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初唐文学,在唐初的五十年间,南朝诗风仍然在延续。不过唐初以李世民为首的诗人的创作毕竟与南朝的宫体诗有所不同。在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的条件下,他们诗中的情调毕竟带明清新明郎的气息,尽管风格绮靡,却不象南朝宫体诗那样颓靡,因而,唐初的与南朝的宫体诗并不等同,称其为宫廷诗似乎更为确切。,这近五十年,就可称是为宫廷诗的时代。,初唐文学,宫廷诗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以高宗朝的上官仪为代表的“龙朔变体”, 在宫廷诗人中,上官仪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 宫廷诗的第三阶段:上官仪之后出现在武后、中宗朝的宫廷诗人有着“文章四友”之称的李嶠、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以及并成为“
2、沈宋”的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是宫廷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家。,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虽然他们在当时地位比较低下,但在唐诗的开创时期,却都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突破宫廷诗的狭小范围,将的题材由宫廷移到市井,由台阁移江山与塞漠,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诸如羁旅行役,言怀赠别,边塞关山,山川景物都成为他们歌咏的对象;同时他们在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昂扬进取与抑郁不平的情感,并在诗歌的体式与格律形式上有所探索,从而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骆宾王与王勃,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 第一,他对六朝以来特别是齐梁时期诗歌的批判,既旗帜鲜明又切中要害。第二,在批判的同时,他明确地提出了纠正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提出了自己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使人读后,能“洗心饰视,发挥幽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