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自然资源复习题.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18094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自然资源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自然资源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自然资源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自然资源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自然资源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习题精选“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选择题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B.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C.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自然资源只要利用合理,就可以不断再生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铁矿石 B.石油 C.森林 D.铜矿4.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5.关于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的

2、各种叙述,正确的有( )A.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C.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D.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二位6.关于我国人均资源的说法,对的有( )A.矿产资源我国为世界人均值的 25 B.耕地和土地我国为世界人均值的 l/3C.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世界人均值的 l2 D.森林资源我国为世界人均值的 l77.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 )A.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B.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C.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D.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非选择题1.从这幅漫画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看下面这段资料,回答下面问题:小

3、小贺卡与森林资源、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一张贺卡从砍伐树木、印制纸张、精美加工、集中邮寄至废弃扔掉,其中资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和人力物力的浪费都十分惊人。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的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数据表明,仅北京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就达 3000 多万张。以每 17 棵树制造 1 吨纸张计算,每寄 4000 张卡就相当于砍掉一棵树,仅北京市去年就相当于砍伐十年树木一万多棵。大量的贺卡吞噬着宝贵的森林资源,大量的造纸黑液、废水污染着河流湖泊,淮河污染了,巢湖污染了,海河、辽河都在污染着!贺卡吞噬着 资源,造纸污染着 资源如果不以贺卡来互致祝福,你能为同学

4、提供更好的祝福方式吗?3.题目:家庭小调查内容:在第三章的学习之前,请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内容如下:(1)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2)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3)现在是什么样子的?(4)从这个小调查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目的:使学生通过调查家庭世代居住环境的变化,了解我国资源的变化情况。4.综合题 (1)观察下图,把找到的每种可再生资源用圆圈圈起来,把不可再生资源用方框框起来:(2)下面这些图片,可以提示你节约或保护什么资源呢?(3)小明和小红正在议论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小明说:“我国地大物博,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发现并探明储量的

5、矿种就有 160 多种,我国自然资源多么丰富。”小红却说:“我为我国的自然资源担心,你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3,人均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人均我国自然资源太贫乏了!”听了他们的对话,你同意谁的看法?谈谈你对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的看法。(4)如何对待中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答案:选择题1.B 2.B 3.C 4.C 5.C 6.B 7.C非选择题1.略2.(1)森林,水;(2)略。3.略4.(1)略(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的状况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科学地、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更新、补

6、充,使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 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 D.半湿润地区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

7、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5.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 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 D.内蒙古草原6.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筑用地7.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牧牲畜数量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D.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8.全国土地日是( )A.3 月 25 日 B.10 月 15 日 C.6 月 25 日 D.12 月 15 日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法用地,规划用地B.因地制宜,合理利用C.占用基本农田,大力发展林果业

8、和挖塘养鱼D.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10.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B.土地是可再生资源,无论怎样利用都不会降低其生产力C.土地是土壤资源D.戈壁、高寒荒漠等也属土地资源1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土地类型是( )A.天然林地 B.耕地C.高山草甸 D.天然湿地13.下列人类活动,不合理的是( )A.黄土高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半干旱草原上开垦耕地C.营造“三北”防护林 D.山坡地上毁林造田14.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连接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草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C.大

9、兴安岭林地 D.内蒙古高原旱田答案:1.B 2.B 3.C 4.C 5.A 6.A 7.D 8.C 9.C 10.AD 12.CD 13.BD 14.BC非选择题“土地资源”一、读下面“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部_区。大致以_一线为界,以北以_(耕地)为主,以南以_(耕地)为主。(2)上述耕地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3)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是否合理?_。原因是_。二、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 1000 万公

10、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三、.读漫画“愁”,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2)这幅漫画揭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_。(3)我国是否存在这些问题?_。原因是_。(4)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有_。四.读漫画“小鸟的悲哀”,回答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_。(2)请对漫画中反映出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今后应如何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_。五.近年来,我国北方常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请上网收集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沙尘暴的发

11、源地:_。(2)引起沙尘暴的原因:_。(3)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_。参考答案:一、(1)东 季风 秦岭淮河 旱田 水田 (2)我国东部临海,受夏季风影响明显,西北内陆地区 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方降水较多,主要是湿润地区;北方降水较少,主要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3)不合理 北方地多需水量大,但水资源少,南方则相反二、(1)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四川省 重庆市 (2)气候干旱 (3)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三、(1)人口迅速增多.人多地少 。 (2)人口、资源。

12、(3)存在 人口增加.建设用地增加,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 。(4)控制人口数过,提高人口素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四、(1)因人类的乱砍滥伐,森林被砍光,许多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丧失殆尽,生物多样性被毁,并有可能因此造成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2)森林对生态系统平衡极为重要,要防止乱砍滥伐行为的发生,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事;植树更新速度要超过利用砍伐速度,要保护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

13、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五、(1)影响中国的沙尘暴源区既有境外源区又有境内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有蒙古荒漠区和哈萨克斯坦沙漠区;境内源区主要有内蒙古、新疆沙漠。(2)冬季风强劲,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造成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地表水分减少,加剧了沙尘天气的横行。 (3)在北京北部的京津周边地区建立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在内蒙古推动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中心的生态恢复保护带;在河套地区和沙黄土地区,以保护水资源和天然绿洲为中心,控制沙化土地,保住天然绿洲,逐步扩大人工林;尽快建立一个与周边国家长期合作防治沙尘暴的关系。“水资源”1.淡水资源占全球水量的( )A.97 B.2.5 C

14、.98 D.0.32.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A.97 B.2.5 C.98 D.0.3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 )A.冰川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4.世界水日为( )A.3 月 12 日 B.3 月 22 日 C.4 月 20 日 D.6 月 25 日5.“中国水周”为每年的( )A.3 月 22 日28 日 B.4 月 2228 日C.7 月 1 日7 日 D.8 月 1 日7 日6.引滦入津工程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 )的严重缺水。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河北7.“引黄济青”工程是将黄河水引入( )市。A.青海 B.

15、青岛 C.青藏地区 D.山东省8.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受( )的影响A.季风气候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9.我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开发利用冰川B.严格控制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C.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10.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B.水资源外流区多,内流区少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D.水资源分布,北方少,南方多11.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除自然原因外,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资源利用率

16、低,水资源污染严重C.过度开发水资源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12.关于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B.位于山西省并靠近三门峡水电站C.可用于供水、灌溉和发电D.能发挥防洪、减淤作用答案:1.B 2.D 3.A 4.B 5.B 6.B 7.B 8.A 9.CD 10.BD 11.AB 12.CD非选择题“水资源”一、填空题:1.引滦入津工程是将_河水跨流域引入_河水系。2.引黄济青工程是将_河水调入_(市)。3.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_、_技术。4.读下面漫画“就地取材”,说明造成水污染的原因:_。二、综合题:(一)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

17、回答下列问题: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地区。(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是从_(城市)的江都取长江水沿_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线路经_、_、_等大水系。(3)中线方案利用长江上游的_水库,向北到_市后可沿_山麓向_市自流供水。(4)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二)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该漫画反映了_问题;该问题在我国产生的原因是_。(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是_;该分布特点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是_;解决途径有_。(三)资料分析题据有关资料,西安地表水资源和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合计 31.7 亿立方米,人

18、均不足 400立方米,是我国极严重缺水城市。请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_一、1.滦 海 2.黄 青岛 3.喷灌 滴灌 4.农村的农药和化肥施用不当,工厂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排入自然水体二、(1)长江 华北 西北 (2)扬州 京杭运河 淮河 黄河 海河 (3)三峡 郑州 太行 北京 (4)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恶化等问题三、(1)全球淡水危机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由于我国人口的迅猛增长,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在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2)季节分配不均,且南丰北缺 我国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易产生干旱和洪涝灾害;对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产生影响;水位变化大,对水运通航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水资源南丰北缺,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矛盾,增加了水利工程量;由于北方水资源少,土地利用以旱地为主 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四、西安降水比南方地区少,且季节变化大,影响到地表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不足,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需水量大,超过水资源承受能力,加上水质污染,如渭河不能提供达到城市用水标准的水源,造成严重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