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职院人文艺术系.ppt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8159297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职院人文艺术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湖北职院人文艺术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湖北职院人文艺术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湖北职院人文艺术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湖北职院人文艺术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第二节 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 (一)语言 1、认识语言 列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社会性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是社 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的全民性无条件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语言就其功能特 征而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 财富,语言具有全民性

2、即无阶级性。 语言的体系性任何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系统:语音系统、词 汇系统、语法系统、修辞语用系统等。,(二)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2、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属于汉藏语系。,(三)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它是相对于方言而言的。一个民族的共同语是在这个民族的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形成: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汉语发展过程中,

3、存在着共同语和方言、书面语和口语的分歧;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克服分歧、渐趋统一的复杂过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定义,三、现代汉语方言,(一)方言: 1、方言是语言变体。一种语言和其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存在于方言之中,方言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方言虽然是语言的变体,属于一定的语言,但是方言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演变为独立的语言。,2、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变体,是全民族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

4、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放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轮、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3、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民族共同语并不等于基础方言。 共同语以某一种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斥其它方言。 民族共同语确立后,方言的进一步分化要受到限制方言的发展也要服从于民族共同语的发展。,现代汉语除了普通话这一全民族的共同语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像一切语言中的方言,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

5、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因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方言。,(二)现代汉语方言介绍,七大方言分布图,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及广西北部一带。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四个次方言。“次方言”是指地域方言内次一级的方言。汉族有70%以上的人使用北方方言。

6、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广西、四川、云南等自治区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人中,也通行北方方言。,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来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左右。,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24%左右。,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

7、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6、闽方言,以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成五个次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话的。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闽江上游武夷山一带。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通行于福建中部永安、三明、沙县。莆仙

8、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通行于莆田、仙游一带。,7、粤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四、现代汉语的特点,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印欧语系语言比较,现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辅音,像英语boss(老板)那样的辅音连缀现象在汉语中是

9、没有的。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2、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决不能没有韵母。除hm、ng(哼)m(呒)n(嗯)等少数音节由辅音构成外,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3、有声调,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汉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有辨别词义的作用,而且声调的抑扬顿挫,使音节分明洪亮,加以双音词又有双声、叠韵、叠音等语音形式,使得现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音乐美。,(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为基

10、本形式,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现代汉语造词方法灵活,其造词方法可以是“词根+词根”的,也可以是“词根+词缀”或“词缀+词根”“词缀+词根+词缀”的,可以是模拟自然声音的,也可以是变化语音的(如轻声、儿化),对外来词语可以是音译的,也可以是意译或音义结合的,而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最为普遍(如“火山”“电视”等,其中“火”“山”“电”“视”分别都是词根)。,3、双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上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成为一个

11、明显的特点了。首先是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如:目眼睛、耳耳朵、鼻鼻子、谋谋求。其次是一些多音节的短语又简缩成双音节词,有些多音节短语也逐渐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科学技术科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多音节词的双音化,既显示了音节节奏整齐化的美,又符合语言实际要求经济的原则和汉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三)语法方面,1、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在汉语中,同样的成分组合,语序有所不同往往会改变结构关系并改变意义。例如:工人人工 汉语里,同样的组合成分中,用不用虚词或用不同的虚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我的妹妹我和妹妹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

12、基本一致都由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来构成。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丰富,由语气词,五、现代汉语的地位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无论过去或现在,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1、在国内,目前,汉语不仅是汉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人民经常使用的交际工具,说汉语的人占全国总人数的90%以上,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对我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对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在国际上,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差不多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说汉语的,汉语的传播已遍及五大洲。在汉语的形成和发

13、展过程中,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它对东南亚各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因而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不仅在许多国家中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汉语已经成为联合国法定的六种通用语言之一(另五种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在国际交往中,汉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树立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汉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汉语规范化首先是社会主义建设

14、的需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其次,现代汉语规范化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规范化只是把语言里没有用处的东西和混乱的现象淘汰掉。,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要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词法方面有一个明文规定的、明确一致的标准。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二)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三、推广普通话 1、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

15、“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十二字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3、目标:努力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 4、普通话水平测试。 5、普通话宣传周:每年九月份的第二周。,四、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将国家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上升为法律,用法律形式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具体任务为: (一)做好现代

16、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二)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三)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任务,现代汉语课是高校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几个部分是本课程教学的内容的主体:,一、语音 二、文字 三、词汇 四、语法 五、修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