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及防患咸安区横沟桥镇小朝阳幼儿园 方征西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 。这意味着学前教育要大力推进、积极发展。那么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区(咸安区)乡镇农村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在分析其表现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成因、现状及防患一些建议。一、快速发展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客观成因。1、乡镇农村生源市场竞争之祸。2011 年 3
2、 月,随着国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并出台公办民办并举办园的政策,让民资进入,这增加了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入园难”问题。时至 2017 年,学前教育经过五六年的蓬勃发展,公民办园并存,在乡镇或城乡结合部民办园规模已远超公办园。这样学前教育自然就推向市场化,推向竞争。经调查,乡镇公民办园为了生源,绝大多数民办园都一味地迎合家长教授知识的要求,教育教学内容全部“小学化” ,并以此为噱头,糊弄幼儿家长,广揽生源。致使本就文化水平不高的乡镇农村家长不明就里,盲从跟风。2、农村家庭隔代教育之殇。在乡镇农村绝大部分年轻家长,十之八九都外出务工,幼儿交给长辈在带。这些长辈便是“隔代”家长,因知识能力、年龄等因素
3、,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学前教育的目标,思想依然拘泥于中小学中知识灌输的教育,不能理解幼儿游戏和幼儿园常规教育等的意义。甚至对当前学前教育思想、课程模式和课程组织形式表示抵触,唯知识教育为终极目标。3、乡镇农村幼师奇缺之难。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制约,乡镇农村幼儿园无法招聘到合格的幼儿教师(乡镇农村幼师每园平均不到一人) 。导致大多数幼儿园师资不合要求,当然就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既无幼教专业知识,又无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仅以为追求知识的灌输为幼儿教学之目的。先进的学前教育思想被搁浅, 纲要 、 指南和规程中的要求得不到体现。二、乡镇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4、。1、游戏活动过程倾向“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育过程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2、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
5、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 ”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幼儿园使用合格的学前教材,但在乡镇和农村园中特别是民办园仍有使用小学化倾向的非规范教材,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并布置家庭作业,这样不但好教学而且又迎合了家长的需求。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如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背诵、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
6、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三、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一些提议1、广泛宣传幼儿园游戏课程,让家长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并且相关部门还不断突击检查。但在我区农村乡镇,有些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长时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拔苗助长”的心理我们一时难以根除。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我们教师在意识上、教育理念上要坚持游戏课程,同时要向家长宣传我们的教育思想。要用先进的游戏课堂理念感染他们,并做到稳步前进,让他们也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那些
7、年迈的隔代家长,我们通过与年轻家长的 QQ、微信沟通,让他们的子女去教育开导这些年迈的长辈家长更新学前教育理念。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战” 。其次,利用各种活动让老师和家长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2、强化幼儿园管理,杜绝幼儿园“小学化” 。首先要从园长开始,强化理念,端正办园思想。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法治教,规范办园行为。严格规范幼儿园教学用书的管理,避免导致出现“小学化”倾向问题。再次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3、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纲要和指南要求,从严监管公民办园开
8、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情况。 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 ,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部分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标准的指导作用。纲要总则中第五条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而指南又对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咯年龄段作了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把纲要和指南作为指导性教材,并定期集中学习与讨论。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4、加强师资培训,强教师队伍素质。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传达和学习上级部门关于防止“小学化”倾向的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幼儿园去“小学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乡镇,但作为幼教领路人,我们要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在这条荆棘之路上迎难而上。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付出定会开艳花结硕果,我们的学前教育也会像义务教育一样幼儿有园上,而且都能上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