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一)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B. 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不含蛋白质C. 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D. 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A 正确;液泡是植物细胞
2、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也含蛋白质,B 错误;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 错误;死亡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错误。2. 在某实验中,甲组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2P 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B. 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C. 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D. 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 DNA 是遗传物质【答案】C3. 下列关于 NaOH 溶液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 pH 对纤维
3、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 NaOH 溶液调节酸碱度B. 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 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 NaOH 溶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D.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 NaOH 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答案】A【解析】探究 pH 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 NaOH 溶液调节酸碱度,A 正确;鉴定蛋白质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 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 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 NaOH 溶液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错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
4、输关系时,以 NaOH 溶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体积比表示吸收速度,D 错误。4. 某科研人员以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所用大豆幼苗的品种、大小以及生理状态属于无关变量B.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三种植物激素对大豆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C. 该实验能反映出 IAA 的两重性,但不能反映出 IBA 和 NAA 的两重性D. IAA 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可能在 0.05molL -10.5molL -1之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是探究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有处理溶液种类和同种溶液的不同处理浓
5、度,因变量是大豆幼苗的长度,其他如大豆幼苗品种、大小和生理状态等都是无关变量。结合表中数据分析,IAA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大豆幼苗的生长,而超过一定浓度之后,会抑制大豆幼苗的生长;而 IBA 和 NAA 在所给实验的浓度下都表现型出抑制大豆幼苗的生长,所以该实验体现出 IAA 的两重性,而 IBA 和 NAA 没有体现出两重性。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本实验中所用大豆幼苗的品种、大小以及生理状态属于无关变量,A 正确;NAA 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B 错误;只有吲哚乙酸(IAA)体现了低浓度促进幼苗的生长,高浓度抑制幼苗的生长,即体现了两重性,吲哚丁酸(IBA)和 -萘乙酸(
6、NAA)对大豆幼苗生长只起到抑制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C 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在 IAA 浓度为 0.05molL-1 和 0.5molL-1 下,表现为促进大豆幼苗生长,所以大豆幼苗的最适 IAA 浓度的范围在 0.05molL-10.5molL -1 之间,D 正确。5.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 ArcTech 公司给白蚁喂食煤炭,然后在它们的消化道内寻找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再以煤炭为主要营养专门培养这些微生物,生产甲烷用于发电,这一方法消除了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几乎全部温室气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白蚁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用样方法调查白蚁的种群密度B. 白蚁消化道内的
7、全部微生物和白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 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CO2,该项研究有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关键D. 温室气体影响生物种群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白蚁食用煤炭,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属于分解者,其活动能力不强,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 正确;根据题干信息 “在它们的消化道内寻找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只能说明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与白蚁是互利共生关系,B 错误;引起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该项研究能够消除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几乎全部温室气体,有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关键,C 正确;温室气
8、体影响生物种群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 正确。6. 若控制小鼠某性状的 D、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死亡(X DY 或 XdY 也能使胚胎死亡) 。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 1雌雄小鼠数量比为 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雌鼠有 2 种基因型,1 种表现型B.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雌鼠有 2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C.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小鼠随机交配,F 2代存活的个体中 d 基因频率为 5/7D.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小鼠随机交配,F 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 = 13【答案】C【解析】若致死基
9、因为 d, ,F 1 代雌雄小鼠数量比为 2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 XDY 和 XDXd,则 F1 代雌鼠有基因型为 2 种,分别为 XDXD 和 XDXd,只有 1 种表现型,A 正确;若致死基因为 D,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 和 XDXd,F 1 代雌鼠有基因型为 2 种,分别为 XDXd 和 XdXd,只有 2 种表现型,B 正确;若致死基因为 D,F 1 代雌性基因型为 XDXd 和 XdXd,雄性基因型为 XdY, 随机交配后代雌性个体比例为:XDXdXdXd=1:3,雄性个体只有 XdY,且:X DXdXdXd:X dY=1:3:3,因此 d 基因频率=(1+6+3 )11=10/1
10、1,C 错误,D 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三、非选择题7. 某小组将水生植物黑藻分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浓度 CO2(5000LCO 2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30LCO 2L-1)下,都在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10 天,然后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 CO2浓度和保持相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两组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2)光照强度为 l00molm -2s-1时,甲组有气泡释放,而乙组无气泡释放,甲组气泡中的气体是_。判断的理由是:_。(3)实验结果证明,水生植物黑藻经高 CO2
11、浓度处理后光合速率降低,并未影响呼吸速率,从图分析未影响呼吸速率的依据是:_。进一步研究得出,高浓度 CO2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 CO2固定过程,则光照强度为 500molm -2s-1时甲组叶肉细胞 C3的含量_(填“大于” “等于”或“等于” )乙组。【答案】 (1). 探究高 CO2浓度(或不同 CO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 CO2 (3). 光强为100molm -2s-1时,甲组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气泡中的气体为 CO2 (4). 光照强度为 0 时,甲组和乙组的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5). 小于(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 CO2浓度(或高 CO
12、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2)光照强度为 lOOmolm -2s-1时,甲组的净光合速率小于 0,此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甲乙两组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但是在光照强度为 0 时的呼吸速率相等,说明水生植物黑藻经高 C02浓度处理后光合速率降低,但是并没有影响呼吸速率;已知浓度 C02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 C02固定过程,则光照强度为 500molm -2s-1时甲组叶肉细胞 C3的含量降低,小于乙组。【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具备曲线的对照分析能力,能够找出曲线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虚线为界限,判断两条曲线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光照强度下的代谢类型。8. 人体
13、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2)下图为人体在禁食且安静条件下,体内三种物质含量变化。据图分析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的原因_。(3)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上图中在 AB 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来源:_。去路:_。【答案】 (1).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 随禁食时间的延长,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 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4). 氧化分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要求学生熟知血糖的来源与去向,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14、。(1)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2)据图可知,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原因是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3)禁食后,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其中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点睛】学生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调节过程理解不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平衡调节过程9. 春季浮游藻类群落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绿藻,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营
15、养结构分析,上述藻类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_,它们的种间关系为_。(2)进入春季后,湖泊各种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会发生改变_,理由是_。(3)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春季升温过程推迟,而光照已然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异常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填“提前” “延迟”或“不变” ) 。【答案】 (1). 第一营养级 (2). 竞争 (3). 会 (4). 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或从结果来看,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 (5). 延迟【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环境容纳量和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识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
16、分析作答。(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从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上述藻类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上述藻类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2)进入春季后,由于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所以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3)蓝藻更适应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可推测气候异常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延迟。10. 已知果蝇的红眼(A)与白眼(a) 、长翅(B)与短翅(b)这两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但不知道长翅与短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现有纯合的红眼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白眼短翅,假定不发生染色体
17、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亲本_杂交,能通过子一代表现型判断长翅与短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子一代表现为_,则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子一代表现为_,则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3)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此子一代相互交配,理论上子二代中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白眼短翅为_。【答案】 (1). 白眼短翅、红眼长翅 (2). 红眼长翅、白眼短翅 (3). 红眼长翅、白眼长翅 (4). 不遵循 (5).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
18、上(X 染色体上) (6). 313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红眼基因 A 与白眼基因 a 位于 X 染色体上,而长翅(B)与短翅(b)基因在 X 或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正反交实验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长翅的父亲和短翅的母本杂交,根据后代雌雄性的表现型加以判断。(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可以利用白眼短翅与红眼长翅杂交,通过子一代表现型判断长翅与短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子一代表现为红眼长翅、白眼短翅,则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子一代表现为红眼长翅、白眼长翅,即后代雌雄性都表现为长翅,说明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而红眼基因与
19、白眼基因液位于 X 染色体上,即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基因型为 BbXAXa、BbX aY,则此子一代相互交配,理论理论上子二代中红眼:白眼=1:1,长翅:短翅=3:1,即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白眼短翅= 3:1:3:1。【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的方法: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正反交,如果正反交的后代结果相同,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如果正反交的后代结果不同,则说明该基因在X 染色体上。利用显性的父本和隐性的母本杂交,若后代雌雄性后代表现型相同,则在常染色体上;
20、若后代雌性都是显性性状,雄性都是隐性性状,则在 X 染色体上。11. 工业上常用酵母菌来改善酿造酱油的风味,在稀释发酵阶段,由于添加了较多的盐,抑制了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而一些耐盐酵母菌会继续生长,发酵产生乙醇、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增加酱油的风味。某实验小组从传统发酵酱油中筛选并分离耐盐酵母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酵母菌用于酱油发酵过程中,密封的发酵罐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其目的是_。(2)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则培养基的 pH 需要调至_。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见方法是_。(3)筛选耐盐酵母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青霉素,其目的是_。为了保证筛选出的酵母菌具有耐盐性,培养基中还需要
21、加入_。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与_(试剂)反应会呈现灰绿色,该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4)在对菌液中的耐盐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一般要将多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分别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其目的是_。【答案】 (1). 为酵母菌提供氧气,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 (2). 中性或微碱性 (3). 高压蒸汽灭菌法 (4). 抑制细菌的繁殖 (5). 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 (6). 酸性重铬酸钾 (7). 保证能从中筛选出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考查对微生物培养、筛选、计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酵母菌的异化方式分析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的条件控制。(1)将酵母
22、菌用于酱油发酵过程中,密封的发酵罐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为酵母菌提供氧气,促进酵母菌的繁殖,使发酵后期有较多的酵母菌参与无氧呼吸。(2)大肠杆菌适宜的培养基 pH 应为中性或微碱性。实验室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培养基灭菌。(3)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筛选耐盐性的酵母菌,培养基中应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会呈现灰绿色,可用于乙醇的检验。(4)在对菌液中的耐盐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需要从涂布平板中筛选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所以要将多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分别涂布在平板上培养。 12. 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易受 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而大幅度减产
23、。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 TMV 基因,能抵抗 TMV 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 TMV 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1)表示遗传信息流动中的_过程,过程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2)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可以使用 PCR 技术,该技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变性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3)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4)过程还需要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_,在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 TMV的方法是_。【答案】 (1). 逆转录 (2). 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3). 使 DNA 解链为单链(DNA 解旋) (4). 农杆菌转化法 (5). 植物组织培养
24、 (6).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7). 用 TMV 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患病)【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表示逆转录,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再生植株,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示逆转录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的参与。(2)利用 PCR 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变性的目的是使 DNA 解链为单链。(3)表示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再生植株的过程。(4)过程还需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 TMV 的方法是用 TMV 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各个过程应该掌握的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