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ppt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8147135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知识复习专题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概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3)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 类 活 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词类活用)。,数词,(1)数词活用为动词 (2)数词活用为形容词(3

2、) 数词活用为名词,二、明确高考题型(知道“怎么考”),主要有两大类:,单独设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则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 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D,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败逃),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辨明一个词是否活用,怎样活用,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句子成分分析法,看该词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把握词与词的组合关系。,思考,(1)句子的成分

3、有哪些?,(2)充当句子基本成分通常有哪些词?,名、 代,名、 代,动,例:他住在北京。他在北京住。,介词结构,(定)+主+状+ 谓+(定)+ 宾(或+补),从句子成分来看,凡是处在动词谓语位置上的名词、形容词、数词都活用为动词。凡是处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活用为名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例:沛公军霸上,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 驻扎,思考:名词什么情况下活用为动词?,翻译方法:一般情况下名词原意加动作。,一、名词活用,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左右欲刃相如。,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 名词 ( “能、欲、

4、愿、足、可”),(水:游泳)(劝学),(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今王鼓乐于此,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名词 介词结构 名词 代词,(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鼓乐:击鼓奏乐)(孟子),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吾师道也3、藉吏民,封府库,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师:学习)(师说),(藉:登记)(鸿门宴),1、范增数目项王。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江水又东,规

5、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副词名词( “不、弗、数、皆、已、未”),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所 名词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志:做标记,“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词组,(目:使眼色)(鸿门宴),(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东:向东流)(水经注),总结: 1、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 短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3、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4、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5、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谓语,活用为动词,练习:

6、 1、邹忌朝服衣冠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驴不胜怒,蹄之 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答案: 1服:穿上戴好 2 水:游泳 3蹄:用蹄踢 4疾病:患疾病,2、名词活用为状语,A、判定名词是否作状语: 名词与其后的动词不构成主谓关系,即偏正则作状语。,B、翻译作状语的名词,多数需在前面加一个恰当的介词(如表比喻“像”、表使用工具“用”、表处所和时间“从”“在”等) 。,古汉语中,谓语动词前起修饰作用的名词可直接充当状语。,2、名词活用为状语,(1)表方位、处所、时间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A、朝济而夕设版焉B、既东封郑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朝”“夕”

7、,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2)表动作、行为的根据方法或工具,例: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B、间至军中C、辇来于秦D 、失期,法皆斩,(名词作状语。名词“间”充当动词“至”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的

8、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石钟山记,(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名词“法”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斩”的依据,根据:依据法律,按照法律)陈涉世家,(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A、吾得兄事之B、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4)表示比喻,这往往是形容某些动作行为的 情态、方式。,例: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星一

9、样飞驰)雄伟的州城,象雾一样涌起,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飞驰。,(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注意:现代汉语的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依然保留有名词作状语的特征。,例如:“瓜分”“蜂拥” “枪杀” “日新月异” “狼吞虎咽” “土崩瓦解” “星罗棋布” “东奔西跑”,思考讨论:辨析古汉语中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古汉语中名词作动词时,它往往在句中充当谓语动词可以接宾语而活用为状语的名词往往充当谓语动词的修饰语,不能接宾语.,思考练习:、日夜望将军至、族秦者秦也、义不赂秦、仓皇东出行,(名词“义”充当省

10、略主语“燕赵之君”的谓语,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方们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3、名词的使动用法:有些名词带宾语后,表示“使(让)宾语怎么样(做什么)”,这就叫做“名词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怎样”、“让怎样”。 4、名词的意动用法:有些名词带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这就叫做“名词意动用法”。用作意动的词可译为 “以为”或“认为怎么样” 或“把当作”,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

11、诸侯。2、吾从而师之。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臣:使为臣)(韩信拜将),(师:以为老师)(师说),(宾客:以为宾客)(伤仲永),4、汗牛充栋,富贵家之书,(名词“汗”后带宾语“牛”,作使动词:使流汗),5、名词的为动用法,有些名词带宾语后表示“主语为宾语做什么”,这就叫做“名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 (1)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3)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二、动词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的人和事物 。动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动词活用为名词,该动词一般翻译成“的字结构”的偏正词组。,例如:(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

12、记(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遗 憾矣。(孟子梁惠王上)(3)战不善。(六国论)(4) 此亡秦之续耳,1、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至”,处在主语的位 置,用作名词:到的人),生:活着的人。 死:死去的人。,战:打仗的事情,仗。,(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放在宾语前面,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即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可译为“使怎样”、“让怎样”。,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涉及其他对象,如:坐、站、走、来等,这叫不及物动词(也叫自动词)。不及物动词在现代汉语中

13、一般不带宾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可以带宾语用作使动动词。,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烧而走也,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要有涉及的对象宾语,不然,意思就不完整,如:“吃饭”、“保卫祖国”的“吃”、“保卫”,都叫及物动词。古汉语及物动词有时也可以用作使动词。它们带宾语,句子的宾语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倒成了动作的施行者,是主语使宾语发生这个动作行为,这就是及物动词使动动词。,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鸿门宴2、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带领 跟着,使 来朝拜,3、 动词的为动用法:,例:A、祭祀必祝之 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祝,

14、祈祷。为祈祷),(泣:为哭泣),(哀:为哀悼),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即“主语为宾语怎样”。一般译作“为怎么样”。,1、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三、形容词的活用,规律一: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时,活用为名词 该形容词一 般翻译成“的字结构”。,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将军披坚执锐。3、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史记淮阴侯列传) 。,绿叶、红花。,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短:人的短处(缺点)。 长:人的长处(优点),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3、郯子之徒,其

15、贤不及孔子。,坚固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贤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形容词作名词,规律二:在“之”(助词,的)、“其”(代词,他的、他们的)后充当中心词。即形容词被定语修饰,活用为名词。(该形容词其实也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1. 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2. 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3. 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4. 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5、 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后面带宾语,作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用在状语后或宾语前,句中又无其他动词作谓语中心语(也即处在谓语的位置上),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作谓语,活用为动词

16、,例如: (1).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3)、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鸿门宴),穷:走完。,亲:亲近。 远:疏远。,善:与交好。,例: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欲流之远者C、不能独完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E、衣食所安(养生),(形容词“小”“弱”受否定副词“非”修饰, 用作动词:缩小,削弱)过秦论,(形容词“远”,处在谓语结构“流之远”的谓语的位置, 用作动词:流得长远,达到远方)谏太宗十思疏,(形容词“完”受否定副词“不”和助动词“能”修饰, 用作动词:保全)六国论,(形容词“终”受否定副词“不”修饰, 用作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

17、)六国论,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那么就用作动词了。形容词不仅用作一般动词,而且还能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即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一般译为“使 怎样”、“让 怎样”。,(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2)、必固其根本,(形容词“利”、受否定副词“非”修饰,作使动词:“使快”),(形容词“固”受副词“必”修饰,作使动词: 使稳固),(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龙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译文:集市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养起来,使它的价值昂贵,囤积起来当作珍贵的货物。,4、形容词的

18、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用作意动的词可译为 “以为”或“认为怎么样” 或“把当作”、“觉得怎么样”。(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例如:(1)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庄子秋水)译文:那么,我以天地为大而以毫末为小,可以吗?(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译文:老先生不把千里路当作遥远来到我国,大概也有使我国获得利益的办法吧!(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译文: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地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4)、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师”、“相师”,用作意动:

19、以为耻),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两者形式共同点:后面都带宾语,1、数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即用作动词。,例如:(1)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译文:借道一次就叫过分了,难道可以借道两次吗?(3)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左传僖公十五年)译文:存有二心时抓获他,服罪了便释放他。,四、数词活用,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全、满(数作形容词),一:专一(数作形容词),2、数词用作形容词:,3、数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例: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数词“一

20、”看作名词:一座山。厝:安放、放置),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五、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代词的活用很简单,就是代词跑到了其词类的位置上。,随堂练习,一、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却匈奴七百余里,B,随堂练习,二、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追亡逐北 ”的“亡”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C,随堂练习,三、说出下列句子中词的活用情况。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六则) 兼百花之长而去其短。(芙蕖)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随堂练习,三、说出下列句子中词的活用情况。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