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创新,8. 1创新概述 8. 2创新过程与主体 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8. 1创新概述,8.1.1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创新一般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革新,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实现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创新的范围广泛,既包括发明(即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发现(即经过探索或试验,认识事物本质或发展规律),又包括创新、变革(对旧事物的改革与创新)。,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作为管理职能的创新,本教材规范其定义为:所谓创新是指组织的管理者在其工作中要创造良好环境,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控制创新、改革、进步,反对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并组织好各方面的创新活动,发挥创
2、新效果。创新是社会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展变化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组织的创新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1.相对性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要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新方法、新产品等,必然是相对于某个空间和时间而言的。就空间(范围)而言,国际级创新、国家级创新、地区级创新、组织内创新等;就时间而言,有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水平的创新等。某个时期的创新,经过一段时间,将被一个更新的创新所取代。通过这种新陈代i,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社会得以不断进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2.继承性人们在创新之前,都要根据一定的目的
3、和任务,在头脑中先构成某种新事物的形象。这种新形象的创造必须以已积累的知识材料为基础。因此,创新并不能离开社会已取得的成就,它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某些原理、技术和方法,而且可能要借用已有的“零部件”。继承性既是创新的一种特性,甚至可说是规律,又是使创新多快好省的一个途径。 3.发展性创新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其之所以是推动力,主要是由于创新能够认识和促进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无论哪种创新,从总体上讲,它都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意味着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4.高风险性创新从设想到实现,成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现实动力,决非一帆风顺
4、,有不少可能中途夭折或未能获得预期效果,真正成功的可能是少数。因此,创新充满风险,往往使大量投入付诸东流,也可能使组织失去发展机会。加强管理的创新职能,正是为了减少风险,增大创新的成功率。 5.高效益性 创新固然有高风险,仅同样可获得高效率和高效益。效率与效益的高低常与其风险大小呈正比关系。从总体上看,创新获得的效益应大于其风险带来的损失。这是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它之所以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8.1.2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企业兴旺的助动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影响和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很多,但创新价值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创新价值
5、观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创新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态度及其实现创新价值的谋划方式、目标与路径的系统观点。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创新价值观,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的价值取向和态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催生灵感、激发活力,为创新主体营造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2)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是经济利润的重要源泉之一。由于企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真正主体,把握住企业创新也就为历届创新的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企业创新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活动中应用新思想和新方法,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实现资源的
6、新配置方式的经济行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3)创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尤其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适应以信息技术为技术革命及全球化竞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新要求,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念、制度框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与传统企业相比都有显著不同。由于商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知识价值的流动性大,变化快,寿命也越来越短。因而,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就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理念。“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创新成为现代成功企业的突出标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1创新概述,总之,自主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
7、筋骨。自主创新的提出,昭示着中华民族进一步地觉醒。只要我们努力构建现代企业文化,重塑创新价值观,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尽快成为创新型国家,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上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8. 2. 1创新的原则 1.动态性原则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深化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创新活动也是无止境的。一项创新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深化,或者要被一种更新的创新代替,或者要被进一步完善,赋予它以更新的内涵。创新是不断淘汰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动态过程。停滞不前就是倒退。这既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进步的
8、要求。,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2.普遍性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创新作为一种活动,任何类型的组织都应进行,对任何组织都有普遍的、战略的意义。组织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自己也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二是创新作为其主体的一种能力,在任何组织和健全的个人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他们都蕴藏有创新的能力。所不同的在于他们的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发展程度和表现形式。在实践中,正是这些程度和形式的差别,掩盖了事物的本质,掩盖了创新主体能力的普遍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并往往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极少数人的创新活动上去,从而妨碍了组织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9、因此,组织的领导者在指导创新活动中,必须遵循创新主体能力的普遍性原则。并承认由于环境、条件及个人志向、兴趣等原因造成的主体创新能力的个别差异,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把所有职工的创新能力都充分发挥出来,引向组织所期望的方向,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3.允许失败的原则创新既存在于人们的思维阶段,又存在于人们的行动阶段。在思维阶段,由于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出现偏差,或者不能借助于语言工具对感性材料加以正确的分析和综合,就难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创新造成暂时的或彻底的失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在行动阶段,由于人们创新的方向选择不当,试验
10、手段不具备,试验方法不科学等,也会使创新出现暂时或彻底的失败。对创新的失败,无论是暂时的还是彻底的,组织的领导者都不应采取怨天尤人的态度,更不能对创新者进行粗暴的批评,而因把失败真正看成创新的风险,允许创新失败,并热情支持他们总结失败的教训,改善思维方法和试验方法,让他们大胆地去进行新的探索,直至既定的或一种新的创新取得成功。在创新中坚持允许失败的原则,是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进而使组织的创新活动蓬勃开展,获得较多创新成果的必要前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8. 2. 2创新的过程要有效地组织系统的创新活动,就必须揭不创新的规律。创新有无规律可循,对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美
11、国创新活动非常活跃,从而经营成功的3M公司的一位常务副总裁在一次讲演中甚至这样开头:“大家必须以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作为出发点,这就是,创新是一个杂乱无章的过程。”总结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寻找机会、提出构思、迅速行动、忍耐坚持”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1.寻找机会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系统的发展或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或造成了某种不利的威胁。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存在于系统内部,也可
12、产生于对系统有影响的外部。第一,就系统的外部说,有可能成为创新奇迹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技术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2)人口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劳动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3)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可能给企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而整个国民经济的萧条则可能降低企业产品需求者的购买能力。(4)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第二,就系统内部来说,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
13、(1)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可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始终困扰着企业的管理人员。这种卡壳环节,既可能是某种材料的质地不够理想,且始终找不到替代品,也可能是某种工艺加工方法的不完善,再或者是某种分配政策的不合理。(2)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派生产品的销售额,其利润贡献不声不响地、出人预料地超过了企业的主要产品;老产品经过精心整顿后,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完善、质量更加优异,但并未得到预期数量的订单这些出乎企业,预料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可以把企业从原先的思维模式中驱赶出来,可以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2.提出构想敏锐地观察到不协调现象
14、的产生以后,还要透过现象究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利用机会或将威胁转换为机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畅谈会等方法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消除不协调、使系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3.迅速行动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行动。提出构想可能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构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没有行动的思想会自生自灭”,这句话对于创新思想的实践成功尤为重要,一味追求完美,以减少受讥讽、被攻击的机会,就可能坐失良机,把创新机会白白的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15、。“I.彼得斯和W.奥斯汀在志在成功中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1970年,施乐公司为了把产品搞得十全十美,在罗彻斯特建造了一座全由工商管理硕十占用的29层高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这些MBA们在大楼里对每一件可能开发的产品都设计了拥有数百个变量的模型,编写了一份又一份的市场调查报告然而当这些人继续不着边际地分析时,当产品研制工作被搞得越来越复杂时,竞争者已将施乐公司的市场抢走了50%以上。因此,创新的构想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逐渐完善,企业只有迅速的行动才能有效地利用“不协调”提供的机会。 4.坚持不懈构想经过尝试才能更加成熟,而尝试是有风险的,是不可能“一打就中”的,
16、是有可能失败的。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为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干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便会前功尽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要在创新中坚持下去,创新者必须有足够的信心,有较强的忍耐力,能正确面对尝试过程中出现的失败。既要为减少失误或消除失误后的影响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或纠正措施,又不要把一次“战役”的失利看成是整个“战争”的失败,要知道创新的成功往往只能在屡屡失败后才姗姗来迟。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这句话对创新者应该有所启示。创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最后5分
17、钟”的坚持。 8. 2. 3创新的主体 1.高等院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高等院校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与企业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相比,其科技创新主体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内在结构是由“教学组织(院系)科研组织(所、中心、研究室、实验室)教师”二者构成,而且只有在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科研组织才能有效组建,而各研究者往往隶属于某一专业,其组织基石是以学科方向为纽带而构成,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的组织架构则是以项目为核心构成。高等院校往往特别强调“学科方向”,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则要突出“项目方向”。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中
18、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2.企业创新企业,只有企图才有事业。企而创新,图而突破。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具有经济法人资格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传统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现代的高科技企业大多是知识型创造企业,中国的企业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型。知识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定要企业走创新这条道路。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轮值主席,大连卧龙国际知识经济研究院院长,国际现代策划理
19、论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现代企划技术之父”的史宪文,曾经主持策划希望工程国际希望园、孔孟故里文化开发等30余个大型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策划让史先生声名远扬。他认为企业的项目是在创新中给定下来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陷人生存困境。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摆脱企业的困境。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但是创新不能只是空中楼阁,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3.政府创新政府可以解释为: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行为实体。政府除对特定区域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之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财
20、富的分配。政府参与的非生产性活动是指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和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政府所从事的社会财富分配是指为了保证特定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的稳定,采取税收、补助、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各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政府创新才能保障公民公平而又有效率的社会活动。2006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了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
21、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也需要公共行政管理工具和机制的创新。笔者认为,政府机关大力推广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推进中国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中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成员国,有义务推进和实施该组织发布的系列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同时在2003年8月20日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据此,中国将全面推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促进社会公共管理标准化。而政府机关不仅是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的参与者,更是实施认
22、证认可制度的公共管理机构。实践证明,政府机关引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推进中国行政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4.个人创新思维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任职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
23、类型、速度和水平;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2创新过程与主体,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创新的能力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是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的;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根源于人潜在能力的发挥。,上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
24、容与方法,8. 3. 1创新的内容 创新具有广泛的内容。组织应进行哪些创新,应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1.观念创新所谓观念,可理解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态度或理性认识。它对人们的一切行动起着支配作用。陈腐的观念阻碍社会发展和组织变革,科学的新观念则促进社会发展和组织创新。观念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思想前提。,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观念创新,一是要解放思想,敢于冲破陈旧的生产方式、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束缚,敢于向传统的权威、古训、道德观念等提出挑战;二是要善于发动、接受和应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新思想,使自己的思想能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并能对组织、社会进步起推动和指导的作用。解放思想,尊重科学
25、,是观念创新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 2.组织创新组织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创新的客体。说组织是创新的客体,是因为它是按照一定规则构成和运行的机体,要适应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自身的宗旨和目标的变化要求,不断地变革、创新以提高组织活动的效能,保持组织的活力,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气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组织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以下二方面。(1)机构重组。根据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在详细分析机构现存和今后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基础上,或者按照新的模式组建机构,或者调整原有机构,使其更精干,更灵活,更有效率。(2)责任重划。按照新的组织机构分工协
26、作的要求,重新配置人力。重新划分组织各构成单位及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使他们的责、权、利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起来。(3)制度重建。根据组织机构分工协作及管理的要求。重新制定组织机构活动的规章制度。使组织能够在新条件下和谐地运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组织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使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职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3.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理论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工作,发现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运动的新规律。并在此培训上形成新概念或新理论。创新的理论不仅能够扩大自然科学、社会科举等理论的新领域
27、,而且能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4.技术创新技术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工具、设备、工艺以及工作方法和技能的统称。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研究与开发工作创造出使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能有明显提高的新技术。这里讲的效能包括以下含义:一是在不影响产出质量的前提下,投入有明显的节约;二是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产出有增长或其质量有显著改善;二是投入产出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 5.产品创新产品是劳动者借助于技术内投入加工制造而成的。它具有以下一些特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功能。它表明的是产品有什么用途。按功能的重要
28、程度划分,产品有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基本功能是产品用途中的一种或一组必要的功能,辅助功能是在产品基本功能基础上添加的次要功能。(2)性能说明的是产品功能发挥的程度。其中包括产品的效率、能耗、安全、可靠、舒适等内容。(3)外观。它表现的是产品的外在形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产品自身的外形、风格、色彩等;二是产品的包装。(4)品牌商标。它能最大程度的暗不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外观,它不仅是识别产品的标志,还反映着产品品质的内涵。功能、性能、外观和品牌商标是构成产品的基本要素。四者优化组合,构成完美整体,是实现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前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产品的创新,就是在不
29、断研究、认识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产品的功能、性能、品牌商标几个方面来更新老产品、创造新产品来满足和促进社会需求。产品创新应坚持正确方向和创新方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发展的基本趋势。它既反映社会对产品的关注,又反映社会科技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水平。当前的产品创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能化。这是指要开发多用途的,即一物多用、一机多能的产品。(2)高能化。这是指要开发性能高的,即高效率、高精度的产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3)小型化。这是指要开发小巧轻便的,即体积、重量比同类其他产品小(轻)的产物。(4)简化。这是指要开发在结构、操作等方面简化的
30、产品。(5)多样化。这是指要开发各种品种、型号,形成系列的产物。(6)节能化。这是指要开发节约各类能源的产品。(7)美化。这是指产品设计要美化,即外形美观大方,色调柔和,款式新颖。 8. 3. 2创新的方法 创新是一种没有严格固定运行轨迹的特殊活动,它的方法只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性的创新智慧技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综摄法 这是以心理学上所谓“垃极箱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方法。这个理论认为,人脑从客观世界中反映来的意识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有规则排列的,一旦需要就可按其在头脑中的排列顺序进行查找;另一种是偶尔到人脑中的,是无序排列的,是个“
31、垃圾箱”,一旦需要这类知识,只能靠在“垃圾箱”翻捡来获得。然而,在后者基础上组合或综摄起来的知识,往往带有“独创性”,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综摄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有以下几个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召开特别会议。根据要研究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会议参加者,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2)综合并详细介绍问题,使与会者了解问题及与其相关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3)重新表述问题,即把问题进行分解,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其实质。(4)排列问题,即对用不同形式表述的问题加以分析、比较并进行系统的排列。以确定哪些问题才是创新的关键。(5)用类比的方法到陌生的领域尽力搜索那些看似与问题
32、无关,实则有类似之处的因素,以扩大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原问题的解决注人新因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6)强行出台,即将在陌生领域中受到启发,投入到的类比因素与原来的情况强行结合起来,或称作“嫁接”,以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初步设想或成果。(7)完善设想。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发现经强行结合的初步设想和成果的不足之处,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直至满意为止。 2.分项检查法这是根据要研究问题的目标要求,先将创新对象分解为若干个问题,列人检查表内,然后由集体或个人逐项加以讨论、研究,以从个体获得创造发明的设想。以产品创新为例,它的分项检查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上一页,下一页,返
33、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产品品种,即能否通过创新增加新品种。(2)产品性能,即能否通过对本产品的改造使其功能增加。(3)产品成本,即能否通过去掉不必要的功能,改用更便宜的材料,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改善组织功能等措施,降低产品成本。(4)产品营销,即能否通过改进包装来升值产品,使其更有竞争力等。分项检查表经过改变项目和每项中要分析检查的具体内容,就会获得各式各样的变型,引用各种创新问题分析。因此这一方法,在实践中有广泛地应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3.智力激励法这是通过会议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发挥群体创造力,从而获得较多的创新设想的一种方法。前面介绍过的“
34、头脑风暴法”即属于此类。 4.特性列举法这是指通过对事物提出“缺点”、“希望”或“要求”等特性,并针对这些特J隆提出新构思,采取可行性措施,进行创新的一种方法。特性列举法又可分为缺点列举法和希望列举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缺点列举法。它是先把事物的缺点列出,通过适当的形式,分析和找出存在这些缺点的原因,提出克服缺点的目标、设想和使设想变为具体行动的措施,最后使事物得以改进或改造。如果这一事物是指产品,经应用缺点列举法,使其功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就成为创新产品;让其性能发生较大变化,它就成了更新换代产品的基础。缺点列举法的变形是缺点逆用法。这就是通过缺点的利
35、用,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方法,应用缺点逆用法应特别慎重,要深入了解事物缺点的性质、产生原因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2)希望列举法。缺点列举法把着眼点放在消除某事物的缺点上,这会限制人们的思路和解决问题途径的选择领域。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消除事物的各种缺点并非都是划算和可行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主旨是提出新目标、新希望,开创新事物,希望列举法正是基于这点而发展起来的创新方法。希望列举法的形式和步骤与缺点列举法相似,所不同的只是首先列举出要创新的希望点,而不是事物的缺点,然后再逐点以及从总体上研究实现的可行性。若创新是产品,列举的希望点
36、就包括功能、性能、外观、品牌等诸方面。希望列举应尽可能多、尽可能具体。希望带有较强的主观成分。在运用此法时,应特别注意希望点的可行性研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5.综合创造法这是将同类事物的优点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事物”的创新方法。由于这种新事物是综合而成的,所以从部分上看它跟同类事物有相同之处,但从整体上看它又有同类事物都不一样。这是运用这一方法创新的成果最显著的特点。科学的综合就是创新。应用综合创造法进行创新的步骤:一是要全面掌握与创新有关的技术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筛选;二是要输入有用的技术信息。并深入了解其内涵和特点;三是要花大力气对输入技术信息进行消化
37、、吸收、综合;四是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事物的再创造,产生具有新质的事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近几年来,又发展了一种叫“交合法”的创新方法。它先把整体分解为多个要素,然后按序列将要素置于各层,并逐一使各种要素相互交应,最后筛选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交合法”在化工配方和组合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8.3.3促进企业创新的条件促进企业创新,应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各种类型具有不范性的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还可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38、,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工作原则(1)突出引导。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2)注重集成。把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试点推动等措施有效地集成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3)分类指导。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根据各自特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办法;区别不同地方情况,
39、指导其根据各自特点开展试点工作。分期分批推进试点和评估命名工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4)重点推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进行重点引导和支持,发挥其对各类企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试点工作重点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选择条件选择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积极主导或参与国
40、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2)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人比例较高,有健全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领先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3)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通过竞争发展,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并在市场中享有相当知名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4)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企业近三年连续赢利,整体财务状况良好,销售收人和利润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
41、系和质量保证体系。(5)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重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努力营造并形成企业的创新文化,把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作为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试点企业主要在国有胃干企业、转制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中选择。国有骨干企业是指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监管的企业;转制院所是指中央和地方已实施企业化转制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他企业主要是指除上述三类企业之外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在满足上述五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各类企业还应满足以下条件。国
42、有骨干企业。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并贯彻实施,主导产品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拥有国际或国内著名的自主品牌产品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转制院所。在转制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承担国家和企业科研任务较多,自身科研投入较大,科研仪器设备条件比较先进,有较强的面向行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应用的能力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人的50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000,创新产品及技术性收人占销售收人的50%以上,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能力和发展后劲等。其他企业。具有自主创新成果;不断地创新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企业
43、成长性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行业技术发展中能够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各部门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试点企业。各地方应参照上述条件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试点企业的选择条件。 3.支持措施对于创新试点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以下方面有选择地给予支持。(1)国家科技计划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试点企业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予以立项支持;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支持试点企业承担。科技金融工作对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2)加大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试点企
44、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3)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对试点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培训,组织对试点企业的标准化培训,组织开展试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人员交流与合作,支持试点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4)支持企业加强标准和知识产权工作。支持试点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并优先支持试点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试点工作。支持试点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及自主品牌战略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 3创新的内容与方法,(5)强化业绩考核对技术创新的导向。对国有试点企业,明确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6)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且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奖励,对创新业绩突出的试点企业给予优先奖励。各地方参照上述措施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对本地区的试点企业给予支持,以推动企业创新工作扎实开展。,上一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