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对照式结构,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例: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正面: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勇气。(日本家长的“残忍”),中心论点:人要有进取心,分析问题(对照式),正面论述,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取得 事业的成功,没有进取心的人生 是苍白的、平庸的,功夫在课外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不信,请看 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
2、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 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不能无的作文,曰:“今年的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各族人民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从现在开始,要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看了这两个镜头,大家也许会觉得可笑。一笑之余,是否能悟出点什么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两生没有生活储备,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只能抄课文或东拉西扯,甚至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死拉硬拼在一起。这样胡乱拼凑的大杂烩,恐怕没有人喜欢品尝吧。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以两个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为例
3、,说明作文要有生活积累。),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试想屈原如果不是在流放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哪有离骚这样的旷世名篇问世呢?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句流传千古呢?写诗是这样,写其他的文章也不例外。蒲松龄落第后,奋然写落第自勉联以激励自己。他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就在路边开了个茶铺,路人要喝茶,只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就可以了。他听了十几年的故事,搜集了大量的写作材料,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第四段从正面论证。以陆游的诗句与屈原、蒲松龄的创作为例,说明深人生活,占有材料对写作的重要性。),可见,有米下锅,巧妇就好为炊了。写作
4、的功夫主要不在课内,而在课外。我们课内所学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骨架,真正要使文章“活”起来,使之有血有肉,那还得靠课外的功夫。只要把目光投向社会与生活,勤于搜集材料,储备材料,就会变“没啥写”为“写不完”了。 (第五段 照应开头同学作文状况,联系实际,说明写作的功夫在课外。) 多一份热情去投身生活;多一份理智去感悟生活,去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外,才能给你带来喜悦与成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风与柳叶的羡慕 风儿想,要是我是柳叶该多好啊,有了可以依靠的枝头,就用不着整天劳累奔波了。而柳叶想,要是我是风该多好啊,用不着成天苦苦地守着一个枝头,到处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奔跑。
5、 在相互羡慕中,风儿不由停下了脚步,柳叶不由脱离了枝头。结果,风儿在停靠中迅速消失,柳叶也在漂泊中很快枯萎。读完这个材料,你有何感想,有何启发,想作何评论,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议论文(采用对照式结构)。,作文点拨: 写好材料作文,选好切入点是关键。 参考角度: 1、认清自我,不要盲目羡慕别人 2、说“攀比” 3、珍惜拥有,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写法比较:话题作文一般也有一段材料,但材料只是辅助性的、引导性的;写作时可以不必理会“材料”,只要能够紧扣所给的“话题”来写就行。材料作文则必须读懂“材料”的含义即寓意,全面地理解,把握“材料”。作文时不能脱离所给的材料内容或含义,因此一般都要适当地引述所给材料的内容。,