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章规律和范畴.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8160234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规律和范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四章规律和范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四章规律和范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四章规律和范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四章规律和范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第四节 把握辩证图景的基本范畴,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构成的统一体,统一体中对立的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由此决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通联系的本质和发展的源泉,同时突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 对立统一的方法,通常称为矛盾分析法,是

2、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关系范畴,它揭示的是事物各要素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有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标志着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共处于一处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2.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离异、互相否定的性质和趋势。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方法论意义:认识事物的矛盾,既要认识同一性,又要认识斗争性,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否则就会陷入矛盾调 和论或违反唯物辩证法

3、。,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内因(事物自身包括的各要素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据,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开放政策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的本质内容,也是辩证法的核心。 1).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把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斗争性引起量变为质变作准备;突破事物的度

4、,完成质变。 3).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同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且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方法论意义:以矛盾的观点客观地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就是要坚持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2).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都有各自的特点。 每个不同的事物,其矛盾都有特殊的性质 每一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不同质的矛盾

5、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既相区别又相联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四、哲学中的矛盾观: 古希腊:辩证法 苏格拉底:回答法 康德:人的理性内在地包含着矛盾,二律背反。理性的这种矛盾既不是可以订正的逻辑的矛盾,也不是来自经验的假象,而是理性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必然产生的。 黑格尔:把矛盾当作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并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自身的矛盾的思想。 中国: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如:物生两有;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分为二;合

6、二为一;等 毛泽东哲学的核心:矛盾 矛盾问题学说的特点:实践性,革命性,中国古代的八卦与阴阳五行,八卦是中国周易中筮占所用的八种基本图象。按易传的解释,分别由阳爻“ ”和阴爻“ ”两种符号,效法天、地、人三重关系排列组合而成。八卦的名称和卦象是:乾( )象天,坤( )象地; 震( )象雷,巽( )象风;坎( )象水,离( )象火;艮( )象山,兑( )象泽。周礼称八卦为“经卦”,六十四卦为“别卦”。,八卦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大影响。古人,运用八卦占筮吉凶,本是宗教迷信,但是后来用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天、地为父母,其余为“六子”,说明世界生成的根源,则具有朴素唯物

7、主义因素;八卦中对立的卦象以刚柔两爻互易表示事物的相互转化,蕴涵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胚芽,因而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从不同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人们通过仰观,俯察,接触到天地、日月、昼夜、阴晴、寒暑、水火、男女等等自然矛盾现象。随着经济分工、上下等级的出现,更面临着君臣、主奴、贵贱、贫富、治乱、兴衰等等社会矛盾现象。殷、周之际的易经以广泛的矛盾现象和实际经验为认识源泉,以吉凶祸福的矛盾转化为研究对象,从事物的普遍矛盾中概括出乾坤、泰否、剥复、损益等等一系列对立范畴,为阴阳范畴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先行资料。,西周末年,人们从矛盾现象的观察中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

8、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易传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把阴阳上升为“范围天地”、“曲成万物”的最高哲学范畴,用阴阳二爻的错综变化来“效天下之功”,来观察、解释、反映事物的矛盾运动。在汉代之后的两千年中,阴阳学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体,都有一定的度。事物运动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阶段突破事物的度,引起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又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质变后又有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状态。简言之,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是

9、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一、质、量、度: 1.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的质通过其属性表现出来。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认识质的意义:区分事物,划清界限的前提;是认识量的基础;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前提。,2.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万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不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量的规定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量是多方面的。认识量的意义: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科学进步的规律。,3.度: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和量

10、的辩证统一,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有极限或界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是质与量的互相结合。 度是质与量的互相规定。认识度的意义:只有了解度,才能准确地把质与量统一起来,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适度”原则,把握最佳度。,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在量方面发生的变化,表现为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 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根源:

11、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意义:反对两种极端的观点 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质变是由量变准备起来的。 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方法论意义:要求正确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正确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三、量变和质变的普遍性、复杂性: 1.质量互变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自然、界社会领域、思维中普遍起作用。 2.质量互变的复杂性: 1).量变的复杂性: 形式多样性:数量的增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2).质变的复杂性: 形式多样性: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

12、扩张。,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方向和道路。它表明,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由于否定方面的作用及发展,使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然后,再由否定进入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使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一、辩证的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1).对立: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这一事物转化为其它事物的方面。 2).统一: 相互依存:两者以双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

13、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辩证的否定观的特点和性质: 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相统一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克服与保留、批判与继承、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对事物采取科学的方法,既肯定又要否定。不能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二、否定之否定: 1.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 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发展的周期。 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第三个阶段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但实际上

14、却是更高阶段上的发展。,2.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事物发展周期是肯定阶段两次向对立面转化的结果,不是一次直接完成。 否定阶段对肯定阶段的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对否定阶段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 事物发展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的倒退。方法论意义: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 2.特殊性:表现形式特殊 1).否定形式的特殊: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方式。 2).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的特殊: 前

15、进中的回复或复归 前进中的倒退或逆转,第四节 辩证图景的基本范畴,一、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同类现象中一般、共同的;深刻的稳定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不能感知的) 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个别、片面、本质的具体表现;丰富的易逝的;本质的外部表现,能感知的),2.两者的辩证关系: 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是现象的根据,它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现象都是从某一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3.本质和现象原理方法论意义: 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了抓住其本质,不能停留在现象上,必须深入本质。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

16、十分困难的。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事物和现象的客观规律性,表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稳定的经常联系,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一定发生,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2.两者的辩证关系: 1).对立:相互区别,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趋势不同。 2).相互依存:没的离开偶然性的必然性,也没有离开必然性的偶然性。是同一事物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偶然性背后总隐藏着必然性。 3).两者可以相互转化。,3.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有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认识和利用必然,获得自由。抓住必然,才有主动权,根据必然性来规定我们的实践。 正确利用偶然性,加速事物的发展。善于从偶然性背后揭示隐藏的必然性,不能忽视对偶然现象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