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817499 上传时间:2018-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进入细胞都需要载体协助,但不一定消耗能量B.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 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D. 内质网既可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也可和细胞膜直接相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因此都需要载体协助,但不一定消耗能量,故 A 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故 B 错误。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

2、糖的载体蛋白,所以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故 C 正确。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故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 连接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在 DNA 片段上B. RNA 聚合酶能在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 DNA 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 DNA 解旋酶D. 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比 Fe3+催化时要多【答案】C【解析】DNA 连接酶是连接 DNA 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 错误;RNA 聚合酶能在核糖核苷酸之间形

3、成磷酸二酯键,B 错误;DNA 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 DNA 解旋酶,如转录过程,C 正确;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与催化时一样多,只是速度不同,D 错误。【点睛】注意与核酸有关的四种酶:DNA 聚合酶:催化连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链,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 :催化连接 DNA 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RNA 聚合酶 :催化连接 RNA 片段与单个核糖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 ,主要在转录过程中起做用;解旋酶:催化双链 DNA 之间的氢键断裂,一般用于 DNA 复制,转录时不需要。3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葡萄糖进

4、入肝脏细胞合成肝糖原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人体细胞衰老时由于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继而就会出现白头发当血液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A. B. C. D. 【答案】D【解析】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错误;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试卷第 2 页,总 9 页因此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正确;人体细胞衰老时因为酪氨酸酶活性下降,无法合成黑色素,继而就会出现白头发,错误; 当血液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

5、放激素增加,正确;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4 BrdU 能替代 T 与 A 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 DNA 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 BrdU 的链为深蓝色,含 BrdU 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 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图 ac 依次表示加入 BrdU 后连续 3 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 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 个 DNA 复制 3 次所产生的 DNA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位于 4 条或 8 条染体上B. a 图每条染色体之所以都是深蓝色,是因为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C. 若

6、a 图中两条染色单体都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 DNA 复制是全保留复制D. 若 a 图中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是深蓝色,另一条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 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在培养液中能进行有丝分裂,分裂间期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 图中两条染色单体中的 DNA 都是一条链含 BrdU,另一条链不含 BrdU;b 图中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中的 DNA 是一条链含 BrdU,另一条链不含 BrdU;另一条染色单体中的 DNA 是两条链都含 BrdU;c 图中上面两个细胞的染色体中的 DNA 情况与 b 图相同,下面两个细胞的

7、染色体中的 DNA 均是两条链都含 BrdU。1 个 DNA 复制 3 次所产生的 DNA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位于 4 条(着丝点没有分裂)或 8 条(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上,A 正确;a 图每条染色体之所以都是深蓝色,是因为染色单体中的 DNA 分子是一条链含 BrdU,另一条链不含 BrdU,B 错误;若 a 图中一条染色单体是浅蓝色,一条染色单体是深蓝色,则可以证明 DNA 复制是全保留复制,C 错误;若 a 图中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是深蓝色,另一条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 DNA 复制是全保留复制,D 错误。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8、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是因变量B.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C. 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因为叶绿体的干扰无法观察到现象D. 标记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追踪被标记的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移动途径,证明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答案】B【解析】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的大小是自变量,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因变量,A 错误;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B 正确;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可以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C 错

9、误;用标记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追踪被标记的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移动途径,证明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但不能证明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D 错误。6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一一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据图分析,错误的是Cedar Box 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Lindeman,1942)GP 为总初级生产量;H 为草食动物;C 为草食动物;R 为呼吸/J/(cm 2a)A.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464.6J/(cm 2a)B.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13.5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

10、传递效率约为 20.06%C. 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据图分析可知: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 464.6单位,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 62.8 单位, 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62.8/464.6=13.5%,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为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2.6/62.8=20.0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1、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 464.6 J/(cm2a),A 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B 正确;“未利用” 就是指同化量中除去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和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利用之外剩余的能量,C 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等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错误。7图 1 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的曲线;图 2 表示将甲植物放在 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试卷第 4 页,总 9 页(1)图 1 的 a 点表示_,在 c 点时,叶绿体中 ATP 的移动方向是_。图 2 中 e 点与 d

12、 点相比较,e 点的叶肉细胞中 C3的含量_;e 点与 f 点相比较,e 点时叶肉细胞中 C3的含量_。 (2)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_(填细胞结构)中脱氢,生成_。 (3)图 1 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_,在晴转阴瞬间,叶肉细胞中 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趋势_。光照强度为 10 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_mgCO 2/(100cm 2h) 。【答案】 呼吸速率 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 低 高 细胞基质 丙酮酸 甲植物 减少 6【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 1:a 点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13、;ab 段,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 点后,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 点达到光饱和点。分析图 2:图 2 表示 A 植物放在不同浓度 CO2 环境条件下,A 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曲线, 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1)a 点时,光照强度为零, 此时植物细胞只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CO2,所以此点表示 A 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c 点时,A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TP 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图 2 中, e 点的光照强度大于 d 点, 光反应速率较快,合成的 ATP、H多,因

14、而还原的 C3 多,所以 e 点的 C3 含量低。e点二氧化碳浓度较 f 点高,暗反应固定形成的 C3 多 ,但光照强度相同,C 3 还原速率相等,因此 e 点时叶肉细胞中 C3 的含量高。(2)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脱氢,分解成丙酮酸。(3)图 1 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甲植物,因为甲植物属于阳生植物。 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 10 千勒克斯时, 甲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12+4=16,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8+2=10 ,所以光照强度为 10 千勒克斯时,甲、乙小麦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15、差值为 16-10=6。【点睛】本题关键要读懂图中曲线的含义,特别是一些关键点的含义,如图 1 中 a 点、b 点、c 点等;其次是明确图 1 中曲线上的点代表的植物净光合速率,不是真光合速率。8图 1 表示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部分神经联系;图 2 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 1 中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刺激处,轴突末梢处有抗利尿激素释放。这属于反射吗?_。请说明理由_。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2)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图 2 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哪一种细胞器?_ 。(3)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

16、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那么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正常人_(填“高”或“低”)。高温条件下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因大量出汗而未补充水分时,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将_,以维持水平衡。(4)为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豚鼠进行了实验,按下表做处理:向豚鼠皮下注人等量的 SRBC(山羊红细胞) ;7 天后,分别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适量脾细胞悬液与 SRBC 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 SRBC 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组别 一材料准备 数量(只) 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相对含量甲 手术损毁下丘脑前部 12 0.2

17、0乙 正常组 12 0.40向豚鼠皮下注入的 SRBC,在免疫学上可称为_。从实验中可看出脾脏细胞悬液会引起 SRBC 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_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_。为使实验更科学严密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穿刺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答案】 不属于 没有完整反射弧参与(或其他合理答案) 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高尔基体 高 增加 抗原 抗体 浆细胞(效应 T 细胞) 可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图 1 中,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突触前膜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到化学信号,抗利尿激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试卷第 6 页,总 9 页官。图

18、2 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1)反射活动的发生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刺激 处,轴突末梢处有抗利尿激素释放,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 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2)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因此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高尔基体。(3)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

19、素的调节时,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正常人高。当机体缺水时, 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SRBC 在免疫学上可称为抗原。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 从实验中可看出,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 破裂,这说明悬液中含有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探究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因此为使实验更科学严密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穿刺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判断属于反射的依据反应活动必须是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受到刺激后完成的;二是水平衡调节: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抗利

20、尿激素增多,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也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三是体液免疫的反应过程。9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平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表 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杂草相对优势度项目 杂草密度(株/m 2) 物种丰富度(种)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形莎草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1)采用

21、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这一现象可称为_。(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鸭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_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_功能提高。(4)若野兔进入该环境后需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当该种群大小为 K 值时,该种群的数量增长率为_ 。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前提下,在总群大小为_时,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之差最大。【答案】 随机取样 物种数目 群落演替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标志重

22、捕法 0 K/2【解析】试题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1)杂草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鸭为杂食性水禽,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可以知道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 这一现象可称为群落演替。(3)稻田生态系统中可将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23、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4)野兔的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 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在种群大小为 K 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该种群的数量增长率为 0。在总群大小为 K/2 时,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之差最大。【点睛】本题关键是第(4)小问,需要对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透彻理解:解读:(1)t 1 之前,种群数量小于 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 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2)t1t 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24、(3)t2 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 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 0。10林肯郡卷毛猪毛发的颜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 Aa,Bb、Cc 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 C 基因数少于 c 基因数时,C 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黑青色突变体。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黑青毛突变体体细胞中 C、c 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如图 2 所示。请回答:(1)根据图 1 推断纯合棕色猪的基因型为_。(2)图 1 中,某些基因型相同的正常黑色林肯郡卷毛猪杂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或_。(3)今有多只纯种林肯郡卷毛猪,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基因型为aaBbCc

25、c 的林肯郡卷毛猪属于图 2 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 aaBBor 的林肯郡卷毛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试卷第 8 页,总 9 页结果与结论:._。._。._。【答案】 aaBBcc 黑色猪:棕色猪 =3:1 黑色猪:白色猪=3:1 若子代中黑色猪:黑青色猪:棕色猪=1:1:2,则该突变体为突变体甲 若子代中黑色猪:黑青色猪:棕色猪=1:2:3,则该突变体为突变体乙 若子代中黑色猪:棕色猪=1:1,则该突变体为突变体丙【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 1 分析,林肯郡卷毛猪正常个体存在三种毛色,其基因型

26、分别为:黑色为 aaB_C_,共 4 种基因型;棕色为 aaB_cc,共 2 种基因型;白色为 A_ _ _ _ _、aabb_ _,共 21 种基因型。结合题意和图示 2分析,甲、乙、丙三种突变体的体细胞内 c 基因都多余 C 基因,所以都表现为黑青色;但它们在交配时,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不同。其中突变体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Cc:CO:cc:cO 为 1:1:1:1(“O”代表染色体上无 C 或 c 基因);突变体乙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C:Cc:cc:c=1:2:1:2,突变体丙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C:cc=1:1。(1)由图 1 分析可知棕色应是 aaB_cc

27、,所以纯合棕色猪的基因型是aaBBcc。(2)黑色基因型应是 aaB_C_,基因型相同的黑色猪杂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亲本的基因型应是 aaBBCc 或 aaBbCC,杂交后前者出现的应是黑色:棕色为 3:1,后者是黑色:白色为 3:1。(3)由题意可知体细胞中 C 基因数少于 c 基因数时,C 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黑青色突变体,所以应选择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 aaBBcc 的林肯郡卷毛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I.如果是突变体甲,能产生的配子是 Cc:C0:cc:c0 为 1:1:1:1,与 aBc 配子结合后,后代表现型是黑色猪:黑青色猪:棕色猪=1:1:2。II.如果是突变

28、体乙,能产生的配子是 C:Cc:cc:c=1:2:1:2,与 aBc 配子结合后,后代表现型是黑色猪:黑青色猪:棕色猪=1:2:3。III.如果是突变体丙,能产生的配子是 C:cc=1:1,后代表现型是黑色猪 :棕色猪=1:1。【点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确定正常个体的三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类型,难点在于三种突变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11 【 生物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根据传统发酵技术,人们在家里也可以自制糯米酒。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网题:(1)糯米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_,发酵的原理是_。(2)酿造糯米酒的适宜温度为_,若要制作豆腐乳,则应控制温度为

29、_。(3)酿造糯米酒的关键是要密封,原因是_,但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排气,否则容易引起爆炸,原因是_。反应的方程式为_。【答案】 异养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1825 1518 酵母菌无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 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容器内压强增大 C6H12O6(酶)2C 2H5OH+2CO2+能量【解析】试题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 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酶)6CO 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 ,反应式如下:C6H12O6(酶)2C 2H5OH+2CO2+能量。

30、(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2)酿造糯米酒的适宜温度为 1825;腐乳制作的适宜温度为 1518 。(3)酵母菌无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因此酿造糯米酒的关键是要密封;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因此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排气, 否则容易引起爆炸。 果酒发酵的方程式为 C6H12O6(酶)2C 2H5OH+2CO2+能量。【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悉制作果酒的原理。12 【 生物 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近年兴起 CRISPKCas 技术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人类遗传病。该技术的核心

31、是一段具有特定序列的 RNA(CRISPR RNA)及与该 RNA 结合在一起的 Cas 蛋白构成。回答下列问题:(1)治疗人类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是基因治疗,通常又分为_和_两种类型。(2)用该技术治疗遗传病的基本过程是:根据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序列设计一段RNA(即 CRISPR RNA) ,将该 RMA 与 Cas 蛋白结合形成复体,并导入患者细胞中,导入方法与外源基因导入人体细胞相似,可采用_法;进入细胞后的复合体RNA 的指引下按照_原则准确的结合在致病基因部位,而 Cas 蛋白则对致病基因进行切割。由此可见,Cas 蛋白应该是一种_酶。(3)对于患遗传病的个体来说,不可能对每个细胞都注射

32、该复合体,因此,研究人员选用_为运载体,从而使复合体在运载体的协助下能够大量主动进入人体细胞,但在使用前需要对运载体进行_处理,以保证其安全性。该运载体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是_。【答案】 体内基因治疗 体外基因治疗 显微注射法 碱基互补配对 限制性核酸内切 动物病毒 灭毒(或(减毒) 胞吞【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包括三种,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基因治疗(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把正常基因导

33、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再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植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如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的转移。体内基因治疗: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方法。(1)基因治疗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两种类型。(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进入细胞后的复合体 RNA 的指引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准确的结合在致病基因部位;Cas蛋白可对致病基因进行切割。由此可见, Cas 蛋白应该是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利用动物病毒侵染动物细胞的特性,可选用动物病毒为运载体,从而使复合体在运载体的协助下能够大量主动进入人体细胞,但在使用前需要对运载体进行灭毒(或减毒)处理,以保证其安全性。 该运载体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是胞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