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天津市 河东区 2016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 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本部分为生物试卷 , 共 80 分 。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卷 本卷共 6 题, 每题 6 分, 共 36
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1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 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 降低血糖浓度 C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D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2 如图是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 字母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 , 数字表示过程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与生物膜的功能无关 B C 在 B 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至左 C D 上的反密码子可与 B 上的多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互补配对 D在过程进行中不需要酶催化,也不消耗 能量 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
3、人体内甲图中的 A 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B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 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 B 所处的营养级 C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甲图中的 C D 乙图中的 D 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24下列有关科学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液的作用是为了让细胞分散开来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 叶绿素 b 在提取液中溶解度最低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 5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正
4、在被纺锤丝牵拉到两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此时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 C着丝点的数目与染色体的数目相等 D 染色体的数目与 DNA 的数目相等 6. 将不同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 分为 a、 b、 c、 d、 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 ) ,取上述 6 组细条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 实验前 c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d 组的高 B 浸泡导致 ef 组细胞中液泡都失水 C a 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产生的 ADP 小于 b 组
5、 D 据图可知 d 组实验前的细胞液浓度与图中蔗糖浓度大致相同 第卷 本卷共 3 题, 共 44 分 7 ( 16 分) 为治疗某种遗传性糖尿病,研究人员完成如下工作。 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之比10.50蔗糖浓度(0.3moLL -1)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3( 1) 图 1 中是取自患者体细胞的 。 ( 2) 图 1 中过程表示 技术。过程表示 技术。 ( 3) 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 , 培养液中除了加入诱导物外 , 还应加入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 、 葡萄糖 、氨基酸、 _等必需的营养成分。 ( 4) 定向诱导使重组细胞 B 发生
6、,从而形成功能专一的胰岛样细胞。为检测胰岛样细胞是否具有胰岛 B 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人员分别控制甲、乙两组培养液中 _的浓度,将胰岛样细胞先后放在甲、乙两组培养液中,保温相同时间后检测胰岛素的分泌量。若诱导成功, 则图 2 中甲组应为 情况下测得的胰岛素分泌量,理由是 。 8 ( 12 分 ) 图 1 中 , 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 , 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大小; x 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据图回答 (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 2) 对 a、 b 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
7、干扰, 若 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为 a b。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4( 3) 图 2 为 a 生态系统中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 该生物在 a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在能量流动中起的作用是 。 若过程发生而过程不发生 , 则此时外界条件是 。 当细胞中有过程发生而没有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 。 9.( 16 分) 模型建构、类比推理、假说 -演绎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 沃森和克里克所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模型。种群“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模
8、型假设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 。 ( 2) 利用类比推理 ,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请你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 推断出基因与DNA 分子的关系是 。 ( 3)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了自交、测交等一系列实验,利用假说 -演绎法研究遗传定律。孟德尔提出的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是 。 某牵牛花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D( d) 和 E( e) 控制 。 D 基因控制蓝色素合成 ( DD 和Dd 的效应相同 ) , E 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花色的深度( EE 使蓝色素完全消失, Ee 使蓝色素颜色淡化 )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
9、交,实验结果如下: ( 1)这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 2) 第 1 组的 F2所有个体再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 , ( 3) 第 2 组 F2中蓝色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的蓝花个体与浅蓝色个体随机杂交 , 后代开白花的个体占 。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5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第 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 本卷共 8 题, 每题 6 分, 共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 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
10、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与接收者相互靠近会使波源的发射频率变高 B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结构 C贝克勒尔发现 的 射线为核外电子流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原子核越稳定 2 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 ,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 , 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 调整 , 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 , 如图所示 。 当此车加速上坡时 , 盘腿坐在座椅上的一位乘客 A处于失重状态 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3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和时间平方 t2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1、则该 质点 A 加速度大小为 1m/s2 B 任意相邻 1s 内的位移差都为 2m C 第 2s 内的位移是 2m D 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大 小为 3m/s 4 如图所示 , 容器中盛有水 , PM 为水面 , 从 A 点发出一束白光 , 射到水面上的 O 点后 , 折射光发/mx2t0/s2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6生了色散, 照到器壁上 a、 b 之间, 对应 a、 b 两种颜色的单色光,则 A 由 A 到 O, a 光的传播时间等于 b 光的传播时间 B 若发光点 A 不变而入射点 O 向左移, 则 b 光可能发生全反射 C b 光
12、比 a 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 若 a 光是氢原子从第 4 能级跃迁到第 2 能级发出的光, 则 b 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 6 能级跃迁到第 2 能级发出的光 5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s 时刻的波形图, P 是平衡位置为 x=1.0m 处的质点, Q 是平衡位置为 x=4.0m 处的质点, 图乙为质点 Q 的振动图象,则 A t=0.15s 时, 质点 Q 的加速度达到负向最大 B 质点 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x=10sin t (cm) 2C 从 t=0.10s 到 t=0.25s, 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了 6m D 从 t=0.10s 到 t=0.25s, 质点
13、P 通过的路程为 30m 二 、 不定项选择题 ( 每小题 6 分 , 共 18 分 。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 6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 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时间为1200 年 , 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100 倍 , 假设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和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和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PMAOabxt/so10/cm.5.102乙y
14、x/o10/cm2468Q甲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7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7如图所示, 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 abcd 全部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 线框面积为 S, 电阻为R。 线框绕与 cd 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 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线框转过 时的感应6电流为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I B线框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2IRC从中性面开始转过 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2 2ID线框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8I2R8 如图所示 , 高为 h 的光滑绝缘曲面处
15、于匀强电场中 , 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竖直平面 , 一带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 的小球 , 以初速度 v0 从曲面底端的 A 点开始沿曲面表面上滑 , 到达曲面顶端 B点的速度大小 仍为 v0,则 A 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 mgh+ mv0212B 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mghqC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mgqD 小球在 B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A 点的电势能 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第 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 本卷共 4 题, 共 72 分。 9 ( 18 分 ) ( 1) 2013 年 6 月 11 日,神州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天
16、宫一号”首次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开辟了我国太空教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作为 “地面课堂 ”,利用 _(选填 “电磁波 ”或 “超声波 ”)与神十航天员 “天地连线 ”,从而传递信息。授课中 , 指令长聂海胜竟能盘起腿漂浮在空中 , 玩起了 “悬空打坐 ”, 此时 _( 选填 “能 ”或 “不能 ”)用普通的体重计测量航天员的质量。 cdbaBhhBv0AA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8( 2)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 A、 B 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 。 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 , 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 ,
17、 图中 PQ 是斜槽 , QR 为水平槽 。 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滑下 , 落到 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 , 留下痕迹 。 重复上述操作 10次 , 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 。 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 , 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滑下, 和 B 球碰撞后, 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 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并画出实验中 A、 B 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 图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 E、 F、 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 A 球
18、的直径 B 球的直径(“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 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 碰撞后使 A 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 mA mB(选填 “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 ; A 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B A 球与 B 球碰撞后, A 球、 B 球落点位置分别 到 O 点的距离 C A 球和 B 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D 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 已知 两小球质量 mA 和 mB, 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 证实 A、 B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请你用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19、。 ( 3)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 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 20。他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 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 a 和 b 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 c 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 接触点 P 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 E( 电动势为 3.0V, 内阻约 1) ; 电流表 A1( 量程 0 100mA, 内阻约 5) ; 电流表 A2( 量程 0 0.6A, 内阻约 0.2) ; 电阻箱 R( 0 999.9) ; 开关、导线若干。 小明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
20、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闭合开关; QP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9D 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 , 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 使电流表满偏 , 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 R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 L; E 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 , 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 使电流表再次满偏 。 重复多次, 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 R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 L; F断开开关。 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
21、乙所示,则这次测量中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 d=_ mm;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 _(选填“ A1”或“ A2”) ; 小明用记录的多组 电阻箱的电阻值 R 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 长度 L 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 的 R-L 关系图线 , 图线在 R 轴的截距为 R0, 在 L 轴的截距为 L0, 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 d,可求出这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 =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 ; 若在本实验中的操作、读数及计算均正确无误,那么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存在,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若有影响 , 请说明测量结果将偏大还是偏小 。 (不要求分析过程 , 只回答出分析结果即可
22、) 答: 。 10 ( 16 分)如图所示, 质量 M=4kg 的滑板 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 C 到滑板左端的距离 L=0.5m, 这段滑板与木块 A(可视为质点)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 而弹簧自由端 C 到弹簧固定端 D 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 小木块 A 以速度 v0=10m/s 由滑板 B 左端开始沿滑板 B 表面向右运动 已知木块 A 的质量 m=1kg, g 取 10m/s2。求: ( 1)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 A 的速度 v 的大小; ( 2) 木块 A 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EP。 丙R/L/mL0OR002025
23、1530乙甲a bP cAv0A C DBL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011 ( 18 分 ) 如图所示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的第二象限内有平行于 y 轴的匀强电场 , 方向沿 y 轴负方向。在第一、四象限内有一个圆, 圆心 O坐标为( r, 0) , 圆内有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 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 (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 ) , 从 P (-2h, h)点, 以大小为 v0 的速度沿平行于 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 通过坐标原点 O 进入第四象限,又经过磁场从 x 轴上的 Q 点离开磁场。
24、求: (1)电场强度 E 的大小; (2)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3)带电粒子从 P 点进入电场到从 Q 点射出磁场的总时间 t 。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112 ( 20 分)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某种电磁缓冲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部件为缓冲滑块 K 和质量为 m 的 “U”框型缓冲车厢 。 在车厢的底板上固定着两个光滑 水平绝缘导轨 PQ、 MN, 缓冲车的底部固定有电磁铁 (图中未画出 ) , 能产生垂直于导轨平面并随车厢一起运动的匀强磁场 ,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设导轨右端 QN 是磁场的右边界。 导轨内的缓冲滑块
25、 K 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 滑块 K上绕有闭合矩形线圈 abcd, 线圈的总电阻为 R, 匝数为 n, ab 边长为 L。 假设缓冲车以速度 v0 与障碍物 C 碰撞后 , 滑块 K 立即停下 (碰前车厢与滑块相对静止 ) , 此后线圈与轨道磁场的作用使车厢减速运动,从而实现缓冲。 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 1) 求滑块 K 的线圈中最大感应电动势 Em 的大小; ( 2) 若缓冲车厢向前移动距离 L 后速度为零 (导轨未碰到障碍物 ) , 则 此过程线圈 abcd 中 通过的电荷量 q 和 产生的焦耳热 Q 各是多少? ( 3) 若缓冲车以某一速度 v0 (未知 ) 与障碍物 C 碰撞后 ,
26、 滑块 K 立即停下 , 缓冲车厢所受的最大水平磁场力为 Fm。 缓冲车在滑块 K 停下 后, 其速度 v 随位移 x 的变化规律满足: v= v0 - x 。 要使导轨右端不碰到障碍物 , 则缓冲车与障碍物 C 碰撞前 , 导轨右端与滑块 K 的n2B2L2mRcd 边距离至少多大? 密 封 装 订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BvK侧视图avdcbP QNMK俯视图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2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3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化学分第 卷、第 卷,第 卷 1 至 2 页,
27、第 卷 3 至 6 页, 满分 100 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N:14 C:12 Na:23 H:1 O:16 S:32 Ag:108 本题包括 6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作物收获后,就地焚烧秸秆,增加土壤中钾肥含量 B 工业废水可经过 “再生 ”处理,用于城市道路保洁、
28、喷泉和浇花用水 C硅单质常作为制备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 D. 淘米水中含有淀粉可以直接检测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2下列叙述均正确且前后有因果关系的是 A常温, NaHCO3 溶解度比 Na2CO3 小,向 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产生沉淀 B常温, SiO2 与氢氟酸、 NaOH 溶液均可反应, SiO2 是两性氧化物 C BaSO3 难溶于水, SO2 气体通入 Ba(NO3)2 溶液中产生沉淀 D非金属性: Cl S,酸性: HClO H2SO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A(g) 2B(g) H, 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Ea kJ/mol, 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Eb kJ
29、/mol, 则H=-( Ea- Eb)kJ/mol B常温下, pH 相同的 NaOH 溶液和 Ba(OH)2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某温度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20 g, 该温度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0% D 将浓度为 0.1 mol/L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 电离平衡常数 Ka(HF)保持不变, 始c(F- )c(H +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4终保持增大 4下列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 1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 2 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与足量、等浓度盐酸反
30、应( 滴加 CuSO4 溶液的为虚线) C 图 3 表示 KNO3 的溶解度曲线, a 点所示的溶液是 80 时 KNO3 的不饱和溶液 D 图 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t 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5用右图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6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 Si(s)+4HCl(g) H=+QkJ/mol(Q 0) 某温度 、 压强下 , 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 若增大压强能提高 SiCl4 的转化率 B. 若反应开始时 SiCl4 为 1 mol,则
31、达平衡时, 吸收热量为 Q kJ C. 反应至 4 min 时, 若 HCl 浓度为 0.12 mol/L, 则 H2 的反应速率为 0.03 mol/(Lmin) D. 反应吸收 0.025Q kJ 热量时, 生成的 HCl 通入 100 mL 1 mol/L 的 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5第 卷(非选择题, 共 64 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Fe:56 C:12 Na:23 H:1 O:16 N:14 Cu:64 7. ( 14 分)下表给出五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 相关信息 A 常温、
32、常压下,其单质是最轻的气体,它将成为备受青睐的清洁燃料 B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 , 其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环境的重要屏障 C 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氧化物,某些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污染 D 室温下其单质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 加热易熔化 。 该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E 常温下其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其单质水溶液有漂白、杀菌作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 D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 ( 2) A、 B 两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式 ; A、 B 两 元素形成的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有(填化学式): _、 _。 ( 3) C 与 A
33、形成的某一化合物能和 C 与 B 形成的另一无色化合物 (这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比皆为 1 2)一起用作火箭助推剂,两者发生反应生 成 无毒 物 质 , 写 出 上 述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 (4)一定条件下, 在水溶液中 1 mol E 、 EO (x 1,2,3,4)的能量 (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 n 是 x (填 离子符号 )。 离子反应 yx m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 ( 5) Na2DB3 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填离子符号) 8. (18 分 )新药的开发及药物合成是有机化学研究重要发展方向, 某药物 V 的合成路线如下: HL
34、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6( 1)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和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均属于芳香烃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 1mol 能与 4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D.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 5)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 A 的分子式 ( 6)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遇 FeCl3 发生显色反应, 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 2 种。 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的结构简式 ( 7)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一定条件下,化合物 也能发生类似反应的环化反应,的环化产物的结构简式 9 (18
35、分 )在印染工业中,连二亚硫酸钠 (Na2S2O4)因能使染好的布褪色,而使布能重新染色,故而俗称保险粉,其可溶于水,但不溶于甲醇。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7(1) 流程步骤中需在耐高温的坩埚中进行,常用来制做耐高温坩埚的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 。 (2) 由锌块制备锌粉的目的是 ; 向锌液中鼓入 M 气体,使液态锌雾化, 冷却得到粒度约为 180 的锌粉。 鼓入气体 M 为常见的化合物, 则 M 的化学式m为 ; 分散系 A 为 (填 “溶液 ”“胶体 ”或 “悬浊液 ”)。 (3)流程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36、 。 (4)流程的分离方法步骤为 、洗涤、干燥,洗涤所用试剂是 ; 过滤前加入NaCl 固体的作用是 。 (5)将等体积 0.04 mo1L-1AgNO3 溶液和 0.02 molL-1 碱性 Na2S2O4 溶液混合,两者恰好完全 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有纳米级的银粉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0 (14 分 )草酸 (H2C2O4)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人们对其及相关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1) H2C2O4 (s) H2O(g)+CO(g)+CO2(g) H=+340kJmol-1,写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A. 恒容时,容器
37、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 恒压时,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气体摩尔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草酸分解所需燃料 可以是 CO, 通过甲烷制备 CO: CH4(g)+CO2(g) 2CO(g)+2H2(g) H O。 常温下 , 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4 mol CH4 气体和 6 mol CO2 气体发生反应, 5min 后达到平衡, 测得 CO 气体的浓度为 0.1 molL-1。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
38、fjjy.org)”18平衡时, 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2)= molL-1min-1。 在不改变反应混合物用量的前提下, 为了提高 CH4 气体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3)电解饱和草酸溶液可以制得高档香料乙醛酸 (H2C2O3), 装置如下 图 1 所示 , 写出复合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4)在 K3Fe(C2O4)3 溶液中存在: Fe(C2O4)33- Fe3+3C2O42-,常温下,该溶液中 Fe(C2O4)3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上 图 2 所示, 则 A 点的 c(Fe3+) B 点的 c(Fe3+) (填“”或 “=”);草酸是一种温和的还原剂,其他条件不变
39、, 向 K3Fe(C2O4)3 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 固体, Fe3+的浓度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9河东区 2016 年高 三 二模试卷 化学部分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D 6D 7. ( 14 分 ) ( 1) ( 1 分 ) (2)H-O-O-H( 2 分 ) ; OH ( 2 分 ) 、 H3O+( 2 分) ( 3) 2N2H4+N2O4=3N2+4H2O ( 2 分) ( 4) ClO4 ( 1 分) ; 3ClO (aq) = 2Cl (aq) +ClO3 (aq
40、) H 117 kJmol-1( 2 分) ( 5) Na+SO32-OH-HSO3-H+( 2 分) 8. (每空 2 分 共 18 分 ) (1) 醛基 ; (2) 2C6H5CHO + O2 2 C6H5COOH (没配平、 没注明条件扣 1 分 ) 催 化 剂 (3) C6H5CH2OH + C6H5COOH C6H5COOCH2C6H5 + H2O (没有注明条件扣 1 分 , 不写浓 硫 酸可逆号不扣分 ) (4) BC( 2 分 ,选一个对的得 1 分, 全对 2 分) (5) 取代 ; C9H13ON (6) 3O(7) 消去 ; 9 (每空 2 分 共 18 分 ) (1)A
41、l2O3 (2) 增大锌反应的表面积 ,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O2;悬浊液 ( 3) Zn+2SO2=ZnS2O4 ( 4)过滤;甲醇;降低 ZnS2O4 的溶解度或 Na+ 浓度增大, 便于 ZnS2O4 结晶析出; ( 5) 2Ag+S2O42-+4OH =2Ag+2SO32-+2H2O 10. ( 14 分 ) ( 1) K=c(H2O)c(CO)c(CO2)( 1 分 ) ; AB( 2 分 ) ( 2) 0.01( 2 分) 升高温度或增大容器的体积(减小压强 ) ( 2 分) ( 3) H2C2O4+2H+2e =H2C2O3+H2O(3 分 )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20( 4) ( 3)生产者 把太阳能固定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黑暗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9.( 16 分) ( 1)物理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 ( 2) 基因是 DNA 片段 ( 3) 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 1) DDEE ddEE ( 2)蓝花:浅蓝花:白花 =3:2:3 ( 3) DDee 或 Ddee 1/9 欢迎访问 “高中试卷网 ”http:/sj.fjj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