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方经济学03任务7.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50750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03任务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方经济学03任务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方经济学03任务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方经济学03任务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方经济学03任务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3 任务_0007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概念连线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产量为 4 时,总收益为 100;当产量为 5 时,总收益为 120,此时边际收益为( )A. 20B. 100C. 120D. 252.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 )A. 是限制的 B. 是提倡的C. 不管的 D. 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3.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 TC=30000+5Q-Q2,Q 为产出数量。那么 AVC 为( )A. 30000 B. 5Q-Q2C. 5-Q D. 30000/Q4. 在完全竞

2、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A. 与横轴平行的线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 与横轴垂直的线5.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D. 不动6.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A. 满足程度B.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C. 边际效用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7. 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 )A. 正常利润为零 B. 经济利润为零C. 经济利润大于零 D. 利润多少不确定8.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A. 三条无差异曲线

3、 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二条无差异曲线9.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 A. 递减 B. 递增C. 不变D. 先增后减10.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 与横轴平行的线D. 与横轴垂直的线11.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C. 与横轴相交 D.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12.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

4、最高点13. 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 )A. 边际产品价值 B. 边际收益C. 边际产品 D. 边际生产力14. 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 A. 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B. 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C.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15.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A. 不平均,平均B. 平均,不平均 C. 不平均,不平均D. 平均,平均16.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 X 和 Y 的关系为( )A. 完全互补品B. 完全替代品C. 没有关系 D. 互不上关17. 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5、 )A. AC =ARB. AVCAR 或 AVC=AR C. AVCAR 或 AVC=AR D. MC=MR18. 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 A. 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 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 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 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19.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D.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20.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

6、给量逐渐减少C.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D.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 外部性可以分为( )A. 生产的外部经济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E. 政府的外部经济2. 政府对商品的调节通过价格进行,其对价格实施() A. 政府直接定价B. 指导价C. 支持价格D. 建议价E. 限制价格3. 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 竞争性B. 非竞争性C. 排他性D. 非排他性E.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4. 消费者剩余是指( )A. 需求曲线之上

7、,价格线以下部分 B.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 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 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 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 )A. SMC=SMR=SAC=SAR B. MR=LMC=SMCC. MR=AR=MC=AC D. MR=LMC=SMC=LAC=SACE. P=LMC=LAC=SMC=SAC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A. 错误B. 正确2.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A. 错误B. 正

8、确3. 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A. 错误B. 正确4. LAC 可划分成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A. 错误B. 正确5. 垄断竞争厂商的 AR 曲线和 MR 曲线相互重合。 A. 错误B. 正确6. 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 A. 错误B. 正确7. 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A. 错误B. 正确8.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A. 错误B. 正确9.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A. 错误B. 正确10. 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9、本之分。 A. 错误B. 正确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供给价格弹性:(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10、 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2. 二级价格歧视:(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

11、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3. 外部性:(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

12、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4. 供求规律:(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

13、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5. 基数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 是指按 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F

14、.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6. 基尼系数:( )A. 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B.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C.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D.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7. 需求价格弹性:(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

15、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

16、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8. 边际产品价值:(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和产品价值 P 的乘积。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9. 限制价格:(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 是指需求

17、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10. 委托代理问题:(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