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xcel 函数” 教学的难点有 1.以真实的的事提出任务,揭示课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只有恰到好处的问题和适时的引导才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举例:贴近学生生活。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比较关心的事件。比如,在学校会进行班级之间的各项评比,有相应的数据表,要进行计算统计;我们每次考完试以后,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总分,及各科的排名,这是如何计算统计出来的呢,通过公式与函数的学习,你也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而且,你还知道如果我某科的成绩有了一点点提高,那么我的排名会提高多少,为将来的升学报考做好相应的规划
2、。那么如何获得这些信息是本章节所要学的内容,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2. 如何接受函数的概念。 我们讲到数据计算,就会用到公式,直接用公式计算,学生接受,而函数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在讲到函数时,还是要从公式开始引入。 怎样让学生接受呢。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使用函数的好处。 例如公式 =(A1+A2+A3+A4+A5+A6+A7+A8+A9+A10)/10 与使用函数公式 =AVERAGE(A1:A10) 是等价的。 函数 , 完成特定的功能和操作 特点:接收数据、进行运算、返回 1 个值。 举例:给出本次考试月考成绩表:成绩表是学生
3、生活中最经常接触到的,与学生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 在进行函数的教学前建议先用公式进行引入,因为公式更加直观,学生容易理解,不但可以知其然也可以知其所以然,然后再引用函数来替代公式, (操作演示:用公式求总分,平均分)因为公式的书写比较麻烦,比如求和必须将每个单元格的名称书写一遍。 函数则简化了此操作,函数是预先编制好的公式,与数学中的代数式很相似,函数的结构以函数名称开始,后面是左括号,以逗号分隔的参数和右括号。只要填入参数,即可自动计算出结果, (操作演示:用函数求和求平均值,在此设计了四科及五科要分别求,指出函数是为了使计算方便、快捷,系统提供的,有利于提高速度和正确性。使用函数的关键是正
4、确选用函数和参数。 )并指出函数是 Excel 定义好的具有某一特定功能的内置公式,在公式中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函数。Excel 提供的财务、统计分析以及规划求解等工具和函数,简化了大量的繁琐的计算、制表和打印报告等工作。 3.明确难点,讲解到位,循序渐进。 举例:难点之一:区域的正确选择与表示求和、求平均值函数看似简单,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的选择区域,以及函数中正确的表达区域是不够清晰的,需要老师重点提示。 (举例:求数学物理之和、平均值,讲清区域中“ , ”与“ : ”的区别,以此来明确如何正确的选择区域,以及选好区域后,在编辑栏上是如何表示的。选择函数使用的区域是得出正确结果的
5、前提,区域对于不能简单地直接用函数解决的问题,就学会利用编辑栏,编写符合要求的公式进行解题,能否正确地认识区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 通过教师的初步讲解演示操作,并适当提示之下,让学生认识函数,初步了解函数的使用方法。 难点之二:关于单元格地址的两种引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这两种常见的引用方法。同学们对于什么时候该用哪一个引用方法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讲解、演示,帮学生解难质疑。 要以简单的例子着手,举例:地址引用(进行计算操作时 , 公式或函数中可以直接输入数据 , 也可以引用相关的单元格地址 , 在进行公式的复制时
6、, 相对地址会跟着变化 , 而绝对地址是不变的。 在引用地址的时候,除非我们特别声明,一般是使用“相对地址”来引用单元格的位置。在进行公式的复制时 , 相对地址会跟着变化。这是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希望在复制时单元格地址会发生变化。 但在某些时候,要求拷贝时,单元格地址不变,这时就要使用绝对地址引用。因此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地址输入公式时 , 要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地址引用。要定义绝对地址引用,需要在列标行号前加 “$“ 符号。 ) 4. 分解难点,队梯式教学,有利于重点的掌握。 举例:排名函数的学习 在学习排名函数时,重点是函数的定义和使用。难点就在于区域要使用绝对地址引用。举例:月考成绩表:如果
7、学生明确了排名函数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里求解,并对地址引用概念清楚的话,排名函数也就迎刃而解了。 举例: IF 函数的教学函数是 Excel 难点之一,而 IF 函数是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几个常用函数中是较难的函数。 IF 函数其实是一个逻辑判断函数,而初中的学生往往就是最缺少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基于函数的抽象性,加上学生本身素质,所以要用更多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 IF 函数的使用。 ( 1 )实例运算引入,提出问题。 ( 2 )引入 IF 函数 应用 IF 函数可以进行判断选择。 讲解 IF 函数的使用格式: =IF( 条件表达式 , 表达式 1, 表达式 2) 讲解 IF 函数运算的意义:如果条
8、件表达式经过判断结果是对的,则返回表达式 1 (取前面的值) ;否则返回表达式 2 (取后面的值) 。 ( 3 )应用 IF 函数解决任务。 ( 4 )分析讲解学生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出学生书写式子中不当的地方并正确演示。 IF 函数格式里的参数只能有 “条件表达式,值 1 ,值 2 ”三部分,并且是用逗号分隔。 参数里面所有用到的标点符号都是英文状态下的标点符号。在输入公式时会涉及到很多符号(如引号 , 逗号, $ 等) ,教师要强调必须在英文状态输入,这些细节问题学生不易注意,教师需要适时地指导,尽量为同学们减少困难。 表达式 1 、表达式 2 如果是字符串,必须用引号。另外,在什么情
9、况下要用引号,什么情况下不用引号;引号的作用最好以实例说明。比如:求绝对值。 ( 5 )以会考成绩表为例引入新的问题,函数的嵌套。 如何将成绩的结果为“优秀” , “良” , “及格” ,不及格。进一步讲解。 用其它实例任务练习:给出上机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 例如 : 空气质量表 ( 运用 IF 函数 ) 5. 培养学生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提出的任务要容易解决,要使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例如:求最大值( MAX 函数) 、求最小值( MIN 函数) 、统计 COUNT 、 COUNTIF 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找
10、出求各科最高分、最低分,以及统计考试人数,优秀人数的方法。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做深入的学习。例如:表 count 。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始于积极思维,始于动手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要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6. 教师设计的教学实例中,设计有适当难度的问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给学生以帮助并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11、 举例:气温表, (使用此表进行探讨,教师要提出问题。 ) ( 1 )所求结果在右上方的表格中时,数据区域不是默认的区域,要能正确的进行选择。 ( 2 )我们在 D16 单元格求北京最高平均温度时,如果函数中用相对地址引用,在求其它城市时,能否复制该公式得出正确结果; ( 3 )若将该公式复制到 M3 单元格,能否得出正确结果? ( 4 )在 D16 单元格求北京最高平均温度时,如果函数中用绝对地址引用,在求其它城市时,能否复制该公式得出正确结果;问题 3 的情形又如何?) 7. 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探究。 信息技术教学就应该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教
12、材中的实例是有限的,有的教学实例只能参考,是远远不能满足课程需要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实例的准备与任务设计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需要用心地去思考,这种思考可能会弥漫于你的日常生活中,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例的设计或贴近学生生活,或富有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操作探究中去。 举例: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堂中,要有任务的引入,教师的讲解,操作演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及时应对。 举例:录像 1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实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具有和谐的互动性。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入函数的定义,学生易于接受。 举例:拓展
13、任务(录像 2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适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举例: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操作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开始阶段,设计的任务要容易解决,要使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此教学中,由易到难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任务,任务由易到难逐渐过渡,让学生操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结构、熟练操作技能。 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及时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避免由于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而导致丧失学习兴趣。 在“拓展任务”
14、中,应用到的知识,有的是课本上涉及到的,有的是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有许多工作是重复性的,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使同学们熟练掌握了操作过程,强化了对知识结构的认知,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多种综合能力。 8. 引导学生将电子表格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事例。 例如:综合练习表。 例如:运动会比赛统计表。 如果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到运动会的比赛成绩统计工作中来,既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协作的能力。 小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理念是在学生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探究欲
15、望,希望在新的尝试探究中取得新的成功,因此学生更愿意接受情景式教学方法。 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新颖、丰富多彩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在一系列问题驱动下,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探索是没有穷尽的,从来就没有人赞成固定不变的简单的教学套路。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有价值的适合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