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组 用发现的眼睛看世界,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一专题来设计导语、选编课文、布置练习和进行语文园地的学习,贴近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探究出事物奥秘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与前几个单元相比较,本组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加大了字词学习量,而且内容难度有所提升。特点之二,每篇课文的叙述线索都很清楚。特点之三,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细心
2、观察,才能有所发现”的道理。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说教,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学习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学情分析 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识记生字词的能力有所培养,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要采取多种灵活教学,在趣味学习中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学习并应用句式转换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惑,通过形象事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应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练笔的机会。,13 花钟一、教材分析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
3、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和前面第三单元秋韵相连,传递着自然的神奇,升华了人类的智慧。,二、学习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识字写字,会认8个生字,会写1
4、4个生字,重点指导“醒、苏、嫩”的写法。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4、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好的观察习惯。 2、体会课文中不同说话表达不同花开放的妙处。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三、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鲜花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设计意图:
5、为了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我播放多媒体课件各种鲜花并配有欢快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出示,与学生共同欣赏,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情感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中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为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谈观看感受,引出课题。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词语、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
6、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花钟”这个词在学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问是自然生成的。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句子,纠正发音。 (1)着重指导“醒、苏、嫩”的书写。(2)指导多音字“强”的发音。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积累词语。) (三)、品味语言的魅力体验发现的乐趣。 1、交流体会。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2、走入第一段,了解不
7、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过渡:那课文中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大致在几点种开放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师:课文里介绍的鲜花有些是我们没见过的,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出示文中花的图片) 师:牵牛花开了开了开了。 师:你们真会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 (大屏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提出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思考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同样都是花开了,课文中的用词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阅读对于学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懂了你正在读的东西,而且更在于从
8、阅读中学习别人的修辞造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对花进行丰富精妙的描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启迪心智、放飞心灵、陶冶性情、提升精神,更加完美,从而更加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要体现出它的工具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3、指导朗读,感受不同的表达方法。 生:只用“花开了”一词,太单调、干巴,一点儿也不美。 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并加上横线。)这段话是课文中的,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这段话同前面那段话有什么不同?看谁最先发现! 你认为哪段话写得好?好在哪里?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师:同样是写“花开了”,文中却把它们写得这样美。请同
9、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边读边想象一下这花开放的样子,可以做做动作,还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自由练习朗读喜欢的句子。(设计意图:“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说明了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学生不易读、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了适当的点拨、讲解,让学生能悟其义
10、、悟其情,以读代讲,以读促讲。),4读写结合,学表达。 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到哪些花在什么时间开放呀? (设计意图:借机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生活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填补课文中省略号的空白。以突出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引领作用。) (四)合作交流探花钟。师: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天之内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呢?这时,我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1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2议一议、填一填:造成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1)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2)还有的花,需要( )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因此与( )有关。 3.昙花
11、为什么会在九点含笑一现?(生自由交流资料)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自己探究答案。我相机板书:分析原因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设计意图: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的流程,共同学习。考虑到填一填这个环节,学生不能很好完成,我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点拨,让学生结合课文,多读多体会,找出答案。小组学习之前,有要求和目标,活动时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师生平等交流,学习之后有相应的汇报检测,这样小组学习就达到了合作、探究的效果。),(五)拓展延伸编花钟 1、我再次播放大花钟让学生欣赏:瑞士的日内瓦花钟把美丽的鲜花与钟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各国的能工巧匠们纷纷效仿,制
12、做出了形形色色的花钟,这里有俄罗斯花钟、日本花钟、北京花钟。这些花钟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生活。 2、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快乐的一起编了一个新的花钟。 (设计意图:教无定法,让学生在不同层次多样化的读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学生仔细观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最后,读练结合,建议学生们观察周围的花草并写成日记,为本单元习作埋下伏笔。),14 蜜蜂一、教材分析蜜蜂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13、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试验。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文章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实验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细品位,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充分展开默读训练,语言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精神,豁然享受语文之美。,三、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
14、的指导下独立识字写字,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着重指导“概、减、袋、超”的书写。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 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积累好词佳句。 3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听说,我推测”等词语,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通过“听说,我推测”等词语,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
15、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识字、写字。 (1)检查识字情况:着重指导“测、阻”是平舌音,证是后鼻音。 (2)重点指导:概、减、袋、超的字形结构的特点,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设计意图:夯实识字写字基础】,(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明确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初步学习默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
16、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 听说) 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 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 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 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 “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四)突破难点,了解试验过程。 1、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汇报交流。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设计
17、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五)精读课文,再次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法布尔做试验的20只蜜蜂回到家了吗?
18、试验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 2、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体会作者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的品质。) 3、法布尔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4、故事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被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品质所感动,同时也一定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蜜蜂怎么会有这种能力?让我们看看作者
19、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本课正好适合对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科学态度和方法熏陶的培养,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自主地探究。】,(六)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同学们,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因此,在当时他不能解释蜜蜂的这种本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个奥秘解开了,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资料。 (课件出示以下资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
20、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蜜蜂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表述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蜜源。)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2、推荐阅读书目昆虫记,15 玩出了名堂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
21、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并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学文前,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 2、三年级的学生不大会通过细致的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事件主要内容更是困难。 3、学生阅读经验、方法积累的还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资料
22、、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等。,三、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识字写字,会认6个生宇。着重指导“镜、简、拜、具”的书写。正确认读 “名堂、浪费、镜片、看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第二、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出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四、教学重点、难点 1、从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玩出了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由“玩”导入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教师板书“玩”),喜欢玩吗
23、? 2、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欢玩。你喜欢玩什么? 3、介绍列文虎克。课文中却说道列文虎克是-看门人。引发矛盾点。 4、板书课题,读课题。 5、学生质疑:什么是名堂?玩怎么还能玩出名堂?是这样吗?(设计意图: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同学们,其实呀,大人们也爱玩,有的人还玩出了名堂。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读读“玩出了名堂”。(板书:玩出了名堂)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多种形式朗读。 3、指导书写 (1)哪些字容易写错
24、笔顺?(重点是“腿”与“随”) (2)“闲”与“阅”,“腿”与“随”在对比中定好。 (3)“镜、待、调、访”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简、堂”两字要堂堂正正、笔顺简单流畅。 (4)“拜”的右边是四横,“具”的里面是在横,不要少写一横。 4、默读课文,我们来看,谁、玩什么、玩出了名堂?(设计意图: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三)、逐段朗读,探究“玩法”。 (1)解析“怎么玩”学习课文第2、3段。 读一读。让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想
25、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你会怎样玩镜片?谁来谈谈你对列文虎克这种“玩法”的看法? (2)感悟新“玩法”学习课文第4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4段。 列文虎克开始是怎么玩的?看到了什么?你们想看看放大镜下蚊子的腿吗? 列文虎克第二次是怎么玩的?又发现了什么?想感受一下显微镜下的“小人国”吗? 看了放大镜下蚊子的腿,看了显微镜下的“小人国”,你们想说些什么? 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就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内心会怎样想呢? 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课文。 交流感
26、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3)感叹“玩出的名堂”学习课文第5段。 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列文虎克在玩镜片时有了伟大的发现,聪明的你在读这一段时对其中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新发现呢?(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为什么“小人国”和“居民”两组词语要用上双引号呢? 你们认为“小人国”是指什么?“居民”又是指什么呢? 现在你们明白列文虎克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吗?(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并且
27、从生活实际出发,用生活中一滴水里的微生物为例,通过对比使学生对于微生物的大小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体会到小人国的有趣。并且将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渗透进来。进行互相交流,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搜集的一些图片,形象、直观,留给学生的感受很深刻,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启发,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讨论“玩观”学习课文第1段。 平常同学们都爱玩,在玩中也一定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或体会。现在读了列文虎克的故事后,你们对“玩”有新的认识和感悟吗?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名堂了?(板书:好奇心和求知欲、玩时有目的,注意观察、动手动脑) 先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 师小结:在玩的过程中,只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
28、心,注意观察、动脑筋,平时不要瞎玩,要有目的的玩,你也能玩出名堂。(设计意图: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现在再让我们回去过头来,看看名堂在本文中的意思,看看是成就还是花样呢?(成就)。(设计意图:结合板书提炼出本文的重点,并再次回到“名堂”在本课中的含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其实,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知道有谁吗? (设计意图: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深化认识。) (五)小练笔平时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吧!(我玩了发现了、我玩了体会到
29、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学,接着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学生有内容可写,既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也养成常练笔的习惯。),16 找骆驼一、教材分析找骆驼这个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它是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了骆驼。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楚,以对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一开始讲老人向商人描述骆驼的特点,而并不讲他是如何知道这些特点的,并在商人与老人之间产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 二、学情分析学生
30、在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后,已经明白什么是略读课文,也基本明确了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时要适当放手,做好引领即可。,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31、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1、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还有意地训练了学生遇到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与本文寻找失物紧密相连。】 (二)、组内检查预习情况: 1、各组组长带领组内同学分三方面进行交流 (1)朗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2)读读课文里带拼音的词语。 (3)
32、找一找阅读提示中的主要问题。 2、找三个小组分别进行汇报。,(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我们如何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对,这篇课文就是以商人与老人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找骆驼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人物的对话中去寻找答案吧! 2、请同学们对照表格默读课文,把骆驼的特点用“”画出来,把老人是如何发现的用“”画出来。3、学生汇报 4、说话练习:你能像我这样说吗? 因为老人看见路上的脚印左浅右深,所以他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老人之所以知道( ),是因为看到( ) 5、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到骆驼呢?(善于观察、勤
33、于思考、留心生活),6、教师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老人的智慧吧。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读懂,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表格的设计很符合文章的特点,“骆驼的特点”以及“老人是如何发现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分析寻找骆驼的最好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不仅锻炼学
34、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提高对人物的认识。】 四、拓展运用,练习说写。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白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晚上回家商人会对家人说些什么?,语文园地四 一、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观察中的发现”。在导语中,已布置学生进行观察,花钟课后又做了提示,本组的几篇课文又为这次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可比照的材料,并作了很好的铺垫。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做了哪些观察,有什么发现。教材中以三个小朋友对话的形式提示了交际的内容,当然交际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导向是很明确的,即生活中
35、有趣的现象。教师要千方百计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观察。要引导学生做到互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同发现的乐趣。 习作: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写过日记,观察日记无非是日记的一种,并没有特别的格式要求,只是在内容方面侧重讲观察。本次写观察日记在花钟一课后面已有布置,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讲评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
36、现。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确定观察的事物,可以带着习作的任务去观察一种事物,再把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要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通过这次习作,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观察中的发现 1、
37、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2、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如: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38、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则观察日记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