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凉山彝族自治州.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159504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3.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山彝族自治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凉山彝族自治州,电话区号: 0834 邮政区码: 615000 车牌代码:川W杨靓仪,凉山简介,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2009年全州总人口473.04万,其中彝族231.07万,占总人口48.85%;汉族225.55,占总人口47.68%;藏、回、蒙古等民族占3.47%。凉山州平均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经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因海拔较高,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也是举

2、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进行管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西汉司马迁、蜀汉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等都曾有凉山游历、活动的记载。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时,在会理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并在冕宁与当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现在的凉山州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昌地区和原凉山州合并而成。,自然地理,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

3、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冰川地貌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部冰川谷和岗垄比比皆是,均属难得的科考旅游景观。地貌形态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如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宽谷河段可见到46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屡见不鲜的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

4、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随处可见古红壤)。,气候,于地形的多样性,凉山州内各地都明显呈现出立体气候。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因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和黄茅埂为界,具有着南干北湿、东润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16001800小时,而中南部达到24002600小时。与我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

5、这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1628倍。在我国北纬30o以南地区,除西藏和云南元谋之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所以开展冬季阳光沐浴度假旅游具有优越条件,是国内开展阳光度假的最佳地之一。,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名目多、分布广。全州各门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其中,植物类4000余种,动物类1200余种,微生物类近千种。尤以木本和草本植物资源占优势。森林面积3000余万亩,占全省的30%;草地面积3000多万亩,而且牧草产量高、草质优,仅草本类优良饲料就有上百种。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500余种,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有甘蔗适

6、种地3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5吨以上,最高可达10吨以上,比国内单产的福建省高2%,含糖量比四川内江老产区高3%。州西南部具有种植烤烟的良好气候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烟草专家称“凉山优质烟叶,可与世界最好的美国烟叶媲美”。蚕茧一年可养四季,蚕茧个大质优,茧丝洁白,弹性好,单粒丝长1200米。各类蔬菜具有“早、优、高、稀、特”的优势。石榴、苹果、脐橙、枇杷、桂圆、核桃、葡萄、花卉、花椒等都具有质量好、产量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全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赞誉这里“不是海南、胜似海南”。,民族文化资源,凉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风情古朴动人。彝族、藏族、回族、布依族、傈僳族等10多个世

7、居民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彝家的“砣砣肉”、“杆杆酒”,藏族的酥没茶,摩梭人的“苏里玛酒”别有风味;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傈僳族“牛王会”、布依族“六月六”热闹非凡;大凉山地区的“毕摩文化”充满魔幻色彩,彝族服饰、歌舞美轮美奂;彝家“背新娘”、摩梭人“阿注”婚姻别有情趣,风土人情,彝族服饰,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察尔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风,用撵制的粗羊毛线织布

8、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厘米,多染为深蓝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缝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它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日、月、星、云

9、、天河、彩虹等天象,有山、河等大自然图,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花样繁多、多以全、银、铜、玉、石、骨等为原料,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本地手工工匠制作。过去凉山彝族男女多赤足冬天或出远门时,脚穿用麻绳或草绳编织的草鞋,内穿羊毛织成的形似靴子的毡袜,或裹棉、毛绑腿以护脚和御寒。,彝族火把节,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

10、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凉山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

11、束。,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啰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

12、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

13、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泸沽湖摩梭人文化,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是全世界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极为珍稀的遗存,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具旅游价值。泸沽湖现由四川盐源县和云南宁蒗县共辖。云南所辖泸沽湖的南岸和西岸,也有摩梭人村落(属宁蒗县永宁镇),但人数较少。而盐源泸沽湖摩梭人则有12个自然村,人数远多于云南。更为重要的是: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比云南保存得更典型、更原始、更完整、更古朴。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品味极高,不仅是中国精晶,而且是世界精品,今后条件成熟可申报世界文

14、化遗产。,旅游景点,泸沽湖,关于泸沽湖的来源,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神奇的格姆女神传说,泸沽湖是格姆女神的眼泪,这个被爱情的眼泪注满的湖泊,您看懂它马蹄印形的故事后,再走湖畔的摩梭村寨,就准备好了一个游“女儿国”的美丽心情。 四川部分的泸沽湖位于川滇交界处的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距西昌市258公里。她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尤其是人文景观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内容,鲜明而突出的特征和深远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她那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亘古独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基督教中的“诺亚方舟”,喇嘛教的朝钟暮鼓,是那样的惹人瞩目,

15、使众多游客的目光投向这块神秘的土地。 被摩梭人称之为“谢纳咪”、“母湖”的泸沽湖,是泸沽湖风景名胜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背景,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泸沽湖的水域面积达58平方公里,水面海拨2688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93.6米,能见度高达12米。泸沽湖景色秀美,美在纤尘不染,一年四季景色变幻无穷。,省级风景名胜泸山,泸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泸山海拨2317米。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树参天,松树尢其茂盛,古人曾用“

16、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泸山林中小道逶迤蜿蜒,排立路旁的苍松翠柏把游人引向山中,直达山顶。浓荫丛中隐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0多座古刹。这些古刹分别为儒教、教、佛教所有。尽管他们的教规、哲学思想等不尽相同,但他们却能在一座山中和睦相处上千年,并各传各的教,这在全国也实属罕见,绝无仅有。 其中泸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组成,设计精巧,规模宏伟。寺内保留着精湛的雕刻艺术,有全国罕见的省级保护文物地震碑陈列室,有历代

17、名流题咏的诗词歌赋,有明代铜铁铸佛像、数千斤重的大铜像、塔式香炉等文物。寺庙前有汉、唐代时期古柏,银柯如铁、苍龙夭娇、上腾青霄,可称奇古。,邛海,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邛海又名邛池,因史前地质构造运动时地层断裂而形成,是四川省境内第二大淡水湖,湖面31平

18、方公里,最深处34米,常年蓄水约3.2亿立方米,绿水清澄,东岸湖水相依,西侧水天相连。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螺髻山,螺髻山历史上曾是我国较早的佛家圣地。自汉代开劈,唐代佛事已经盛行(鼎盛时期仅螺髻寺就养僧三千余人),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

19、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觉泻的温泉瀑布。古藉中称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螺髻山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仙人洞,螺髻山仙人洞彝语称“斯居色居”,是一处长达10公里,规模宏大的岩浆溶洞。洞中钟乳石千奇古怪,有的如宫殿庭院;有的似山川河流,有的像花

20、草树木,有的若人兽鸟禽;有的颜色鲜艳欲滴;有的碧绿透明;有的五色俱全,缤纷绚丽,宛若仙境。洞中还有溪水从钟乳石缝中流过,人称“阴河”,清光绪二十三年春,立有石碑一座,上刻“深幽奇险”故人称“仙人洞。 洞中有六个大厅一个连着一个直往深处而去。有暗河、深潭、竖井、落水洞、天生桥、跌水等;亦有溶沟、石芽、石笋、石柱、石幔、石蘑菇、钟乳石等千姿百态,有瓜果仙桃之景,亦有游鱼入晶洞之神韵,有蓬莱仙境之微静,亦有径流急湍之声响,可谓人间仙境巧夺天工,游人到此无不为之叫绝。 当地村民介绍,仙人洞第6厅既不是尽头也不能通行。但另有一通道绕过此处穿山而过,到达南坡,长数公里。由此说来,仙人洞的秀丽景色,形态多姿

21、的岩溶景象并未到头,其中奥秘令人神往,有待进一步探索。,大风顶,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与马边县交界处,海拔4035米,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范围南起黄茅埂东麓与雷波县交界的嘛羊泽,北至瓦候口鸡公山。大风顶东麓一线,呈南北向带状,总面积4万公顷。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原生植被保存完好。区内有大熊猫、小熊猫、水鹿等20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有连香树、珙桐、银鹃树等珍贵树种,尤其是有活化石之称的珙桐成片生长达万亩以上,举世罕见。,雷波马湖,雷波马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距县城47公里,距西昌和乐山各280公里,距宜宾

22、137公里。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马湖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积73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为高山屏障,北面为玄武岩、石灰岩碎块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湖区港湾深幽,湖岸曲折多变,湖底灰岩层光滑细腻,无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无任何污染。湖周沿岸由茶园和森林环绕,林木苍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风光秀美绮丽。金沙江峡谷山体陡峭,江水湍急,绝壁高耸,怪石如林,极为险峻。区内为彝族聚居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历史和文化遗迹,为景区增添了情趣。马湖景区内分布着大量原始森林,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地衣苔藓遍地,充满了原始古朴气息。,黄联土林,土林

23、黄色世界呈现在马蹄形的山凹里。这里东高西低,面积约1平方公里。 背靠苍茫的螺辔山,面向自北而南的安宁河和川滇公路、成昆铁路。两道蚊龙般的山梁,隔出了三条蜿蜒的深沟。由于土林高低错落沟谷纵横洞穴不少。穿行其间既神秘惊险毛骨谏然又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士林质地系黄色沙砾岩。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奇珍。土林之奇,还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 地质专家称士林的形成最远可追溯到8000万年到一亿年的冰河时期。在冰水沉积期冰水流动带来杂物,形成沙粒砾层。沙粒砾层成岩硬化后受新地壳运动影响,出现裂口或裂缝(地质学上称龟裂)。地表水(主要是雨水)沿着裂缝向下渗漏、渗透。日积月累裂口因冲刷

24、而渐渐扩大加深,最后分裂成一个个土墩、土柱成为今天的土林。土林项部的沙粒岩,系胶质钙结,不易被风化、冲刷,所以多呈蘑菇状。,热水潭,沪沽湖西北面数公里处,有一露天温泉,俗称“热水潭”,又名“瓦汝尔苦”(温泉)。泉水由山脚岩缝间流出,泉水流量大,四季清澈水温适宜洞口有池,能容百人洗浴。农闲时节,周围四方的摩梭、普米等男女老少常骑着马,着盛装带着鸡、蛋、肉、苏里玛酒等丰盛的食物,到此野餐露宿洗浴温泉。 古老传统在硫磺、矿泉和苏里玛酒的共同作用下身体的一切疲劳和病痛,心理的一切烦恼和不快,精神的一切紧张和忧虑,都在此情此景中被蒸发被洗涤被放松。人在泉中,无私而愉快,轻松而自在。几天下来,集保健治疗、

25、娱乐休闲、营养补益为一体的“神仙之浴”,不仅对许多内外疾病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也为不少有情男女建立“阿肖”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浴后上岸,在水中结识的对对情侣自然会再相约于湖滨山野,寻找机会接触表达情意,互赠礼物直至结成“阿肖”。,公母山,公母山,位于盐源县城西南5公里处,因它独具一格的公母石而老幼皆知,闻名遐迩。从县城去公母山有两条路,一条是从盐厂经原东门水库、三清观遗址,沿“神仙路”顺名为“狮子耳朵”的山崖下去,直接到达公母石山的草坪里。一条则是1988年新修的公路。溯盐井河源而上,直接到达山口。山门横牌坊上书“公母山”三个大字、门柱前后都写有楹联。前面的是“天公有意,飞来奇峰成奇景。造

26、化无私,留罡佳石传佳话”。后面是:“旱莲开并蒂,阴阳造化无量;怪石耸奇峰,公母生存不息”。 公石,高40多米,加坡土春笋,昂然兀立直冲霄汉;距公石100多米,母石与之遥遥相应,盎然成趣。母石高近百米,底邵较强中部肥硕,峰顶略呈椭圆。中有一条天然浑成的裂缝,可容一人悠然穿过,好似一叶巨大的莲瓣。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四周的山峦,不是林木森森就是芳草萋萋,唯有这公母二石,赤条条裸露着红褐色的岩石,母石顶峰却又长着一棵不知名的古树,四季常青。如阳刚挺拔直刺天穹,阴柔含媚敞开心扉。千百年来,人们视公母山为圣地,常有善男信女前来求神拜佛烧香化纸,祈祷保佑合家平安,子孙昌盛、而已还演绎出许多传说。,龙肘山,龙

27、肘山位于会理县城西北的龙泉乡境内,在该县外北、白果湾两乡与米易县柳贤、坪山两乡交界处。距县城10千米。龙肘山属于螺髻山支脉,主峰海拔3585.7米,是县境内第三高峰。其山体呈南北走向,高峰山脊长约36千米。山顶气候较为寒冷、冬季常有积雪,年平均气温在7左右。龙肘山森林密茂,尤以“万亩杜鹃花海”为特色,占地上万亩的30多种杜鹃花,每年从初春到盛夏,由低山到高山渐次开放,竞相争艳,五彩缤纷,把整座山装扮成花的海洋,吸引着周边县市和本地游人到此观花,拍照留影。,彝海,彝海位于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羊坪山上,面积1平方公里,规划保护面积30平方公里,距国道108线7公里,建有专用公路。1935年5月22

28、日,中国工农经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首领小约达(小叶丹)在彝海边想见,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结为兄弟,使大队顺利通过百里彝区。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彝海结盟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湖边竖立了大理石文物标志。1995年,又正式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彝海属高山淡水湖泊,山水林木特别明亮清新,登高俯瞰,海子酷似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熠熠闪光的蓝宝石,晶莹剔透。海子四周古木参天,芳草盖地,杜鹃花、丁香花、山茶花争奇斗艳。彝海设有文物保护管理处,山顶建有了望台,湖中备有游船,湖畔有接待室、亭子、卫生间等设施,并划有野饮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沪山风景区中部,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

29、建筑。背依青山,面临邛海,矗立于绿荫葱葱的参天古树中,这就是著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50年代初,这里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奴隶社会形态。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为保存奴隶社会实物和资料,给研究和展示这一特殊、典型的社会形态提供条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于1985年8月4日建成开放。这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对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历法、习俗、宗教以及农牧业、手工艺等的充分展示,对于人们了解凉山过去的奴隶社会,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了解彝族悠久的

30、历史。认识智慧、勤劳、勇敢的彝民族,从而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以及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昌地震碑林,西昌地震碑林在西昌市南泸山光福寺内,共有石碑100余通。石碑上记有西昌、冕宁、甘洛、宁南等历史上发生几次大地震的情况,详细记载了明嘉靖15年(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区三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以及人畜伤亡、建筑物破坏的情况。西昌地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是我国西南部震区之一,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这些地震碑林为我们研究强震是否在同一地点重复、发震周期、内在规律等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31、不仅可与历史文献相对照,并可补其不足,实为我国罕见。该碑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游客考察旅游的好去处。,邛都古城西昌,西昌古城位于凉山州中部,总面积26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是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西昌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如汉元鼎6年(公元111年),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建邛都(今西昌),设越西郡,辖15县,属益州。以后辖也虽不断发生变化,担郡、州、司府的治所依然在西昌。 因此,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已被四川省列为省级文化名城)。同时,由于海拔、气温、日照、经纬度等条件好,加之大气中悬

32、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圆大,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美誉。并且,更由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在这里,西昌还有“航天城”之美称。西昌的古迹主要有西汉土城遗址、无名汉阙、唐代白塔、南诏景庄王庙、罗罗宣慰司、清真寺、大通门等。,会理古城,会理古城位于凉山州南部,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人,是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为省级文化名城。县城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之美称,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距西昌市185公里。 会理古城主要景点有:钟鼓楼,在城内十字大街,建于清雍正12年,总高22米。钟鼓楼雕梁画栋,朱柱挺拔,镂空雕花,做工精细,造型优美,十分壮观。赢

33、洲公园,位于城内西街,原为明代邓指挥所设水牢。清末,由几省会馆辟为园林,1980年修复一新,新建驻鹤亭、金镜阁、藕香桥、玉华池等。武候祠,位于城北老街子,明嘉庆年间建,清代两次重修,历经五百余年,迄今保存完好。该景点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美丽壮观。东岳庙,位于县城南门外,清镇抚周冕建,为四合院布局,以彩绘浮雕见长,主体结构至今完好。景庄庙,位于城西垭口小山岗上,重檐飞阁,古木参天,为明代永乐年间官吏李毅建,迄今风物犹存。碑林,设于赢洲公园金境阁内,收藏有明朝状元杨升庵、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近代知名人黄炎培、郭沫若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聂荣臻等的墨宝31。文塔,位于城南,距县城约五公里,

34、始建于明末清初。塔层九级、高约十丈,并有生活设施。,建昌古城,建昌古城文物分布多达2400余处,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遍及全市。西昌的古遗址主要有聚落遗址、城址、窑址和矿冶遗址四类。其时代有新石器、殷商、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唐宋和明清,其中新石器遗址十七处,殷商遗址二处,汉代遗址三处,古城址十一处,窑址二处,矿冶遗址二处。建昌古城是西昌各民族人民五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五百多年来,各种重大历史事件无不在古城上留下痕迹。大顺”纪年砖在古城上出现,证实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于公元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其部将刘文秀(抚南将军)确在西昌举“大顺”旗号据城数月,进行反清斗

35、争。同时主持培修了建昌古城。这一事件赋予了建昌古城的特殊意义。“大顺”城砖为四川首见。城内曾发现记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过境情况的碑刻。这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建昌古城,悠悠五百年,文人墨客多汇于此,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清诗郎查俭堂以及近现代教育家黄炎培等都留下他们的墨迹,此外,在建昌古城以东2公里外的姜坡顶上,迄今还遗存着当地人称的“月鲁城古堡”。现场鉴定:此古堡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城堡、至今古堡上仍保存着战时的工事、石炮等遗迹、遗物。,德昌钟鼓楼,德昌钟鼓楼座落在德昌县城上翔街与下翔街交界处,为凉山州目前保存较好的古建筑。 德昌钟鼓楼始建于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

36、。当时主街南、北、中三处均建有魁星阁。现存的钟鼓楼居中,因名中阁,习称中楼,后讹今名。清同治2年(公元1863年)毁于火。光绪13年(1887年)再建,31年又毁。今存之钟楼系宣统2年至民国元年(公元1910年至1912年)所重建。占地142平方米,通高24米。楼底用青砖结为拱硐。南北向拱门贯通正街,门高7米,宽4.2米。门上有额,北曰南通蒙治,南曰北达京畿。拱硐之上,建楼3层6面。1楼面额会际风云,2楼北额光昭星斗。3楼南额歌风,此额咏月。各层均檐角反翘,悬有风铎。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德昌县城历来为燕子密集之地,外地人来此莫不为之惊叹,因而享有攀西燕子城之称。而钟鼓楼又是全城燕群集中之所在地,

37、各层楼檐下燕巢密布,燕子发出叫声悦耳动听。不吃你的油不吃你的盐,借你房子住三年这句话,相传还是燕子们说的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于70年代初,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部设在西昌市,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系统。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也是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对航空航天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啊。,四川凉山欢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