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讲关注身心健康 快乐充实成长,重庆工商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本讲教学目的: 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能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节。,教学重难点:1. 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2. 了解常见心理障碍3. 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4. 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基本内容:,一、健康的完整内涵二、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三、常见心理障碍四、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研究表明,严重心理障碍是当今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 华西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研究室对6所大学的66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神经症139名,占被调查人数的2.09%
2、。神经症各亚型的比例分别为:抑郁症44.6%,神经衰弱41.0%,焦虑症7.1%,强迫症5%,恐怖症为1.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富士康员工系列跳楼自杀案 2010年系列校园残杀儿童案323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惨案(9死4伤)412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惨案(2死5伤)428广东省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惨案(伤16人)429江苏省泰兴市幼儿园惨案(伤31人)430山东省潍坊尚庄小学惨案(伤5人后自焚)512 陕西省南郑幼儿园凶杀案(8死12伤),一、健康的定义,(一)中国传统医学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二)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3、 ( 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一、健康的定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新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四个方面。,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案例1:“情绪水”研究,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进行了一个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冰水里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况下的 “汽水”:心平气和澄清透明;悲 痛白色沉淀;悔 恨 蛋白色沉淀;生 气 紫色沉淀;“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大白鼠几分钟后死去。,生理健康
4、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案例1: “情绪水”研究,人生气(10分钟)会消耗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都复杂,都更具毒性,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很难长寿。,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案例2:人格与心身疾病,A型人格争强好胜、不惜代价实现目标、工作狂、终日忙碌、不会放松。易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C型人格忍让、顺从、委屈自己、谦让他人、不善于表达和宣泄情绪、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肿瘤发生率高出3倍。,黄帝内经论心身交互作用,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怒胜恐。 喜怒不节,则伤脏。 暴怒伤阴,暴喜
5、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二、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梅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态、敏锐的观察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低限标准 英格利希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己。” 心理健康的高限标准,二、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一)心理健康的内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将心理机能发挥到最佳
6、状态。,(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 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人际关系和谐 可以能动地适应、改善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世界卫生组织的7项标准,马斯洛的心理健康10项标准,具有适度的安全感 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能适度地满足个人的需要 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三项指标,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情绪的强度和变化不过分剧烈,且乐观、愉快、平静等积极情绪占主导人际适应良好自尊自信、自我悦纳,正确理解
7、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构成一个连续统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不健康,三、常见心理障碍,(一)心理障碍(疾病)的内涵心理、行为显著偏离正常,以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下降和本人感到精神痛苦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二)心理障碍的标准,主观标准即患者的主观经验,由于患有心理障碍,患者可能经验到不愉快,或自己不能控制某些行为,无法摆脱困境,据此,患者本人可以判断自己存在心理障碍,从而寻求他人或医生的帮助。 社会适应标准人际适应、工
8、作适应等社会功能是否存在问题及其程度。,(三)常见心理障碍介绍,1.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轻度心理障碍,是由于高级神经系统长期持续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大脑功能轻度紊乱。 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情绪和长期内心冲突的因素,如学习或工作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不和、亲人亡故、长期思想矛盾等等,都可以诱发神经衰弱。 通常可通过自我调整或专业治疗而痊愈。,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脑力不足、精神倦怠。 对内外刺激的敏感。如对声音、光线特别敏感,神经兴奋、浮想联翩等 情绪波动、易烦易怒、缺乏忍耐性。 紧张性疼痛(如头、颈、腰背、四肢)。 失眠、多梦。 躯体障碍。如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
9、汗、月经不调等,2. 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抑郁影响每个人”确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对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疾病应引起极大的关注。 世界许多著名人物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林肯、丘吉尔以及我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崔永元等均受到抑郁症的折磨,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如海明威、三毛、阮玲玉、张国荣等则因为得了抑郁症没有及时治疗而自杀身亡。,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自我评价低,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
10、甚至悲观绝望,痛苦难熬,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 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紧张性疼痛(如头、颈、腰背、四肢)。,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 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症状,例如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心悸、胸闷、胃肠不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抑郁症的处置,如果出现比较明显的抑郁症临床症状应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后果严重。 不过,应激性的、短暂的郁闷、消沉、沮丧不是抑郁症。,3.焦虑症及其临床表现,精神性不安:患者经常无缘由的紧张、恐惧、担心和害怕,整天心烦意乱,仿佛不幸即
11、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的头上。 过分警觉:表现为惶恐,易惊吓,对外界刺激出现惊跳反应;睡眠障碍,常表现为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醒后恐惧等。 躯体症状:植物神经功能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心悸、胸闷、胸痛、恶心、尿频、尿急、月经失调,此外还可有头昏头晕、出汗、面色潮红等。 运动性不安:患者常搓手顿足、来回踱步或不能静坐,小动作增多;常有肌肉紧张症状,手有轻微震颤,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另外有不安宁、易疲乏等症状。,焦虑症的处置,出现明显的焦虑症临床表现应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不过,应激性的、短暂的焦虑不是焦虑症,但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或找朋友、亲人、心理健康老师进行疏导。,4. 强迫
12、症,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明知这些强迫观念或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精神痛苦。,A.强迫观念 (举例如下),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如总担心自己会杀人) 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
13、坏蛋”等。,B.强迫行为 (举例如下),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 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按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5.恐怖症 (举例
14、如下),社交恐怖 单纯性恐怖(怕狗、绳、车、水) 广场恐怖,正确看待心理障碍,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心理失调甚至心理疾病 罹患心理疾病并不可耻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因素、负面生活事件、个性心理素质等,这些因素往往是个体不可控制的、无法选择的。 心理疾病可以治疗,不必过分害怕和恐惧,四、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尊自爱、自我悦纳 确立并追求有价值的目标 发掘或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适度表达或宣泄负面情绪,寻求社会支持 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 劳逸结合,积极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获得专业帮助,努力营造相互关爱的人际和群体氛围,相互关爱与支持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的最好良药。 冷漠与伤害是心灵的毒药。 关爱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保健师和治疗师。,视频教学,直面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