不止,骨端外露。你在现场时将如何处理?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