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议论文).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62403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议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棍棒之下出孝子”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认同这个道理。他们对待子女是“严格管教” ,对犯了错的孩子更是“暴力”惩罚。棍棒之下真的能出“孝子”吗?然而美国普遍认同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他们教育子女多的是宽容和理解,而不是“惩罚” 。当他们的孩子犯错误时,他们会原谅孩子犯的错误,教他们其中的道理。孩子们下次便很少犯同样的错。而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待犯了错的孩子是用暴力惩罚,在受到惩罚后,孩子们大多是害怕、叛逆。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这明显说明“棍棒式教育”不是切实可行的。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方式却是非常奇特而有效的,梁漱溟教育他两个儿子非常的“放松” 。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兄弟一般,梁漱溟给儿子更多的是宽容、引导。儿子遇到问题时他总是顺着儿子的意愿,尽可能的引导他,让他自己思考。不操纵他牵制他,有错时他不说“应该怎样”而是“不应该怎样” 。就连他儿子填志愿向他询问意见时,他也只是笑着说:“你自己想什么就是什么” 。从效果上看,显然他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很明显不是成功的,教育子女需要的是宽容、理解、引导,要尽可能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道理,而不是一味的用暴力惩罚解决问题。所以“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