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重点,第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教学进度(五山班),教学进度(石井A班),教学进度(石井B班),第一章 经济学及经济体系的本质,本章考核内容: 经济学的定义、中心问题 经济决策中的稀缺性和选择性 生产要素及分配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概念 机会成本的概念 收入的循环流动 三种经济体系的定义、组织形式及优劣势,一、经济学的定义及中心问题,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相互竞争的社会需要中,配置可得的稀缺资源,以最大可能满足这些社会需要的科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市场营
2、销学同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区别,资源,利润,交换,生产,收益,经济学 角度,充分 利用,充分 实现,最低 成本,最高 收益,最大 利润,营销学 角度,如何 充分 利用,提供 适宜 产品,克服 交换 障碍,获取 竞争 优势,稳定 利润 来源,请思考:经济学和管理学又有什么区别?,二、资源稀缺性与经济活动选择性,资源从可利用数量上具有稀缺性;(绝对性) 资源稀缺性及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相对性)生产要素分类(传统意义上):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 生产要素分类(现代意义上):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如何定义企业家,请列举几个企业家的名字? 请思考:为什么企业家资源是稀缺
3、的?,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基本的经济问题,即有限的资源怎样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的问题。经济活动的选择性,指的是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以尽可能多地满足哪些人们的欲望和需要。,经济问题的选择要考虑的三要素,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分配给谁,生产什么取决于政府、消费者;如何生产取决于社会资金和劳动力的数量,产品或服务的性质或类型,技术进步等因素。各种生产方式或类型的分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依据生产要素结构来分)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规模生产(依据工艺要求和产品用途来分),分配给谁取决于社会分配制度 按社会传统分配(按资历分配) 平均分配 按支付能力分配 上述三种方式
4、的混合,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指为了选择一个产品而放弃另一个产品时所付出的代价。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会产生机会成本。举例说明我们个体消费的 机会成本?企业生产产品或 服务的机会成本又有哪些? 政府支出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机会成本同样存在于消费性产品和资本性产品中,因为同一资源不可能同时用来生产它们。 消费性产品:主要由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比如食品等。 资本性产品:主要由生产者购买的生产工具或半成品,比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两者的比例决定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是着重于满足人们现在的需要,还是未来的获得更多的收益。,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概念:一条显示最大可能产出的
5、曲线。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利用所有的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四、收入的循环流动,收入的循环流动涉及到公司、家庭、政府、金融机构、国际进出口贸易。 公司通过生产提供产品或服务,产生社会总收入(Y),它包括: 家庭中的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W) 土地所有者获得的租金(R) 提供货币的人获得的利息(I) 企业得到的利润(P) 即,Y=W+R+I+P,这些获得的收入可进一步分解,产生三种循环:二元经济:Y=消费(C)+储蓄(S)包括家庭、公司、金融机构(投资) 三元经济: Y=消费(C)+储蓄(S)+税收(T)包括家庭、公司、金融机构 、政府(采购支出)开放经济: Y=消费(C)+储蓄(S)+
6、税收(T)+进出口收入净值(出口收入X-进口花费M)包括家庭、公司、金融机构 、政府和国际贸易,几个术语: 收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等。 政府支出: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获得的,并用于政府采购的支出总和 漏出:用于支付进口货物或用于储蓄而离开循环流的货币。 注入:货币被借出或用于购买产品或服务,如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五、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传统风俗和习惯主导经济决策)-世界上非常少见的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经济决策,不允许市场竞争)市场经济(市场供需主导经济决策,政府不参与)混合经济(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共同决定经济政策)-世界上最常见的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的组织形式
7、,政府,计划者,生产者,商店,商店,消费者,消费者,请思考:计划经济体系的优劣势有哪些?,生产有序性或公平分配?自由限制?政府决策失当?共同贫穷?,市场经济体系的组织形式-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政府不参与经济决策 纯粹的市场经济体系的主要特点: 生产要素私有制 自由市场选择 利己主义动机 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良性竞争机制?,请思考: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劣势有哪些?,社会化大生产与人们需求的极大满足? 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失灵?垄断利润?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混合经济体系,经济稳定性,市场自由选择,混合经济体系的优劣势: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同时减少市场经济
8、的不稳定性。 提供公共产品,限制垄断力量 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降低社会成本 政府干预的时机、各方利益的均衡仍是问题,请思考:案例分析2-经济控制(第29页) 时间:20分钟 形式: 小组讨论,第二章 自由市场体系的运作,本章考核内容: 市场需求的概念 市场供给的概念 市场及市场均衡的概念 市场变化的概念 弹性的概念及对市场的影响 成本、收入及利润,一、市场需求,个体需求(Demand):指一定的时间内,消费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来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总量。因此,需求量与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两者相关。也就是说需求量与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成正比,而与商品价格(Price)成反比。,个人需求曲线:反映一定时期内
9、个人的需求与商品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的曲线。,数量Q,价格P,个人需求曲线D,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能够产生的消费总金额。这个总需求就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市场需求曲线: 将每一价格水平下的 个体需求量加总计算 出来的市场平均需求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 相关关系。,价格P,数量Q,D,Q0,Q1,P0,P1,b,a,a b 代表市场需求收缩(价格上升时); b a 代表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下降时)。,需求变化与影响因素 需求增加:当收入增加时,在一定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0-D1) 需求减少: 当收入减少时, 在一定价格水平下 需求量下降,需求曲线 向左移动。(D0-D2),价格
10、P,数量Q,D0,Q0,Q1,P0,D1,D2,Q2,需求的影响因素,收入,互补品价格,影响需求的因素,政府政策,广告,消费偏好,替代品价格,季节和气候,期望,思考题: 试比较互补品价格和替代品价格对产品需求有什么不同影响?,二、市场供给,个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独立的个体厂商以一定的价格向市场提供的可利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市场供给:市场上所有厂商提供的产品总量之和。也就是所有个人独立供给的集合。,供给紧缩(b a):按照给定的供给曲线,价格水平的降低,导致更少的产品生产。 供给扩大(a b):按照给定的供给曲线,价格水平的增长,导致更多的产品生
11、产。,价格P,数量Q,s,b,a,P2,P1,Q1,Q2,供给变化与影响因素 公司生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生产成本和所想要制定价格 季节和天气 政府政策,供给增加(s0 s2):更多的产品会被以各种价格生产出来。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供给减少(s0 s1):更少的产品会被以各种价格生产出来。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P,数量Q,s0,P2,P1,Q0,Q2,s2,s1,Q1,三、市场及市场均衡,市场:同一产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场所。 市场均衡:市场需求和供给在特定的价格水平下达到相等的状态。这时候只要影响需求和供给的潜在因素保持不变,市场情况就没有变化的趋势。,均衡变化:当影响需求和
12、供给的潜在因素发生变化之后,导致一种新的市场均衡状态出现(如左图a0)。 市场需求增加(减少)导致的市场均衡变化a0 a2(a1) 市场供给增加(减少)导致的市场均衡变化a0 a2(a1),价格P,数量Q,s0,a0,P0,s2,s1,D0,D2,D1,a1,a2,a1,a2,课堂练习3(第47页):流浪者队的价格,四、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指价格改变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反应。弹性大小决定了需求曲线的斜率的陡峭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对于生产者、政府决策非常重要。 需求价格弹性(Ep)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数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DD D PP P P Q Ep一般为负数,其绝对值
13、的大小则表示了变化程度的大小。,=,Ep=,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五种情况:,你能举例说明上述五种情况代表的商品吗?,Ep=1,1Ep,0Ep1,Ep,Ep0,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2) 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毛织品可被棉织品、丝织品、化纤品等替代。 (3) 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就大;比重小,弹性就小。 (4)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5) 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越容易找到替代
14、品或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请思考: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对生产者定价和政府经济预测与决策有什么影响?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Ep1时, 降价 Ep1时,提价,五、成本、收益和利润,几个重要概念 总收益R:企业销售产品所带来的收入总额。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乘以销售总量的结果。即R=PQ 平均收益AR:指每个单位产品销售对总收益的贡献。它等于总收益除以销售量所得的结果。即AR=RQ=P 边际收益MR :指每多销售1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额外收益。即MR=RQ,总成本C:生产一定量的产品的成本总和。它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总和。 固定成本FC:指无论生产数量多少都不发生变动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和保险
15、费用等 变动成本TVC:指根据生产数量的多少发生变动的成本。包括工资、原材料和动力能源费用。 平均成本AC:实际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它等于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单位数而得到的。 边际成本MC:每多生产1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额外成本。即MC=CQ,利润:指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收益和制造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即=R-C 盁亏平衡分析:求出当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时的保本点的过程。,Y表示总收益 C表示总成本=F(固定成本)+vcQ表示产量或销量,盁亏平衡分析基本原理:,0,Y.C,Q,Y=PQ,C=F+Q vc,Q0,*,Y=C,Y=PQ0 C=F+Q0
16、vc,PQ0 = F+Q0vc,Q0 =F/(Pvc) Y0= PQ0 = F (1-vcp),F,Y0,Qvc,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当MRMC时, 企业生产一个单位 产品可以盈利。 当MRMC时, 企业生产一个单位 产品就会亏损。,案例分析3,案例分析4(第60-64页) 时间:20分钟 形式:先小组讨论,然后将案例分析4作为课后作业于下次上课时提交,第三章 市场间的相互关系,本章考核内容: 共同需求-互补品 竞争需求-替代品 关联市场变化的影响,共同需求-互补品,共同需求(互补需求):人们购买一种产品的同时也会购买另一种或多种产品。经济学家称这种联系为互补需求。
17、互补品:购买一种产品也会购买另外一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就被相互称为互补品。 举例说明:有哪些产品可以相互称为互补品? 请思考:互补需求和派生需求有没有区别?,竞争需求-替代品,竞争需求:即两种产品的购买是相互竞争的,购买一种的同时就意味着另一种不能购买。 替代品:购买某一种产品将导致另外某种产品的销量下降,这两种产品被相互称为替代品。 举例说明:有哪些产品可以相互称为替代品?,关联市场变化的影响,两种相互替代品,一种产品价格的下降将导致替代品需求减少;反之,一种产品价格上升将导致替代品需求增加。,替代品需求量,原产品价格,关联市场变化的影响,两种互补品,一种产品价格的下降将导致互补品需求增加;反
18、之,一种产品价格上升将导致互补品需求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原产品价格,市场均衡变化对关联市场的影响,(1)如果两种产品是互补品,在一个市场上购买数量的任何减少或增加将和互补品市场的同样的减少或增加有关。(需求减少或增加使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发生同方向变动时)请思考:供给减少或增加使市场 均衡价格和数量发生反方向变化 时情况又会如何?,价格P,数量Q,D0,Q0,Q1,P0,D1,D2,Q2,S,a0,a1,a2,P1,P2,市场均衡变化对关联市场的影响,(2)如果两种产品是替代品,在一个市场上购买数量的任何减少或增加将和替代品市场的相反的减少或增加有关。(需求减少或增加使市场均衡价格数量发生同向
19、变动时),价格P,数量Q,D0,Q0,Q1,P0,D1,D2,Q2,S,a0,a1,a2,请思考:供给减少或增加使市场 均衡价格和数量发生反方向变化 时情况又会如何?,案例分析:李宏的未来,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至少两种方案建议。 试评价对方提出的方案建议有什么优劣性。,第4章 市场失灵,本章考核内容: 自由市场失灵的原因 外部性 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有益品和无益品,一、自由市场,自由市场:完全由需求和供给来决定市场经济决策的市场情形,政府完全不参与整个经济决策的过程。一般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是与经济资源的最佳运用紧密相关的。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
20、,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二、自由市场失灵及其原因,自由市场失灵:指自由市场并没有产生从经济资源中获得最优产出的作用。 自由市场失灵的原因: 价格机制的失灵,可能使市场信号可能被扭曲; 非对称信息的提供,可能向消费者被生产者误导; 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垄断; 利己主义驱动,可能使生产私人消费品的生产者不会提供公共消费品。 外部性,就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小故事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
21、(庇古税和庇古补贴)。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三、外部性,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阿尔钦(产权经济学创始人,张五常的老师)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取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
22、“市场失灵”。,三、外部性,外部性:个人安排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这种广泛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性,它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由于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付出一定的成本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例如个人在教育方面的支出。 负外部性:个人付出的一定成本小于由此造成的社会成本,从而损害社会利益的情况。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请问: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外部性吗?,正外部性的例子:注射疫苗、技术创新、养蜂场的蜜蜂与果园果树花粉传播等。负外部性的例子:汽车废气、工厂的大量废气排放、宠物的狂叫、在公共场所随意抽烟等。,四、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把市场需求曲线看作个人利益曲线,
23、把市场供给曲线看做个人成本曲线。如果不考虑外部性,个人收益成本的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但是,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会存在分歧。 当社会成本高于个人成本(即社会利益低于个人利益)时,会产生负外部性。 当社会成本低于个人成本(即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时,会产生正外部性。(见下页图),图2 机器人的正外部性,社会成本高于个人成本,社会成本低于个人成本,五、有益品和无益品,有益品:是一些对社会收益产生有利作用的商品,会产生正外部性,并且在自由市场中,不能被充分消费。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 无益品:是一些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商品,会形成不利的外部性,并且将在自由市场中被过度消费。例如毒品等导致高社会成本的商品 有益品和无益品都需要政府及时地干预。,案例分析:隆昌实业有限公司,列举并说明与修建工厂相关的正负外部性影响。 解释地方政府为修建工厂提供资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